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青林
當政者需要憂心的事情非常之多,而其中之最當數(shù)羅致人才。漢高祖的一首《大風歌》,將在位者的心理描述得形象而深刻:“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打江山要有人,守江山也要有人,而人才從哪兒來呢?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做法,而且都與特定的歷史時期與文化環(huán)境密切相關。
最為古老的人才選用是通過禪讓來進行的,大家耳熟能詳?shù)氖菆驅(qū)⑹最I的位子禪讓給舜,舜再禪讓給禹。黃帝之后,出現(xiàn)了三位著名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先后被推選到領導位子,他們就是堯、舜、禹。堯在擔任首領時,住在簡陋的茅屋里,吃的是粗糙的食物。他一心一意想著部落的公共事務,對于名利十分淡泊。但堯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那就是沒有培育好下一代,兒子丹朱最后成為不肖之子。堯于是創(chuàng)造性地想出了禪讓這種傳位的方法,通過眾人推薦和個人考察,最終決定將位子轉(zhuǎn)交給舜。舜接任首領后,確實不負眾望,深得民心。
舜在位期間,做了一項比較重大的決定,就是殺掉鯀,改由其兒子禹去治理洪水。鯀在堯執(zhí)政時負責清理水患,由于方法不當,九年無功,洪水反而越治越嚴重了。那時人心確實相當純樸,對事不對人,殺掉老爹讓兒子接著干。禹肯定是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壓力,拼了命去工作。一方面,他改進了方法,將以堵為主改為以疏為主;另一方面,他以身作則,苦干實干,傳說他在治水的13 年當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禹制服了水患,受到了大家愛戴。舜認為禹是個人才,非常寵信他。后來舜加大了培養(yǎng)力度,直接讓禹代為攝政,而且一干就是16 年。經(jīng)過長期考察,舜認為禹可以接班了,于是宣布將王位禪讓給禹。
禹在位時,重點培養(yǎng)了皋陶??上Ц尢詹痪镁退懒?,禹就繼續(xù)任用皋陶的兒子益。禹當政的第十年,在東邊巡視時駕崩于會稽,將位子移交給了益。因為益執(zhí)政時間不長,還未建立起威信,另外禹的兒子啟也很賢俊,加上其父的威望尚在,所以天下人都希望由啟來繼承天子之位。啟接過權棒,于是禪讓制演變成為世襲制。
雖然禪讓制被世襲制所替代,君王之位的人選被圈定在家庭或家族少數(shù)人之中,但下屬大臣等還是要通過各種途徑來獲取。夏、商以及周前期,人才需求量還不是很大,重點在于關鍵人才。商朝的建立者湯求賢若渴,其中求取伊尹的舊事一直被傳為佳話。湯得到伊尹之后,經(jīng)過一番考察,發(fā)現(xiàn)他確實是個奇才,于是任命其為右相。伊尹不負重托,幫助商擴大勢力,滅掉了腐朽的夏王朝,建立商朝。伊尹先后輔佐了湯、太甲、沃丁等五位商王,樹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名臣的形象。后來,商王武丁也有類似舉措,他啟用了傅說,直接將他從奴隸提任至宰相。在傅說的大力輔助下,商朝進入了“武丁中興”鼎盛時期。此外,還有周文王在渭水邊遇到姜尚,發(fā)現(xiàn)他是個曠世奇才,于是請他回宮,姜尚此后成為周文王的得力助手。文王死后,武王拜姜尚為師,君臣合力終結(jié)了商紂王殘暴統(tǒng)治。
社會不斷發(fā)展,所需人才逐漸增多。蘇軾曾寫過一篇《論養(yǎng)士》的文章,他指出:三代以上主要是從學校中選拔;戰(zhàn)國至秦朝是從賓客中選拔;漢以后是由郡縣負責推薦;魏晉之后則依據(jù)“九品中正”銓授;隋唐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并以此來選取人才。
