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珂
(中國人民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872)
帕斯捷爾納克是俄羅斯著名的作家和翻譯家,也是20 世紀最偉大的俄羅斯抒情詩人之一。在他的一生中,自然始終占據(jù)著重要地位。 阿赫瑪托娃認為“大自然是他畢生唯一享有充分權(quán)利的繆斯,是他隱秘的對話者”,“他至死都忠于大自然”[1]。 茨維塔耶娃更是稱其為“大自然的現(xiàn)象”[2]。 著名文藝評論家楚科夫斯基也這樣評價:“他像經(jīng)歷自身的重大事件一樣,經(jīng)歷大自然中的一切變化——解凍、夕陽、飛雪、降雨——并為此而欣喜若狂?!盵3]而帕斯捷爾納克這個姓氏就和自然有著莫大關聯(lián),俄語里,它表示自然界中的草本植物——“防風草”,這個巧合似乎也預示著作家和自然與生俱來的聯(lián)系。 在帕斯捷爾納克眼中,自然是高于人的神圣存在,它不僅是物質(zhì)的,更是精神的。 自然作為宇宙之始、生命之源,蘊含著人類乃至世間萬物的一切奧秘。 他本人也時常懷著感恩與敬畏之心看待自然。 正如他晚年的吟唱:“大自然,世界,深邃的宇宙,/我流淌著幸福的淚珠,/被隱隱的戰(zhàn)栗籠罩著,/定站到你久久的祈禱式結(jié)束?!盵4]849作家堅信,大自然是藝術(shù)的來源,藝術(shù)家只有融入自然,將自然神圣地再現(xiàn)出來,才能獲得靈魂的安息。 可以說,帕斯捷爾納克的一生都在與自然進行對話,自然是他心靈的永恒家園,也是時代變革中作家追尋的理想所在。
帕斯捷爾納克的自然書寫包含廣闊的地理區(qū)域與豐富的自然景致,橫跨莫斯科、烏拉爾以及俄羅斯南部的高加索三大空間板塊。 在莫斯科,作家描繪了市內(nèi)的麻雀山、莫斯科河以及遠郊別列捷爾金諾景色的四季變幻;在烏拉爾,巍峨的群山與廣袤的森林暫時阻擋了人類工業(yè)化的腳步,也給予著作家心靈的慰藉;而在俄羅斯南方,草原、河灘以及大海的遼闊直接將他的心緒引向了宇宙與人生的浩瀚。 但帕斯捷爾納克并未停留在對表象的簡單描摹上,他筆下的自然不僅有著獨特的風貌,還貫穿著作家對人與自然關系以及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思考,這在“暴風雪”“森林”“雨水”三個自然形態(tài)中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
暴風雪是帕斯捷爾納克筆下最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它不僅是自然狂野生命力的代表,也是人與自然緊張關系的體現(xiàn),象征著自然力量對人的警告。早在1914 年的詩作《暴風雪》中,帕斯捷爾納克就將其與死亡、懲罰建立起了聯(lián)系。 暴風雪被形容為折磨人類的可怖鬼魅,讓城里的人們驚顫無比。在之后的詩作中,暴風雪被進一步描繪成入侵城市的猛獸,它嘲笑著人類的杰作,將無與倫比的克林姆林宮變成泡沫滿身的怪物,它也恣意破壞著機器文明的一切成果:“在暴風雪的呼嘯聲中,/一切都遭滅頂之災:/監(jiān)獄、挖土機、起重機、/樓房、新建筑的住宅?!盵4]890同樣,《日瓦戈醫(yī)生》中的暴風雪也和死亡、災難緊密相連。 小說中的莫斯科是一座高度工業(yè)化的城市,身處其中的人失去自然本性,陷入了物欲和情欲的漩渦。 日瓦戈的好友杜多羅夫從小就是自然的對立者,他將自己比作神明,并妄圖命令莊園中的白楊,支配他的是征服自然、人定勝天的人類中心主義思維。 出現(xiàn)在城市的暴風雪則是自然力量對人類無知的規(guī)訓與懲罰。 在少年日瓦戈眼里,城市的暴雪擁有可怕的力量,它的降生“仿佛尸衣包裹大地”[5]4。 而革命后的莫斯科直接變成了被暴風雪征服的野地,饑荒、瘟疫盛行,整座城市如病態(tài)般黝黑沉寂,雪粒變成了灰色,盤旋在狹窄的死巷子里。 日瓦戈也在暴風雪的侵襲中感染傷寒,并在譫妄中將暴風雪形容為孳生了蛆蟲的黑色風暴。 