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珞藝 溫州大學美術(shù)與設(shè)計學院
《巢湖圖》是石濤在晚年時期的山水畫作品,體現(xiàn)了他繪畫中的獨創(chuàng)性,看似無法而實際上變古法為我法,給我們以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而《巢湖圖》也將緊緊圍繞于《苦瓜和尚畫語錄》中的藝術(shù)美學進行研究,將他的藝術(shù)美學著重分為形式美學和思想美學兩個部分,綜合《巢湖圖》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內(nèi)容進行闡述?!冻埠D》背后蘊含的形式美學主要從筆墨皴法、運腕虛實、構(gòu)圖截取和以書補畫這些形式方面去綜合梳理;《巢湖圖》 背后蘊含的思想美學則主要從“一畫”“自我”“搜盡奇峰打草稿”這幾種思想中高度提煉??喙虾蜕械乃囆g(shù)美學與山水畫 《巢湖圖》相輔相成,借古開今,見證了明清時代的更迭,亦對現(xiàn)代的藝術(shù)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1695 年夏天,石濤受到前大學士李天馥和太守張純修的邀請,到合肥相聚?!冻埠D》便是石濤答謝太守招待的作品,畫家在返回揚州途中,為風所阻礙于巢湖岸邊,于是便繪制了這幅實景佳作。
石濤,姓朱名若極,字石濤,小字阿長,僧名元濟,一作原濟,別號:大滌子、鈍根、石道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清湘陳人、清湘老人、清湘遺人、零丁老人。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 年)出生于桂林靖江王府,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第二代靖江王朱贊儀的第十世孫,曾有過一段王孫生活的經(jīng)歷,南明永歷四年(公元1650 年),因國破家亡(此時已是清順治七年),他成了孤兒,行腳僧生活隨之而來。關(guān)于他云游的傳世作品甚多,其中《巢湖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巢湖圖》為清代紙本設(shè)色,縱128 厘米,橫46厘米,現(xiàn)收藏于天津市藝術(shù)博物館。他先坐船到蕪湖,這樣便能溯裕溪河去觀賞巢湖,然后再溯江到黟縣。巢湖的規(guī)模雖然位居著名的“五湖” 末席,但是這條路線讓他游遍了五湖,其他四個湖泊在他以往四處行腳的時候都已經(jīng)到達過。正因為走了這條路線,石濤最后畫成了堪稱畫苑精品的《巢湖圖》。
《巢湖圖》是實景寫生圖,主要描繪的是巢湖東北岸中廟的周圍景色。石濤將畫面自然地分成近景、中景、遠景三個部分。近景為左下角兩株歪七倒八的不知名小樹,向畫中的樹俯視觀去,它們之中竟斜著生長出一棵高大挺拔的勁松,設(shè)色較淡墨不知名小樹顯得厚重古樸?!拔釋懰砂毓呕惫艡u之法,如三五株,其勢似英雄起舞,俯仰蹲立,蹁躚排宕,或硬或軟,運筆運腕,大都多以寫石之法寫之?!碑嬎?、柏、古槐與古檜的方法,如果僅畫三株五株,就要使它像英雄起舞之勢,有俯有仰,有蹲有立,有回旋矯健之氣,各具風姿,軟硬自然。
