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 璐
幾場淅淅瀝瀝的秋雨,伴隨著絲絲涼意正式揭開了秋天的帷幕。夜半時分,獨自一人靜坐窗前,習習晚風吹翻了手邊的書卷,也帶我領略了一番古詩詞里的秋天。
唐代詩人溫庭筠《細雨》一詩云:“憑軒望秋雨,涼入暑衣清?!痹娙艘锌繖跅U,望著眼前秋天的雨景。突然,一陣秋風緩緩吹過,涼氣直入還在穿著的夏天衣物里,瞬間讓人感受到無比的清爽與愜意。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碧拼娙送蹙S也曾在《山居秋暝》中,描繪了一幅清新、幽靜的山中秋景黃昏圖。試想空寂的山中在一場秋雨過后,山林如洗,世間萬物都變得無比的清爽宜人,以至于身上以及心里都覺得爽朗、清涼起來,這怎叫人不心生喜悅之情呢?
同樣偏愛秋雨的還有宋代詞人方岳,他在《水調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中這樣寫道:“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痹~人寥寥兩句,就把江南秋日雨天和晴天的特色同時呈現(xiàn)在大眾眼前,描繪出一幅江南秋景圖。巧用“碧”來形容秋雨,一方面表現(xiàn)出江南的秋天依舊是一片青綠色,就連下的雨都映成了碧綠的顏色;另一方面,彰顯出秋雨過后,山色和田野都變得更加翠綠,仿佛被碧綠色的雨絲染過一樣。正是這份秋雨圖景過于美好,使得詞人暫時忘卻了平生行遍江南江北所積累的愁思。
除了秋雨會讓人感到舒心,秋風也同樣令人沉醉不已?!扒镲L萬城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边@是五代時期譚用之的《秋宿湘江遇雨》,詩中形象地描寫了湘江沿岸叢叢簇簇的木芙蓉花,在秋雨的浸潤下,再經由秋風的吹拂,猶如五彩云霞在天邊飛舞;此外,遼闊的原野上,到處叢生著薜荔,那碧綠色的枝藤,經秋雨的洗滌,變得越發(fā)蒼翠可愛,搖曳多姿。而詩人被這秋風、秋雨以及大自然饋贈下的美景所陶醉,喜悅與贊賞之情油然而出。
秋日的到來,會令一些古人心生悲涼之感。唐代詩人王績就在《野望》中這樣寫道:“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秉S昏時刻,佇立在房舍東邊的高地上悵望,內心徘徊不定,不知道歸依在哪里。眼前的樹木都已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的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余光。放牧的人驅趕著牛群回家,而獵人也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如愿而歸。大家四目相對卻彼此間互不認識,無奈只能吟詠一曲長歌來懷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這首詩詞,借蕭瑟靜謐的山野秋景,流露出詩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fā)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無獨有偶,宋代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中無一“秋”字,卻把秋日的悲涼之景烘托得淋漓盡致。“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痹~人借“東籬”“暗香”“西風”“黃花”等意象反襯出秋天的種種跡象,雖無一“秋”字,卻處處展現(xiàn)著秋日重陽節(jié)時分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悲寂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因思念丈夫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的心情。
唐代詩人劉禹錫卻打破秋日悲寂的常規(guī),他在《秋詞》中這樣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痹娙肆肀脔鑿?,在其他文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之景色的同時,卻說秋天遠勝于春天,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和贊美了秋日的美好。
窗外的雨依舊滴答作響,但思緒不覺間早已穿梭千年,感受著古人筆下不一樣的秋天。待回過神來,天色已經漸晚,緩緩合上書卷,再細細品味這些古詩詞里的秋天,心中又再度掀起萬般洶涌。秋日縱使會伴隨著萬物蕭瑟、一派凄涼的自然場景,但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新的開始呢?那些滿載希望的種子在春日里生根發(fā)芽,而秋天正是對往昔勤勞人民的嘉獎,也是激勵人們積極向上、奮發(fā)進取的饋贈。這樣載滿收獲的秋天,值得每個努力的人為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