在帕斯捷爾納克的詩學體系里,暴風雪承擔著獨特的“懲罰”功能,它與末世神話中的大洪水異曲同工。 它的出現(xiàn)是人類心靈失衡、盲目自大的結(jié)果,也是作家對未來人類可能遭受自然報復的生態(tài)預警,極具警示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馬克·斯洛寧(Mark Slonim)認為帕斯捷爾納克始終在“以泛神論的態(tài)度熱愛大自然”[6]。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帕斯捷爾納克將自然視作高于人類的神圣存在,人只是自然的衍生物,最終依然要回歸自然的懷抱。 他筆下的自然是神和真理的化身,俘獲了作家的心靈。 在對俄羅斯廣袤森林的吟詠上,這種情感表露得最為明顯。 在作家的詩學體系中,森林是作為自然的圣殿出現(xiàn)的,它是凡人與神祗進行靈交的場所,展示著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森林常常被比作巨大的教堂,人置身其中只會心懷震顫,聆聽神靈的教誨:“教堂講壇式的昏暗在林中飛舞旋轉(zhuǎn)”[4]286,“仿佛教堂的內(nèi)部空間——是大地全部的遼闊無垠,從窗口我有時能聽見,圣歌合唱的裊裊余音”[4]848-849。 日瓦戈也將世界看作森林的一部分,人身處林中即可獲得教堂般的神圣體驗:“日瓦戈從童年起就喜歡夕陽殘照下的樹林。 在這種時刻,他覺得自己仿佛也被光柱穿透?!盵5]372在頗具神秘意味的“光柱”的引導下,日瓦戈感覺自己生出羽翼,成為了凈化的天使。 當他最后返回莫斯科時,被毀壞的田野更是與茂盛的森林形成鮮明對照:“他看到田野患了重病,在發(fā)燒說囈語,而樹林正處于康復后的光鮮狀態(tài)。 上帝居住在樹林中,而田野上掠過惡魔的獰笑聲。”[5]513在日瓦戈眼中,田野早已因為人類的開發(fā)與奴役淪為了惡魔肆虐之地,而森林是神明的寓居之所,也是最少受人類活動侵襲的自然凈土,只有在森林里,人才能獲得靈魂的慰藉與拯救。 在和林中上帝的對話中,萬物也和人聲息相通,成為虔誠的祈禱者,共同尊奉至高無上的自然之神。 可以說,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森林具有濃厚的超驗色彩,它是人神交流的媒介和橋梁,也是人類心靈的最終歸宿。 人只有身處其中,才能重獲庇佑,達到與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
“水”是帕斯捷爾納克自然書寫的又一主要形態(tài)。 維·弗蘭克(В. Франк)認為流動的水是帕斯捷爾納克筆下最常見的自然形態(tài)[7]。 在德·貝科夫(Д. Быков)為詩人撰寫的傳記中,“喧囂的水世界”[8]也成為作家書寫的典型特征。 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水”包含雨水、淚水、海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并和生命的消長關系密切。 如赫·科爾羅克(Х. Керлот)認為的,水集合了創(chuàng)造與毀滅的雙重功能,因而可被視作聯(lián)結(jié)生死的重要紐帶[9]。在作家建構(gòu)的水世界中,雨水占據(jù)著最主要的地位。 在其處女作《二月》里,他就獨自一人租下馬車,朝著下大雨的地方馳去,因為“雨聲比墨水的哭泣更鬧騰”[4]3,更能給人心靈的震顫。 在他的成名作《我的姐妹——生活》中,“雨水”也多次出現(xiàn),詩人感受到了雨水的孤獨和嘆息,也忌憚雨水的毀滅性力量。 在詩人看來,暴雨遵循了自然從生到死的規(guī)律,因此面對暴風雨的到來,他高呼“可怕的雨點”[4]116,同時難以入睡,哀嘆“暴風雨燒毀了我們的家園”[4]154。 但暴雨也沖刷掉了大地的污垢,讓頹弱的生命重新煥發(fā)生機:“偉哉,天昏地暗! /人們哈哈大笑,相撞而倒地! /突然間洋溢著病人即將/從上千個醫(yī)院出院的的氣息。”