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威,陳立新
(華東師范大學 哲學系,上海 200241)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種指向“改變世界”的哲學,蘊含著推動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根本力量,肯定了人具有“改變世界”的歷史行動的能力,從而指明了世界的可變性亦或非決定性[1]。就如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為《提綱》)中明確地反對以往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2]502,即理論哲學,而主張一種使“解釋世界”從屬于“改變世界”的哲學,即從理論哲學轉向實踐哲學的論域,這也就解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改變世界”的實踐何以可能的可能。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關于“改變世界”的文本考察,我們不難得出,馬克思主義有著切中現代生活本質的理論優(yōu)越性。而對這一理論優(yōu)越性來源的解蔽讓我們再一次回到了以往的“哲學家們”當中,從傳統(tǒng)西方“哲學家們”的世界觀來審視,我們不僅看到了以往“哲學家們”立足于用主觀意識來“解釋世界”的內在原理,還明晰了其哲學的問題思辨和終極關懷。恰正因此,在異于“資本原則至上”的以“人民意志為最高原則”為主導的馬克思主義指引下,中國共產黨總結歷史經驗,經過艱辛探索找到了通往人民幸福的正確道路。這一偉大創(chuàng)舉不僅契合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還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發(fā)展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為全人類的徹底解放和“改變世界”提供了中國方案。
馬克思恩格斯作為“新世界觀”的創(chuàng)始人,一方面堅決批判唯心主義,另一方面自覺地與舊唯物主義劃清界限。這一點我們在馬克思恩格斯相關著作中也能夠清晰的洞察到,其中在被恩格斯稱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3]的《提綱》中,馬克思就明確闡述了“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的不同觀點,并以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觀批判了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舊唯物主義,闡釋了其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實踐作用的缺陷。正是在這一時代要求下,馬克思恩格斯踏上了探尋“改變世界”的實踐之路,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理論體系。
從18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蒸汽機的應用和機器制造業(yè)的出現,改變了工業(yè)生產的面貌。直到19世紀40年代,機器工業(yè)取代工廠手工業(yè),昭示著資本主義大工業(yè)時代已經到來。與此同時,在工業(yè)革命的不斷發(fā)展中生產技術得到了極大提升,產生了巨大的生產力,引起了生產關系、社會關系的深度變革[4]9。這一變革使人的物質生產活動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人作為歷史主體的能動性得到了空前的發(fā)揮,至此,資本主義所創(chuàng)造的巨大生產力“第一個證明了,人的活動能夠取得什么樣的成就”[5]34。于是,隨著大工業(yè)的發(fā)展,資產階級社會成為了歷史上最發(fā)達和最復雜的生產組織,它不僅透視出已經覆滅的私有制社會的結構關系和生產關系,還暴露了自身不可調和的固有矛盾。
首先,它生產出了自己的掘墓人。馬克思曾指出:“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盵5]31資產階級社會也不例外,從封建社會走來的資產階級社會并沒有消滅階級對立,而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繼續(xù)演替著新的壓迫。但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此時的階級矛盾已經呈現出了簡單化,表現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立。無產階級的應時代而生,打破了資產階級原有的統(tǒng)治格局,必然要“推翻使人成為被侮辱、被奴役、被遺棄和被蔑視的東西的一切關系”[2]11,實現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
其次,現有的生產力日益超出資本主義容納的范圍。我們先從美洲的發(fā)現、非洲的航行等新天地的開辟來看,新市場的開辟致使封建的經營不能滿足新的需求了,取而代之的是工場手工業(yè),但由于市場不斷再擴大,新需要又一次不能被滿足了,于是,現代大工業(yè)誕生了?,F如今,隨著大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產生了空前大規(guī)模的資本和生產力,并且具備了能在短時期內無限提高這些生產力的手段”[2]684,“這種強大的、容易增長的生產力,已經發(fā)展到私有制和資產者遠遠不能駕馭的程度,以致經常引起社會制度極其劇烈的震蕩”[2]684。這就充分表明了資本主義已成為現有生產力發(fā)展的桎梏和障礙。
最后,資本主義為共產主義的實現創(chuàng)造了條件。馬克思曾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財產共有的基礎上進行社會制度的徹底革命,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急不可待和不可避免的必然?!盵6]很顯然這是無可爭辯地事實,原因在于“現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剝削上面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備的表現”[5]45。這種對立和剝削無疑會導致階級矛盾沖突,從而產生暴力反抗。無產階級為了擺脫資本主義的束縛聯合起來進行抗爭,在時代的應召下進行起義與暴動,取得了俄國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開啟了社會主義時代。再把目光轉向中國,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經過艱辛探索走出了“自己的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之路,成為了馬克思主義“改變世界”最真切的時代表達。
