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要降燥,除了及時補充水分之外,還要注意給身體多樣化“保濕”。
少量多次喝水? 感覺口渴已經(jīng)是身體明顯缺水的信號,應主動飲水,不要等渴了再喝。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每次可飲水200ml,水溫以10~40℃為宜。
注意皮膚保濕? 洗澡后應及時涂抹身體保濕乳液,減少水分丟失。外出時如果方便,建議隨身帶上一瓶保濕噴霧,時常噴一噴皮膚,保持濕潤。
保持環(huán)境濕度? 室內(nèi)保持一定的濕度,避免環(huán)境干燥,有利于呼吸道的潤養(yǎng)。房間內(nèi)放置加濕器,或一小盆水,都有助室內(nèi)濕度的增加。
吃點酸味水果? 出汗會損失較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同時還會流失鉀元素。獼猴桃、西紅柿等酸味果蔬,有助補充維生素C、鉀等營養(yǎng)素。
避開紫外線? 除了科學涂抹防曬霜,外出時還建議避開紫外線強度最大的時段:上午10點至下午16點。室外活動還需注意規(guī)避紫外線指數(shù)高的地點(如高原、海邊、雪地、幕墻玻璃周圍等),選擇在樹蔭、建筑陰面活動。
心情也需去燥? 因為天氣原因心情煩躁的人,可以試試多聽輕音樂,雨滴、瀑布、小雨聲等都能起到穩(wěn)定情緒的作用。深呼吸是最簡單的冥想方法,有助恢復平靜,提高控制情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