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禮多人不怪”。中國是禮儀之邦,對于“禮”的推崇古已有之,但無論什么“禮”,把握“度”非常重要。
《三國演義》中曹操想討伐袁紹,又害怕力不能及,便向身邊的謀士咨詢,郭嘉便指出“紹有十敗”,其中袁紹的首敗便是“繁禮多儀”,沒用的形式主義太多。道理也很簡單:禮節(jié)太多繁瑣,老百姓就會被疏遠,而去除一些不需要的禮節(jié),政令就更平易近民。
再往人際交往上看,“禮”多也有諸多負面效應,某些多余的“禮”還會討人嫌。春秋時期的魯相公儀休很愛吃魚,有人便給他送去了魚,公儀休卻拒絕了,并說:“現(xiàn)在我做國相還買得起魚吃,如果因這條魚而丟了官,以后還吃得上魚嗎?”
對于普通的人來說,“禮”多也會心累?!对娊?jīng)·木瓜》則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貓蟮臇|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高得多,這也體現(xiàn)了國人待人接物的情感。正因如此,饋贈更得有度。當今社會上的“隨禮”之風愈演愈烈,送禮者追求貴重,回禮者更加一分,禮金不斷上漲,反而成了許多人的負擔。行禮倘若沒有節(jié)制,對受禮者未必不會造成困擾。
所謂“禮輕情意重”,生活中,“禮”的多寡并不應成為衡量感情深淺的標準。唐朝名將薛仁貴年輕時窮困潦倒,多賴同鄉(xiāng)的王茂生幫扶,后來,薛仁貴立下戰(zhàn)功受封平遼王,權貴們都備著重禮前去慶賀,薛仁貴全部謝絕,而遠在千里之外的王茂生托人送來的兩壇清水,薛仁貴卻當眾喝下三大碗:“我知道王兄貧寒,送清水也是他的一番美意?!?/p>
誠然,生活需要儀式感,生活也需要“禮”,待人處世離不開禮的約束與加持。但有時候,禮過多反而更像是一種加載更多勢力的表演,也會使“禮”失去原本的意義。(摘自《新京報》 邱俊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