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新俊
統(tǒng)編教材《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有很多“探究與分享”,這些附件素材對教材內容起到了很大的支撐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正確處理這些附件素材,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針對“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應用難點,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教師可以根據學情,保留“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的精華部分,舍棄不符合學情的部分,或整合附件素材,使其體現時代性,更能滿足當下的教學需要。
筆者講授“中國擔當”這一課時,將第一個“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我國為控制埃博拉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換成了我國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相關素材:大國擔當,是不茍于獨善其身。一方面,出錢出物資;另一方面,出人出經驗。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中國政府積極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社會交流信息,在困難時刻,中國向疫情重災區(qū)施以援手。中國援助了巴基斯坦、塞爾維亞、伊朗、意大利、伊拉克等國家。筆者之所以這樣改,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新素材能與本框題中的“運用你的經驗”附件素材進行整合,更好地導入新課。另一方面,筆者認為作為新時代的道德與法治教師,思維必須要新,在選取背景材料時,應當緊扣時代脈搏。新穎的時政材料,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只有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素材才能真正讓學生產生認同感。
所謂注重本土化就是教師要充分挖掘家鄉(xiāng)課程資源,所列舉的材料結合了當地的市情,這樣形成的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中國擔當”第一目“積極作為”的附件素材是維和官兵楊樹朋的事跡材料,但筆者選用了更能體現地方特色的人物事跡材料:中國維和士兵付森是江蘇省興化市沙溝鎮(zhèn)人,1996年1月出生,2013年9月入伍,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任中國第八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醫(yī)療分隊通訊員,赴非洲執(zhí)行國際維和任務。在執(zhí)行維和任務工作中,付森不幸感染了瘧原蟲,導致回國突發(fā)惡性瘧疾。400余天來,雖經多次專家會診、多種生命支持治療,但病情惡化,致多臟器功能衰竭離世,青春永遠定格在23歲。筆者采用地方課程資源的情境材料,更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事實上,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學生對教師展示的背景材料非常感興趣,積極地參與課堂的討論,思維不斷被激活。
部分“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內容煩瑣且抽象,學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因此,教師需要變更素材內容,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中國擔當”的第二目“貢獻中國智慧”中,“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內容是這樣的:2016
年9月,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成功舉行。作為會議主辦方的中國提出旨在標本兼治、綜合施策的“中國方案”——構建創(chuàng)新、活力、聯(lián)動和包容的世界經濟,通過創(chuàng)新增長方式,組織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和強勁的國際貿易與投資,實現包容和聯(lián)動式發(fā)展。由于材料抽象的理論內容,學生在閱讀完材料之后,云里霧里,難以理解。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把這則材料變更為:2020年3月3日至4日,鐘南山院士視頻通話了歐洲呼吸學會主席,向學會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經驗。學會向《環(huán)球時報》介紹,鐘院士就醫(yī)學護理等方面做了細致的分析與講解。患難見真情、危急顯擔當,雷厲風行又行之有效的中國做派,說到底,是中國之治的恢宏力量。從課堂的教學效果來看,學生能夠形象地感知“中國方案”,感受到不斷提高的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教師要主動轉變教學理念,靈活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正確地參與探究與分享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符合教材“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設置的目的和初衷。
“中國擔當”這一框第二目“貢獻中國智慧”的第二個“探究與分享”素材是: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各國應堅持“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肮餐袇^(qū)別的責任”是聯(lián)合國氣候談判中的一個原則,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原則,筆者采用了模擬談判大會的形式,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先進行內部討論,再派出各自的代表對問題進行發(fā)言。學生討論得非常充分,回答時能夠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觀點,且能做到有理有據。模擬談判大會的具體情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并能讓他們積極思考。最后,他們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共同的責任,但各國由于國情不同,在具體擔負的責任上應有區(qū)別,共同責任并不意味著“平均主義”。
總之,“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是道德與法治課堂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抓手。教師應正確處理附件素材,充分利用“探究與分享”附件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挖掘體現時代性的教學資源,激活學生的學習內生動力,促進學生在探究問題中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從而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