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丘特切夫是19世紀俄羅斯著名詩人,與普希金、萊蒙托夫并稱為俄羅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丘特切夫以自然哲理詩人的形象聞名于世,他的詩遼闊而深遠,細膩的情感幫助詩人抓住大自然中轉(zhuǎn)瞬即逝的美,又通過外在風(fēng)景抒情的同時理性的思考,浪漫和理性在他的詩歌中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本文擬從詩歌主題入手,淺談丘特切夫的詩歌,探討詩人如何將哲學(xué)思想運用在作品內(nèi)容中。
關(guān)鍵詞:丘特切夫 詩歌 自然哲理
一、前言
費多爾·伊凡諾維奇·丘特切夫是俄羅斯文學(xué)史上著名詩人,其創(chuàng)作的中心主題是“存在的終極基礎(chǔ)”,即世界秩序的一般問題。浪漫的抱負和理想,悲劇的世界觀,丘特切夫的作品成為連接 19 世紀上半葉古典詩歌和 20 世紀詩歌的必要紐帶。丘特切夫的詩歌包括哲學(xué)、風(fēng)景、愛情和政治。列夫托爾斯泰高度贊賞秋切夫,稱他的詩:深刻、美好、柔軟。這些詞正好反映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深邃的哲理詩,美好的自然詩,熱情洋溢的愛情詩。在丘特切夫身上,思想的敏銳用一種隱秘的詩意直覺相結(jié)合。丘特切夫的思想表達了對世界本質(zhì)、大自然的生命和人類悲慘命運的深刻洞察,這些思想以清晰、簡潔和完美的詩意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二、丘特切夫詩歌中的政治哲學(xué)
屠格涅夫評價丘特切夫的詩歌:“如果我們沒記錯的話,他的每一首詩都是從一個思想開始的,但思想就像一個火點,在深刻的感覺或強烈的印象的影響下突然爆發(fā)?!鼻鹛厍蟹虻脑姼璨⒉荒苤苯託w類于哲學(xué)體系中。還需要了解一些其他的東西:他“論文式”的詩意下思想背后的秘密。
長期的外交工作經(jīng)歷讓他對西歐詩學(xué)與哲學(xué)以及歐洲人民的真實生活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他親身經(jīng)歷了那個時期的歐洲,一個剛經(jīng)歷了法國大革命的歐洲正在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資產(chǎn)階級秩序。這個秩序受到了傳統(tǒng)的壓制,但也在曲折中緩慢發(fā)展。相比于經(jīng)濟發(fā)達的西歐丘特切夫來自一個落后的國家,但這并不妨礙他欣賞和理解西方正在取得的進步,這讓他看到了俄羅斯的明天會是什么樣子。在19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詩人忙于一個既西方又俄羅斯的話題。他高度贊揚法國七月革命寫下名為《西塞羅》的詩篇:
從那卡比托的山坡,
你卻看到了偉大的一景:
羅馬的血紅星宿的隕落!
