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健,白藝蘭,李 鑫,桂亞萍,鞠厚斌,龔國華,夏爐明,陳偉鋒,朱曉英,常曉靜,李增強,唐聰圣,王 建,趙洪進
(上海市動物疫病預(yù)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103)
貓杯狀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xiàn)CV)屬于杯狀病毒科、水皰疹病毒屬,是一種引起貓科動物口腔與上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FCV呈世界性分布,在貓科動物中具有高度傳染性,貓及老虎、獵豹等野生貓科動物均易感。FCV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鼻炎、結(jié)膜炎、急性口腔潰、肺炎、慢性胃炎和跛行等。近年來,由于FCV高度的變異性產(chǎn)生的強毒株可引起嚴(yán)重、急性、致死性全身性疾病,死亡率高達50%,癥狀可表現(xiàn)為潰瘍性皮炎、急性關(guān)節(jié)炎、腸炎、流產(chǎn)以及跛行等全身感染,對貓及貓科動物造成嚴(yán)重威脅。
FCV全基因組由3個開放性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組成,其中,ORF2基因編碼結(jié)構(gòu)蛋白1,按功能域ORF2又可劃分為A、B、C、D、E和F 6個區(qū)。C和E區(qū)變異性較大,特別是E區(qū)包含鑒別VS-FCV的特征性氨基酸突變位點,變異最為明顯,也是早期疫苗免疫失敗的重要原因。為了進一步了解FCV在上海地區(qū)流行狀況及其遺傳變異和演化方向,本研究從2021年1月—3月,從上海地區(qū)上呼吸道癥狀貓的病料中分離鑒定得到13株FCV,對其1基因進行遺傳演化分析,豐富了國內(nèi)FCV分離株的基礎(chǔ)數(shù)據(jù),也為該病毒強毒株的篩選和疫苗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從上海市中心城區(qū)寵物醫(yī)院收集了17份具有上呼吸道癥狀患貓的眼結(jié)膜、口咽和鼻黏膜拭子樣品,記錄患貓的年齡、貓三聯(lián)滅活疫苗免疫情況、主要臨床癥狀(表1)。將采集的拭子加2 mL PBS緩沖液浸泡后,用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20 ℃保存?zhèn)溆谩?/p>
表1 臨床樣品采集的詳細信息Table 1 Details of the clinical samples
F81細胞(貓腎傳代細胞)由上海市動物疫病預(yù)防控制中心獸醫(yī)實驗室保存。貓三聯(lián)滅活疫苗(貓鼻氣管炎、嵌杯病毒病、泛白細胞減少癥)(批號:D286389A)購自碩騰(上海)企業(yè)管理有限公司;DMEM細胞培養(yǎng)液(批號:2126865)、0.25%濃度胰酶消化液(批號:2042303)均購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批號:2418)購自Sigma公司;核酸提取試劑盒(批號:MDII14-01)購自Magen公司;PrimeScriptRT-PCR Kit(批號:AJ62323A)、LA PCRKit Ver.2.1(批號:AK5301)、Prime ScriptOne Step RT-PCR Kit Ver.2(Dye Plus)(批號:AKE0559A)購自寶生物工程(大連)公司;貓皰疹病毒1型熒光PCR檢測試劑盒(批號:FHV20210504)、貓細小病毒熒光PCR檢測試劑盒(批號:FPV20210604)購自上海爾創(chuàng)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吸取50 μL上述處理的樣品,貓三聯(lián)滅活疫苗作陽性對照,陰性拭子作陰性對照,提取總RNA,依據(jù)參照文獻[6]合成引物:上游引物FCV-JCF:5′-GCCTCAAACATTAGGAGTGC-3′;下游引物FCV-JCR:5′-CCCTGGGGTTAGGCGCAG-3′,擴增片段為420 bp,引物由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按照文獻[6]的方法進行RT-PCR擴增,1%瓊脂糖凝膠電泳分析,將出現(xiàn)預(yù)期目的片段的RT-PCR產(chǎn)物送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測序,測序結(jié)果用NCBI中的BLAST工具進行比對分析,確認是否為FCV基因序列。同時將FCV陽性的樣本接種F81細胞,進行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
