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動態(tài)·試驗”欄目責任編輯:董朝菊
據(jù)《果樹學報》2022 年第5 期《白沙枇杷裂果的鈣素調控生理研究》(作者王引等)報道,為探討鈣素營養(yǎng)與白沙枇杷裂果的重要關系及其對果實相關生理過程的調控作用,選取軟條白沙作為研究對象,測定了裂果與正常果中的礦質元素含量、相關酶活性及內源激素含量,研究了Ca2+在枇杷果實發(fā)育過程中的動態(tài)變化及外源噴鈣效果。
結果表明,裂果果皮、果肉中鈣含量顯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與果皮鈣含量呈顯著負相關;裂果果皮中過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果膠酶(PG)、纖維素酶(CL)活性較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活性較低;裂果率與PPO 活性、PG 活性、CL 活性呈顯著正相關,與果皮SOD 活性、CAT 活性呈顯著負相關。裂果果肉中GA3含量與果皮中ABA 含量較正常果顯著升高。果皮鈣含量與果皮SOD 活性呈顯著正相關,與果皮PPO 活性、PG 活性、CL 活性、ABA 含量呈顯著負相關。幼果期果實Ca2+含量最高,到膨大期顯著下降?;ㄆ诤陀坠趪娾}顯著提高了果實中鈣含量和果皮SOD、CAT 活性,降低POD、PPO、PG、CL 活性和果皮ABA 含量、果肉GA3含量。綜上,白沙枇杷果實鈣素營養(yǎng)的吸收主要發(fā)生在幼果期到膨大期,果實鈣素營養(yǎng)不足是導致枇杷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鈣可通過調節(jié)活性氧清除、細胞壁水解與激素合成降低白沙枇杷裂果率。
(玄志友/摘錄)
據(jù)《園藝學報》2022 年第4 期《獼猴桃花粉滅菌方法比較及對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李黎等)報道,為研究不同花粉滅菌方法對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效果,研究了60Co-γ 輻照、臭氧、紫外、微波、梯度水?。?5、50、80、100 ℃)等5 種物理滅菌方法,ClO2、乙蒜素、四霉素、春雷霉素、氧化亞銅、代森銨、中生菌素和納米銀等8 種化學藥劑殺菌方法,對獼猴桃花粉潰瘍病菌殺滅率、花粉活力、著果率、單果重和果實品質的影響。
結果表明:紫外、微波、水浴和乙蒜素、四霉素、春雷霉素和代森銨等處理的殺菌率較低,且花粉活力顯著降低;60Co-γ 輻照和ClO2、中生菌素、納米銀及氧化亞銅雖可保證有效的殺菌率及花粉活力,但會造成授粉后著果率、單果重、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質、維生素C 含量、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顯著下降;642.85 mg/m3臭氧1 小時的花粉滅菌效果最佳,滅菌率達99.52%,花粉活力僅下降2.92%;著果率、果實硬度、維生素C 含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果實單果重、大小、干物質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不大。結合成本、可操作性及環(huán)保等多因素考慮,臭氧處理是其中最有效且安全的獼猴桃花粉滅菌方法。
(玄志友/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1149),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園藝學系藍莓育種和基因組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容器集約化生產系統(tǒng)中容器尺寸、基質組成和品種對南方高叢藍莓幼苗生長和果實品質的影響。南方高叢藍莓(SHB)的生產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大,本研究探索了創(chuàng)新的園藝生產方式,包括容器種植、常規(guī)管理、高密度種植和管道生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SHB 的生產力和盈利能力。然而,關于整合所有這些種植方式以在佛羅里達州建立集約化生產系統(tǒng)的可行性的信息尚缺乏。本研究旨在通過評估容器大小、基質組成和品種來測試和優(yōu)化該系統(tǒng)。連續(xù)兩年測試了兩種容器尺寸(50.5 L 和40.4 L)、松樹皮、椰殼和珍珠巖的5 種不同組合,以及5 個SHB 品種,對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產量和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基質成分和容器大小對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及生殖生長沒有影響。不同品種的植株高度和冠幅不同。第一年不同品種的產量變化幅度為1.0~2.5 kg/株;第二年不同品種的產量變化幅度為0.4~2.1 kg/株。本研究中測試的5 個品種的性能存在顯著差異,表明有必要專門為這種集約化系統(tǒng)選擇品種。
(周 洲/摘譯)