[4]125-126雷雨過后,“萬物復蘇,一切呼吸得如天國般自由”[4]911。 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雨水是聯(lián)結(jié)生與死的紐帶,它不僅是毀滅與死亡的預兆,更是自然的活力之源。 它是催生萬物的雨滴,體現(xiàn)著自然的勃勃生機。 它潤澤萬物,慶賀著生命的第二次誕生。 《中篇故事》里的謝廖沙在求愛被拒絕后,心如死灰的他就把雨水當作了信心和勇氣的來源。 他將下雨作為自己草稿里的首個細節(jié),并堅信這些雨水沖成的溝壑,將進入他的記憶,讓他的心靈得到凈化與新生。 在生與死的輪回里,雨水毀滅與創(chuàng)造的功能得到了完滿展現(xiàn)。
在對自然的描摹上,帕斯捷爾納克博采眾長,同時又有自己的特色。 在作家看來,藝術(shù)是一塊“吸水的海綿”,它不是某一流派的獨奏,而是眾多技巧與觀念的集合,需要依靠感官綜合進行感受。他的書寫從個體心靈體驗出發(fā),不僅做到了敘事和抒情的完美融合,還超越文字本身,讓自然具有了多重審美效果。 他也善于運用轉(zhuǎn)喻和陌生化的修辭,將稀松平常的自然景色變得鮮活靈動,從而實現(xiàn)對自然的別樣描摹。 在這個過程中,帕斯捷爾納克高超的書寫技巧顯露無疑。
作為一名偉大的抒情詩人,帕斯捷爾納克把情感視為作家創(chuàng)作的源泉。 在他看來,藝術(shù)對準的是正在被情感改變的現(xiàn)實。 因此,自然也被作家賦予了高度的人格化特征。 和傳統(tǒng)浪漫主義不同,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自然被賦予了和人同等的地位,它并非消極的客體,而是變?yōu)榱耸闱榈男袨橹黧w。 在他的詩歌中,無論是哭泣的大地,還是天上的雨滴,都是感情豐富的自然生靈,它們成為真正的抒情主人公,詩人也愿意做它們意志的傳達者。 如茨維塔耶娃所言:“帕斯捷爾納克之前,自然界是人描寫出來的。 但帕斯捷爾納克詩中的自然界卻沒有人,人參與其中僅僅是由于,它是通過人的話語表達出來的?!盵10]這種物我合一、不露痕跡的抒情構(gòu)成了帕斯捷爾納克書寫的精髓。 在他的敘事性作品中,自然也不是某種說明性的背景,它和人物一道推動了敘事進程,并使小說整體具有了濃郁的抒情氛圍。 在《空中線路》里,帕斯捷爾納克就嘗試把部分情節(jié)的展開交給周圍的景物,而在《寄自圖拉的信》中,烏帕河邊電影劇組人員在道德層面的自我貶損,也和他們對自然景物的破壞聯(lián)系在一起。 到了《日瓦戈醫(yī)生》,自然更是作為情感主體參與了小說的敘事,它甚至成為拉拉和日瓦戈結(jié)合的外在驅(qū)動力。 正如作者所說:“他們彼此相愛是因為周圍的一切都渴望他們相愛: 腳 下 的大 地, 頭 上的 晴天, 云彩 和樹木。”[5]549因此,帕斯捷爾納克不僅將人的情感性格賦予了自然,還讓自然真正成為小說的主人公,參與到文本的敘事中。 在抒發(fā)自然情感的同時,他沒有中斷情節(jié)的推進,而是讓情節(jié)發(fā)展與情感的表達相適應。 例如日瓦戈在烏拉爾的生活不過兩年,但為了抒情的需要,文本的敘事節(jié)奏明顯放緩,自然的情調(diào)也得到了充分表達。 正是有了對敘事和抒情的精確把控,帕斯捷爾納克的自然才顯現(xiàn)出自身的主體性,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 在敘事和抒情的交融里,讀者也感受到了自然濃郁的詩意氛圍。