馬克思恩格斯沖破舊思想的桎梏,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的“新世界觀”,是和他們身處的時代分不開的。正是身處資本統(tǒng)治的時代,馬克思恩格斯真切感受到了無產階級被資本主義制度剝削的慘狀,并義無反顧地探尋“改變世界”的現實路徑,投身于解放全人類的偉大實踐中。從1843年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845年的《神圣家族》和《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1846年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等多部著作中,無不蘊含著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改變世界”的觀點和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提出無產階級肩負著解放人類使命的思想,闡釋了“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2]17的觀點,指出人的“解放的頭腦是哲學,它的心臟是無產階級”[2]18。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鮑威爾等人的歷史唯心主義觀,指出歷史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離開了現實的人和人的活動就無所謂歷史[7]。這也就是說,物質生產才是歷史發(fā)展的真正動力,批駁了“世界歷史歸根到底是自我意識發(fā)展的歷史”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論證了只有在物質生產方式中才能了解歷史。在著作《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首先指出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并提出實踐的意義與作用。在馬克思那里,實踐是人的能動的感性活動,這恰恰是費爾巴哈和黑格爾所沒看到的。雖然黑格爾提出實踐高于理論的觀點,把人的勞動看作是人類歷史的動力,但他把勞動歸結為抽象的精神勞動,又回到了唯心主義的道路上。費爾巴哈在談到實踐時,把實踐理解為利己主義的行為,反而更注重理論活動了。馬克思則指出:“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盵2]500他還提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2]502。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指出:“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盵2]525這里所說的生活是指被意識了的社會存在。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存在主要是指人們的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又影響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等的發(fā)展過程,從而構成社會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因此,判斷一個時代的變革,“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5]592。這也是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唯物史觀的立足點與出發(fā)點。唯物史觀沒有停留在解釋世界和認識歷史的“精神動力”層面上,而是透過歷史表象找到了階級分析的方法,準確把握了各階級之間的關系和力量的對比,探索出了“改變世界”的實踐路徑。
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9世紀40年代的歐洲,最早傳入中國可追溯到19世紀末期。幾乎與此同時,由于掌執(zhí)政府的軟弱,迫使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的中國身處炮火彌漫之中,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頻頻侵犯,中華民族在侵略者的堅船利炮轟炸下危在旦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民族被欺凌的悲憤,激起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思索與抗爭,先輩們試圖通過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文化、科學技術、政治制度等來改造中國,但最終未能徹底實現民富國強的盛景。直至“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8],幫助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探求救國圖存的正確道路。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無產階級的力量不斷增長,一批先進分子開始以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來觀察中國面臨的問題[9]。在無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的基礎上,1919年爆發(fā)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及北洋政府賣國行為的五四運動[10]。在五四運動的助推下,馬克思主義在身處外憂內患的中國得到了迅速普遍的傳播,一些雜志報刊開始陸續(xù)刊登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作和譯文。到1920年初,中國的較大多數知識分子對馬克思主義學說特別是唯物史觀有了比較深入全面的了解[11]。隨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進一步傳播,中國馬克思主義者逐漸意識到建黨的必要性,通過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和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廣泛充分討論后,一致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并在上海后移往嘉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至此,馬克思主義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人民民主專政。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國內外發(fā)展百廢待興,中國共產黨人在繼續(xù)以往科學馬克思主義觀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實踐經驗,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逐步邁進了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事業(yè)建設的新發(fā)展階段。黨的八大后,毛澤東提出以蘇為鑒,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fā),探索中國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形成了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的改革思想,推動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穩(wěn)步向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中國人民實行改革開放,發(fā)展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正確認識國情和世情、把握當代中國與當今世界的主體、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理論和發(fā)展模式等方面,做出了獨創(chuàng)性貢獻,成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堅持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2]。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重理論聯系實際、歷史關照現實,多方面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性和鮮明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tài)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13]這一科學論斷不僅蘊含著馬克思主義“改變世界”的中國智慧,還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的真諦。
