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桂北地區(qū)綠蘆筍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

2022-11-19 14:57:49杜希夷唐世博
農業(yè)與技術 2022年17期
關鍵詞:蘆筍苗床復合肥

杜希夷唐世博

(1.桂林市農業(yè)科學研究中心/廣西農業(yè)科學院桂林分院,廣西 桂林 541006; 2.桂林春滿園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廣西 桂林 541006)

蘆筍,學名石刁柏,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1]。蘆筍幼莖出土見光呈綠色[2],又稱綠蘆筍。綠蘆筍營養(yǎng)價值高,其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較高,還富含黃酮類等生物活性成分,營養(yǎng)豐富,色澤鮮明,口感鮮嫩又香甜,具有防癌抗癌、增強免疫力、預防和輔助治療各種疾病的功效,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蔬菜之王”的稱號[3]。蘆筍枝干和下角料發(fā)酵的青飼料,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可作豬、羊、牛的飼料。由于市場需求量的不斷擴大,蘆筍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擴大蘆筍種植面積的基礎上,改進生產技術,可促進蘆筍產業(yè)的發(fā)展。蘆筍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既有抗寒性,還具備良好的耐熱性,跨度較廣,大部分地區(qū)都可種植,目前蘆筍栽培遍及60多個國家[4],適于各種土壤和氣候環(huán)境栽培,能耐5℃以上低溫和37℃以下高溫,低于5℃時,地上莖逐漸枯黃休眠,高于37℃時,不能再長出嫩莖,耐肥水,較耐澇,可經約48h的高濕土壤,對中微量元素鈣鐵硼鋅的需求量較大,根部吸肥不足時或旺盛生長期可葉面補充施肥?,F(xiàn)將桂北地區(qū)綠蘆筍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栽培條件

選擇綠蘆筍種植基地環(huán)境應該是生態(tài)環(huán)境好、大氣無污染。土壤和水資源狀況具備種植綠蘆筍,可持續(xù)生產的能力,以具有土層深厚、土壤疏松、土質肥沃、保水保肥能力顯著、透氣性好、地下水位低(低于1.5m以下)、排灌方便的禾本科田或荒地,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塊為佳。近期打過滅生性除草劑或使用過大劑量劇毒農藥的地塊不能栽培蘆筍。綠蘆筍能耐輕度鹽堿,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pH值為5.8~7.5的壤土有利于蘆筍根系生長[5]。

2 品種選擇

綠蘆筍品種選擇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大面積栽培蘆筍選用種子繁殖,宜選擇萌芽期早、產量高且耐病性強的品種。不同蘆筍品種的植株形狀、產量高低、品質優(yōu)劣,抗逆性與抗病性差異較大,應選擇嫩莖深綠、光澤度好、鱗片緊湊、嫩莖粗細均勻、產量高和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引進產品性狀好、經濟效益高、產量高、代表性強的多個蘆筍品種進行試驗,目前,在桂北種植表現(xiàn)綜合性狀以“金冠”和“翡翠明珠”最好,種植產量可達2000kg·a-1以上。

3 育苗

3.1 育苗方式

制作養(yǎng)分土,取70%的細土、30%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的磷肥混合后或商品營養(yǎng)基質裝缽。制作營養(yǎng)缽,選用直徑10~12cm、高10cm左右的塑料營養(yǎng)缽2000個·667m-2或21~42孔營養(yǎng)盤備播。苗床挑選,地形平整,土層深沉、疏松、肥美,透氣性和保水性好,以前茬為禾本科作物的田塊作苗床為好。移栽667m2大田需苗床25~30m2。苗床合理施肥,使用腐熟的有機肥、三元素復合肥,撒施地表,用99%惡霉靈水溶液1500倍液均勻噴灑后,淺耕20cm深,開長15m、寬1.2m的苗床,并撒施適量辛硫磷在苗床上備播。

3.2 種子處理

綠蘆筍大田用種數(shù)為50g·667m-2。種子的凈度大于99%、純度大于96%、發(fā)芽率大于85%、水分小于7%。曬種,將種子放在毛巾上曬種2~3d,遇到長期陰雨天氣可免曬。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搓洗2min,除去漂浮的雜質、空粃種子,清洗干凈。放置種子在保溫壺內,用50~55℃的熱水浸種5~10min,再用25~30℃的水浸種48~72h,用干凈濕布保濕將種子包好放入25~28℃的恒溫箱中,每天用25~30℃溫水搓洗種子1~2次。2~3d后觀察發(fā)現(xiàn)2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可進行播種。