據(jù)《中國果樹》2022 年第5 期《有機肥配施土壤調理劑和菌肥對蘋果園土壤肥力及蜜脆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作者謝元梅等)報道,為探究蘋果園合理的施肥配比,以2 年生蜜脆蘋果為材料(基砧為八棱海棠,中間砧為M26),研究了有機肥配施土壤調理劑黃腐酸、硅肥和菌肥并減施化肥對土壤性狀和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單施化肥相比,有機肥與黃腐酸、硅肥、菌肥配施并且化肥量減半降低了土壤pH 值,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以“草炭+黃腐酸+硅肥+菌肥+1/2 化肥” 處理提升土壤肥力的綜合效果最好。同時,有機肥配施使蜜脆果實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鈣含量、鎂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固酸比增加,以“商品有機肥+黃腐酸+硅肥+1/2 化肥”處理增進果實品質的綜合效果最好。
(玄志友/摘錄)
據(jù) 《中國果樹》2022 年第5 期 《生物炭對M9T337 蘋果幼苗生長和磷素吸收及損失的影響》(作者主春福等)報道,為研究生物炭對蘋果幼苗生長和磷素吸收及損失的影響,以盆栽M9T337 蘋果砧木為試材,設置盆土生物炭添加量分別為0、15、30、60 g/kg 處理蘋果幼苗。
結果表明:M9T337 植株根、莖、葉生物量隨生物炭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以生物炭添加量30 g/kg 處理最高。生物炭添加量30 g/kg 處理植株磷積累量最大,較對照(0 g/kg)提高了24.61%;根際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也分別比對照提高了4.24%和28.37%。施用生物炭顯著提高了磷肥利用率和土壤殘留率,降低了磷損失,其中生物炭添加量30 g/kg處理效果最顯著,磷肥利用率比對照提高了24.61%,損失率降低了35.70%。綜上,適量生物炭顯著促進了M9T337 蘋果幼苗特別是根系的生長,提高了磷利用效率,減少了磷損失。
(玄志友/摘錄)
據(jù)《河北果樹》2022 年第2 期《花期噴硼對杏著果率和產量的影響》(作者王虎年)報道,為明確杏樹花期噴硼對防治霜凍和?;ū9淖饔?,研究了不同花期噴施不同濃度硼肥對著果率、果實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花中期噴施0.2%四硼酸鈉(A2B2)的著果率、品質和產量最高,其落花落果晚期(6 月1 日)著果率、采收期的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維生素C 含量和折合產量分別為41.35%、55.33 g、14.65%、90.97%和17 789.4 kg/hm2,較最低值(A3B1)提高了105.72%、16.44%、9.82%、9.35%和6.06%;可滴定酸含量為3.00%,較最高值(A3B1)降低了33.92%。建議花中期(全株1/2花朵開放)噴施0.2%四硼酸鈉來保花保果、提高品質和產量。
(玄志友/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1155),來自巴西圣保羅大學的Ana Flávia Garcia Moraes 等人研究了熱帶干濕氣候條件下嫁接在實生及無性系砧木上的哈斯鱷梨的性狀及表現(xiàn)。在巴西,傳統(tǒng)的鱷梨苗木嫁接在未知來源的實生砧木上進行培育,導致商業(yè)化栽培的鱷梨植株間變異性很大。本研究旨在比較實生砧木和Dusa 無性系砧木(抗根腐?。棍{梨的園藝性狀的影響。研究人員對嫁接在兩種砧木上的哈斯鱷梨在種植后第4 年至第8 年期間的性狀進行了研究,評估了單株產量(果實數(shù)量及質量)、樹體大小、樹冠下土壤中疫霉菌豐度和果實品質,如單果重、果實縱徑、橫徑以及縱橫徑比。將采后果實放在5 °C 和85%相對濕度的冷藏條件下貯藏28 天,評估供試鱷梨采后果實品質。
結果表明,與實生砧木相比,嫁接到Dusa無性系砧木上的哈斯鱷梨,單株產量更高,果實個頭更大,縱橫徑之比更高,這種果實售價更高。在采后果實品質或樹冠下土壤中疫霉豐度方面,兩種砧木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周 洲/摘譯)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1160),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植物科學與景觀建筑系的研究人員研究了牛糞生物肥料對樹莓果實質量和葉片鎂含量的影響。在樹莓加工產業(yè)集中的地區(qū),牛糞通常很容易獲得。將未加工的牛糞成功轉化為有價值的有機衍生肥料可以減輕對環(huán)境的危害并提供多種土壤健康元素。通過將糞便制成堆肥、混合肥或顆粒化肥等,可提高牛糞的價值。然而,這種替代性糞肥的潛在好處尚未在任何經濟作物中得到體現(xiàn)。該項目的目的是評估堆肥、混合肥和顆?;S肥(即CBP)對樹莓生長和產量的影響。試驗于2020—2021 年在樹莓園進行,測試尿素、CBP 肥料以及與10%~20% (W/W) 的菜籽油枯混合,不同施肥量(56、90 kg N/hm2)對樹莓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結果表明,與尿素相比,CBP 與菜籽油枯的使用分別提高了果實重量和葉片鎂濃度。CBP肥料比尿素更能降低葉片錳濃度。此外,施肥量對總產量、果實品質、植物生長和葉片養(yǎng)分濃度沒有影響。與尿素相比,CBP 肥料不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產量,并且可以替代傳統(tǒng)肥料。
(周 洲/摘譯)