這棵松樹更像是石濤早年在黃山云游寫生時的心中之松,如此一來,便也符合情理之中,不會給予觀者一種突兀之感?!冻埠D》畫面左邊有幾間農(nóng)家小瓦舍,岸邊近處是縱橫交錯的農(nóng)田,對岸是綿延的山石崖壁,而水陸交界的湖邊則有船停泊,形成天然的避風港。近景只占了畫面的三分之一,而中景幾乎占據(jù)了剩下畫面的三分之二,留給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由于一道道波浪不斷涌來,撞擊在山石上,波濤洶涌的湖面充滿了緊張動勢。大面積的湖水聲勢浩大,從高到低,從遠至近,形成水天相接的景象。遠景蘊含在中景中,將我們的目光聚焦在畫面的右上角,那是一座小島,小島名曰姥山,島上的主體是一座幾層高的亭臺樓閣。這座樓閣與左下角的房屋農(nóng)舍形成對角線的構(gòu)圖,相互呼應(yīng),樓閣完全籠罩在朦朧水霧、浩瀚無邊的湖里面。附近的雜草因為風的關(guān)系,傾倒一旁,雖還未入巢湖,但此時此刻的氣象好似吹亂了石濤的發(fā)絲,生動表現(xiàn)出“海闊千江輳,風翻大浪隨”的詩情畫意。觀者好像隨之身臨巢湖岸邊,心情也同湖水一起澎湃蕩漾,大自然的潮起潮落,給予觀者更多的是一種遠塵超脫之感。
《巢湖圖》不同于其他藝術(shù)家的山水畫,此圖高度凝聚了石濤的藝術(shù)特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開創(chuàng)的筆墨運腕,新穎的皴法,截取式構(gòu)圖和以書補畫的形式美學。結(jié)合他撰寫的《苦瓜和尚畫語錄》,他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在畫面形式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尤其是當石濤藝術(shù)作品的內(nèi)容和形式美感具有統(tǒng)一性的時候,藝術(shù)美學的基本問題也就得到了論證。
“墨之濺筆也以靈,筆之運墨也以神。墨非蒙養(yǎng)不靈,筆非生活不神。能受蒙養(yǎng)之靈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無筆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變蒙養(yǎng)之靈,是有筆無墨也?!庇霉P揮灑濺墨要靈活,以筆揮灑墨色要神化不拘滯。用墨沒有高度的技巧就不能靈活,用筆沒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就不能神化。有熟練的技巧修養(yǎng)而缺乏對于生活的理解,就只能長于用墨而拙于用筆了。有豐富的生活體驗而缺乏熟練的技巧,也只能長于用筆而拙于用墨了?!冻埠D》作為石濤老年時期的藝術(shù)作品沉淀了他前面五十幾年積累下來的用筆用墨技巧,再融入全新的游巢湖體驗,自然天成。藝術(shù)家應(yīng)同時具備高超的技巧和豐富的生活閱歷,才可以把自然中山川形式的奇妙變化,朝暮寒暑節(jié)氣的干枯變化,自然的浩瀚無垠抒發(fā)于墨色和紙筆。
“然于運墨操筆之時,又何待有峰皴之見?一畫落紙,從畫隨之,一理才具,從理附之。審一畫之來去,達眾理之范圍,山川之形勢得定?!痹凇冻埠D》中石濤的皴法隨性而為,從第一根線條落在紙上,緊接著第二根線條就跟著來了,從第一根線條合乎理法,根根線條亦隨之合乎理法。石濤熟練地運用線條,使之隨心所欲毫無阻滯,充分掌握事物的理趣,這樣就能把握山川湖面自然形勢,所畫石巒,無論正面、側(cè)面、偏側(cè)面,或有偏有側(cè)等等的特征,都可以運用皴法表現(xiàn)出來。至于有的人被世俗觀點所蒙蔽,只知道講究皴法的形式,而不知道如何運用皴法表現(xiàn)山川的形貌和神態(tài),所以畫出畫來,毫無生動之感,如果山川水波自然也有知覺和情感,對這種拙劣的做法一定是不認可的。