F81細胞常規(guī)消化傳代,待長成單層且貼壁率達到90%時,將細胞按照1∶3的比例消化傳代,同時將上述病料同步接種到細胞中,37 ℃,5% CO濃度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每6 h觀察細胞病變1次,70%細胞出現(xiàn)細胞病變、圓縮和脫落時,將培養(yǎng)液凍融3次,收集細胞上清。
1.5.1 FCV1基因的擴增 依據(jù)參考文獻[4]合成FCV1基因全長擴增引物,F(xiàn)CV-VP1上游引物:5′-ATGTGCTCAACCTGCGC-3′;FCV-VP1下游引物:5′-TCATAATTTAGTCATTGAGCTCCT-3′。FCV1基因序列全長2 007~2 010 bp,引物由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體系總體積為50 μL:PrimeScriptRT-PCR Kit buffer 25 μL,Enzyme Mix 2 μL,上、下游引物(濃度均為10 μmol·L)各1 μL,RNA模板1 μL,雙蒸水補至50 μL。反應(yīng)條件:50 ℃反轉(zhuǎn)錄30 min;94 ℃預(yù)變性2 min;94 ℃變性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0個循環(huán);72 ℃延伸10 min;4 ℃ 保存。取5 μL RT-PCR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1%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陽性RT-PCR產(chǎn)物送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測序。測序結(jié)果用NCBI中的BLAST工具進行比對分析,確認是否為FCV的1基因序列。
1.5.2 形態(tài)學(xué)鑒定 將分離病毒株第3代培養(yǎng)物接種F81細胞,待70%細胞出現(xiàn)CPE后反復(fù)凍融3次收毒,將收獲的細胞液凍融3次后,10 000 r·min離心1 h,除去細胞碎片,隨后上清液與終濃度為10%的聚乙二醇8000(PEG8000)混合過夜。在4 ℃下12 000 r·min離心2 h后,用Tris緩沖鹽溶液(TBS)重懸,經(jīng)2%磷鎢酸負染后進行透射電鏡觀察。
1.5.3 外源病毒檢測 對13株分離株進行貓皰疹病毒1型(FHV-1)和貓細小病毒(FPV)兩種外源病毒檢測。根據(jù)貓皰疹病毒1型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和貓細小病毒熒光PCR檢測試劑盒要求,對分離病毒株第3代培養(yǎng)物進行FHV-1和FPV熒光PCR檢測。
分別參照國內(nèi)外FCV強毒株、經(jīng)典株和疫苗株1基因序列(表2),利用MEGA 6.0和DNAStar v7.1軟件構(gòu)建FCV1基因遺傳演化分析樹,并分析其序列特征。
表2 FCV VP1參考序列Table 2 Reference strains of FCV VP1 gene
1.7.1 分離株有限稀釋純化 將FCV-SH202101和FCV-SH202113分離病毒株第3代培養(yǎng)物用細胞培養(yǎng)液進行10倍的倍比稀釋,共稀釋11個稀釋度,將稀釋液與消化好的細胞懸液按照體積比1∶3加入至6孔板中,第12孔加細胞懸液作陰性對照,每孔體積為2 mL。37 ℃,5% CO濃度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每6 h觀察細胞病變1次。待70%細胞出現(xiàn)細胞病變、圓縮和脫落時,收獲出現(xiàn)細胞病變的最大稀釋度孔的上清進行二次有限稀釋純化,共稀釋純化6次,測定純化后病毒液的TCID,-80 ℃保存?zhèn)溆谩?/p>
1.7.2 攻毒試驗 將6只健康中華田園貓(3只2~3月齡幼貓,3只2歲左右成年貓,均未免疫過貓三聯(lián)滅活疫苗)分為A組、B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2只,包括1只幼貓和1只成年貓。A和B 組貓均采用滴鼻和口服方式分別接種10TCID·mL的FCV-SH202101和10TCID·mL的FCV-SH202113分離株病毒液,接種劑量為滴鼻和口服各1 mL·只;對照組貓接種相同劑量的DMEM細胞培養(yǎng)液。不同感染組隔離飼養(yǎng),自由采食、飲水,每日監(jiān)測貓的臨床癥狀和死亡情況,同時采集眼、口、鼻拭子用于排毒情況的檢測。