3.3 播種

在桂北地區(qū),3—8月均可播種,播種前先將營養(yǎng)缽澆透水,把經過催芽的種子播入在營養(yǎng)缽的中間,每一個營養(yǎng)缽放1粒催芽的種子,再覆蓋1.5~2cm細土或育苗土,并用惡霉靈水溶液噴灑苗床。用苗床播種的,先灌足底水,單顆種子點播在中間,播種深度1~2cm,行株距10cm。上面用過篩細土蓋平后,5℃以下蓋白膜,30℃以上蓋遮陽網,用40~60cm的小拱棚保溫,等出苗10%左右后撤去地膜,撤去地膜后要保持苗床濕潤,多澆水。

3.4 苗期管理

調理濕度與溫度,育苗條件要求保溫、保濕和通風,日溫20~25℃,夜溫15~18℃適宜,高于30℃時,需覆蓋遮陽網,低于10℃時,雙膜覆蓋;保持溫度和濕度,促進種子萌發(fā)和生長,苗床見白澆透水,根據(jù)土壤干濕程度給水,要保持土壤表面濕潤,苗期相對濕度保持70%左右。施肥防病,20d左右齊苗后,追施0.3%的尿素與0.02%磷酸二氫鉀,往后每隔20d左右追施1次;每隔10~15d,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30g、多菌靈、生根壯苗的葉面肥,預防病蟲害。

4 定植

4.1 定植前準備

定植前普遍深耕,全層施肥,準備復合肥50~100kg·667m-2、商品有機肥500kg·667m-2以上,用上述2/3的肥料撒于地表,然后用挖機、旋耕機深耕40cm以上,平整地面,土塊充分耕細,使土壤、有機肥、復合肥充分混勻。蘆筍的根系生長在15~45cm的深層土中,經過深翻的土壤種植蘆筍,扎根深、根系生長快,疏松營養(yǎng)豐富的土壤,使地上莖生長的更茂盛,鱗莖盤也會迅速擴大??梢詫崿F(xiàn)一年內快速豐產,比傳統(tǒng)耕深增產達20%[6]。挖定植箱面,四周挖好圍水溝,確保雨后不積水,溝寬30~40cm,深30cm左右。如種植面積大,提高開溝效率,應選擇拖拉機開溝。根據(jù)地形,以南北行或東西行按1.4~1.6m的行距整成寬1.1~1.2m、高30cm的箱面,廂面中間開15cm深的種植溝待移栽,操作行(過道)寬40~50cm。土壤處理,廂面均勻噴施惡霉靈水溶液3~5桶消毒,可撒施辛硫磷顆粒清除地下害蟲。

4.2 合理定植

根據(jù)育苗的時間和出苗的情況,在小苗階段完成移栽,在大田生長時間較長,有利于提高次年的產量,苗高20~25cm,可進行移栽。一般在4月左右可定植,大棚栽培蘆筍,全年可以移栽定植。蘆筍為多年生蔬菜,一經種植,其采收期少則7~8a,多則10~15a。定植密度最好為1800~2200株·667m-2。為了提高效率和保證產量、方便機械作業(yè),通風透光條件好,栽培株距0.20~0.25m,行距1.4~1.7m。定植廂面上宜采用單行栽培,便于進行病蟲害防治。定植方法,除去影響產量的苗,并將大苗與小苗分地種植[7]。如按南北溝向定植,將首先抽出的地上莖放置在北面,不可放在溝的兩側;與定植行方向一致,栽后覆土4~5cm,溝內施留下的1/3的肥料,然后澆水,先不要把定植穴填平,隨著筍苗的生長,澆足定根水,逐漸培土使苗的深度保持在11~13cm,然后培土成畦。

5 田間管理

5.1 肥水管理

定植10d后注意查苗、補苗,確保全苗。補苗時要澆透水,保證成活率,補栽的苗仍然要定向栽植。小苗土白即澆水,定植20d后,施三元復合肥30kg·667m-2或尿素15kg·667m-2,促進生長發(fā)育。定植40~50d時應追施第2次肥,施蘆筍專用硫酸鉀復合水溶肥50kg·667m-2,促進蘆筍快速生長,積累養(yǎng)分。春天定植的蘆筍,在7—8月再追施含氮、鉀高的復合肥50~60kg·667m-2,并噴施葉面肥。進入秋季,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長旺盛,追施秋肥,可促進植株生長和營養(yǎng)積累。集中采筍結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培土至根部離地面11~13cm,操作行寬50~60cm,深30~40cm。要及時開好排水溝,做到排灌暢通,到雨季來臨之際無積水,能及時排水防澇,積水會導致根腐爛,可能造成植株死亡。蘆筍采收期間保持充分的水分,利于嫩莖快速生長粗壯。

消毒,定植20d左右,進行第1次消毒,以后露地條件下每7~10d消毒1次(下雨時7d消毒1次),大棚20d消毒1次。清園,1月中下旬待莖稈全部枯黃后,清理老苗,清除枯枝、落葉,帶出田間集中處理,減少病菌,清理干凈后,用代森錳鋅、多菌靈等加入農用鏈霉素兌水噴霧、澆灌蘆筍棵盤及周圍土壤[8]。