“幸運的人啊,只要能看到
世界的翻天覆地的一刻——”
丘特切夫在他的許多詩歌中,作為一位抒情詩人,預(yù)見了社會變革,新的發(fā)展。詩人一生見證了俄羅斯和歐洲歷史上的許多重大事件:拿破侖戰(zhàn)爭、歐洲革命、波蘭起義、克里米亞戰(zhàn)爭、廢除農(nóng)奴制等。同時也繼承了傳統(tǒng)俄羅斯詩歌。他與俄羅斯詩歌傳統(tǒng)的聯(lián)系常常深入到時間的深處——他與德爾扎文聯(lián)系在一起,致力于哲學(xué)話題。在這樣做時,思想又發(fā)生獨特的變化。丘特切夫反對繁文縟節(jié)的固定詩歌形式,對于丘特切夫來說重要的區(qū)別是他的哲學(xué)思想是自由的,直接由情感本身推動。1849年在返回故鄉(xiāng)途中看到貧瘠的土地,詩歌充滿了辛酸和悲憫借用《人的眼淚……》發(fā)出吶喊:人的眼淚,哦人的眼淚啊,
你先去流淌,現(xiàn)在仍然持續(xù)……
你流得無影無蹤,無聲無息,
怎永不枯竭,誰知流了幾許,——
你流啊流啊,永遠不斷流去,
就像凄涼秋天里深夜的苦雨。
對于丘特切夫來說,這些是終極深度和包容性的問題。它的尺度是人和世界,宇宙。這意味著個人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帶有世界的普遍性。許多人對19世紀初的生活不滿意,對他們的時代感到恐懼,對逝去的時代感到悲傷。丘特切夫沒有感知時代的變化,而是將整個世界作為一個整體,感知為一場災(zāi)難。丘特切夫的詩歌中包含了一個特殊的世界哲學(xué)概念,表達了它的復(fù)雜性和現(xiàn)實的不一致性。丘特切夫接近德國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弗里德里?!ぶx林關(guān)于單一世界靈魂的想法,這種靈魂在自然界和人類的內(nèi)心生活中得到表達。
三、丘特切夫詩歌中的自然哲學(xué)
丘特切夫稱自己是“地球母親”的“忠實兒子”,在許多詩歌中都談到了他對她的愛。他在他的作品中指出大自然具有人類品質(zhì)和情感。歌頌了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完整性。他的世界是一個單一的整體,結(jié)合了人類的存在和自然的存在?!肚锾斓狞S昏》充滿了莫名的迷人魅力與孤寂:
“一切都衰弱,凋零;一切帶著
一種凄涼的,溫柔的笑容,
若是在人身上,我們會看作
神靈的心隱秘著的苦痛?!?/p>
丘特切夫的詩歌所代表的自然是多方面的,在不斷的運動中變化。借此,詩人還強調(diào)了萬物固有的過程——生命的歷程。“灰灰色的陰影變了,顏色變淡了,聲音睡著了——生活,化為搖搖欲墜的黃昏,化為遙遠的隆隆聲……”。而《昨天》這首詩中描寫的那束陽光,在他的筆下被描寫得如此生動多彩,仿佛你能感覺到陽光的觸感:“抓起毯子”,“爬上床”。詩人所描繪大自然生命的所有畫面,如此擬人化,都是真實而生動的,毫不費力的用簡單話語呈現(xiàn)得如此準確。
詩人談到自然,試圖用言語和自由的表現(xiàn)形式捕捉轉(zhuǎn)瞬即逝的美,理解和解釋這種美的本質(zhì)靈魂。丘特切夫?qū)ι氐拿孛苡兄@人的洞察力,描繪了“新綠”“春水”“夏夜”“秋天的黃昏”,以及“山中的清晨”、朦朧的正午、夜的聲音、暴風(fēng)的咆哮、彩虹、雨和閃電……大自然中的一切對詩人來說都是鮮活的,一切都以“一種心靈可以理解的語言”來與他對話。
丘特切夫關(guān)于自然的詩歌幾乎總是蘊含著一種充滿激情似的愛的宣泄,似乎欣賞大自然生命的多樣便是人類所能獲得的最高幸福。他聲稱,在“五月綻放的幸?!敝?,天堂的樂趣根本算不上什么。他談到了秋夜的“動人魅力”,談到了六月夜晚的“迷人神秘”,談到了白雪覆蓋的森林“耀眼之美”。他感嘆春天:“有什么能抵擋春天的氣息和初遇!”,關(guān)于彩虹——“眼睛多么幸福!”,關(guān)于雷雨——“我喜歡五月初的雷雨!”,關(guān)于大?!澳阏姘?,關(guān)于大海之夜!”
