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蓓紅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吃得少就是厭食,其實不然,只要實際進食的熱量能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就不屬于厭食。真正的厭食是指較長時間的食欲減退或消失,進食量低于其生理需要的熱量并出現(xiàn)消瘦及體重偏低等情況。厭食是當前小兒較常見的一種癥狀,想要解決寶寶厭食問題,首先要找出寶寶厭食的原因。
寶寶厭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
不良的進食習慣。有的孩子吃飯時不專心,邊吃邊玩,家長會選擇端著碗追著孩子喂,導致食物的色、香、味對感覺器官的刺激作用降低,大腦對進食中樞的支配作用減弱,使兒童對進食缺乏興趣和主動性。
家長照顧孩子進食的方法不當也會影響兒童食欲。小兒時期生長速度比嬰兒時期減慢,孩子食量相對減少,如果孩子精神情況良好,家長不必過度緊張。此時家長若用強迫、催促甚至打罵等方法勉強孩子進食,可能會造成孩子精神性厭食。
過多攝入含糖食物。很多孩子喜歡吃糖果、巧克力、蛋糕等甜食,大量的糖分攝入體內(nèi),使血糖濃度升高,飽食中樞興奮,抑制攝食中樞。這些高熱量的食物不能補充必需的蛋白質(zhì),不僅營養(yǎng)素不夠,還會因為熱量太高導致寶寶沒有饑餓感,對飯菜提不起興趣。因此,家長一定要合理地給孩子吃零食。
疾病的影響。如反復感冒或者反復腹瀉以及患有佝僂病、缺鐵性貧血、鋅鐵性貧血、鋅缺乏等疾病,因病未愈或服用藥物也會影響寶寶胃口。
預防小兒厭食,要少吃零食,定時進餐,吃飯時保持愉快的情緒。要提供營養(yǎng)均衡的膳食,預防營養(yǎng)性貧血、佝僂病等,增強體質(zhì),減少疾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