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玉璽 內蒙古自治區(qū)民航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隨著“綠色機場”的建設理念持續(xù)推進,現代機場正在大規(guī)模推行新能源車輛,比如,擺渡車、貨車、叉車、拖頭車、航空垃圾車、通勤車等新能源車輛。新能源車輛種類繁雜,一旦出現日常使用行為不規(guī)范、管理不到位,極易發(fā)生消防火災,甚至會在機場內部引起大規(guī)模爆炸事故。為了應對機場新能源車輛可能出現的消防火災事故,機場微型消防站以及周邊專職消防站和消防中隊,應當針對機場新能源車輛消防火災進行應急處置,形成一整套科學有效、完善可行的處置方案,從而將安全事故危害降至最低。
新能源車輛在發(fā)生消防火災事故時,往往會快速燃燒,鋰電池還會噴射出大量易燃可燃氣體,導致火勢持續(xù)加大。而且新能源車輛在燃燒時,會持續(xù)向外噴涌出火焰,這些火焰溫度非常高,很容易引燃周圍其他新能源車輛及物品。而且由于電解液泄露,甚至有可能出現大規(guī)模新能源車輛起火燃燒情況。除此之外,由于新能源車輛內存有電池組,電池組在起火燃燒后,其燃燒速度和火勢蔓延速度要遠遠高于普通汽油車和柴油車,留給消防救援處置的有效時間并不充足,非常考驗消防救援隊伍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新能源車輛在起火燃燒后,中心火焰溫度以及外焰溫度都非常高,外焰溫度有可能達到900℃以上,中心火焰溫度在鋰電池的影響下,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突破2000℃。由于起火車輛溫度過高,消防救援人員很難靠近展開滅火救援行動。而且,新能源車輛在燃燒后,普通滅火方式以及滅火劑很難起效,甚至有可能延誤最佳滅火時機,還有可能出現復燃情況。此外,由于機場內部環(huán)境較為復雜,一旦新能源車輛起火,非常容易引燃周圍車輛,最終出現“火燒連營”危險局面,進一步增加滅火救援難度。
新能源車輛中的鋰電池在起火燃燒后,很容易在空氣的作用下,突然發(fā)生爆炸和爆燃,同時快速釋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如含鈷氧化物、一氧化碳、烴類化合物、苯等,受困人員以及消防隊員如果未能做好安全防護,很容易出現中毒窒息情況,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事故。而且新能源車輛在燃燒時,鋰電池有可能出現漏電情況,如果消防隊員在滅火救援中出現處置不當情況,就有可能出現意外觸電危險事故[1]。
機場新能源車輛主要用于機場服務領域,比如,擺渡車大量采用新能源車輛。一旦新能源擺渡車突然出現起火燃燒情況,火勢會快速蔓延到整個車身,甚至由于鋰電池爆炸,導致整個新能源車輛出現爆燃現象,這樣便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而且,由于新能源車輛內部材料及構造的特殊性,一旦鋰電池爆炸并起火燃燒,往往不會給受困人員過多反應時間和逃生時間。有些新能源車輛的車身,只需要數秒鐘就會完全消失在火焰中,而且在燃燒過程中還會伴隨爆炸、有毒有害氣體釋放,進而造成受困人員嚴重傷亡。
機場內的新能源車輛大多在停機坪上行駛,或者在停機坪區(qū)域處于工作狀態(tài)。除了擺渡車以外,還有行李貨車、行李叉車、行李拖頭車、航空垃圾車等種類和數量眾多的新能源車輛。然而,一旦在行駛中或者在崗工作中的新能源車輛起火燃燒,會對機場內部航空器帶來巨大安全威脅。如果起火燃燒的新能源車輛距離航空器較近,車輛起火燃燒產生的超高溫度以及爆炸產生的明火物質很容易導致停機坪上的航空器意外失火,隨即引發(fā)規(guī)模更大、處置難度更高、破壞性更強的航空器消防火災事故。這樣不僅會造成巨大人員傷亡以及經濟財產損失,甚至有可能對機場社會品牌形象造成巨大破壞[2]。
