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紹珍
初夏, 坐在桑園里讀 《詩經(jīng)》, 坐在碩大的南海上讀桑園。
采桑的母親, 露珠滴在她的衣襟上, 霞光落在她的笑靨里。
蕩漾, 桑園和大海的共性。
母親的桑園, 搖蕩著鋪滿陽光香味的綠色波光。
母親的桑園, 飄來一陣陣海風(fēng)裹著的椰子味。
大海的氣質(zhì), 有絲綢的飄逸。
世界上最大的繭絲綢基地——絲綢之路的源頭, 是我的家鄉(xiāng)南充。
經(jīng)線、 緯線編織無邊的藍, 我把地球裹在柔軟的絲綢里, 駕著川北的風(fēng), 從嘉陵江啟航, 遠行。
起風(fēng)了, 長江一路搖晃, 顛簸。
現(xiàn)代絲路綿延在古絲綢之路上, 東南亞各國的絲綢, 彌漫祖先的氣息和溫度, 彰顯出前人的智慧和匠心。
南海, 川北種植的大桑園, 祖國編織出的一匹大絲綢。
我的心隨你起伏激蕩, 我的夢隨你一起飛揚。
我們膚色衣著同色, 言語舉止一致。
朝陽升起, 五星紅旗飄揚在三沙的島嶼上。 我們栽桑養(yǎng)蠶,繅絲織綢, 編織新時代中國絲路花雨的榮光。
海鷗, 在長空盤旋。
海風(fēng), 提著一串珍珠, 飄進我的詩句。
一只青花瓷, 盛放著年輕的城市。 三沙, 撐著波瀾壯闊的南海游來。
時間, 隨椰林舞動, 隨南海起伏, 搖蕩波瀾壯闊的藍。
陽光下, 三沙搬出金灘銀灘亮相;
南海上, 三沙吞吐浪濤, 讓魚群發(fā)聲。
最早定格的三沙, 是打開的藍色畫面。 她勾勒出了祖國長長的海岸線, 從此, 我把三沙的位置描摹在成長的小路上, 我把三沙的沙粒濾篩在家園的情懷里。
三沙的云朵無比潔白;
南海的島嶼非常靚麗。
一滴藍色的水珠在飛翔, 染綠荒漠戈壁、 群山草地, 染綠一顆顆赤子之心。
三沙, 吹著藍色的風(fēng), 構(gòu)筑和平海島。
我是三沙的一粒沙, 在南海上, 站崗放哨, 撒網(wǎng)捕魚, 揀拾貝殼珍珠, 采摘高樹椰子。
風(fēng)輕云淡, 漁歌唱晚。
我是三沙的一粒沙, 閃亮在南海的領(lǐng)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