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亭臺樓閣,山川和水面的區(qū)別,石濤強調(diào)用腕。畫山石運腕時如能虛靈,所畫出的基本線條就能隨意轉(zhuǎn)折。行筆能提能按,所畫出的線條就不會板結(jié)無神。運腕能實,筆墨才能沉郁明徹;運腕能虛,筆下的線條就能龍飛鳳舞,宕逸多姿。運腕能正,筆墨就能中直藏鋒;運腕能側(cè),筆下的線條就顯得婀娜多姿。運腕能疾,筆墨就能神采飛揚。畫水面運腕能遲,線條就會出現(xiàn)舒緩之態(tài),產(chǎn)生拱揖之情;運腕能化,筆墨就能渾合自然。畫亭臺樓閣運腕能變,筆墨就能錯落詭異;運腕能奇,用筆就能像鬼斧神工,出奇制勝。運腕能神,總的來說,這樣的筆墨皴擦用筆就能使《巢湖圖》中萬物美妙奇異的神采無保留地呈現(xiàn)出來。
《巢湖圖》構(gòu)圖新奇,秀麗清奇,雖然選擇了巢湖岸邊眾多的景色入畫,卻并不追求刻意的完整性。石濤截取了景物的部分,這樣的做法不禁讓筆者聯(lián)想到馬遠和夏圭?!澳纤我援嬤吔侵岸漠嫾遥R遠、夏圭。邊角景構(gòu)的特點是,主體形象少,畫面簡潔洗練,留白面積較大,多用計白當黑的手法,有效的利用邊角相互呼應(yīng),利用對角線保持平衡感,虛實對比強烈,它在提煉景物時,求勁求少,以很少的景物來襯托意境而不是直接用景物去‘畫’意境?!苯厝〉纳绞?、虬松、房舍、島嶼均給予觀者畫外之炫音,將山水畫的壯闊不是以畫幅尺寸大小形式來呈現(xiàn),而是以畫面外未待完續(xù)的更多景物來描繪和補充。
石濤的畫極少采用傳統(tǒng)的構(gòu)圖,他主張“用情筆墨中”,用藝術(shù)家主觀的情感去改造自然客觀景象,這也是石濤山水畫構(gòu)思創(chuàng)作時的明顯特征?!盀榇巳撸纫炌ㄒ粴猓豢删心喾纸B兩段?!比 冻埠D》畫近景、中景、遠景這三部分景物時,先把它貫通一氣,不能生硬地拼湊成“三疊”“兩段”的界域。突破這種“三疊”“兩段”陳式,才能顯示出自己的筆力。石濤致力不在于運筆的單純技巧,而是要致力于如何才能真實表現(xiàn)物態(tài)。致力不在于運墨的單純技巧,而是要探究如何才能深刻感受物象的精神。致力不僅在于描寫山的外貌,而且還要致力于如何表現(xiàn)山的厚重文靜之特性。致力不僅在于描寫水的外貌,而且還要致力于怎樣才能表現(xiàn)流轉(zhuǎn)活動的水之姿態(tài)。致力不在于迎合今人的流派,而是探究如何不為流派所障蔽。這樣,所以不被古今成法流派所擾亂縱然把千山萬壑的景色全攝入畫面,都不要讓它產(chǎn)生平庸的痕跡。
《巢湖圖》既是石濤對巢湖的寫生,也是創(chuàng)造心中自然的具體表現(xiàn)。畫面近景的虬松也許是巢湖岸邊真實的存在,也許是石濤心中黃山之松,布局將所有實景壓縮在畫面的底部,有意將三段布局打通聯(lián)動。中景的“山有層巒疊嶂,邃谷深崖,巑岏突兀,嵐氣霧露,煙云畢至,猶如海之洪流,海之吞吐?!焙婧棋珘邀悾絼莞┭龅桶?。湖水時吞時吐,山形有拱有揖。湖面能呈現(xiàn)靈異之景觀,山脈彼此貫通一氣。均的山有層巒疊嶂,深邃的山谷,高聳的山峰,嵐光霧氣,煙云變化,應(yīng)有盡有,仿佛海之洪流,海之吞吐。這不僅僅是巢湖奉獻的靈異,也是由于山川像水的韻趣?!冻埠D》三段式造景過程正是石濤形式美學思想和創(chuàng)作理念的流露。
