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成│編譯
遼寧省農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
確定針對哪個性狀進行選育是啟動育種計劃的第一步。育種者確定的選育性狀可能是多樣化的,但一直以來,大多數養(yǎng)蜂人員和育種者感興趣的性狀主要包括產蜜量、分蜂性、溫馴性和蜂群的整體活力。當然,隨著時間推移,一些育種目標性狀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時,受關注的選育性狀的優(yōu)先次序可能就會改變。
體色等形態(tài)性狀屬于蜜蜂選育中比較老的選擇標準,雖然它們對蜂群的表現影響很小甚至沒有影響,但特定體色的蜜蜂一直有市場需求。在單純注重經濟性狀改良的育種計劃中,形態(tài)特征亦能發(fā)揮重要作用。這是因為蜜蜂育種通常發(fā)生在特定的亞種或品種內,通過指示它們的形態(tài)特征可以提高確定候選素材屬于預定生物群體的可能性。近幾年,蜜蜂育種工作在群體的當地適應性方面給予更多關注。一般認為,適應性種群得益于它們的整體活力,多數情況下,這與其對大蜂螨及繼發(fā)性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密切相關。當地適應性不僅是對大蜂螨的抗性,還可能涉及對當地氣候和植物區(qū)系條件的繁育適應性,對當地捕食者和害蟲、病原體或惡劣天氣條件的防御性或適應性行為等。不過,可以把對大蜂螨的抗性作為這些綜合性狀的可靠指示指標。對產蜜量和溫馴性進行選擇的同時重視對大蜂螨的抗性,可被視為改良當地適應性種群的安全途徑。
根據所涉及的性狀,不同的育種計劃成功性不同。蜂群的表現由遺傳和外部因素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性狀的遺傳力越強,即受遺傳的影響越大,就越容易得到快速改進。遺傳力低的性狀則需要更多的世代才能產生顯著的遺傳進展。不同的性狀之間亦會相互影響。相互沖突的兩個性狀雖能同時得以提高,但選育進度會大大放慢。當然,不同性狀間也可能相互強化,從而簡化它們的共同選擇。但是遺傳力和性狀之間的影響方式通常在種群之間存在差異,而且在啟動育種計劃之前 但是蜜蜂性狀少有可靠的遺傳估計,而且遺傳力和性狀之間的影響方式通常在種群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最好在幾代選擇之后估計遺傳參數并調整相應性狀的優(yōu)先順序。
確定育種群體及選育目標后即可啟動育種計劃。首先要建立測試蜂場,使姐妹蜂王所在蜂群盡可能均勻地分布在各個測試蜂場中,以便于量化蜂群之間遺傳和環(huán)境的差異。同一測試蜂場內的蜂群要采取統(tǒng)一的管理措施。當蜂群內所有工蜂均為測試蜂王后代時進行性能測試,根據收集的數據估計育種值,指導蜂王的選擇和培育,從而開始新一輪選育工作。
由于各種原因,一些表現較好的蜂王會在性能測試后或在越冬期、早春期間丟失,所以要為蜂王和蜂群的存活提供充足的條件。一般認為縮短世代間隔可加快父、母本的遺傳改良進展。但較短的育種周期可能有局限性,因為收集數據的時間不夠充裕而無法進行可靠的育種值估計。目前并不確定縮短世代間隔是否有益于所有性狀的年度遺傳進展。性能測試之外,蜂王交尾控制也是蜜蜂育種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刂平晃部赏瑫r對父、母本進行選擇,更能保證育種計劃的成功。選育過程中,還需妥善處理近交問題。為有效避免近交衰退,開放交尾時每代應至少有50個母群,控制交尾時每代應至少有50個母群、20個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