現代化作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種演化過程和目標指向,具有多維多元性,不存在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四海皆準的標準。一個國家、民族有什么樣的現代化選擇,就決定了什么樣的社會屬性和價值取向,并擔負著不同的建設任務。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道路擔任著為資本家謀取利益的任務,是服務于資產階級的道路選擇,實現了更多的資本增殖。異于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則擔任著為人民謀幸福、為世界謀大同的歷史使命,同時實現著世界現代化道路內含為了誰的基本訴求,遵循了新時代現代化道路的發(fā)展規(guī)律。
憑借著專制獨斷的早發(fā)優(yōu)勢和立世獨裁的話語霸權,歐美國家走在了世界現代化發(fā)展的前列,企圖使西方的價值觀、制度模式和發(fā)展道路成為普遍準則。使得在某一時期“現代化”成為了西方快速發(fā)展的代名詞,歐美國家發(fā)展模式成為現代化的“唯一”模式。但我們不難看出,以資本為中心的歐美現代化發(fā)展是依托于資本增殖邏輯,從而構成了資本主義生產的主導邏輯和根本目標,其實質是以物質現代化為核心的對利益終極追逐的經濟模式,結果是人受到資本的抽象統(tǒng)治。這種以壓迫和奴役“人”為代價的價值增殖,勢必會形成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尖銳矛盾對立,原因是任何阻止資本增殖的抵抗都會被資本持有者施加以致命打擊。這種追求資本擴張的現代化道路畢露了不以人為現實主體的發(fā)展的弊病,凸顯了歐美現代化發(fā)展模式的“世界秩序”的水土不服。雖然西方現代化發(fā)展模式為人類社會發(fā)展取得了不可否認的功績,但其弊端已經充分顯現,實踐也證明它并非唯一可行且能普遍適用、廣泛有效的發(fā)展模式。因而,超越西方現代化發(fā)展模式成為了當前人類“改變世界”的時代使命,駕馭以資本為主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成為世界發(fā)展的需要,突破以利益為主體、人的活動為客體的舊思維成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而恰時,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滿足了這種需要,體現了這種必然,一躍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強勁引擎,成為了“改變世界”的新樣式。但這里我們要注意一點,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西方現代化的繼承,也不是蘇聯現代化的發(fā)揚,而是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在社會主義的前提下,開展出的“具有人的因而是社會的意義”[2]194的偉大實踐。這個特色體現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人口規(guī)模巨大上,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現實為實踐起點,以人民為中心發(fā)展,以共同富裕為追求目標,持續(xù)推進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一體化新發(fā)展。首先,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為本的現代化。人是現代化發(fā)展的實踐主體,不僅書寫著歷史也創(chuàng)造著歷史,在通向實現世界和平、國家富強、民族振興道路上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前進,無不來自人民,無不依靠人民,使得“人的本質力量得到新的證明,人的本質得到新的充實”[2]233,也更進一步促進了人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其次,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是一個超14億人口的大國,這既是我國的實際國情,又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要特征?;厮蔹h的百年征程,打土豪、分田地、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昭示的是實現14億人共同富裕的理想;從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全面脫貧、消除絕對貧困,追求的是實現14億人共同富裕的目標。再看“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掉隊”的中國之制到中國之治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堅持的是以人為本的政治立場,圍繞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實現的是人類文明的多樣繁榮。
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要求和價值取向,也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是一個由各要素互聯在一起的有機體,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微變都會帶來整體的形變,要保持社會有機體的良好平穩(wěn)運行,需善于運用辯證的思維來觀察和解決問題?,F如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在面對國際國內問題凸顯、矛盾集聚等諸多問題時,靈活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深入剖析了問題本質,深度挖掘了矛盾根源,全面推進了社會進步,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貢獻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中國方案。