機場內新能源車輛在起火燃燒后,會對機場內其他設施設備帶來巨大安全威脅,比如,機場內停放的其他新能源車輛、機場內車輛油料庫、航空油料庫等。一旦這些區(qū)域由于新能源車輛起火燃燒而出現連鎖反應,非常容易在機場內部引起大規(guī)模爆炸。甚至有可能由于新能源車輛的爆燃,導致機場內很多裝置設備起火燃燒并爆炸。
如果機場內出現新能源車輛消防火災事故,必須要立即向機場消防隊伍報警。機場消防隊在接到報警后,應當準確詢問警情,根據新能源車輛起火位置、起火爆炸規(guī)模等多方因素,考慮是否需要向轄區(qū)內專職消防隊、消防中隊、消防大隊尋求消防力量支援。消防救援隊伍需要掌握起火新能源車輛的數量、型號,然后根據新能源車輛滅火救援流程,調集消防水炮車、泡沫消防車等消防救援車輛,還需要攜帶電絕緣裝備、漏電探測儀、可燃氣體探測儀等新能源車輛消防滅火處置中有可能用到的消防裝備。如果機場內新能源車輛消防火災事故規(guī)模較大,存在嚴重的起火燃燒和爆炸險情,應當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增調轄區(qū)內消防中隊的滅火救援力量,并且攜帶相應的新能源車輛專用滅火救援處置裝備趕赴現場。需要注意的是,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新能源車輛起火,必須要確保消防救援力量能夠盡快攜帶相應的裝備到達救援現場,確保滅火救援裝備設備種類的多樣性以及有效性。
在對新能源車輛進行滅火處置時,為了確?;饎菽軌虻玫接行Э刂?,避免消防隊員在滅火處置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必須要做好火場偵察工作,這是提高新能源車輛滅火處置效果的關鍵所在。消防隊員應當了解車輛起火位置,查看周圍是否有其他固定或者移動設施設備,比如,其他新能源車輛、航空飛行器、航空燃油儲罐等,將可移動的設施設備盡快轉移到安全區(qū)域,完成滅火救援現場的凈空處理。
消防隊員應當向現場人員以及已經逃生的人員詢問,確認車輛內是否有受困人員、車輛內是否有易燃易爆物質。同時,盡快確認起火車輛的品牌和型號,并且與機場有關部門取得聯系;確認起火新能源車輛的相關信息,比如車輛的動力電池種類和容量、車輛的最高電壓以及高壓線路走向等重要信息。還需要查明新能源車輛的主開關位置、應急開關位置以及車輛開關當前狀態(tài)。消防隊員應當在救援行動開始之前,查明新能源車輛鋰電池、電池組的受損情況,判斷車輛高壓電系統(tǒng)當前的受損狀況。根據新能源車輛可能出現爆炸事故或者不具備爆炸危險因素等情況,分別制定相對應的滅火救援處置措施[3]。
在確認完畢新能源車輛相關信息之后,消防隊員應當對車輛進行斷電處置,確保車輛已經處于熄火狀態(tài)。隨后切斷起火車輛的供電電源線路,必要時還需要對高壓電系統(tǒng)進行斷路處理。當消防隊員完成起火車輛斷電后,應當處理好車輛鑰匙,并且將車輛鑰匙與起火的新能源車輛進行分離。如果消防隊員需要對車輛進行破拆救援,必須要確保起火的新能源車輛完全斷電,而且不能盲目使用破拆工具進行切割、擠壓、撐開、拆卸等操作。否則,極易引起觸電事故,給消防隊員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一旦機場新能源車輛起火燃燒,必須要盡快使用機場內固定消防設施進行滅火處置,比如,機場固定式消防水炮等,盡快對失火的新能源車輛進行滅火處置。除此之外,還需要利用好機場微型消防站、機場周邊消防中隊的大功率水罐消防車、泡沫消防車、搶險救援車等移動消防設施裝備。
