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儉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學 247000)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數(shù)學角度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也能高效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從一個正弦定理推證過程中得到的三角不等式入手,探討如何在解題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四能”.
不等式①的左邊看起來比較正常,但右邊就讓人難以接受.看到π,聯(lián)想到幾何意義,所以從圓入手也算自然;①式是代數(shù)式,理應有代數(shù)證法,那么作為三角函數(shù)式,可以從三角變換角度去解決;同時,從式子的結構出發(fā),可以看成是余弦函數(shù)相關問題,所以從函數(shù)角度分析應該也能解決問題.
在圖1中,圓O是△ABC的外接圓.下面分△ABC是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三種情形證明.
圖1 圖2
證明(1)當△ABC是銳角三角形時,如 圖2,連結BO,AO并延長分別交圓O于點E,F(xiàn),再連結BF,FC,CE,EA,則BF=2RcosC,FC=2RcosB,BD=2RcosA.
(3)當△ABC是鈍角三角形時,不妨設C>90°,此時可將圖2中的點D與點C對換,轉化為情形(1),得證.
幾何證法直觀、好理解,但不容易想到.我們再嘗試用代數(shù)證法.
先證cosA+cosB+cosC>1 ②.
因為cosA+cosB+cosC
為了證④式,先證下式:
另一方面,在⑤式中,有如下變形:
由②④可得①式得證.
由此還可以順帶得①式的加強式:
琴生不等式(Jensen Inequality):
函數(shù)f(x)是定義在開區(qū)間(a,b)上的凸函數(shù).設λ1,λ2,…,λn是n個正實數(shù),且λ1+λ2+…+λn=1,x1,x2,…,xn是開區(qū)間(a,b)上任意n個點,則下面不等式成立:f(λ1x1+λ2x2+…+λnxn)≥λ1f(x1)+λ2f(x2)+…+λnf(xn).這個不等式稱為琴生不等式.(注意:對于凹函數(shù)(下凸函數(shù)),上式中的“≥”變?yōu)椤啊堋?
一個問題從提出到解決,并不是思維過程的結束,而往往是新問題的開始.①式是針對余弦函數(shù)而言的,那么對于正弦函數(shù)、正切函數(shù),相應的結論是什么?又如何證明?
經過探討分析得到
當△ABC是銳角三角形時,
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往往比證明結論更重要.《普通高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四能”[2],因此教師需要適時、適度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進而分析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數(shù)學水平的提高.
(1)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的方法應成為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本文由余弦函數(shù)的一個優(yōu)美的不等關系,運用合情推理的方法拓展到了與正弦和正切函數(shù)相關的性質.如何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也許比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更有意義.
(2)對一個問題的解決進行多角度思考是數(shù)學探究的基本思路.文中對不等式①的證法進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得到了很好的思維體驗.這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多角度的思考,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是值得探索的一個課題.
(3)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在探討的過程中,包含了很多較深刻的分析與推理,使得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在過程中提高.
(4)探究無止境.文中通過探究得到了八個關系式,它們的應用又可作為新的探討課題.
在這一探討的旅程中,學生得到了很好的思維能力的訓練,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體會到數(shù)學的嚴謹美、和諧美,提高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這不正是新課程理念所要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