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訊員 韓城
河蟹在池塘深水處吃料少甚至不吃食,在淺水處吃料好、食欲強;池塘里螺螄沿水邊聚集在一起,活力差;混養(yǎng)池塘魚蝦浮頭、不規(guī)則游塘;河蟹、小龍蝦上草頭、上岸活力差;通過水質檢測儀定時測水,了解水質情況。
投喂的餌料品種有無公害全價顆粒飼料、小雜魚、谷物類等,要做到交叉投喂,以補充其營養(yǎng)的不足,提高飼料利用率,降低餌料系數(shù)。投餌量一般按體重的2%~10%之間,前期為2%~3%、中期為5%~8%、后期為8%~10%。日投喂量,白天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70%,做到“四看”“四定”的投喂原則,確保河蟹吃好、吃勻、吃飽。
養(yǎng)殖期間,采取底部與水質調控相結合的方法,一般每隔10~15天用光合細菌、EM菌、芽孢桿菌等生物菌全池潑灑,改善水質;池底用沸石粉等生物制劑,改良池底環(huán)境,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可增加水體中的有益菌含量,降低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使水體始終處于良性循環(huán)之中,并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河蟹要求水質清新,水體溶氧充足。養(yǎng)殖初期以補足新鮮水為主,一般每隔10~15 天加水10~15厘米,7月底以后加至最大水位,同時視水質變化情況及時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環(huán)境。
每隔10~15天使用草力壯全池潑灑一次,也可用微生態(tài)制劑調水,底質改良劑改底。促進水草生長、葉片粗壯,防止水草腐爛、葉片發(fā)黃、萎縮而引起水質惡化缺氧。
水草較多的池塘,應及時采取措施,用拖刀割掉部分水草,并當天撈出池塘,水草覆蓋率保持在6%左右為合理,有利于池塘水體流動和方便投飼管理。
沒有水草或水草較少池塘,應及時投放水花生、青萍等,有利河蟹避暑、脫殼、食用,嚴防水草腐爛,造成水質惡化,池塘水質溶氧充足,水體正常交換,防止爛根上浮,如水草已上浮,可以使用護草型生物制劑加顆粒氧,防止水草腐爛。
堅持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連綿陰雨半夜開,傍晚不開,浮頭早開,天氣炎熱開機時間長,天氣涼爽開機時間短,半夜開機時間長,中午開機時間短,負荷面積大開機時間長,負荷面積小開機時間短。
通過開動增氧機攪水,將有效提高水體溶解氧,維持池塘水體的良性環(huán)境,促進池塘底泥中有機物氧化分解和上下水層流動,使高溶氧水與低溶氧水混合,提高全池水體的溶氧量。另外,還可全池潑灑增氧劑。
殺蟲、殺藻、殺苔的藥劑禁用;刺激性大的消毒藥少用;肥水產品慎用。
有機酸、菌制劑,高溫期間適量使用;強堿類增氧藥,不單用,多配合其他強氧化劑使用;強氧化增氧型底改定期用。
打開增氧機、水泵(進水、排水),增加水體流動性。
氣泡氧(粉劑增氧劑),由下風口往上風口撒,由邊上往中間撒。
表面活性劑類的增氧藥,全池潑灑,同時可在進水口或增氧機旁使用。
原子氧(強氧化底改類)配合顆粒增氧片(過氧化碳酸鈉)全池干撒,提高底層溶氧的同時降低堿中毒的危害。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