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星
人物形象是小說的要素之一,是小說的靈魂和主線,它能夠充實故事情節(jié),深化小說主旨,是傳達小說中心思想和作者價值觀的重要窗口。因此,小說人物形象分析是初中小說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對小說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穿著描寫的分析,總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感知人物形象,從而把握小說中人物流露的情感,理解小說主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本文在分析目前初中小說人物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以往初中小說教學的經驗,進而探究有效開展人物形象分析教學的策略,以期為語文教學實踐探索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者主要通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傳達小說的主題,因此,人物形象分析是我們理解小說內涵,體會小說意義的重要途徑。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以人物形象、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為三要素,三要素互為表里,相輔相成。在分析人物形象時,需要結合小說中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和由人物參與的故事情節(jié),來分析和把握小說主旨。學生掌握了正確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有利于深入挖掘小說的內涵和主題。
要想捕捉小說中人物形象的細節(jié),就要仔細閱讀小說文本,了解小說的行文結構和文章脈絡。首先,初步閱讀小說,對環(huán)境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內容做重點標記。其次,在第二次閱讀中,注意了解文章的層次,確定小說故事情節(jié)“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的發(fā)展脈絡,在文章的關鍵段落或關鍵句子處劃線,明確這些地方在文章結構上的作用。最后,關注小說的開頭和結尾,弄清小說開始的形式和以何種方式結尾。有的文章采用“開門見山”的方式,有的采用“對話、故事引入”的方式,不同形式的小說開頭作用差異很大。分析文章結尾部分是否是對小說的整體內容進行了總結,有些作者采用了“開放式”的結尾方式,即沒有明確的小說結局,以此設置懸念,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對文章的總結方式,理清小說內容的層次。在二次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有了基本的了解,有利于后續(xù)的小說閱讀分析。
“人顯事,事顯人”,意思是人們能在事件的發(fā)展中窺探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也能通過事件得以體現,小說正是體現了這個道理。故事情節(jié)是傳達小說主題的方式,與人物形象不可分割,情節(jié)緊湊有利于體現人物關系,因此分析小說人物形象時,應當和故事情節(jié)結合起來。小說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而人物的關系是通過故事情節(jié)串聯起來的。因此,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故事情節(jié)來分析人物形象,學生就能在分析人物時獲得獨特的體驗。
例如,在《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小說中王熙鳳、賈母、劉姥姥等人物之間的關系,通過大觀園中的場景描寫、人物對話、人物行為,體會人物之間的親疏關系。比如,劉姥姥說“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斌w現出劉姥姥大智若愚的性格特征;“一二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充分顯現了劉姥姥淳樸節(jié)儉的性格特征。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人物對話中體察人物的性格特點。當然,通過梳理小說情節(jié)探究人物關系,對于初中生而言有些困難,但是通過教師的方法指導和學生的深入閱讀,學生就能從中體會到小說閱讀的一些基本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遇到人物關系比較復雜的小說作品時,教師還可以教會學生繪制人物關系圖,通過直觀的圖表呈現小說的人物關系,這樣,人物關系就變得形象具體,學生也能從中了解到小說故事發(fā)展的脈絡,從而更準確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說人物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存和成長的,事件也是基于一定的環(huán)境而發(fā)生的,因此分析小說人物形象,應當從環(huán)境入手,體會人物形象在環(huán)境中的處境與反應。首先,環(huán)境描寫具有烘托人物性格、展示人際關系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環(huán)境的產物,從環(huán)境描寫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是一個由外及內、由表及里的過程。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其中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等。其次,將環(huán)境描寫與人物形象相結合,引導學生把人物放在時代背景下,分析故事發(fā)展的原因。最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背景資料,深入解讀小說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孔乙己》中,作者在開頭部分介紹了酒店的格局和來往酒客的打扮,交代了當時社會貧富懸殊,階級不平等的時代背景;小說高潮部分通過描寫寒風蕭瑟的秋冬景象,烘托悲慘凄涼的氣氛,也象征孔乙己窮困潦倒、孤苦一生和即將走向死亡的結局。從小說中可以看出,自然環(huán)境描寫側重烘托人物的心情和生活狀態(tài),而社會環(huán)境描寫有利于讀者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刻地表現了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自然環(huán)境描寫主要以事件發(fā)生的季節(jié)、自然景物為主,對人物的心情起烘托作用;社會環(huán)境描寫則表現人物生活、階級關系、貧富差距等社會因素。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環(huán)境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有意識地在自然環(huán)境中品味人物心理,在社會環(huán)境中挖掘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形成原因。例如,在學習《孔乙己》時,教師應當將小說的社會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經歷融入到教學中去,并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總結小說的描寫手法,說出作者這樣刻畫人物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樣的作用,進而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分析思路,并學會在小說自主閱讀中加以恰當的運用。
“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小說人物形象分析應當見微知著,以小見大。運用細節(jié)描寫分析小說人物形象,運用的就是“以小見大”的原理。細節(jié)是指小說人物描寫的細節(jié),包括人物外貌、神態(tài)、語言、心理、動作等等。外貌描寫,主要是表現人物的穿著打扮、五官等特征。例如,《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對孔乙己描述“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穿著又臟又破的長衫”,短短幾個詞匯,真實地展現了孔乙己窮困潦倒的形象。語言描寫,是指在故事情節(jié)中篩選人物對話、分析人物語言,抓住人物性格特點的關鍵詞匯,進而分析人物形象?!罢Z言是說話者內心的聲音”,語言描寫是最能夠直觀、真切地展現人物性格的描寫方式,也是小說中常用的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例如,《變色龍》一文中,作者用奧楚蔑洛夫的幾句話,直觀地展現了沙皇統(tǒng)治的黑暗現實,奧楚蔑洛夫卑躬屈膝的奴才形象。在學習《變色龍》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人物的對話,勾畫出有關奧楚蔑洛夫對話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奧楚滅洛夫對普通百姓和達官貴人的不同態(tài)度,進而分析奧楚蔑洛夫搖擺不定、粗鄙的人物形象。
學習小說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對引領學生深入分析和理解小說內涵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師應當借助小說教學,讓學生學會從梳理小說結構、理清故事情節(jié)、分析環(huán)境描寫、揣摩細節(jié)刻畫等方式,深入細致地分析人物形象,進而深入理解小說內涵,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