如果新能源車輛火災事故相對較小,并且尚未蔓延到車輛高壓電池組部分,則可以使用噴霧水或者干粉滅火劑對其進行滅火處置。如果車輛已經出現高壓電池組起火現象,則必須使用大量消防噴射水進行連續(xù)噴射,從而盡快將車輛高壓電池組的溫度降低至安全區(qū)間。為了進一步提高滅火救援效果,則需要盡可能使用七氟丙烷滅火劑。這種滅火劑的滅火效果比較理想。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車輛如果發(fā)生動力電池組起火現象時,可以在火勢較小階段使用干粉滅火劑或者二氧化碳滅火劑進行滅火處置;如果火勢比較大,則需要使用消防水炮車對其進行滅火,這樣能夠降低車輛動力電池組在火災中出現彎曲、變形等損壞的概率,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泄露。此外,有條件的機場消防隊伍還可以引進脈沖式滅火技術。這種新技術對于新能源車輛火災具有比較好的處置效果,能夠顯著提高滅火效率和成功率[4]。
在對新能源車輛進行滅火處置時,消防隊伍必須要秉承“救人第一、科學施救”的基本原則,在到達救援現場后立即救出受困人員和遇險人員,并且進行主動式滅火,同步開展破拆、滅火、疏散人員等行動,避免車輛高溫或者爆燃對受困人員造成意外傷害。消防隊員必須攜帶防毒面具或者空氣呼吸器才能靠近起火車輛,避免車輛有毒有害氣體對消防救援人員人身安全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根據車輛電壓特性,穿戴好絕緣防護服以及絕緣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除了要做好呼吸保護以外,還需要確保消防隊員身穿消防防火服,做好消防救援人員的防火隔溫保護,避免車輛燃燒和爆炸產生的熱量與沖擊波對消防隊員造成傷害。在進行滅火處置的同時,開展車輛破拆、人員轉移疏散等處置行動。為了避免對受困人員以及消防救援人員人身安全造成威脅,對于火勢過大或者存在爆炸風險的新能源車輛,應當使用滅火器等滅火裝置對其進行火勢壓制。
在對新能源車輛進行滅火處置時,必須要控制好車輛鋰電池釋放的大量熱量,尤其要做好鋰電池復燃防控,避免在明火撲滅后,鋰電池的余溫以及熱失控反應導致鋰電池出現復燃。因此,消防隊員應當盡快使用滅火劑對車輛鋰電池明火進行撲滅處置,減緩或者阻斷明火蔓延,并且確保能夠持續(xù)降低鋰電池周圍溫度,避免持續(xù)的高溫加快熱失控反應效率,進而實現滅火的基本目標。此外,消防隊伍在對新能源車輛進行滅火救援時,應當采取“預先抑制”“盡早噴施”的滅火技戰(zhàn)術,確保能夠對車輛鋰電池進行持續(xù)滅火降溫。更重要的是,消防隊員應當及時將未起火的電池組分離出來,避免已經起火的鋰電池引燃其他尚未起火的鋰電池組。
在處置新能源車輛火災事故時,必須要做好車輛的冷卻降溫處理,尤其是動力電池組及其周圍的冷卻降溫。如果起火車輛位于充電車庫中,為了防止引燃周圍其他車輛,還需要對周圍的車輛以及設施進行冷卻降溫。此外,為了避免車輛泄露的電解液等物質引燃機場內其他重要設施設備,比如,航空飛行器等,必須要在滅火、救人的同時,設置好消防隔離帶,避免地流火或者車輛爆燃火焰等引燃機場內其他物體[5]。
在對機場新能源車輛進行消防滅火處置時,應當在科學合理、高效可行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消防滅火救援方案。在快速完成火災處置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障消防救援隊員的人身安全。消防隊伍應當增強接警調度合理性,根據消防滅火行動需求,及時增派消防救援力量,避免火勢進一步擴大。消防救援人員還需要做好火場偵察工作,尤其要盡快切斷車輛電源,并且盡快根據火災現場反饋信息,制定合理的消防滅火技戰(zhàn)術,科學合理使用機場內固定與移動消防設施,盡快做好起火車輛及其周圍車輛等設施的冷卻降溫,同時完成消防隔離帶的設置,避免火勢蔓延到其他區(qū)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