[波蘭]奧爾加·托卡爾丘克
我寫小說,但并不是憑空想象。寫作時,我必須感受自己內心的一切。我必須讓書中所有的生物和物體、人類的和非人類的、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一切事物,穿透我的內心。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我都必須非常認真地仔細觀察,并將其個性化、人格化。
這就是溫柔的作用——溫柔是人格化、共情以及不斷發(fā)現(xiàn)相似之處的藝術。
創(chuàng)作一個故事是一場無止境的滋養(yǎng),它賦予世界微小碎片以存在感。這些碎片是人類的經驗,是我們經歷過的生活,我們的記憶。溫柔使有關的一切個性化,使這一切發(fā)出聲音、獲得存在的空間和時間并表達出來。是溫柔,讓那個茶壺開口說話。
溫柔是愛的最謙遜的形式,是沒有出現(xiàn)在經文或福音書中的愛。沒有人對這份愛發(fā)誓,也沒有人提及這份愛。這份愛沒有徽標或者符號,不會導致犯罪或嫉妒。
溫柔是自發(fā)的、無私的,遠遠超出共情的同理心。它是有意識的,盡管也許是有點兒憂郁的對命運的分享。溫柔是對另一個存在的深切關注,關注它的脆弱、獨特和對痛苦及時間的無所抵抗。
溫柔能捕捉到我們之間的紐帶、相似性和同一性,是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世界是鮮活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聯(lián)、合作且彼此依存。
文學正是建立在對自我之外每個他者的溫柔與共情之上。這是小說的基本心理機制。這種神奇的工具、最復雜的人際交流方式,使得我們的經驗穿越時空,走向那些尚未出生的人。有一天他們會去閱讀我們所寫的內容,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講述。
今天,我們努力在氣候和政治危機中找尋自己的位置,并試圖通過拯救世界來與之抗衡。這危機并非毫無緣由。我們常常忘記,這不是什么運勢抑或命運的安排,而是非常具體的經濟、社會和世界觀(包括宗教)的決定帶來的結果。貪婪、不尊重自然、利己主義、缺乏想象力、無休止的競爭、責任感缺失,使世界處于可以被切割、利用和破壞的境地。
所以我相信,我必須講述這樣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在我們的眼中是一個鮮活的、完整的實體,而我們在它的眼中——是一個微小而強大的組成部分。
(摘自《怪誕故事集》,浙江文藝出版社,本文為作者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節(jié)選)
奧爾加·托卡爾丘克(1962— ),波蘭女作家,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云游》等,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神話、宗教故事等元素來觀照波蘭的歷史和人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