在對自然的描摹上,帕斯捷爾納克善于模仿借鑒其它藝術(shù)門類的技巧,以讓讀者感受到超越單一媒介的境界與效果。 他在青年時期曾追隨斯克里亞賓學習音樂,雖然因故中斷,卻從中獲得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靈感。 在寫作中,作家極其擅長捕捉大自然的聲響,并通過擬聲詞凸顯自然意象的聽覺效果:“云霧漫漫。 小艇的滑輪嘎嘎響,/碼頭拍打自己冰涼的手掌。 /馬匹得得地敲擊卵石的路面,/回聲很響地駛?cè)氤睗竦纳碁??!盵4]44他對泉水的叮咚、鳥雀的喳鳴、風雪的呼嘯、雷雨的轟鳴都異常敏感,并能靈活運用這些音響形象增強作品的音樂性,打動讀者的心靈。 在詩集《主題與變奏》中,帕斯捷爾納克借用音樂的形式,將自然分成了六個不同主題的變奏。 在每個變奏里,他通過擬聲、重復、押韻等修辭增強詩歌的節(jié)奏與韻律,詩人的感情也由輕至重,由緩到急,呈現(xiàn)出音樂般的跳躍和激情。 自然的旋律也常出現(xiàn)在帕斯捷爾納克的小說里。 當日瓦戈來到風景如畫的瓦雷金諾,夜鶯的啼囀讓他心曠神迷。 這宛若魔笛的樂音,撫慰著他備受摧殘的心靈。 日瓦戈也在樂音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并在和諧的音響中達到了人與自然的高度統(tǒng)一。
帕斯捷爾納克書寫自然的另一特色是繪畫美的介入。 他受到畫家父親的影響,從小就醉心于繪畫,他的詩歌也有著油畫般的美感:“太陽在大地上灑遍光華,/綠油油的葉簇透出滴翠,/宛如有色玻璃上的彩畫?!盵4]848-849作家對色彩有著敏銳的感覺,他筆下的景物往往絢麗多彩,極具視覺沖擊力。 在他早期試作《最初的體驗》里,可以感受到其對色彩的癡迷。 作品中的色調(diào)對比極為強烈,無論是“藍色的海浪”“銀白的波濤”,還是“血紅的疾風”“淺紫色的樹林”[11],都刺激著讀者的視覺感官,仿佛在觀看一幅絢爛明麗、質(zhì)感強烈的油畫。 到了《日瓦戈醫(yī)生》,帕斯捷爾納克的自然畫幅變得更加簡潔清晰,詩意盎然:“雪小了。 黃昏空氣干燥,像一幅炭筆畫”[5]39“冬天的黃昏是寂靜的,泛著淺灰色和紫紅色的光。 晚霞的余輝映照出白樺樹烏黑的樹梢,仿佛寫在天上的秀麗的書法。”[5]412色彩仍然受到作家青睞,但整體的手法更偏向工筆畫式的白描,線條的作用被凸顯出來,事物形象也更為具體和逼真。 在靜物畫般的描繪中,自然安謐和諧的狀態(tài)被準確呈現(xiàn)出來,其筆下的自然也因此具有了多重審美價值。
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認為帕斯捷爾納克的藝術(shù)“本質(zhì)上是為了變形而不是為了記錄”[12],是一種表現(xiàn)和重構(gòu)世界的方式。 形式主義批評家羅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也強調(diào),帕斯捷爾納克散文的最大特點就是“轉(zhuǎn)喻”的使用,其特征就是抓住不同事物間的相鄰關系進行聯(lián)想,以構(gòu)成奇特的比喻[13]。 它改變了事物的慣常秩序,最終也導向了變形的、陌生化的藝術(shù)效果。 帕斯捷爾納克的自然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他以獨到的眼光和奇特的想象不斷刷新著人們對自然的刻板印象,自然也因此呈現(xiàn)出非同尋常的陌生與新鮮感。 在描寫自然的詩作里,他經(jīng)常使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巧比妙喻:“森林的脖子被鳥喉活結(jié)般緊纏,/仿佛水牛被套索系得緊緊,/在自己羅網(wǎng)中嗚咽,像管風琴的/堅強斗士在奏鳴曲中呻吟?!盵4]63在這里,森林與鳥雀同生共存的狀態(tài)被徹底顛覆,讀者感受到的只有它們的沖突與摩擦。慣常的鳥鳴被他想象成絞殺森林的活結(jié),森林則如同一位被縛的斗士進行著反抗。 其中“森林的脖子被鳥喉活結(jié)般緊纏”一句尤為奇特,句中視覺(“森林”)、聽覺(“鳥喉”)、觸覺(“緊纏”)交織在一起,不僅造就了立體化的通感效果,還凸顯出意象間存在的巨大張力,可謂陌生化表達的典范。作家也運用轉(zhuǎn)喻原則,通過聯(lián)想將森林與水牛,鳥喉與套索等不相類似的意象聯(lián)結(jié)并置,看似不合邏輯,卻讓原本平凡的意象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 而在帕斯捷爾納克的散文創(chuàng)作中,自然描寫也別具一格。 