筆者認為石濤在畫里面所題詩文不是一次性完成,亦非畫家初始作畫構(gòu)思如此,而是分成三次題成,更像是想以書補畫的形式來完善《巢湖圖》,其上幾首題詩更令作品增添了幾分精致。左側(cè)行草詩文當與畫作同步,其余兩首詩文可能是將已成詩稿抄錄于畫面。題詩順序應(yīng)為:
其一“且喜無家仗笠輕,別君回首片湖明。從來學道都非住,上處天然未可成?!?/p>
石濤以慣有的坦率作為題跋的開場:“且喜無家杖笠輕?!笔瘽砟甑乃枷胱兓?,最明顯的就是他的出佛入道。這不僅是生活姿態(tài)的轉(zhuǎn)變,讓他開始更加入世的現(xiàn)世生活,而且在藝術(shù)追求上,也明顯體現(xiàn)出了道家思想的思辨光輝與藝術(shù)魅力。石濤不愿做和尚,其實是很早就有的想法。這段《巢湖圖》中的首要題跋,也表露了他對寺院生活厭倦的態(tài)度。石濤強調(diào)他所信奉的是一種無所沾滯的、自由的、平常的禪家境界,而不是寺院的功課。
其二“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輕游。無邊山色排青影,一派濤聲卷白頭。且蹈浮云登鳳閣,慢尋濁酒問仙舟。人生去往皆由定,始信神將好客留。波中遙望鳳崔嵬,鳳閣琳瑯臺壯哉。樓在半空云在野,櫓聲如過雁聲來。巢湖地陷赤烏事,四邑水滿至今災(zāi)。幾日東風泊沙渚,途窮對客強徘徊?!袕R阻風登閣二首”
若說第一首是石濤對于做僧侶的厭煩,那這第二首表現(xiàn)的全然是石濤游至八百里巢湖的壯闊與歡欣,是興致盎然后對于巢湖真實的有感而發(fā)。石崖虬松的倒影顯現(xiàn)在山光水色里,波濤滾滾卷著浪花拍打崖壁,踏入姥島中的亭臺樓閣,遠眺避風港中的桿帆小舟,置若人間仙境。石濤作為畫家兼具詩人的豪情萬丈,將景色入畫、入詩、入世,亦暗暗抒發(fā)自己作為明朝親王嫡子內(nèi)心的波瀾壯闊。當時的清朝水患嚴重,石濤心中關(guān)心人間疾苦,暗喻當時的貪官污吏廢治,結(jié)尾部分的語氣也凸顯抑郁沉重,心境由喜轉(zhuǎn)憂,復雜異常。
其三“東風阻我巢湖邊,十里五里一泊舟。湖頭人家白鵝岸,晚風齊送荷花田。水清苔碧魚可數(shù),金沙名地是何年。主人愛客高且賢,下水采荷意頗堅。謂客有花以詩贈,吾只愛詩不受錢。采荷偏采未開全,一枝菡萏最堪憐。始信壺中別有天,插花相向情更顛。欲開不開日復日,記程好事花當前?!聿唇鹕澈?田家以白菡萏一枝相送之,舟中數(shù)日不謝,與錢不受,索以詩贈之?!?/p>
第三首是一首七言長詩。這一人生階段是他重回揚州的節(jié)點,心態(tài)卻一直是浮躁的,他很需要有一個重新讓心寧靜下來的機會。此次巢湖之游正是暫時改變了他的心境。雖遇惡劣天氣,但短暫的停歇反倒讓石濤重歸恬靜閑適的田園,沒有市井浮華之氣,沒有金錢糜爛之風,褪去塵世,回歸凈土。就像他在《苦瓜和尚畫語錄》里面提到的“我則物隨物蔽,塵隨塵交,則心不勞,心不勞則有畫矣?!比纹渥匀晃锛姺睆碗s,市俗之見互相糾纏,我的心不受其干擾,思想不受約束,就有了自己的繪畫了。人的感受如果被紛繁的自然物所蒙蔽,就會像平庸之人被糾纏于具體事務(wù)之中。人的感受完全受自然物所支配,那么就會成為無我的自然主義。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被客觀自然物所役使而竭盡全力,那是毀滅自己的創(chuàng)作靈感。被市俗之見所困,使筆墨受到約束,這就變成目光短淺思想不解放的人,這樣的人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是不能暢其情懷的。
