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西蒙(媒體評論員)
法律時評就是從法律的角度解讀社會現(xiàn)象,并借此傳承法治理念。《依法帶娃,家事亦是國事》一文是較典型的法律話題的評論文章。寫作時,可把握兩個基本原則:
第一,語言生動活潑,剛?cè)嵯酀?。既引起讀者關注,又傳遞人性、情懷。剛,指語言、觀點犀利,并非為了奪眼球而語出驚人。
第二,觀點明確,不突破法律常識,不左右搖擺。
《依法帶娃,家事亦是國事》一文評論的對象是《家庭教育促進法》,但不能止步于對法律文件的淺層解讀,而要明白它的來龍去脈:該法律文件是在何種背景下誕生的及它將對社會產(chǎn)生何種影響。換言之,議論文寫作中常用的“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式思維方式同樣適用于法律話題的評論。
“是什么”指的是評論的主體——這部法律。在開頭可簡單介紹法律的主要內(nèi)容。寫作重點應放在背景和作用上,即“為什么(頒布這部法律)”和“(法律對社會)怎么樣”。這個思維對我們理順思路、厘清邏輯大有裨益。
《依法帶娃,家事亦是國事》一文開篇分析了家長帶娃的“亂象”,這是“為什么”思維下產(chǎn)生的內(nèi)容;后半部分則分析“怎么樣”,探討這部法律對家庭教育、未成年人成長的意義;末尾指向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呼喚正義、保護合法權(quán)益,是法律精神所在,也是法律時評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