17份病料經(jīng)FCV RT-PCR擴增,其中,編號為BD20210104-2~BD20210104-8、BD20210112-1、BD20210127-1、BD20210804-1、BD20210804-3~BD20210804-5的13份樣品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凝膠電泳檢測顯示,在420 bp左右出現(xiàn)與預(yù)期目的產(chǎn)物大小一致的目的條帶,部分病料樣品的擴增結(jié)果見圖1。
M. DL2000 DNA相對分子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1~4. RT-PCR陽性病料樣本;5~8. RT-PCR陰性病料樣本;9. 陽性對照;10. 陰性對照M. DL2000 DNA marker; 1-4. RT-PCR positive samples; 5-8. RT-PCR negative samples; 9. Positive control; 10. Negative control圖1 部分病料FCV RT-PCR檢測結(jié)果Fig.1 FCV RT-PCR detecting results of part samples
將13份樣品的RT-PCR產(chǎn)物進行測序,測序結(jié)果在NCBI中進行BLAST比對分析,確認13個序列均為FCV的基因序列,表明13份樣品均為FCV陽性。
13份FCV陽性病料接種F81細胞,盲傳3代,第3代細胞培養(yǎng)物接種F81細胞24 h,均產(chǎn)生CPE,細胞出現(xiàn)圓縮、拉絲、聚集現(xiàn)象,然后脫落、漂浮在細胞維持液中(圖2)。
A.接種BD20210104-2第3代細胞培養(yǎng)物的F81細胞;B.陰性對照A. F81cells inoculated the 3rd generation cell culture of BD20210104-2; B. Negative control圖2 接種BD20210104-2第3代細胞培養(yǎng)物24 h后F81細胞病變結(jié)果Fig.2 CPE of the 3rd generation cell culture of BD20210104-2 in F81 cells at 24 h
將13份病毒上清液提取RNA,進行FCV1 RT-PCR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后得到約2 000 bp大小的條帶,與預(yù)期2 007 bp大小一致(圖3)。測序結(jié)果拼接后,得到13株FCV的1全基因序列,將13株病毒1基因序列在NCBI中進行BLAST比對分析,確認13株序列均為FCV的1基因序列,表明13株分離株為FCV,分別命名為FCV-SH202101~FCV-SH202113。
M. DL2000 DNA相對分子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1~13. FCV VP1 RT- PCR陽性產(chǎn)物M. DL2000 DNA marker; 1-13. FCV VP1 RT- PCR positive products圖3 FCV VP1 RT-PCR結(jié)果Fig.3 FCV VP1 RT-PCR detecting results
FCV-SH202101株F81細胞第4代培養(yǎng)物經(jīng)電鏡負染觀察可見無囊膜,呈圓形、橢圓形等形態(tài),直徑30~40 nm的病毒粒子(圖4),與杯狀病毒粒子形態(tài)特征相符,表明分離株病毒為FCV。
圖4 FCV-SH202101病毒粒子電鏡圖Fig.4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 of isolated FCV-SH202101 strain
對13株FCV分離株進行FHV-1和FPV兩種外源病毒熒光PCR檢測,結(jié)果均為陰性。
2.6.1 分離株與國內(nèi)外參考株1基因同源性及遺傳演化分析 將13株FCV分離株與國內(nèi)外參考株1基因進行同源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13株上海分離株之間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為74.3%~99.8%,其中,F(xiàn)CV-SH202103株與FCV-SH202104株相似性最高,為99.8%;FCV-SH202108株與 FCV-SH202111株相似性最低,為74.3%。與國內(nèi)外強毒株相似性為73.8%~82.9%,其中,F(xiàn)CV-SH202113株與FCV-5株相似性最高,為82.9%;與國內(nèi)外經(jīng)典株相似性為73.4%~80.1%,氨基酸序列分析顯示,F(xiàn)CV-SH202102株與FCV-YH-16株的相似性高達91.9%,F(xiàn)CV-SH202108株與FB-NJ-13株的相似性最低,為82.1%;與疫苗株相似性為73.2%~79.8%,氨基酸相似性FCV-SH202103株與F4株高達89.4%,F(xiàn)CV-SH202102株與F4株最低,為82.7%。
