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美,楊子磊,陳 慧
(鄭州科技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結合區(qū)域優(yōu)勢,深挖文化內涵無疑應成為民宿旅游新的突破口。民宿旅游作為以文化為支撐、注重文化品位的個性化旅游細分產品,如何以文化為核心驅動力,打造特色優(yōu)勢,提升體驗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河南作為旅游大省,民宿旅游方興未艾,起步晚,發(fā)展快,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民宿服務檔次整體偏低、民宿經營理念相對落后、民宿專業(yè)化管理人才較為缺乏等。因此,基于文旅融合視角的民宿設計成為河南實現民宿旅游高質量發(fā)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通過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讓文化成為旅游的靈魂和核心,既能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找到續(xù)航方式,也能為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找到新出口,是兩者共同的發(fā)展方向,也是共同繁榮的途徑[1]。“文化旅游”正是基于文旅融合思維的特殊產業(yè)形式,以文化內涵作為旅游產業(yè)吸引力和表現形式,其項目內容和游覽場所與特色文化內容息息相關,是文旅融合的典范。實現文旅融合共生,旅游產業(yè)應做到以下幾點:一要融入文化內涵,如賦予景點以藝術性的名稱和文化故事,開設民俗文化博物館等。二要融入文化設施,旅游景區(qū)、景點、公共空間等應設計較為完善且富有特色的配套設施,營造特色文化氛圍。三要融入文化景致,旅游路線與景點的設置應充分展現村落特有的原生景觀,注重傳統(tǒng)村落自然生態(tài)景觀的留存、維護和升級,營造別具特色的自然文化景觀。四要融入文化產品,加大農家宴、文化民宿、農副產品、民間工藝品等文旅產品的開發(fā)力度,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打造村落智能旅游系統(tǒng),結合傳統(tǒng)村落獨有的文化元素進行文創(chuàng)設計和產品研發(fā),實現文化價值變現。
民宿作為一個新興產業(yè)正在迅速發(fā)展壯大,不僅為人們提供休息休閑的場所,而且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旅游模式。民宿不能僅局限于住宿用途,應充分融合地方人文特色與資源,注入全新的交互模式,展現民宿的主題文化內涵。文化是民宿的靈魂,要提升鄉(xiāng)村民宿的服務品質,就必須從民宿體驗入手,提高民宿設計與交互體驗的趣味性,滿足消費者的社交與人文汲取需要[2]。民宿最早起源于日本,指利用閑置的房屋,結合該地的自然資源、地域文化、生態(tài)景觀、農林漁業(yè)等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yè)的形式經營,為游客提供居住的一種新型住宿方式。目前,民宿發(fā)展的越來越快,也不僅僅局限于之前的模式,現在還會有專門的民宿設計和民宿改造。民宿和一般的酒店不同,除了居住的功能之外,更傾向于使游客能夠體驗當地的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是一種更具有“人文關懷”和“價值共鳴”的居住場所。這也是其區(qū)別于酒店的最大特征。隨著人們居住水平的提高,僅僅滿足居住需求是不行的,通過各種體驗性活動及不同形式的互動性空間,能夠促進人與建筑空間、人與自然環(huán)境乃至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提高民宿本身的審美情趣與實用價值[3]。
1.3.1 傳統(tǒng)文化藝術作品型民宿
采用傳統(tǒng)文化工藝品的形式滿足游客對文化藝術的要求,諸如雕塑、彩繪、天燈和陶藝制造等,對游客而言既新奇又好玩,而傳統(tǒng)文化藝術作品型民宿正是將中國傳統(tǒng)的民居建筑與當代藝術結合,使旅游者可以感受、欣賞甚至參與各類工藝品的制作,并了解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工藝品的演變,進而產生交互效應,放松身心。
1.3.2 鄉(xiāng)村體驗型民宿
