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答主|陳 銘武漢大學教師、主持人、辯手
嘉敏 問:
生活在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我,時常會被動地接收到各種焦慮信號。比如有人說“‘00后’是垮掉的一代”,而我卻無力反駁,因為我對自己的未來確實感到迷茫。很想問,未來真的是光明的嗎?當我們思考未來的時候,應該用怎樣的心態(tài)?
陳銘 答:
我是個“80后”,我是聽著“‘80后’是垮掉的一代”之說長大的。據(jù)我了解,對“90后”也有如此說法。然后,接力棒遞到了你們手上。不必焦慮,這句話其實是青春的標識——哪一代人正青春,哪一代人正“垮掉”。事實上,每一代人的成就分布,都是我們熟悉的那條正態(tài)分布曲線:一小部分人星光閃耀引領(lǐng)文明的腳步,一小部分人揮霍生命拖著時代的后腿,絕大多數(shù)人普普通通但也兢兢業(yè)業(yè)地過完平凡的一生。垮掉的一代?抱歉,一代人不具有可垮性!希望這樣粗暴的、不符合邏輯與事實的斷言到此為止,未來不要再戕害“10后”的朋友們了。
我發(fā)現(xiàn),你焦慮的起點在“未來”。未來一定光明和美好嗎?先給出我的答案:不一定。未來就是一團巨大的不斷變化著的“概率云”。但沒關(guān)系,不必害怕。因為未來不確定,“你”才存在。
想象一下,假設(shè)未來是確定的,未來有一條清晰、固定、明確的軌跡,這就意味著無論你做什么,也無法影響和改變未來的走向。由此,我們便成為命運之輪上的一個零件,巨大棋局里的一顆棋子。自由意志無處棲身,個體主體性消失。這不是一個更大的悲劇嗎?正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我”才得以確立,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
我們承認,無法握在自己手里的東西,的確容易讓人焦慮。有緩解之法嗎?有的,送你三個詞——好奇、本質(zhì)、原則。
好奇——永遠保持強烈的對未知的悸動、對新知的饑渴;本質(zhì)——養(yǎng)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的習慣,從原點出發(fā),從本質(zhì)入手,搭建探進內(nèi)核的認知框架和思維模式;原則——盡早確定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并且一定要落實,要細化,要堅持。正如康德說的:“人是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自由人?!睘樽陨砹⒎?,才有可能抵達自由的彼岸。
于不確定中開掘確定性,是人生的永恒主題。所以,不必焦慮,未來既然是朵“概率云”,那我們可以努力改變一些變量,讓這朵云,呈現(xiàn)我們想要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