丘特切夫作品中的自然是一種將人與本質(zhì)聯(lián)系起來的方式。這將詩人的目光向上引導(dǎo),走向山峰的秘密,然后進一步邁入宇宙深處。他被吸引到那里,希望了解生命的本質(zhì),先是山的形象,然后是云的形象,最后是面對永恒奧秘的啟示:“在那里,在莊嚴中,在清晨暴露在雪白的山峰上,就像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啟示”。天空在他的詩歌中呈現(xiàn)為純潔和真理般的象征,“純潔的星星在燃燒,以完美的光芒回應(yīng)凡人的目光……”在我們看來,丘特切夫世界觀的起點可以在他的詩作《我驅(qū)車駛過利旺尼亞的平原》中找到:
“但大自然對于往事緘默不語,
只以神秘的微笑面對著人,
好像意外看到夜宴的童子,
白天也閉著嘴,諱莫如深?!?/p>
不難理解,這樣的世界觀首先會引起對大自然生命的崇敬。大自然只有作為一個整體才是真正的存在。人只是“自然之夢”。他的生命,他的活動只是一個“夜宴的童子”。幾乎他所有的詩歌都可以用這種廣泛的泛神論來解釋。丘特切夫通過對自然的描述非常巧妙地傳達了他的心路歷程。四季變幻和時光流轉(zhuǎn)不再是按照所知的現(xiàn)實世界規(guī)則,而是在詩人的世界當中有一套自我運行的方式,詩人似乎擁有神力,可以隨手摘取任意季節(jié)盛開的花朵,來裝點自己的詩歌王國。
在他的作品中,關(guān)于夜晚的描述被放在了一個單獨的地方。試圖通過夜晚尋找存在的真相。在他的詩中常常表現(xiàn)出對夜的反思,使人不僅可以思考世俗的問題,還可以睜開眼睛看見更為純粹的東西。在個人與自然的對立中,詩人曾說:“這就是我們害怕夜晚的原因。”但對他自己來說,夜晚又是如此的誘人。詩人產(chǎn)生了一種強烈的愿望去探尋宇宙生命的秘密。夜晚孕育了混沌,在他看來,這種混沌是所有存在的原始開端,自然本身就是從這里生長出來的。混沌是本質(zhì),自然是它的表現(xiàn)。大自然生命中的所有時刻,都藏在“可見的外殼后面”,人們可以看到“她的自我”,她的黑暗本質(zhì),這對丘特切夫來說是彌足珍貴。這是丘特切夫的哲學(xué),他內(nèi)心深處的世界觀。它有靈魂,它有自由,它有愛,它有語言!
四、丘特切夫詩歌中的愛情
在丘特切夫的愛情詩歌中,也有一種潘多拉魔盒被打開混沌被釋放般的痛苦。開始如暴風(fēng)雨般的無邊的幸福最后都會變成了悲劇。詩人為他的第一任妻子艾琳娜獻上了兩首刻骨銘心的愛情詩。獻給艾琳娜的第一首詩是詩人在她去世 10 年后寫的。它充滿了愛的倦怠,詩歌《我還受著折磨》中它的第一行已經(jīng)說到了這一點——“我還受著折磨,為這痛苦的意愿……”。陰暗的“暮光”在詩歌文本中再次復(fù)活,但被一個令人難以忘卻的明亮形象所折服?!拔彝涣四隳菧厝岫捎H的容顏”人的情感與自然現(xiàn)象相比較。逝者的形象一動不動,“就如同那黑夜天空中的星星閃閃”。
夜晚、黑暗和白天光明在另一首寫給艾琳娜的詩中形成鮮明對比——詩歌《當我的胸中已感到……》。詩人胸中雖如此沉重,心惆悵,雖然前方只有可怕的黑暗,但心愛的人的出現(xiàn),卻如一縷陽光,將沉悶的墻壁重新煥發(fā)光彩“光芒象火焰般明亮”。長久以來壓抑的思戀在這里被稱為“仁慈”“空靈”和“美好”,所有這些積極正面的回答都在肯定一種美麗不朽的偉大情感。
