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蒼
春事闌珊酒病瘳,
山家谷雨早茶收。
花前細細風雙蝶,
林外時時雨一鳩。
碧海丹丘無鶴駕,
綠蓑青笠有漁舟。
塵埃漫笑浮生夢,
峴首于今薄試游。
——明·方太古《谷雨》
明代詩人方太古是浙江蘭溪人,讀書學古,不應征召,遍游名山大川,晚年歸故里于山林中隱居。他一生清貧寒素而孤傲,詩風清寒峻冷,時人比之孟郊、賈島。這首詩描寫了山野田園谷雨時節(jié)的景物,以及詩人面對這些景物時的心境。他寫道:春天即將過去了,我因喝酒得的病也漸漸痊愈了,山野農(nóng)家在谷雨節(jié)氣采收著今年的早茶。微風吹過,迎春的花草隨風擺動,兩只蝴蝶輕輕飛舞,山林外時不時地飄一陣簌簌的小雨,布谷鳥在山林中歡快地鳴叫。這景象如臨仙境,我欲飛升紅塵之外,卻沒有仙鶴能夠載我而去,只能夠頭戴斗笠,身穿蓑衣,駕一葉漁舟,笑看人世間,嘆浮生如夢,那就讓我在這山水間好好游玩一番吧。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乃雨生百谷之意?!对铝钇呤蚣狻分薪忉屨f:“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绷頁?jù)《淮南子》記載,上古時期,黃帝于春末夏初發(fā)布詔令,宣布倉頡造字成功,并號召天下臣民共習之。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一天,下了一場不平常的雨,落下無數(shù)的谷米,后人因此把這天定名谷雨,成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一個。
中國古代將谷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
“萍始生”是說:進入谷雨后,因降雨增多,浮萍長勢迅速,在短短的幾天里,只要留意,人們便可在各處水域飽覽浮萍驟增的一派茂盛景象,那些平時缺少綠意的水塘、河畔、湖面等等,在谷雨到來的幾天里,浮萍就會快速地生長起來,茂密起來。
“鳴鳩拂其羽”是說:布谷鳥(鳴鳩)也開始適時蠢蠢欲動起來了,它不住地抖動渾身的羽毛,終于按捺不住滿腔的熱情,放聲鳴叫了起來。布谷鳥之所以被稱為布谷鳥,是因為它的叫聲近似于“布谷”“布谷”的聲響。另外“布谷”又與“播谷”諧音、近義,有提示人們不要耽誤農(nóng)時播種的意思。
“戴勝降于?!笔钦f:比布谷鳥還要漂亮的當數(shù)戴勝鳥。在布谷聲聲滿山回蕩之后,谷雨便進入了“戴勝降于桑”的第三候,人們繼而可見戴勝鳥飛臨桑樹的枝頭。它雖然叫起來不甚悅耳,可滿身的漂亮羽毛卻能吸引人的眼球:它頭上的羽冠長而闊,呈扇形,棕紅色或粉紅色,有黑斑或白斑點綴其間,仿佛是一頂絕美的皇冠。
時至谷雨,已至暮春,氣溫回升速度加快,人體的毛孔、汗腺、血管開始舒張,皮膚血液循環(huán)也旺盛起來,供給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使人在這段時間感到明顯的困乏,即所謂的“春困”。在起居方面宜早臥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足夠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勞。還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新鮮流通。可選擇輕柔舒緩的活動項目,如打太極拳、慢跑等,以活動關節(jié)、舒展肢體,使郁滯宣通、氣血疏利、陽氣升發(fā)。
對于捉摸不定的天氣,很多人寧可多穿點也不愿意凍著,說是“春捂”。其實,春捂也應有度,通常15℃是春捂的臨界點,超過就要減衣不要再捂了,否則容易誘發(fā)“春火”,體內產(chǎn)生的熱與潮濕相遇容易生病,尤其是早晚與中午溫差大,早晚應注意保暖。老人和孩子尤要注意這點,可適當調整穿衣層次,早晚多穿一件衣服就夠了。