三段題跋經(jīng)過縝密的考慮,和畫面的三段式構(gòu)圖相呼應(yīng)。首段的行草書之大開大合,末段隸書謹慎優(yōu)雅,中段突出,隸中漸有開張之氣。趙孟頫提出的“書畫同源”放在石濤的《巢湖圖》上正相得益彰,他在《巢湖圖》中傾注了自身的情懷,光是以書入畫來形容《巢湖圖》是不夠的,筆者認為以書補畫才更顯貼切?!白蕴熘兴?,而人之大知小知者,皆莫不有字畫之法存焉,而又得偏廣者也。我故有兼字之論也?!弊匀唤缦蛉藗冿@示必然的法則,但不會送給人筆墨功力。大自然向你顯示表現(xiàn)各種物態(tài)的線,但不會送給人運用種種線的技巧。有的人背棄自然法則而夸大筆墨的功力,有的人違離造型線的作用,而單純地追求筆墨變化,這就使自然質(zhì)樸的成分被空洞的筆墨技巧所掩蓋,這樣的繪畫作品是沒有流傳價值的。
自然界向人們顯示的法則,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體會到的。由于人的感受能力有銳敏與遲鈍之分,感受多的,得到的啟示亦多;感受少,得到的啟示亦少。古今人們寫字作畫,都根源于對自然界的感受而獲得的啟示,畫由人的智力、學力成全其美。由于對自然界的感受而獲得的啟示,不論多少,都能或多或少地在他們筆下的書與畫中反映出來,而書法與畫法又能互相影響從而得到普遍推廣。
“法于何立,立于一畫。”這句話始于《苦瓜和尚畫語錄》 的開章,畫法是在什么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呢?是用一畫,即表現(xiàn)物象的線。能圓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齊,凸凹突兀,斷截橫斜??炭嗑毩曂罅?,為的是在表現(xiàn)時,做到能方能圓,能上能下,達到隨意自如的境地;為的是通過線的運動,表現(xiàn)事物左右均齊、凸凹陡聳、斷截橫斜的種種形態(tài)?!冻埠D》中小小的半塊山石亦是如此,方圓之間,濃淡變化,栩栩如生。“吾道一以貫之?!笔瘽漠嫹ㄕ摚褪且砸坏幕揪€條為基礎(chǔ),一根線條、一塊墨色,貫穿于千萬筆墨的整個造型?!冻埠D》也許就是從老松的枝干開始的,也許是從湖面萬千波濤中的一縷線開始,亦或是從亭臺的一片磚瓦落筆呢?!笆且划嬚?,非無限而限之也,非有法而限之也?!笔瘽岢觥耙划嬚摗?,亦即基本線的方法,不是要人們不加分析地全盤否定成法,也不是要人無所作為地墨守成法,而是要人們了解自然的規(guī)律,掌握自然的特點,運用藝術(shù)這一根本法則,以求得到繪畫創(chuàng)作的自由。石濤打破前人留下的程式山水常規(guī),給予觀者和后世全新的視角。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為“一生萬物”,一是開始,是根源,是開端。而石濤對于中國山水畫中“一畫”本質(zhì)的沉思和把握,收到了道家哲學的啟迪和影響,將佛學、道學合二為一。石濤的《巢湖圖》絕不是停留于客觀的臨摹,它展現(xiàn)了畫家的思緒、思想,同時也把握著自然的生命精神。
“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是說藝術(shù)作品帶有作家個性、風格之烙印。這與哲學觀上主觀唯心主義的只有“我”才是真實存在的謬誤不同的。石濤認為畫是他自己的,應(yīng)該有自己的面目,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情感?!冻埠D》是苦瓜和尚的畫,和別人的畫均不相同,《巢湖圖》要表達的是自己的入世、自己的法、自己的巢湖。