鄉(xiāng)村生活的寧靜和舒適向來對城市人有著無可比擬的魅力,許多鄉(xiāng)村旅游者出游的關鍵就在于對鄉(xiāng)村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汲取,而民宿旅游則通常把鄉(xiāng)村傳統(tǒng)文化體驗與民宿融合在一起,讓游客可以更直接地參與鄉(xiāng)村的日常生活,并分享其中的快樂。
1.3.3 親子服務型民宿
能夠帶給游客一種溫馨親切的家一般的感受,是人們感受旅游地習俗與人文的載體,其互動空間的設置則是家長與兒童之間進行互動的理想場地。
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在情感設計中提到用戶體驗的3個層次,分別是“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其中“行為層”和“反思層”是較為人性化的體驗層面。行為層是通過使用產品時觸發(fā)的一系列行為給使用者帶來不同感受,反思層注重使用者心理上的感受,聚焦產品對人身心的影響?;谟脩趔w驗的設計和一般的設計不同,體驗設計主要的側重點是“使用者”,更傾向于從使用者的角度來進行設計。設計師根據使用者的使用意圖,揣測使用者的行為特性來設計并激發(fā)使用者的情感認同。民宿在經營中更加追求顧客的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以增強客戶粘性。因此,必須注重民宿的體驗設計,增強顧客的民宿體驗。
互動設計是指不同人群之間彼此聯(lián)系,彼此依靠,進而實現互動、交流或商議。在民宿中,就是特指服務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他們之間的互動有助于消費者感受到家的熱鬧與溫馨,以及克服日常生活的無聊與孤獨感。在傳統(tǒng)民宿建筑的共享開放空間,可以拉近游客和主人或者其他游客的關系,增進彼此溝通和了解。民宿設計要在延續(xù)傳統(tǒng)的基礎上,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及對住宿環(huán)境的要求,按照以人為本、顧客至上的原則,為游客提供各種生活體驗功能,營造家的氛圍。在房間整體空間設計上,不僅要有基本的住宿功能,更要完善空間布局,增加開放式互動空間。在房間服務設施的設計上,可采取較簡潔的設計風格,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又要將重點放到提高游客的舒適度上面,讓游客有多元化的體驗。
位移設計是指把代表鄉(xiāng)愁元素的器物、物件、圖片、錄像等其他直觀的可以被視覺感知的物品,置于民宿空間設計中。位移設計思維過程:移情-下定義-設想-位移設計-測試。移情是建筑設計思考的第一步,要求被移入主體事物自身和周邊的人與事物之間的共同感與通感。位移設計法的主要優(yōu)點在于情感形成的直觀性,其根據游客的現實應用情景,通過分析游客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心理情感認知狀況、行為特點,計算出游客的消費心理預期、消費行為動因等現實反饋。
元素提取設計是指對已有的元素加以提煉,對固有物件的價值進行全新的討論和評估,找出不同元素間的共同點。元素提取設計的主要目的在于從各種元素情感價值的不同與共性、混沌與有序中尋求融合的情感價值表達方式,以新產生的元素詮釋鄉(xiāng)愁情感價值。通過元素提取設計的方法,消解或者割裂了一定鄉(xiāng)愁元素內在的情感屬性,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情感價值表現元素[4],使得現代民宿建筑設計產生獨到的設計風格,也使得民宿在新創(chuàng)意的建筑設計理念中產生更多的可能,能滿足不同游客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
情感體驗是指企業(yè)經過對體驗者內在心理情感上的接觸,促使其自身得到滿足和愉悅,并從中升華出難忘的心理情感記憶。情感體驗設計的關鍵在于體驗者的心理情感感受,一方面要激發(fā)和吸引體驗者內心的情感價值記憶點,另一方面要利用一些細節(jié)、溝通方式、設身處地理解等心理情感方法,與體驗者形成嶄新的心理情感聯(lián)絡。民宿經營者可合理利用情感體驗式經營方法,用心將游客需求放在首位,使游客在不知不覺中接收民宿產品信息,感受獨特的民宿文化和品牌價值觀,進而持續(xù)產生良好情感消費。
