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兩只大熊貓到臺灣的過程,可謂相當曲折?!皥F團”出生于2004年9月1日,雄性;“圓圓”出生于2004年8月30日,雌性。自1988年起,臺灣民間團體和洪文棟等政治人物,就致力于促成大熊貓赴臺,1988年-1991年曾3次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均遭到否決。
2005年5月,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訪問大陸期間,時任國臺辦主任陳云林受中央委托宣布,向臺灣贈送兩只大熊貓,臺北市動物園當年10月填妥文件提出申請。2006年1月,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公布,“團團”和“圓圓”的名字在1億多網(wǎng)民投票中高票當選。
《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了不少當年參與投票的民眾,許多記憶猶新——當年在讀大學的李先生表示,在投票期間的眾多名字中,他和同學們一眼就相中了“團團圓圓”,仿佛為贈臺熊貓“量身定做”,“我們當時就知道,最后一定會選中這個名字”,公布的那一刻十分感動。甚至當時還在讀初中的江女士也對記者回憶稱,在春節(jié)晚會公布“團團圓圓”的那一刻,她甚至沒有太過驚訝,覺得“理所當然”?!斑@兩只是第一次、也是目前為止唯二兩只贈送給臺灣的大熊貓,這兩個名字承載了太多感情,我們那時候雖然年紀小,但依然非常單純地想要兩岸‘團團圓圓?!?/p>
但臺灣“農委會”當時聲稱,沒有臺灣核發(fā)的輸入許可證,大陸不能宣布送大熊貓到臺灣。一直到2008年3月,馬英九當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后才宣布,歡迎大熊貓到臺灣居住。同年8月14日,大熊貓被核準輸入臺灣,12月23日“團團”和“圓圓”抵達臺灣。2011年4月16日,臺灣回贈給大陸一對長鬃山羊'與臺灣梅花鹿。兩岸互贈保育類動物,也宣告兩岸進入大交流時代。
臺灣當時迅速掀起“熊貓熱”?!吨袊鴷r報》2014年曾這樣報道:“不只臺北動物園熊貓館前大排長龍,周邊商品更是賣翻?!蔽恼路Q,雖然仍有深綠人士嘴硬批評,可是不懂政治、當然也不懂政治口水的可愛熊貓,只是單純做自己,也單純地讓觀賞的人感受到樸素的溫暖,“這一點點衷心觸動,讓無謂的政治爭議顯得狹隘可笑”。統(tǒng)計顯示,“團團”和“圓圓”2009年元旦和島內民眾見面,至今,熊貓館觀看人次已高達2628萬。
2013年7月6日,可愛的“圓仔”出生了,它是臺灣專家歷經7次人工授精后的成果。從出生那一刻,小“圓仔”就俘獲了島內民眾的心——卷舌、微笑、翻身、學走路,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無不牽動人心。當時臺北市動物園涌入創(chuàng)紀錄的人潮,入館都需要提前領取號碼牌排隊。
臺灣雅虎奇摩新聞網(wǎng)稱,“團團”一家?guī)恿恕靶茇埥洕鷮W”,“圓仔”的出生更是掀起熱潮,相關商品賣到缺貨,包括交通卡、手機殼、嬰兒手推車及筆記本電腦等陸續(xù)上市;甚至定價高達12萬元新臺幣的限量“圓仔”比一擬真玩偶,買家咨詢度都非常高。粗略估算,“圓仔”帶來的商機高達5億元新臺幣。同時它們還為臺北市動物園創(chuàng)下420萬游園人次的紀錄。當時郝龍斌趁著這股熱潮,在臺北市政府前的廣場舉辦.“紙貓熊博覽會”,成功營銷臺北。2020年6月28日,“圓圓”再度產下一只雌性熊貓,臺北市動物園經過公眾投票確定名字為“圓寶”。
熊貓一度成為兩岸交流的橋梁。2016年7月,兩岸聯(lián)手打造的兒童劇《團仔圓妞》,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熱鬧登場。它就以“團團”“圓圓”與“圓仔”作為故事主軸,講述兄妹失散后重逢、團結一致對抗外敵的親情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團仔圓妞》特別打造出360度旋轉演出平臺,將臺灣獨特的八部合音元素融入劇中,充滿濃濃的“兩岸味”。
不過即便“團團圓圓”赴臺后,深綠人士也企圖搞“小動作”。據(jù)香港中評社早年間報道,2008年,曾有綠營政客一度提出要給兩只熊貓改名,但最終未能實現(xiàn)。蔡英文上臺后,熊貓交流也受到阻力。2018年,臺北市動物園原本打算派人參加當年11月在四川舉行的大熊貓繁育年會,把“圓仔”報名到配對名單中,不過卻傳出疑似因為兩岸關系陷入僵局而無法成行。
《中國時報》3日評論稱,這次“團團”生病,從保護動物的角度來看,第一時間請求大陸專家赴臺參與診治,理所當然;從兩岸關系看,為了讓“團團”能夠早日康復,應擺脫政治的聯(lián)想和干擾。文章認為,“團團”就是兩岸千絲萬縷關系的一個縮影,“放下惡意,才能拾回友善,期盼團團能繼續(xù)健健康康地享受臺灣的生活”。中時電子報刊登的-篇文章也認為,歸根結底,臺灣總要面對如何直接處理與大陸的關系,“對抗兩岸民間交流的深層動能要付出太大代價,而且很容易被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