遺傳演化樹分析顯示,13株分離株分布于3個分支,F(xiàn)CV-SH202108株與上海分離株SH/2014遺傳關(guān)系較近,F(xiàn)CV-SH202103、FCV-SH202104和FCV-SH202112遺傳關(guān)系較近,與國外參考株和疫苗株處于同一分支;FCV-SH202113株與強毒株FCV-5遺傳關(guān)系較近,處于同一分支;其余毒株與國內(nèi)參考株處于同一分支,且FCV-SH202101、FCV-SH202102、FCV-SH202106、FCV-SH202107、FCV-SH202109和FCV-SH202110遺傳關(guān)系較近(圖5)。
▲表示分離毒株▲stands for isolated strain圖5 分離株與參考株VP1基因序列遺傳演化樹Fig.5 Maximum-likelihood tree based on VP1 gene of isolated strains and reference strains
2.6.2 VS-FCV特征性氨基酸分析 以部分E區(qū)(426—461 aa)分析的具有VS-FCV突變特征氨基酸位點為依據(jù),確定430、438、443、448、452、455和458為VS-FCV特征性氨基酸位點(圖6)。結(jié)果表明5株分離株與VS-FCV有6個位點吻合,7株分離株有5個位點吻合,1株分離株有4個位點吻合(表3)。
表3 FCV VP1蛋白部分E區(qū)強毒株特征性氨基酸位點分析Table 3 VS-FCV characteristic amino acid sites analysis of partical E region in VP1 protein
圖6 VP1蛋白部分E區(qū)的氨基酸比較圖Fig.6 Comparison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partical E region in VP1 protein
2.7.1 病毒液TCID的測定 測定FCV-SH202101株和FCV-SH202113株細胞半數(shù)感染量分別為10和10TCID·mL。
2.7.2 感染貓的臨床癥狀 FCV202101株和FCV2021131株感染中華田園貓后,48 h內(nèi)幼貓陸續(xù)出現(xiàn)杯狀病毒上呼吸道癥狀,如眼屎增多、氣喘、咳嗽等,體溫最高升至39.5 ℃,5 d后幼貓均瀕臨死亡。A組成年貓1周后出現(xiàn)眼屎增多現(xiàn)象,11 d后貓瀕臨死亡;B組成年貓1周后無明顯的臨床癥狀,2周后出現(xiàn)臨床癥狀,精神沉郁、不食、發(fā)燒、眼屎大量增多,18 d后死亡。
2.7.3 感染貓的排毒情況 每日采集不同感染組貓的眼、鼻、口拭子,利用RT-PCR方法檢測其排毒情況(表4),結(jié)果表明,F(xiàn)CV202101株和FCV2021131株感染貓3 d后,可持續(xù)從眼、鼻、口拭子中檢測到FCV。
表4 貓感染FCV后排毒情況Table 4 Virus shedding of cats after FCV infection
2.7.4 感染貓的發(fā)病與死亡情況 FCV202015株和FCV202031株感染貓后,均可導(dǎo)致試驗貓的發(fā)病和死亡(圖7),對幼貓具有較強的致死性,且病程短、發(fā)病急,對成年貓也具有致死性,但病程長短不一。
圖7 試驗組貓感染FCV后存活率Fig.7 Survival rate of cats after FCV infection
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上海市貓寵呈逐年上升趨勢,已逐漸成為寵物市場的主流。在貓的傳染病病例中,貓杯狀病毒感染病例占1/3以上。本研究對17例呼吸道癥狀的貓病例進行貓杯狀病毒的分離,經(jīng)過細胞病變、1測序、病毒電鏡觀察,13株分離株都鑒定為FCV,陽性率達到76.47%,與周孟云等在杭州寵物貓中調(diào)查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表明上海市具有呼吸道癥狀的寵物貓杯狀病毒感染比較普遍。