首先,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追尋的是人與自然的共生?!皥猿秩伺c自然和諧共生”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新命題,并從生態(tài)文明的角度明確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界定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14]5-9。這不僅為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指明了方向,還為建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tài)文明道路奠定了根基。人與自然的共生是我國走生態(tài)文明現代化道路的新標向,它不同于西方現代化道路關于自然生態(tài)實行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而是走一條“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15]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給予世界呈現的是綠色發(fā)展促進資源節(jié)約的新特征,實現的是生態(tài)安全保障人民權益的新愿景。
其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追尋的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xié)調。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有形或無形的成果的總結和結晶,構成了豐富的人類文明[16]。其猶如一扇兩面,是不可分割、彼此聯系的,如何正確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至關重要的因素。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對推動“兩個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提出了明確要求,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兩者的“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逐步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xié)調發(fā)展”,闡釋的是整體性進步,秉承的是兩個文明同步發(fā)展的理念。這不僅體現了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的可靠保障,還彰顯了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fā)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的價值導向。
最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追尋的是人與社會的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總體布局,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建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持續(xù)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不僅要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還要達到人與人、人與自身的和諧;不僅要做到宏觀經濟、政治、文化等系統(tǒng)之間的和諧,還要達到微觀各子系統(tǒng)內部的和諧;不僅要做到社會內部各階層、各利益群體之間的和諧,還要達到外部各國家之間的和諧。和諧社會作為縱橫交織的龐大系統(tǒng)工程,強調社會發(fā)展的全面性,既包括人民物質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民主政治的發(fā)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實,還包括人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是經濟、政治、文化、環(huán)境等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17],體現了社會的整體性。
“中國將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fā)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15]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講話。這一重要論述不僅闡釋了我們黨“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世界”的戰(zhàn)略布局,而且回應了“中國無論發(fā)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的和平外交道路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盵13]實踐也證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踐行了這一鄭重承諾,兌現了風險挑戰(zhàn)面前與各國人民風雨同舟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誓言,不僅打破了西方列強用洋槍大炮破開了他國之門,凌辱于弱國之上,用霸權操縱世界秩序的“強盜”思維,還跳出了西方的“國強必霸”邏輯?;厮菸鞣浆F代化道路發(fā)展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限于資本邏輯內在擴張的西方國家,往往采用殖民侵略、強權掠奪、經濟控制等手段實現發(fā)展和擴張。毫不夸張地說,西方現代化發(fā)展史就是一部侵略史和強權史,給人類文明帶來的不是進步,造成的更多是人類和平的空論。當今世界格局進入動蕩變革期,人類文明發(fā)展困境迫在眉睫,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問題突出,急需各國對話協(xié)商、交流互鑒,來穩(wěn)定世界秩序的有效運行。
事實證明,封閉求不來發(fā)展機遇,對抗等不來人民幸福,博弈召不來民族繁榮,唯有齊心協(xi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舟共濟推進互聯互通、共建共治新戰(zhàn)略,才能實現世界和平共處、各國繁榮共贏。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正以維護世界和平、尊重民族獨立、秉持共建共享的發(fā)展理念為人類社會發(fā)展和世界和平共處提供著中國智慧。首先,中國式現代化尊崇的是公正平等的國際秩序觀。有序的國際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發(fā)展,尊重和支持聯合國在國際秩序和國際事務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始終做國際秩序維護者的根本要求,也是為構建和諧世界做出的新貢獻。其次,中國式現代化秉持的是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中國參與全球治理始終堅持協(xié)同共進、公正合理的治理目標,在面對全球突出難題時,理應秉持無論國家大小、強弱、貧富都應共擔治理義務和享受平等權利。第三,中國式現代化奉行的是可持續(xù)的新型安全觀。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憑借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絕對安全,各國要放棄窮兵黷武的做法,摒棄冷戰(zhàn)割裂的思維,主動形成“一車兩輪”的長期發(fā)展布局。第四,中國式現代化謀求的是包容普惠的共同利益觀。