丘特切夫也為他的第二任妻子厄爾芮斯金娜發(fā)表了許多真誠的愛情告白。獻給她的詩歌包括“你的眼睛里沒有情意……”“我保存下來的一切東西……”“我不知道美好東西能否觸及……”“她獨自一人坐在地上……”。這些詩結(jié)合了以肉欲、激情、“欲望之火”甚至以惡魔主義為特征的“世俗”愛情。詩人感到壓抑的焦慮,對可能出現(xiàn)在愛人面前“深淵”的“恐懼無力”。
詩人創(chuàng)作了許多愛情詩,這些詩歌通常組合成一個“愛情—悲劇”循環(huán),稱為“杰尼西耶娃組詩”對丘特切夫來說愛不是一種光明的、被拯救的感覺,不是“傳說中的靈魂與靈魂的結(jié)合”,而是“致命的決斗?!痹娙伺c24歲的杰尼西耶娃墜入愛河,杰尼西耶娃出身上流貴族,她與丘特切夫的關(guān)系引起人們的非議和不滿。但是丘特切夫全然不顧輿論的壓力,19世紀50、60年代寫的杰尼西耶娃組詩是丘特切夫最優(yōu)秀的情詩。直到14年后杰尼西耶娃病故。最嚴重的“致命決斗”出現(xiàn)在詩人身上。
《最后的愛情》這首詩以最深刻的抒情而著稱,是詩人后期創(chuàng)作之一,像是獻給遲到的浪漫愛情。談到這份愛,詩人帶著淡淡的苦澀與矛盾迎接它。詩人選擇“黃昏”作為這種感情色彩強烈的名詞,對丘特切夫來說是想用這一種飽含強烈情感的余暉來告別最后的愛。正因如此,他在詩歌第一節(jié)中說了三遍關(guān)于黃昏,使用重復(fù)和呼吁:“亮吧,亮吧,行將告別的光輝……”關(guān)于這個主題在第二節(jié)中再一次被提起,再現(xiàn)了黃昏風(fēng)景:“只有在西方,還有余暉浮動……”但是,和往常一樣,白天走向黑夜。余暉終將被混沌吞噬,詩人強烈地感受到這種對比。他呼喚這個“黃昏的時光”放慢腳步,不要屈服于緩緩靠近的黑暗。這個請求的重復(fù)聲再次響起:“停一下,停一下,迷人的光芒!”在第三節(jié)中,詩人再次回到四行詩中發(fā)出柔情的動機,確保“柔情不失于心”?!白詈蟮膼邸钡闹黝}也被重復(fù),幸福與絕望如此矛盾地結(jié)合在一起?!白詈蟮膼邸本谷绱诵腋6秩绱私^望。
作為他一生中最大的悲劇,丘特切夫經(jīng)歷了杰尼西耶娃的去世。在描寫法國南部海岸的一首詩中傳達了他此時心境,詩人試圖從痛苦的情緒中忘卻自己。詩歌《哦,尼斯》建立在鮮明的對比之上,前兩行充滿了對生活的渴望,對多樣和光輝的南方大自然無比渴望。兩者都類似于粗略的風(fēng)景素描,包括兩個感嘆詞“哦”和三個感嘆號。這兩行無論在主題、語調(diào)和句法結(jié)構(gòu)上,都與隨后的所有六行詩歌形成鮮明對比,與其說是懺悔、沉默、悲哀,不如說是詩里的喜悅已經(jīng)被悲傷和孤寂所取代。否定詞在這里出現(xiàn)了兩次,傳達著絕望、空虛和破碎。將生命與鳥進行比較具有相同的目的。最后,在這首詩中,出現(xiàn)了“塵土”一詞,讓人想起逝去的摯愛,并暗示詩人本人生命也將走到盡頭。丘特切夫成功地將愛情的主題和心中的摯愛提升到與自然、個性和世界相同的藝術(shù)高度,也成為俄羅斯詩歌史上一座大山。
參考文獻:
[1]湯笑然.淺析丘特切夫的自然哲理詩歌[J].俄語學(xué)習(xí),2016(1).
[2]丘特切夫.丘特切夫抒情詩選[M].陳先元,朱憲生,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作者單位:白俄羅斯國立大學(xué))
作者簡介:賈禧龍(2000-),男,漢族,四川遂寧人,本科在讀,白俄羅斯國立大學(xué),研究方向:俄羅斯與斯拉夫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