在《柳維爾斯的童年》里,帕斯捷爾納克就從少女葉尼婭的視角出發(fā),展現(xiàn)了她初入烏拉爾的感受。 榛樹林的廣袤讓葉尼婭驚嘆,它有著豐富的色彩和參差錯落的形態(tài),極具視覺的新鮮感。同時,帕斯捷爾納克也力圖通過轉(zhuǎn)喻實現(xiàn)自然與人的互聯(lián)互通,他把人的喜怒哀樂賦予自然,使烏拉爾的景物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想法,從而成為自然情緒的傳達者。 在自然與人的轉(zhuǎn)喻性描寫中,讀者對萬物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奇體驗。
在帕斯捷爾納克看來,自然不僅為人類提供了物質(zhì)生存保障,更是包含著宇宙、歷史、生命等方面奧秘的精神主體。 在具體寫作中,自然也成為帕斯捷爾納克精神思辨的場域,它既是歷史進程的體現(xiàn)者與參與者,也寄托了作家對生命存在狀態(tài)與內(nèi)在價值的思考,并在時代的浪潮中成為作家心靈的永恒對話者。
帕斯捷爾納克是一位具有強烈歷史意識的作家。 在對歷史的看法上,他繼承了托爾斯泰在《戰(zhàn)爭與和平》中的觀點,即歷史的發(fā)展有著既定的規(guī)律,英雄不能創(chuàng)造歷史,他們只能依據(jù)歷史法則自然而然地因勢利導。 但托爾斯泰也認為,歷史法則與自然法則有著本質(zhì)不同,它與人相關,還需考慮人的意志問題[14]。 因此他轉(zhuǎn)而研究起了所有參與事件的人,并希望通過歸納他們的共同傾向來洞悉歷史的法則。 帕斯捷爾納克并不認可這種看法,他借日瓦戈之口表明了對托爾斯泰歷史觀的態(tài)度:“托爾斯泰否定過拿破侖、統(tǒng)治者們和統(tǒng)帥們所起的創(chuàng)始者的作用,但他沒有把這種看法貫徹始終。”[5]497在對待歷史的問題上,帕斯捷爾納克更進一步,不僅否定了英雄史觀,還徹底否定了人類整體意志的作用。 在他看來,自然和歷史并非隸屬不同的秩序,而是有著深層的同構(gòu)關系,歷史的本質(zhì)規(guī)律就隱含于自然之中。 要追尋歷史的真相,就必須排除人為因素的干擾,到自然中尋求答案,自然也由此成為帕斯捷爾納克詮釋歷史、表達革命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
寫作中,帕斯捷爾納克也將歷史置于同自然相對應的層面,并在自然中探尋歷史的本質(zhì)與規(guī)律。 從《我的姐妹——生活》開始,歷史就滲透進了自然之中。 詩集半數(shù)作品寫于1917 年夏,彼時正值俄國的多事之秋。 詩中的自然也顯得狂熱而躁動,仿佛是對歷史劇烈變動的回應,無論是撞得粉身碎骨的春雨,還是一連要刮一個多月的暴風雪,都指向了現(xiàn)實中的革命事件。 之后的《施密特中尉》《1905 年》以及《斯佩克托爾斯基》更是直接將歷史事件作為詩歌的主題,歷史與自然的結(jié)合也愈發(fā)緊密。 在自然的啟迪中,帕斯捷爾納克發(fā)出了“歷史不在于我們穿什么衣服,/而在于我們?nèi)绾纬嗌黼x開母腹”[4]551的感嘆。 在他看來,歷史不能被隨意打扮,還原歷史的本真狀態(tài)才是作家應努力的方向。 在1926 年寫給茨維塔耶娃的書信里,作家就立志要“向歷史奉還顯然已與它相脫離的那一代人”[15],書寫個體親歷者眼中的歷史。而自然作為人類歷史的發(fā)源地,不僅見證著歷史的變遷,還反映了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甚至制約著歷史的發(fā)展。 因此,探索歷史必須首先考慮自然。在《日瓦戈醫(yī)生》中,這種思考展現(xiàn)得最為詳盡。
