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常 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庇纱丝梢?,做好家園工作十分重要。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如何做好家園工作,取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值得探索與思考。本文結(jié)合自身工作實際,談?wù)勥@方面體會。
新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不可避免地在經(jīng)驗與能力上存在不足之處。家長往往對新教師的工作存在擔憂,將心比心可以理解家長的不信任感。這就需要新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學習,提高專業(yè)水平,將本職工作做細、做好、做到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家長“我能行”,讓家長放心,贏得家長的尊重與信任。比如,在一次美術(shù)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在顏料盤里放塊海綿便于幼兒操作。可是,哪里能找到海綿?于是,我在家長群發(fā)了一條求助信息,家長紛紛回復,及時將家中的海綿帶到幼兒園。另外,幼兒園教育是保教結(jié)合的教育,缺一不可。在保育方面,新教師同樣需要做好工作,需要耐心對待幼兒。比如,小班剛開學時,有的幼兒剛說出“我要小便”,就已經(jīng)尿在身上了。我及時幫助幼兒換洗衣服,家長對此非常感激。這既是一種對新教師工作的肯定與鼓勵,又是做好家長工作的“敲門磚”。
在與家長溝通時,新教師要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讓家長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接收”到。這就需要新教師講究說話的藝術(shù),用“心”說話。新教師做好溝通工作的前提是在日常生活中關(guān)注每個幼兒。這樣才能客觀反映幼兒的情況,讓家長產(chǎn)生信賴感。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要講究說話的藝術(shù),不能激怒家長。例如,教師的話語要婉轉(zhuǎn),要讓家長既知道問題出在哪,又樂于配合。
教師要盡量避免“一定要”“絕不能”等生硬詞語,不能讓家長產(chǎn)生“被命令”的感覺,以至于產(chǎn)生抵觸心理。教師與家長溝通時還要講究說話的策略性,“抑”“揚”兼顧,先抑后揚或是先揚后抑。如果幼兒“犯了事”,教師切不可劈頭蓋臉地“訓斥”家長,應該就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與家長耐心溝通,找出癥結(jié),讓家長感到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精神,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次,我班一名幼兒沒有入園,家長也沒請假。于是,我主動發(fā)短信給幼兒家長,沒有用簡單、生硬的“為什么沒有來幼兒園”“怎么沒請假”等質(zhì)問性語言,而是換個角度,使用“小寶貝今天沒來幼兒園,外面下著雨,老師很擔心”之類的語言。家長收悉后及時回復,感謝我的關(guān)心并表示了歉意。可見,用“心”說話,家園溝通才會順暢。
家園溝通的方式多種多樣,新教師要掌握如何根據(jù)溝通內(nèi)容、溝通對象等方式,靈活選擇與運用。既讓家長獲得信息,又能積極配合。
短信方式適用于較簡單的交流。如果短信不易表達清楚,教師可以通過電話與家長進行溝通。例如,一名幼兒因生病在家治療、休息了一段時間。幼兒病愈后第一天來園時,家長非常擔心幼兒在園情況。“身體有沒有不適”“在幼兒園有沒有哭鬧”“今天安排哪些活動”“中午吃什么”等,這些都是家長非常關(guān)心的事。在幼兒午睡后,我發(fā)短信告知家長“孩子情緒很好,中午吃了滿滿一碗飯,午睡前有點想家,哄了一會睡著了”,家長收到短信后,打消了心中的顧慮。家園積極互動,有效配合,使幼兒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在家園溝通中,教師還可以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jié)合的方法?!白叱鋈ァ保褪墙處煹接變杭抑凶咴L,面對面交流。例如,在幼兒剛?cè)雸@時,我對班級幼兒進行了家訪,了解了每個幼兒個體的具體情況?!罢堖M來”,就是邀請幼兒家長來園,實地了解幼兒的在園表現(xiàn)。家訪要求教師深入幼兒家中,全面了解幼兒的情況。例如,我園定期開展家長半日開放活動、家長會等,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參與教育管理。我充分利用“請進來”的機會,與家長積極溝通。例如,在小班上學期,有的幼兒已經(jīng)學會自己吃飯,有的幼兒還需要教師的幫助。面對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于是,我制作了一份PPT,向家長展示幼兒的在園就餐情況,既展示幼兒開心地拿著勺子吃飯的圖片,又展示那些不會自己吃飯、靠教師幫助就餐幼兒的照片。這樣,家長能夠從中了解幼兒的在園就餐情況。特別是對于自理能力差的幼兒家長,他們既能感受教師的關(guān)愛,又能進一步增強培養(yǎng)幼兒自理能力的積極性。另外,教師可以邀請家長來園,參觀班級成果展。例如,幼兒利用家中帶來的材料,制作成各種可愛的玩具。家長看到幼兒的作品后,能夠提高支持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積極性。
做好家園工作,需要教師的細心、愛心和耐心,更需要教師講究溝通藝術(shù),運用多種溝通方式,爭取家長的肯定與支持,形成家園共育合力,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