關聯(lián)體驗設計是所有感受模式的綜合,其最大特點是體驗者自身因與一個組織群體或文化密切相關而形成獨特感受,強調個人與組織群體二者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和思想相互作用,強調感受的統(tǒng)一性。這就需要民宿經營者在整個宣傳流程中保持與品牌核心價值觀的一致性,力求使游客產生共鳴,形成對品牌或民宿的情感聯(lián)系或想象[5]。因此,民宿經營者既需要注意與游客保持長期聯(lián)絡,也需要考慮建立游客關系互動體系,最好組建帶有民宿標簽的顧客群體。同時,民宿經營者也可針對不同顧客的特點規(guī)劃不同主題的聚會活動,使民宿成為貫穿始終的情感紐帶,形成積極的社會影響,既可加強主人與客人間的互動聯(lián)系,也可協(xié)助客人群體建構同社區(qū)生活與文化上的情感聯(lián)絡。
行動體驗設計是指在分析顧客行為習慣的基礎上,設計者通過干預顧客的行為特征,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等方面給顧客呈現出由各種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所帶來的別樣體驗。行為感受受思想感受的支配,并與感官或情感感受形成交流,促使顧客潛移默化地對嶄新的觀念感受形成深層次的認知,并在某種意義上推動消費的形成。行為感受對民宿景觀有著更深層次的需求,民宿經營者不僅需要理解游客的內心需要和行為方式,更需要成為新生活方式的營造者與推動者[6]。
民宿最大的吸引點是民宿要擁有自己的“IP”,包括“流行文化”“當地文化”“人文特色”等,但很多民宿在主題設計上還存在很大不足,主要是其對文化的了解和挖掘還不夠深入,而僅僅存在于房間的布置或者局部小景觀的設置上。這就要求民宿的設計和經營要更注重人文關懷,深挖當地的特色文化資源,選擇最具特色性、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進行文化意象的轉化,構建民宿主體視覺設計。
目前,民宿經營管理上還有很大的欠缺,主要表現在經營者自身的管理經驗缺乏,不能像專業(yè)連鎖酒店那樣有著系統(tǒng)的管理模式,存在著主題文化、衛(wèi)生管理、服務標準化等諸多問題。這就要求民宿經營者要不斷加強自身管理水平,持續(xù)改進并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突出民宿運營的特色化、人性化和標準化。此外,也可聘請專業(yè)的民宿管理人員參與到民宿的日常運營管理之中,對民宿的主題設計、衛(wèi)生管理、標準化服務等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指導,提升民宿的市場化運作水平。
目前,很多民宿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僅僅是加強表面裝修,缺乏文化內涵和創(chuàng)意,文創(chuàng)體驗性欠佳,導致民宿市場吸引力有限,客戶粘性降低。這就要求民宿設計者要深入了解市場需求,準確把握顧客價值,加深對當地文化的了解,通過多渠道、多角度進行文創(chuàng)開發(fā),增加民宿主題特色和文化內涵,做好文化創(chuàng)新和輸出,使民宿在彰顯主人個人魅力和文化價值觀念的同時,帶給游客良好的住宿體驗。
目前,很多民宿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服務質量并沒有專業(yè)的住宿酒店高,入住體驗較差的現象時有發(fā)生。這就要求民宿經營者在注重游客內心精神需求的同時,不斷完善民宿的居住功能,配套便利化的基礎設施,配備人性化的服務設施,提供標準化的特色服務,營造賓至如歸的家庭氛圍,大大增強游客的入住體驗。
特色的文化氛圍和人文活動,能夠極大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與心理認同,能夠有效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旅游業(yè)發(fā)展過程中,每個地方都應結合自身特色,打造適宜的旅游環(huán)境,形成獨特的文化旅游品牌。對于民宿旅游而言,文化就是其靈魂,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發(fā)展對于民宿體驗品質的提升尤為重要。特色民宿的設計不僅要滿足游客的居住需求,更要滿足游客內心深層次的精神需求。民宿的空間設計,要充分考慮鄉(xiāng)村閑置宅院資源的活化問題,進行合理的空間優(yōu)化,以探索怎樣把生活、生態(tài)、消費、交流、體驗及文化教育等功能嵌入其中,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式、體驗式民宿,吸引并留住游客,從而為鄉(xiāng)村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持續(xù)振興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