小說中,對于歷史,韋杰尼亞平、日瓦戈和戈爾東都有著自己的理解。 但在歷史究竟是什么的問題上,韋杰尼亞平則是其余兩人的精神導師。在他看來,“歷史是許多世紀以來對死亡之謎以及未來克服死亡方法的繼續(xù)探索”[5]10,它的存在就是對死亡的回答。 在探索死亡的過程中,個性自由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古羅馬,暴君統(tǒng)治一切,人們沒有探索死亡之謎的欲望,也缺乏個性自由的政治條件,因此是不存在歷史的。 一戰(zhàn)期間,戈爾東曾在前線和日瓦戈談到民族與個人關系的問題。 日瓦戈接受了舅父在個性自由中審視歷史的觀點,同時將“戰(zhàn)勝死亡”作為對歷史本質(zhì)的回應。他在安慰生病的岳母時曾說:“死亡不會有,因為往昔已經(jīng)逝去。 大體如此:死亡不會再有,因為已經(jīng)見到過,陳舊了,厭煩了?!盵5]72因此,過往的歷史就是在教導人們?nèi)绾螒?zhàn)勝死亡。 可以說,韋杰尼亞平給了日瓦戈等人樸素的歷史啟蒙,但只有當日瓦戈真正經(jīng)歷了劇烈的歷史變動,并感受到國家宏大敘事下對個性自由的貶損時,他對歷史的看法才逐漸明晰起來。 在和自然的相處中,他認識到歷史的規(guī)律并不在人類社會呈現(xiàn)出的表象里,而在于自然界。 歷史本身也應當被視作一個自然的過程:
歷史有如植物王國的生活。 冬天雪下的闊葉樹林光裸的枝條干癟可憐,仿佛老年人贅疣上的汗毛。 春天,幾天之間樹林便完全改觀,高入云霄,可以在枝葉茂密的密林中迷路或躲藏。 這種變化是運動的結(jié)果,植物的運動比動物的運動急劇得多,因為動物不像植物生長得那樣快,而我們永遠不能窺視植物的生長。 樹林不能移動,我們不能罩住它,窺伺位置的移動。 我們見到它的時候永遠是靜止不動的。 而在這種靜止不動中,我們卻看到永遠生長、永遠變化而又察覺不到的社會生活,人類的歷史。[5]497
在日瓦戈眼里,歷史最終被宣告為自然界的植物王國。 歷史的演進也和植物的生長具有相似性。 植物的生長是快速而劇烈的,它有著自己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但囿于無法像動物一樣移動,人類會誤認為它是永遠靜止的,所以人類永遠覺察不到植物生長的奧秘。 歷史的演進同樣如此,它是某種已然確立的規(guī)則,如同一年四季的更替,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的制約。 同時,歷史的演進是絕對且永恒發(fā)生的,人類無法感知到它,現(xiàn)實中肉眼可見的革命只是歷史洪流里的一個事件,是歷史進程中特殊且偶然的現(xiàn)象,不能算作對歷史本質(zhì)及規(guī)律的映射。 在作家思想的后期,革命更多被視作源自西方的舶來品,它的爆發(fā)是歷史進程中的特殊斷裂,也是對歷史的否定和嘲弄[16]。 如此一來,歷史發(fā)展就成了一種無關于人類意志的內(nèi)在運動:
誰也不能創(chuàng)造歷史,歷史是看不見的,就像誰也看不見青草生長一樣。 戰(zhàn)爭、革命、沙皇和羅伯斯庇爾們是歷史的目光短淺的鼓動者,它的酵母。[5]497
人類永遠無法創(chuàng)造歷史,也無法更改歷史的軌跡,人只是生活在歷史中。 人類制造的戰(zhàn)爭、革命就像日常的自然現(xiàn)象一樣,最多只是歷史的酵母,而不是歷史本身。 正如日瓦戈認為的,歷史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歷史之下的人類生活也是一種自然發(fā)展的過程,任何妄圖改造歷史、改造生活的行為都是錯誤的。 在他看來,生活從來就不是一團由人加工改造的材料和物質(zhì),它“不斷更新,永遠按著自我更新的規(guī)律發(fā)展,永遠自我改進,自我變化”[5]366。 如果人類試圖改變歷史的自然過程,人為干涉歷史生活,就必然會受到自然和歷史的嚴厲懲罰。 可以看到,日瓦戈審視歷史的出發(fā)點就是韋杰尼亞平倡導的心靈自由,但只有和自然深度交流后,這種觀念才成為他畢生追求的目標。 革命后,為了躲避戰(zhàn)亂,日瓦戈來到風景如畫的瓦雷金諾,在與自然的相處中,他真正感受到了個體眼光觀照歷史的必要。 在自然的勞作與耕耘里,日瓦戈將自己比作自由探索的浮士德,他贊賞普希金從個體自由出發(fā),書寫自然的勞動與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宏大歷史被解構(gòu)成了以個體心靈體驗為主的日常生活史,個性的價值也被極大凸顯出來。 因此,通過將歷史同自然對應,日瓦戈獲得了關于歷史以及革命的基本看法,也確認了歷史的發(fā)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 這些思考既顯示出人物的心靈層次與思想深度,也體現(xiàn)了自然意蘊的豐富多樣。