5.2 第2年后留母莖前管理

施肥整地,每年出筍前7d,廂面撒施商品有機肥1000kg,旋耕入土,培土。壟高30cm以上,田間排水流暢,雨后不積水,作業(yè)通道暢通。蓋膜,作業(yè)通道蓋膜保濕除草。肥水管理,滴灌生物菌或刺激根系生長類肥料5~7.5kg·667m-2,出筍后每3~5d(陰冷天5d 1次,熱天3d 1次)結合澆水,滴灌復合肥基肥50~75kg·667m-2,每次5kg·667m-2,至留母莖后采筍。

5.3 留母莖管理

留母莖前全面消毒1次,以后結合施中微量元素葉面肥每10d消毒1次,連續(xù)3次后,改為20d消毒1次。留母莖標準,出筍60%以上為中筍的棵子即可留莖,春母徑數(shù)量每棵3~4條,間距5cm以上,秋母莖4~6條,直徑1~1.3cm,要求無畸形、無病蟲害,留足母莖后,所有新發(fā)嫩筍一律全部采收。整枝,母莖高1.5m以上時打頂,去除底部40cm以下的枝條或嫩芽。肥水管理,初期結合澆水施基肥,滴灌生物菌或刺激根系生長類肥料5kg·667m-2,每3~5d滴灌復合肥基肥1次,每次5~7.5kg·667m-2,共50kg。

5.4 留莖后采筍期的管理

每個采筍期(5—7月,9—11月)結合澆水追施高氮高鉀復合肥50~75kg,每3~5d 1次,每次施肥5~7.5kg·667m-2。

6 病蟲害防治

每3d巡查田間1次,大棚蘆筍重點防治蚜蟲、薊馬、青蟲(菜青蟲、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等)等害蟲,采取綜合防治措施??蛇x用吡蟲啉、甲維鹽、阿維菌素等高效低毒農藥適時防治[9];病害防治,病害防控遵循預防為主,做好排水防澇,預防桂北高溫陰雨天氣過多引起葉枯病、莖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大棚栽培每20d消毒1次,留母莖期間,每10d消毒1次,連續(xù)3次,露地栽培7d消毒1次,留母莖期間,按“334455”消毒,即3d消毒1次,連續(xù)3次,然后4d消毒1次,連續(xù)4次,再5d消毒1次,連續(xù)5次;高溫期,每7~10d用綠色環(huán)保類殺菌劑加含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葉面肥噴灑葉面1次,預防高溫逆境傷害和斑點落葉病。

7 采收

7.1 采筍標準

大筍長28cm以上,中筍長26cm以上,小筍長24cm以上,直徑不到0.5cm的蘆筍冒頭時除掉。

7.2 采筍的時間及方法

一般于每天10∶00前、16∶00后采收較好。采收沿地面約28~35cm的嫩莖。

7.3 分級整理

采收后的嫩筍分級后整理成0.5kg或1kg的小捆,放入1~5℃環(huán)境中冷藏保存最好。

7.4 商品筍質量及分級標準

商品筍形態(tài)完整良好,切口平整,筍尖緊密,無空心,無開裂,無畸形,無紅白根,無病蟲害,無斑痕。

特級:長32cm以下,基部粗1.5cm以上。一級:長22~30cm,基部粗1.2~1.5cm。二級:直徑0.9~1.2cm,長22~28cm或直徑在1.2cm以上有輕微彎曲、散頭、裂紋、淺色銹斑、小空心、輕傷者屬二級筍。三級:不符合一、二級品或直徑0.5~0.9cm。

猜你喜歡
蘆筍苗床復合肥
2022年7月復合肥零售價格
2022年8月復合肥零售價格
綠蘆筍結出“綠筍情”
歐洲“蘆筍季”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50
扦插苗床對桂花扦插苗生長的影響
綠色科技(2022年13期)2022-08-05 13:50:16
2022年1月復合肥零售價格
流翔高鈣系列肥 新型液體復合肥
無公害蘆筍栽培技術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術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術及苗床環(huán)境調控研究
上犹县| 巴林左旗| 共和县| 大田县| 常州市| 华亭县| 崇左市| 榆树市| 宜兰县| 确山县| 九龙坡区| 阳泉市| 开江县| 温泉县| 连云港市| 栾川县| 新源县| 龙陵县| 蕉岭县| 平潭县| 湖北省| 蓬溪县| 浏阳市| 通化市| 塘沽区| 贵阳市| 古田县| 湾仔区| 沐川县| 泰来县| 瑞昌市| 南部县| 巍山| 井陉县| 瑞金市| 安康市| 商洛市| 皮山县| 河北区| 通渭县|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