谷雨時節(jié),戶外活動尤其重要。由于谷雨期間較多陰雨,只要是大晴天,有條件的情況下,建議多外出曬曬太陽踏踏青。這樣才能適應春氣之升發(fā),忌怒忌郁,盡量保持恬靜心態(tài)。中老年人可以在早上9 點左右或下午4 點左右,外出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八段錦、春游、垂釣等,這些都能陶冶情操。谷雨前后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期,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肮扔耆茨档ぁ?,踏青賞花也不失為一項有益身心的戶外活動。切記遇事勿憂愁焦慮,以防肝火過旺。
谷雨后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潮濕的環(huán)境,容易讓濕邪侵入人體,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節(jié)肌肉酸重等癥狀,對于各類關節(jié)疾病患者,如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更應引起足夠重視。從中醫(yī)角度來說,谷雨時節(jié)要注意關節(jié)的保暖,有太陽的天氣要多曬曬太陽。另外,利尿是祛濕的好方法之一,而谷雨茶就有較好的利尿功效,所以谷雨時節(jié)如果連續(xù)遇到陰雨的天氣,不妨喝些谷雨茶來保健養(yǎng)生。
中醫(yī)學認為,濕氣通于脾。祛濕要從健脾補脾入手。按揉陰陵泉穴就能起到健脾祛濕的功效。因為陰陵泉是脾經(jīng)的合穴,也是祛濕要穴。該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取該穴的時候,應采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每次左右腿穴位各按摩60 下,每日早晚各按摩1 次即可,以穴位感到酸脹為適度。該穴位于膝關節(jié)的附近,對關節(jié)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材料:香椿400 克,蒜蓉、辣椒、芝麻油、鹽、醋各適量。
做法:將香椿處理好放入熱水中焯水,然后撈出放入盤中,并將調料澆上去攪拌均勻。
功效:健脾開胃、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材料:香椿250 克,雞蛋5個,油、鹽少許。
做法:洗凈香椿,下沸水稍焯,撈出切碎。雞蛋磕入碗內攪成蛋液。油鍋燒熱,倒入雞蛋炒至成塊,投入香椿炒勻,加入鹽,炒至雞蛋熟而入味,即可出鍋。
功效:滋陰潤燥、澤膚健美。
材料:韭菜150 克,綠豆芽150 克,胡蘿卜30 克,姜絲少許,鹽、醬油、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韭菜擇洗干凈,切段備用;將綠豆芽洗凈備用;將胡蘿卜洗凈,切絲備用。鍋中加適量的水,燒沸,將綠豆芽汆燙片刻后撈出,瀝干水分。油鍋燒熱,加入姜絲爆炒至出香味,下入韭菜段、綠豆芽和胡蘿卜絲炒至將熟,加入鹽、醬油和味精翻炒至入味,淋入香油即可。
功效:除濕健胃補腎。
原料:新鮮河蝦1000 克,龍井茶1 克,蛋清少許,蔥姜汁、黃酒、精鹽、胡椒粉、淀粉、油適量。
做法:蝦剝去皮殼、洗凈,用黃酒、精鹽、蛋清和淀粉腌漬入味。龍井茶泡開后取茶葉和部分茶湯備用。炒鍋上火燒熱,用低溫油滑開蝦仁后撈出,再用蔥姜汁熗鍋,放蝦仁、茶葉(帶茶湯)、黃酒、胡椒粉,迅速顛炒,勾芡出鍋裝盤。
功效:祛濕健脾補腎。
材料:生芡實180克,生雞內金90克,面粉2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生芡實用水淘去浮皮、曬干、打細、過篩,雞內金打細、過篩,加開水浸泡約10 小時。再將芡實粉、面粉、白糖,用浸有雞內金的水和勻,做成薄餅,烙成焦黃色即成。
功效:行氣補脾固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