帕斯捷爾納克筆下的自然是一個萬物有靈的世界。 不僅是動植物,甚至連石頭、泥土、水等無生命之物也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 在這些自然意象中,最能體現(xiàn)生命意識的是“樹”。 樹枝繁葉茂,根系發(fā)達,雖然看上去靜止不動,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停止汲取地下的養(yǎng)分,因而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在民間傳統(tǒng)中,樹木也是重要的崇拜對象,尤其在多神教信仰根深蒂固的俄羅斯鄉(xiāng)村,對樹神的崇拜依然存在。 他們相信樹承載著人的靈魂,反映著人的心靈狀態(tài),是名副其實的生命之樹[17]。 同樣,《圣經(jīng)》中的伊甸園里也佇立著一棵生命樹,作家曾以這棵樹的口吻發(fā)出生命的吶喊:“它長得高過那外來的樹,/并喧嚷道:你是我兒孫! /我以歷史人物的身份/走進了樹木的大家庭。 /我是大地的生命,/生命的頂峰,生命的伊始。”[4]8-9在這里,帕斯捷爾納克將樹作為生命的象征,生命樹走入樹木大家庭則隱喻著生命回歸自然的歷程,這表明自然是生命之始,也是生命繁榮發(fā)展的基石。在《日瓦戈醫(yī)生》中,樹的生命意味也極其濃厚。小說第十二章的題目就與花楸樹相關。 在秋天的密林中,這棵孤零零的花楸樹成了生命的象征。它渾身披滿赤褐色的葉子,是森林中唯一沒有落葉的樹。 它哺育著世間萬物,宛若生命之母:
在小鳥和花楸樹之間有一種親密的關系。 仿佛花楸樹什么都看見了,一再抗拒,終于可憐起小鳥來,向它們讓步了,就像母親解開胸衣,把乳頭遞給嬰兒一樣。 “唉,拿你們有什么辦法? 好吧,吃我吧,吃我吧,我養(yǎng)活你們。”它自己也笑了。[5]383
在游擊隊的日子里,這棵花楸樹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 當他意欲逃離時,樹成為他心靈的指引,他向著花楸樹的方向走出了密林,奔向生命的解放。 同樣,安季波夫自殺時流出的血液仿佛上凍了的花楸果,這種描寫也隱喻著自然與生命的聲息相通。 可以說,不僅是樹,整個自然都被帕斯捷爾納克賦予了生命,成為了有情感和意識的主體。 這種泛靈論態(tài)度背后有著深厚的文化和哲學淵源。 帕斯捷爾納克相信萬物皆有靈性,并時常以屬靈的神秘主義眼光觀照自然,他在《日瓦戈醫(yī)生》中借巫醫(yī)庫巴里哈之口記錄下的民間歌謠就確證著生命之間的樸素聯(lián)系。 而作家游學德國的經(jīng)歷也讓他有機會接觸到西方精神化的自然哲學,此流派消融主客體界限的做法為其泛靈論世界觀的建構(gòu)提供了基本依據(jù)。 正如日瓦戈身處自然世界的沉思:“何謂主體? 何為客體? 如何給它們兩者一致下定義? 在醫(yī)生的思緒中,達爾文同德國哲學家謝林相遇了?!盵5]375在和自然的相處中,人的生命也融合其中,具有了自然化的傾向。日瓦戈眼中的拉拉就和自然密不可分:
樹一半覆蓋著雪里,一半是上凍的樹葉和漿果,兩枝落滿白雪的樹枝伸向前方迎接他。 他想起拉拉那兩條滾圓的胳膊,便抓住樹枝拉到自己跟前。 花楸樹仿佛有意識地回答他,把他從頭到腳撒了一身白雪。[5]408
