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可以設(shè)計以下教學活動。
1.教師出示以下一組題目,要求學生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
6×7+4×7 78×14+22×14
2.師生反饋交流,請算得又對又快的學生與大家分享計算方法。
6×7+4×7 78×14+22×14
=(6+4)×7 =(78+22)×14
=10×7 =100×14
=70 =1400
教師提問:為什么可以這樣計算?你能解釋其中的道理嗎?
1.教師出示活動要求:用你喜歡的方式解釋道理,可以用文字、畫圖、舉例等方法。如果有困難,可以借助信封里的學具(信封里有點子圖和長方形圖)。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四人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選擇用不同方法的作品,展示學生的說理過程。
方法(1):根據(jù)乘法的意義,6個7加4個7,就是10個7。
方法(2):舉例說明,如一個面包7元,男生有6人,女生有4人,每人買一個面包,一共花了多少元?可以先分別算出男生和女生各花了多少元,再求一共多少元,算式為6×7+4×7;也可以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再求一共多少元,算式為(6+4)×7。
方法(3):用點子圖來說明(如圖1)。
圖1
方法(4):用長方形面積模型來說明??梢韵确謩e算出兩個小長方形的面積,再相加;也可以拼在一起算出大長方形的面積(如圖2)。
圖2
4.分析比較,構(gòu)建基本模型。
(1)溝通聯(lián)系,教師提問: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全班通過討論得出,這些方法雖然思考的角度不同,但都說明了一個相同的道理:幾個幾加幾個幾,就是一共(幾+幾)個幾。
(2)比較討論,教師提問:把6×7+4×7變成(6+4)×7,變的是什么?不變的又是什么?
學生總結(jié):把6×7+4×7寫成(6+4)×7,變的是外形和運算順序,不變的是本質(zhì)和計算結(jié)果。
(3)舉例并概括規(guī)律。讓學生每人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如97×25+3×25=(97+3)×25……
教師提問: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大家舉的例子嗎?引導學生建立基本模型:ɑ×c+b×c=(ɑ+b)×c或(ɑ+b)×c=ɑ×c+b×c
1.學生獨立解答:李大爺家有一塊菜地(如圖3),這塊菜地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圖3
2.教師出示下列算式,要求學生觀察數(shù)據(jù)特征,判斷哪道題運用乘法分配律合適?為什么?
①(25+14)×4④13×15+7×15⑦27×98②(15+45)×3⑤14×78+22×14⑧99×78+33×66③125×(80+8)⑥27×102
上述活動,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質(zhì),有效建構(gòu)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