中國與世界諸國同住一個“地球村”,共同經歷大發(fā)展大調整大變革,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措施,也是服務自身的利益,中國堅持走共同發(fā)展的道路,實現的是互利共贏。最后,中國式現代化樹立的是共生相親的文明觀。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是中國式現代化秉承的文明交流理念,不同的文明凝聚著不同的智慧,無貴賤優(yōu)劣之分,要求的是互相尊重、彼此借鑒、和諧相親的共存[18]。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19]這一重要論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人類文明與世界發(fā)展道路聯系在一起,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貢獻。對這樣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現代化道路進行審視和考察,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從人類社會發(fā)展和世界現代化歷程來把握西方現代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差異,不僅有助于世界現代化的合理性發(fā)展,還有助于推動人類自覺走向文明賡續(xù)的應然方向。
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西方一些學者著書立說宣揚“歷史終結論”“文明沖突論”,認為蘇聯的解體意味著社會主義的失敗,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共產主義終究要末于塵土,歷史的發(fā)展將以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為輪舵,馳向人類文明的繁榮時刻。以塞繆爾·亨廷頓為代表的西方學者認為,冷戰(zhàn)的結束會對世界秩序產生較大影響,國際沖突將從以往的意識形態(tài)為核心轉向以不同文化為核心,而不同文明之間的沖突會造成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形成,并呈現出一種多極化、多樣化的復雜局面。這種復雜局面可能會導致彼此的相互疏遠或冷淡,甚至出現高度敵對現象;另一種情況,也可能會產生一種競爭性共處,即新的冷戰(zhàn)或冷和平[20]。但在這里,我們要注意宣揚“文明沖突論”的西方學者所產生的兩個偏差。一是各種文明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在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他把文化看成是一個既定、不變、內生的東西,他所列舉的文明都是在與其他文明的不斷交往和交流中發(fā)展和成長起來的[21]。這就說明了,塞繆爾·亨廷頓其實是用不變的概念來闡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事物,必定會產生偏差。二是各文明之間不只是存在沖突,還存在交流和融合。多元的人類文明存在著矛盾和沖突,說明了不同文明的自身底蘊和個性需求,但同時也存在著相互學習和融合,體現著文明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是一部沖突史同時也是一部融合史,就猶如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只強調一面,摒棄另一面,是不完全、不科學的。
對于人類文明存在矛盾沖突,這眾所非議,但文明交流和融合的例證也俯拾即是。宗教信仰的國際性和多元化發(fā)展、阿拉伯數字的傳播與應用、英語成為國際通用語言等,都證實了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融的可行。再看中華民族文明發(fā)展史中的張騫出塞、玄奘西游、鄭和下西洋等文明學習與交流,都印證著人類文明不只有矛盾沖突,還有互聯互通的交融。承載著五千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的中華民族,在推動人類多元文明繁榮發(fā)展中堅持的是開放包容、互融互鑒的文明觀,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chuàng)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首先,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土壤,立足中華文明發(fā)展邏輯,遵循了現代文明建構規(guī)律,充分吸收了包括資本主義現代文明在內的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實現了博采眾長,做到了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有機統(tǒng)一。其次,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強大的涵化力。作為一種嶄新的人類文明形態(tài),它在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基礎上,以辯證方式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堅持文明交流互鑒,在交流中找到共識,在互鑒中實現發(fā)展,使不同文明形態(tài)在開放包容的文明場域中實現由文明自識到文明互識再到創(chuàng)新發(fā)展[22]。
近代以來,西方現代化一直在世界范圍內占據主導地位,成為世界現代化發(fā)展的一種“統(tǒng)治”。憑借著獨特優(yōu)勢率先走向現代化的西方歐美國家,迫使世界一切民族和國家采用西方現代性的文明樣態(tài),并“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2]36,開啟了一種優(yōu)于其他道路的強勢現代化模式,取得了世界發(fā)展的領導權,一躍成為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中心。這種以資本主義擴張為物質基礎、以資本邏輯建立全球統(tǒng)治為根本訴求的現代化發(fā)展模式,被視為各國通往現代化的“唯一”通道,使得西方現代化模式一直處于先驗的“普世”地位,西方歐美國家發(fā)展模式也成為了現代化的“中心”模式。以西方為中心的現代化發(fā)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西方社會的發(fā)展,也正因此受到資產階級的極力追崇,并賦予了無限的合理性和優(yōu)先性,成為西方話語體系的重要內容。但是,西方歐美國家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發(fā)展是依托于資本增殖邏輯,為了滿足其對利益的終極追逐,勢必會通過多種途徑在發(fā)展中國家兜售其現代化發(fā)展模式,一是標榜其在“世界秩序”中的中心地位,二是利用發(fā)展中國家獲得更多的世界霸權和經濟利益。與此同時,一些欠發(fā)達的國家,不顧本國國情和發(fā)展實際,直接效仿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現代化發(fā)展模式,結果非但未能實現自身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國家政權的鞏固,反而導致社會矛盾和利益糾紛,使得經濟停滯、社會兩極分化和國家政權的更迭。