在這里,拉拉的生命和花楸樹聯(lián)系起來,她仿佛融進了自然中,和日瓦戈進行著精神的交流。在莫斯科,拉拉就是自然化生命的代表。 她純潔善良,率真自由,在都市文明的陰霾里依然保持著人的自然本性。 她就像盧梭筆下的自然人,與墮落的莫斯科格格不入。 她身上有著鮮明的母性特征與悲憫萬物的精神品格,宛若俄羅斯傳統(tǒng)中的“大地母親”。 當拉拉漫步在城市郊區(qū)的田園小徑,她就領悟到自己活在世上就是為解開大地的非凡之謎。 她也曾夢見自己被埋在土里,左乳長出青草。 正是這些自然特征將她與冷漠自私的周圍人區(qū)分開,并吸引著日瓦戈前來感悟生命。 在和拉拉以及自然的相處中,日瓦戈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并成為了和拉拉一樣獨立純真的自然人。因此,在把自然生命化的同時,帕斯捷爾納克也將個體的生命自然化了。 通過回歸自然,個體也打破了社會的桎梏,重新獲得了心靈的自由。
自然還被帕斯捷爾納克視作解答生命終極奧秘的一把鑰匙。 在作家看來,生命是脆弱的,意外死亡更是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 因此人需要戰(zhàn)勝死亡,尋找讓生命永恒的途徑,這個方式就是回歸自然。 由于舅父的影響,日瓦戈從小就相信生命的不朽。 在杜普梁卡的花園里,日瓦戈在鶯啼燕囀中聽到了去世的媽媽的呼喊,大自然在此成了生命的最終歸宿。 日瓦戈死后,他的棺槨上鮮花怒放,這些花仿佛要把自己放盡,把芳香的力量饋贈給所有人,以完成某種壯舉。 關于這個場面的意義,作家晚年的伴侶伊文斯卡婭這樣解釋道:“鮑·列構(gòu)思這一章是要試圖領會花在人的生命與死亡中的位置……生與死的聯(lián)系是這一章的中心。 通過開在墳塋上的花,死者向生者傳遞某種預言性的信號?!盵18]在帕斯捷爾納克眼中,人生本就短暫,個體只有融入到更大的共同體中,并經(jīng)過生命間的分享與融合,有限的生命才會變得不朽和永恒。 因此,葬禮上的鮮花不僅代表著自然永恒的生命力,還象征著日瓦戈與自然生命的融合。當個體生命回歸自然后,也就能戰(zhàn)勝死亡,獲得靈魂的永生:
很容易把植物王國想象成死亡王國的近鄰。 這里,在這綠色的大地中,在墓地的樹木之間,在花畦中破土而出的花卉幼苗當中,也許凝聚著我們竭力探索的巨變的奧秘和生命之謎。 瑪利亞起初沒認出從棺材中走出的耶穌,誤把他當成墓地的園丁。[5]541
生命死亡與復活的奧秘都發(fā)生在自然的植物王國。 死亡并不意味著個體生命的消亡,而是生命的遷徙和移居,它更新了生命的存在形式,使之變換形態(tài)繼續(xù)存在于自然中,生命依然得以詩意地棲居。 同時,自然也革新著人的精神面貌,它讓個體生命得以升華,并獲得終極意義上的救贖與超越。 在對生命的神性言說中,自然也成為個體重生的標識,具有了濃厚的形而上意味。 因此,通過將自然同生命相聯(lián)系,自然成為一切生命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它不是供人類驅(qū)使的工具,而是凈化心靈、使其回歸本真狀態(tài)的理想場域,它體現(xiàn)著生命的奧秘,也是人類應當尊崇的神圣存在。
帕斯捷爾納克的自然書寫具有獨特的價值。俄羅斯人有熱愛自然、珍愛自然的傳統(tǒng),但在20世紀初俄國資本主義迅猛發(fā)展的背景下,破壞自然的活動也十分猖獗。 蘇聯(lián)時期,大自然也被祛魅,成為了征服和改造的對象。 許多作家主動或被動地放棄了尊崇自然的傳統(tǒng),轉(zhuǎn)而歌頌先進的機器文明。 但帕斯捷爾納克始終堅持熱愛自然,將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作為寫作的基本目標。在作家筆下,自然得以復魅,它的審美價值得到了凸顯,內(nèi)涵也重新變得豐富。 在時代的動蕩與劇變下,自然成為帕斯捷爾納克遠離現(xiàn)實紛擾的庇護所,它喚起了人的心靈之善,也讓人的靈魂得以安息,因而被視作理想的生存場所與未來希望的燈塔,彰顯出作家對和諧、圓滿、永恒的人類精神家園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