春秋末期到戰(zhàn)國時代,諸侯卿相通過養(yǎng)士的方式來招攬人才。國君羅致才能杰異之士,如秦國得到了商鞅、李斯等,齊國得到了管仲、鮑叔牙等,吳國得到了伍子胥、孫武等,越國得到了范蠡、文種等。至于那些卿相,也爭相招募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齊國孟嘗君田文、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號稱“戰(zhàn)國四公子”,他們都是養(yǎng)士的代表性人物。“養(yǎng)士”做法的流行,讓數(shù)量不菲的才異之士得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到了秦朝建立,秦始皇實施“焚書坑儒”,終結(jié)了養(yǎng)士傳統(tǒng)。秦始皇原來就想驅(qū)逐外來的賓客,被李斯一篇《諫逐客書》給說服了,計劃沒有付諸實施。等到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認為賓客已經(jīng)沒有什么作用,老百姓只要服從法律就可以了,于是毀壞名城,殺戮豪杰。那些具有特殊才能之人,被遣返回鄉(xiāng)。他們的才能沒了用武之地,志向抱負成為鏡花水月,感到憤憤不平,于是這些人將能力用到其他方面,包括反抗強暴,從而轉(zhuǎn)化為社會當中一股不穩(wěn)定力量。自秦之后,大規(guī)模的養(yǎng)士制度雖然結(jié)束了,但是權貴們對于人才始終是有需求的,所以養(yǎng)士的做法或隱或現(xiàn)地延續(xù)下來。從唐至清都存在著“幕府”,其中的賓客稱為幕僚,如曾國藩等人就聘請了不少幕僚為其充當參謀、秘書。
進入漢朝之后,對于人才選拔又有了新的做法。到了漢武帝時代,開始流行人才選舉的辦法,即察舉征辟制,主要科目就是“舉孝廉”,推舉對象包括“孝子”和“廉吏”。由地方官主持,參考社會輿論,將大家比較公認的人才選拔出來,大致區(qū)分為賢、良、方、正四大類。漢朝創(chuàng)立新式人才選舉制,替代了戰(zhàn)國時的養(yǎng)士制。西漢時期,國家對于人才的征辟和任用還是相當重視的。為了凸顯人才的榮耀,政府對各郡推薦的人才,專門派出“公車”將他們接到都城進行考察任用。東漢時期,察舉征辟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光武帝專門頒布詔書,進行“四科取士”。具體包括哪四類人才呢?一是品德高尚,志節(jié)清白;二是知識淵博,能通經(jīng)的儒士;三是熟悉法令,能熟練地依法辦事;四是有魄力有才干,能處理事務,可以獨擋一面。人才選拔出來之后,還有任用與考核,不合格者被淘汰,貪贓枉法者將受到嚴厲處罰。通過察舉征辟,有漢一代出現(xiàn)了許多杰出人才。偉大的科學家、發(fā)明家、文學家、史學家兼畫家張衡,被征召之后,先做郎中,后又擔任太史令。“醫(yī)圣”張仲景在漢靈帝時被舉為孝廉,后又出任過長沙太守。察舉征辟制總體上保證了人才供應,穩(wěn)定了漢朝的統(tǒng)治基礎。
從另一角度來說,察舉征辟也有弊端,某些當官心切之人,會根據(jù)時行做法去模仿和表演,以期獲得特別名聲和應召入官。畢竟,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做官還是意味著名利雙收。功利性做法影響深遠,后來還演化出一個成語“終南捷徑”。據(jù)《新唐書·盧藏用傳》記載,盧藏用一心想入朝為官,最后心生一計,他選擇距離長安很近的終南山,倡言隱居,名氣逐漸大了起來。后來,盧藏用果然被朝廷征召,當了大官。
漢之后,出現(xiàn)了九品中正制,該制由曹魏創(chuàng)立。曹操是愛才惜才之人,他大力倡導“唯才是舉”。曹丕在其基礎上進一步細化完善,推出九品官人之法:選擇一批有見識的官員擔任地方的中正,負責評審當?shù)刈x書人的德行才能,并區(qū)分為九個等級(即“九品”),由此作為吏部授官的依據(jù)與參考。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已很難正常選用人才。曹魏創(chuàng)建出“九品中正制”來搜羅才能之士,符合當時實際需要。但發(fā)展到后來,就慢慢偏離了初衷。九品中正制逐漸固化,當官只限于利益既得者,主要是名門望族,而庶族地主以及寒門子弟想要從中分得一杯羹,則是難上加難。
由門閥士族把持的政治資源不向庶族地主、寒門子弟開放,于是,出身卑寒的有才之士斷絕了出路,只能在憂愁苦悶和長吁短嘆中郁郁度日。魏晉的左思在《詠史》一詩中生動形象、滿懷憤激地描寫過這種歷史現(xiàn)象: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藉舊業(yè),七葉珥漢貂。