由于FCV的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導(dǎo)致其基因組頻繁變異,當(dāng)出現(xiàn)VS-FCV時,就可能導(dǎo)致疫苗失去保護力。美國的Pedersen等首次報道在1998年采集的樣品中發(fā)現(xiàn)了VS-FCV,2003年英國及2009年法國也暴發(fā)過疫苗免疫的成年貓感染VS-FCV,2013年Velasco等報道了西班牙暴發(fā)VS-FCV,2018年郭慧敏等首次報道了VS-FCV在我國流行。上海地區(qū)13株FCV分離株之間的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為74.3%~99.8%,與國內(nèi)外參考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為73.2%~80.1%,氨基酸相似性82.7%~91.9%,其中與疫苗株的核苷酸相似性只有73.2%~79.8%,氨基酸的相似性為82.7%~89.4%,分離株1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不高,符合FCV易突變的特征。遺傳演化樹顯示,2株分離株與強毒株處于同一分支,8株分離株與國內(nèi)經(jīng)典株處于同一分支,3株分離株與國外經(jīng)典株親緣關(guān)系較近,研究表明,上海市主要流行株可能來自國內(nèi)北方地區(qū),少數(shù)毒株來自國外,與劉春國等研究結(jié)果一致,表明上海市FCV起源于不同祖先,其遺傳存在生物多樣性。雖然Smith等認為FCV-F9疫苗株仍然能夠預(yù)防FCV的感染,但是遺傳演化樹顯示,本市分離株與疫苗株遺傳關(guān)系較遠,可能是當(dāng)前疫苗對貓的免疫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分離株與國內(nèi)強毒株SH2014(Shanghai)株相似性為74.7%~77.4%,與國外強毒株相似性為73.8%~82.9%。分離株與強毒株同源性雖然不一致,但是僅從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上并不能將經(jīng)典FCV與VS-FCV株區(qū)分出來。遺傳演化樹顯示,F(xiàn)CV-SH202108株和FCV-SH202113株與強毒株遺傳關(guān)系較近,其中,F(xiàn)CV-SH202113株與FCV-5處于同一分支,F(xiàn)CV-SH202108株雖然與經(jīng)典株LS015處于同一分支,但同時與強毒株FCV-George Walder、FCV-Jengo、FCV-Kaos、UTCVM-H1、SH2014(Shanghai)、UTCVM-H2遺傳關(guān)系較近,表明FCV-SH202108和FCV-SH202113株具有強毒株的可能。FCV1衣殼蛋白可分為A、B、C、D、E和F等6個區(qū),其中E為超變區(qū),有研究發(fā)現(xiàn)VS-FCV具有特征性氨基酸位點,F(xiàn)oley等對E區(qū)具有VS-FCV突變特征的氨基酸位點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430位、438位、443位、448位、452位、455位和458位aa可能與其致病性相關(guān)。對E區(qū)中7個可能的強毒株特征性氨基酸位點分析,發(fā)現(xiàn)FCV-SH202101、FCV-SH202102、FCV-SH202107、FCV-SH202109和FCV-SH202110株有6個氨基酸位點與已公開VS-FCV株吻合,而已報道的廣西株只有一個吻合位點。因此FCV-SH202101、FCV-SH202102、FCV-SH202107、FCV-SH202109和FCV-SH202110株也具有強毒株的可能。
從采樣宿主臨床癥狀、1進化樹和VS-FCV特征性氨基酸位點進行分析,選擇FCV-SH202101株和FCV-SH202113株進行動物感染試驗,研究表明,F(xiàn)CV-SH202101株和FCV-SH202113株感染中華田園貓后均可導(dǎo)致發(fā)病和死亡,病毒的潛伏期為1~2 d,接種后第3天即可檢測出排毒,不同年齡段貓的病程不一致,幼貓5 d后可導(dǎo)致死亡,成年貓病程可持續(xù)11~18 d,說明FCV-SH202101株和FCV-SH202113株可能為VS-FCV中國分離株,但VS-FCV的確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病毒復(fù)制病例各臟器FCV的分布和滴度、病理變化以及可否造成感染貓的群體性發(fā)病與死亡等。
本研究從臨床呼吸道癥狀貓分離到13株能在F81上形成CPE的病毒,經(jīng)測序和電鏡觀察鑒定為FCV,1序列分析表明上海地區(qū)FCV流行株主要來自國內(nèi)北方地區(qū),少數(shù)毒株來自國外地區(qū),動物感染試驗表明2株FCV具有VS-FCV致病性特征,為VS-FCV毒株的篩選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也為FCV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技術(sh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