當時,“清初四王”被視為正統(tǒng)畫派?!八耐酢币慌傻漠嫾叶嘈欧疃洳乃囆g(shù)主張,對古人的師承不遺余力,致力于摹古,亦非常的崇拜“元四家”。他們十分看中筆墨,大多表現(xiàn)書卷氣,很少觀察自然,幾乎不描寫具體感受。而作為“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濤,他作為由明入清的遺民,經(jīng)歷了改朝換代的天崩地析之變和無數(shù)坎坷,更愿意借助繪畫的形式宣泄,或抒寫身世之感、或表現(xiàn)不向命運屈服的旺盛生命力。他反對一味不變的摹古,反對像“四王”那樣陳舊的所謂的學院正統(tǒng)之氣,倡導變通的古法和自我的創(chuàng)新,將非正統(tǒng)派的藝術(shù)家思想努力發(fā)揚,讓整個清代畫壇呈現(xiàn)出不同派別、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石濤認為“古之須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腸。我自發(fā)我之肺腑,揭我之須眉?!惫湃说暮毢兔济荒馨丛趧e人的臉上,古人的心肺也不能裝進別人的胸中。要抒發(fā)的是自己的肺腑,展示的是自己的須眉道骨。就算有千千萬萬的人畫山水畫,山川、水波、亭臺樓閣、房屋農(nóng)舍等物像身上也可以找到雷同的相似之處,但是事實是大自然的山川雷同、大自然的水波雷同,因為石濤的作畫方式就是通過觀察真實自然,加上自己主觀的想法得來的,絕對不是通過模仿別人的畫作來進行繪畫。因為“我”和他都在摹寫天地間的自然景物,而自然景物帶給我們的感受也許有時候是相似想通的。如果這樣,縱然作品中會出現(xiàn)像古代某一名家的東西,那是別人和“我”相似,不是“我”故意去仿效他,所以,怎么能死守成法而不加以改變呢?
在尊重藝術(shù)形式美學的同時,不要丟棄藝術(shù)的思想美學。不要只單純在意運筆的單純技巧,而是要致力于如何才能真實表現(xiàn)物態(tài)。致力不在于運墨的單純技巧,而是要探究如何才能深刻感受物象的精神。致力不僅在于描寫山的外貌,而且還要致力于如何表現(xiàn)山的厚重文靜之特性。致力不僅在于描寫水的外貌,而且還要致力于怎樣才能表現(xiàn)流轉(zhuǎn)活動的水之姿態(tài)。致力不在于模仿古人筆法,而且還要致力于不被古人所囿。致力不在于迎合今人的流派,而是探究如何不為流派所障蔽。這樣,所以不被古今成法流派所擾亂,運筆運墨常能留存物象的形神,是因為能夠向最切要的任務(wù)而致力罷了。懂得這樣致力的人確是對于技巧修養(yǎng)與生活實感的意蘊有所認識了。以造型的線來表現(xiàn)自然界的萬有物象,用萬有物象來驗證造型的線。不僅致力于山的外貌描寫,不僅致力于水的外貌描寫,不單純地追求筆墨技巧,不機械地仿效古人或今人,不要去想被庸俗之人捧為“畫圣”。我們要致力的,是它本質(zhì)的東西。
“拈詩意以為畫意,未有景不隨時者。滿目云山,隨時而變,以此哦之,可知畫即詩中意,詩非畫里禪乎?!狈彩钱嬎募撅L景,因為風味不同,陰晴各異,藝術(shù)家務(wù)須審時度勢,緊緊掌握它的特征。根據(jù)詩意來啟發(fā)對畫面意境的探求,沒有景物不隨時序變化而變化的。反復猜摹詩的句意,便覺得滿目云山隨時而變。由此可知,畫所表現(xiàn)的是《巢湖圖》那樣蘊含的詩意,也正是表達畫中的神妙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