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左思用了兩種樹的形象來說明出身不同所造成的云泥之別:茂盛的松樹,哪怕是長得再偉岸,終其一生也只能待在低矮的山澗之底;而徑寸之苗,在風中低垂搖擺,卻因生長在山頂之上,就可以遮蓋百尺之松。在詩中,作者雖然述說的是漢朝舊事,但以其來嘲諷當時弊端的用意是相當明顯的。九品中正制流弊日顯,極大地壓制了人才的選用,時代迫切呼喚新的選才制度。
隨著門閥世襲制的逐漸衰落以及中央集權的日益加強,一種新型的人才選拔制度應運而生,即科舉制。大致來說,科舉制創(chuàng)立于隋朝,完備與興盛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終結(jié)于清末,延續(xù)了約1300 年。毫無疑問,科舉制是中國古代最為重要的人才選用制度之一。
通常將公元598 年視為科舉元年。隋文帝于該年下詔,命令五品以上京官、地方官總管與刺史,按照“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個科目推薦人才。簡單來說,“志行修謹”主要是考察德行,而“清平干濟”則偏重于才能??婆e制由此拉開帷幕,它將讀書、應試與做官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得出身一般乃至貧寒的子弟有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機會,朝廷也借此集中人才選用權力,強化了中央集權。隋朝只是科舉制的草創(chuàng)階段,考試科目比較簡單,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臨時性特科,一種是常設科目。重點來看常設科目,比較固定的包括秀才、明經(jīng)與進士。秀才科先考試策、再考雜文,難度很高,隋朝37 年歷史當中只錄取了十余人;明經(jīng)科主要是測試經(jīng)典,檢測對某一儒家經(jīng)典的熟悉程度,考中人數(shù)較多;進士科只試策,主要看文才如何,該科由隋煬帝所創(chuàng),錄取標準也較為寬松。考生通過科舉考試之后,獲得明經(jīng)進士出身,具備了做官資格。之后,還要通過吏部考試才能走馬上任,擔任的也是縣蔚與功曹之類的九品小官。發(fā)展至唐朝,科舉制逐漸完備。唐朝科舉制實行分科,其中最為重要的是進士科。據(jù)記載,唐太宗有一次在金殿端門往下一看,新科進士魚貫而入,他的心情大為暢快,十分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通過科舉考試,統(tǒng)治者搜羅到大批人才,國家治理的基礎也就更加牢固了。
值得指出的是,科舉制并不是一蹴而就取代原有人才選用制度的,而是經(jīng)歷了漫長而曲折的發(fā)展過程。在唐朝,盡管科舉制已實行,朝廷官員的主體部分仍然是通過察舉等方式選拔出來的。當中既有科舉錄取名額限制的原因,也有門閥士族慣性影響的因素。到了宋朝,依然有許多官員通過“恩蔭制”進入官場,相當于“走后門”。后來隨著形勢的發(fā)展,被舉薦者也要進入國子監(jiān)學習并參加科考,但他們享有很大的特權,考試通過率遠高于普通學子。從中可以看出,個人的家庭出身在宋朝還是相當重要。進入元朝之后,情況更加糟糕。盡管朝廷并未廢除科舉,但也很少開科取士。因為蒙古人覺得考試這東西很難預測,不好把控,還是任命自己信得過的人當官比較直接,心里也更踏實。
到了明清,科舉制越發(fā)復雜和煩瑣??荚囨湕l拉得很長,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分為童生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四級,相應地各種規(guī)定也日益嚴格與細密。通過童生試,稱秀才;通過鄉(xiāng)試,稱舉人;通過會試,稱貢士;通過殿試,稱進士。很顯然,科舉制發(fā)展到明清,已從一種比較先進的選人用人制度蛻變?yōu)榉饨ńy(tǒng)治用以束縛人才的工具??荚噧?nèi)容與現(xiàn)實需要脫節(jié),讀書人一旦未能通過考試和謀取官位,就有可能成為社會中的無用之人。清朝末年,科舉制廢止。
總的來說,各種人才選用制度都是具體歷史演進過程的產(chǎn)物,具有特定環(huán)境中的合理性,也必然帶有歷史局限性。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歷史已然逝去,時代自會翻啟新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