據(jù)《北方園藝》2022 年第6 期《單氰胺及摘葉對“陽光玫瑰”葡萄二次果花芽分化及品質的影響》(作者郭淑萍等)報道,為研究提高干熱河谷區(qū)“陽光玫瑰”二次果花芽分化及果實品質的方法,以2 年生“陽光玫瑰”葡萄為試材,一次果成熟采收后留3~4 芽修剪,采用不施用單氰胺破眠且摘除植株全部葉片、施用單氰胺破眠且不摘葉、施用單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葉片3 種處理,以不做處理為對照,研究了萌芽率、花芽分化率、結果枝率、果實品質等指標變化趨勢。
結果表明:摘除植株全部葉片的處理,“陽光玫瑰”二次果萌芽率、花芽分化率、成枝率、結果枝率、穗長、穗寬、單果質量、單穗質量、產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得到提升。以施用單氰胺破眠并摘除植株全部葉片處理的效果最好,對“陽光玫瑰” 二次果萌芽和花芽分化效果最好,果實品質提升也最佳。
(玄志友/摘錄)
據(jù)《南方園藝》2022 年第2 期《不同生根劑及扦插基質對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 號”成活率的影響》(作者李洪艷)報道,為篩選出適合葡萄扦插的生根劑及扦插基質,以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 號”1 年生枝條作為插條,研究4 種不同生根劑及對照(清水)以及3 種不同扦插基質在扦插30 天后,對形成愈傷組織插條占比、形成愈傷組織并萌芽的插條占比、未形成愈傷組織并萌芽的插條占比及成苗率4 個指標的影響。
結果表明:生根劑吲丁·萘乙酸與萘乙酸對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 號”的形成愈傷組織插條占比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對未形成愈傷組織并萌芽的插條占比有抑制作用,這兩個生根劑對腺枝葡萄“桂黑珍珠4 號”的生根效果好于司令、根寶套餐生根劑處理及對照;扦插基質效果依次遞減為:生土∶草炭∶珍珠巖∶椰糠=1∶1∶1∶1 優(yōu)于生土,優(yōu)于土∶沙=1∶1。
(玄志友/摘錄)
據(jù)《中國南方果樹》2022 年第2 期《不同乙烯利濃度及貯藏溫度對“南天黃”香蕉果實后熟品質的影響》(作者李芬芳等)報道,為明確“南天黃”香蕉果實的催熟濃度、溫度等條件,為生產上催熟提供技術參考,以“南天黃”香蕉果實為試材,比較1、0.8、0.5 g/L 乙烯利處理后,14、18、22 ℃下貯藏對果實后熟進程、果皮色度、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變化的影響。
結果表明:隨著乙烯利濃度及貯藏溫度提高,香蕉果實色差H 值和硬度下降速度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速度加快,后熟進程加快。貯藏溫度對果實后熟品質的影響明顯,14、18 和22 ℃貯藏的香蕉,分別在10、5 和3 d 達到可供上市的成熟度。另外,1 g/L 乙烯利處理的香蕉18 ℃貯藏7 d 后再轉入14 ℃貯藏,能較好地保持果實品質13 d。建議根據(jù)“南天黃”果實上市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催熟條件。
(玄志友/摘錄)
據(jù)《落葉果樹》2022 年第2 期《不同施用量硝酸銨肥對營養(yǎng)缽草莓苗生長的影響》(作者賈志航)報道,為篩選出最適合營養(yǎng)缽草莓苗生長的硝酸銨肥用量,以“圣誕紅”草莓苗為試材,研究了4 種氮素濃度的硝酸銨對其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結果表明:氮素濃度在0~25 mmol/L 范圍內,草莓植株地上部形態(tài)指標,以及生物量、葉綠素含量、光合參數(shù)和硝酸還原酶活性均隨氮素濃度升高呈現(xiàn)先升后降趨勢,氮素濃度為15 mmol/L 時,草莓苗生長量最大,生理功能較強;25 mmol/L 時,草莓苗生長量最小,生理功能最差。綜合分析,供氮濃度為15 mmol/L 對草莓苗生長發(fā)育最有利。
(玄志友/摘錄)
據(jù)《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報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1174),來自巴西圣埃斯皮里圖聯(lián)邦大學農學系的研究人員報道了一種抗鐮刀菌病的百香果野生品種Passiflora mucronata,可作為商業(yè)品種的潛在砧木。Passiflora mucronataLam.有控制百香果中鐮刀菌病的潛力。鐮刀菌病,是一種由尖.孢鐮刀菌和茄鐮刀菌復合體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會顯著降低產量并導致受感染植株過早死亡。本研究旨在評估10 種P.mucronata基因型(G1 至G10)對尖孢鐮刀菌和茄鐮刀菌的抗性。將在高壓滅菌土壤中生長45 天的百香果植株分別接種在:(1)兩種單獨的尖孢鐮刀菌和茄鐮刀菌;(2)3 種尖孢鐮刀菌的混合物;(3)兩個單獨的茄鐮刀菌分離株;(4)7 種茄鐮刀菌分離株的混合物中。將根浸入孢子懸浮液中60 分鐘,并讓植株繼續(xù)生長90 天。
結果表明,G2 和G5 接種植株表現(xiàn)出與未接種植株相同的芽和根干物質的生長和積累,100%存活,并且沒有內部或外部組織損傷,表明對尖孢鐮刀菌具有免疫力?;蛐虶9 在易發(fā)病的環(huán)境中正常生長,表明存在水平抗性。這些基因型可用作培育商業(yè)百香果品種的砧木。
(周 洲/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