盡管“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2]33,西方現代化推動了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但其固有的以利益為主體、人的活動為客體的矛盾無法自消,已顯現出阻礙當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境遇。因而,打破以資本為主導的經濟發(fā)展壁壘,瓦解以西方現代化發(fā)展為中心的“唯一”論,成為當下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時代選擇,換言之,現代化道路的選擇關乎著全人類前途命運和國家民族的興衰。然而,在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fā)展之路。這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不僅立足于中國現狀,還內含了世界現代化發(fā)展為了誰的訴求。作為世界現代化進程后來者的中國,在經歷了無數的荊棘苦難之后,趕上了世界現代化的潮流,并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征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百年的探索實踐,走出了“自己的路”,創(chuàng)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這是我們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探索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最新理論成果[23],這不僅是超越以資本為主導的西方現代化的偉大創(chuàng)造,還是駕馭資本、運用各種力量使資本運行服從于社會主義和人的發(fā)展的偉大創(chuàng)舉。首先,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包容性。“文明”總是與“道路”相連,并取決于“道路”的選擇[24]。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從有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文明史中走來,有著以民為本、世界大同理念,構建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的是人類文明的多元包容。其次,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實現了人類文明的平等性。一種新文明的發(fā)展,帶來的不應是惟我獨尊、強者為王的生存“威脅”,秉承的應是和而包容、平等公允的整體理念,只有在以人為本、平等包容的發(fā)展中,道路才能走得更加通順,文明才能實現更加繁榮。
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處在一個重大變革的歷史時期。世界秩序加速調整重組,大國戰(zhàn)略博弈演化著全新的國際格局,影響著新時代全球發(fā)展的總體形式[25]。再以冷戰(zhàn)時期的“強權凌弱”“零和博弈”思維方式來謀求發(fā)展,已是舉步維艱,特別令人矚目的是,被奉為圭臬的“普世價值”以及夾雜著西方霸權主義、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已走下歷史舞臺?;赝澜缃洕l(fā)展歷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經濟發(fā)展中,頻頻出現危機,倒映出金融資本“挾持”世界經濟的重重矛盾,呈現出自由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弊病。與之不同的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為價值導向,堅持走和平發(fā)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頗受世界人民的青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世界經濟低迷、逆全球化浪潮高漲和“四大赤字”危機的重要舉措,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世界邏輯。在世界性難題和全球性困局前,僅憑某一兩個國家是無法應對和解決的,世界各國應齊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同實現和諧發(fā)展。
跨越零和博弈鴻溝,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我們黨彰顯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的體現,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內容。
首先,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互相尊重走和平發(fā)展之路。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致力于全人類共同利益,恪守國家無論大小都要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的原則,馳而不息的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踐行多邊主義,鍥而不舍的倡導新安全觀、利益觀,積極參與國際治理體系改革等。中國作為崛起的新興經濟體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肩負著維護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任,并不竭余力地與世界各國建立更為廣泛的政治經濟關系,持續(xù)為世界和平發(fā)展做出貢獻。
其次,中國式現代化堅持共商共建共享走合作共贏之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使得中國有條件“把世界的機遇轉變?yōu)橹袊臋C遇”,與此同時,得益于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中國,在為世界經濟發(fā)展貢獻自身力量時,同樣“把中國的機遇轉化為世界的機遇”。中國始終堅持將國際國內兩個發(fā)展大局辯證統(tǒng)一起來,讓“兩個發(fā)展機遇”能夠有機地促進和平發(fā)展大局。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積極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建設,與其他多邊金融機構互補共進、協(xié)調發(fā)展,已經成為各國一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最后,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深化大國外交打造全球伙伴關系。當前,中國已在全球構建起了包含不同類型和階級的伙伴關系網絡,并與各個世界大國和地區(qū)重要國家的關系均保持著穩(wěn)定合作與發(fā)展,這不僅改善了中國的國際環(huán)境,也進一步提升了國際地位。站在歷史新起點的中國,在國際交往中,恪守的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磋商,國際利益上雙邊和多邊共贏的原則,在確保不挑戰(zhàn)與危害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的基礎上,反對單邊主義,倡導共同管理危機,通過對話談判、意見磋商等方式,形成較為明確的共贏共識。與世界各國攜手走出零和博弈困局,創(chuàng)造出更加優(yōu)良的國際環(huán)境和更加豐碩的發(fā)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