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剛。金融行業(yè)的從業(yè)者,業(yè)余時間對“蘇東坡與蘇州”研究頗深。
北宋年間,蘇州閶門外楓橋,道間密邇,那里有座水陸府院,名為“三瑞堂”,主人姚淳。蘇軾知密州期間,為他寫下了一首《蘇州姚氏三瑞堂》詩:“君不見董邵南,隱居行義孝且慈……又令韓老為作詩……楓橋三瑞皆目見,天意宛在虞鰥后……”
蘇軾自注:姚氏世以孝稱。
蘇軾將姚淳比作唐代董邵南。董生行義孝慈、譽滿鄉(xiāng)里,韓愈曾為他寫過序。蘇軾還把姚淳“排”在孝順友愛、“三皇五帝”之一的中華道德文化鼻祖“虞鰥”之后。虞鰥即舜帝,本姓姚,名重華,生而重瞳。
怎樣的孝行,讓蘇軾對姚淳如此的褒獎呢?
《吳縣志》有證:“其先墓嘗有甘露、靈芝、麥雙穗之異,故以名堂?!丙滊p穗乃一麥生出雙穗,為豐年征兆。姚淳經(jīng)常為先人之墓“三瑞”換新。
孝敬父母長輩,為他們養(yǎng)老送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和諧”組成內(nèi)容,因此,如今我們需要更多地孝行于父母長輩生前。墓前東西再多,再珍貴,換得再勤,顯然并不能為我們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
那么,蘇軾為何要寫下這首詩作呢?
熙寧七年(1074)十二月,蘇軾始知密州,其間,他多次《與通長老》有書信往來,手札中,談到了“三瑞堂詩”。
蘇軾在杭州時,經(jīng)常往來于吳中,舟必經(jīng)楓橋,與通長老熟識,“吳越名僧,與予善者常十九”。姚淳與通長老也有交情,可與蘇軾卻并非。通過長老,姚淳向蘇軾求詩。
蘇軾《與通長老二》有寫:“《三瑞堂詩》已作了,納去。然惡詩竟何用,是家求之如此其切,不敢不作也?!碧K軾謙虛,他對通長老自稱已交付之詩作乃“惡詩”,寫得并不好。顯然,姚淳求詩心切,蘇軾情面難卻,幾次下來,蘇軾不得不寫。
南宋有個叫施宿的官員,他對蘇軾詩作早有考證,關于“三瑞堂詩”,他有補注:“……答通二帖,淳亦并三瑞詩刻堂中。……三瑞堂者,考于《吳郡圖經(jīng)》皆無所見。屢訪郡人而不可得,最后屬平江觀察推官趙君珌夫窮究得之,且云:‘地已易主,詩刻亦不存?!詵|坡二帖刻本相示,雖石已湮泐,而刊刻甚工,秀潤可愛?!?/p>
施注中我們得知,姚淳將“三瑞堂詩”和《與通長老》后續(xù)手札中所涉及與“三瑞堂”相關內(nèi)容都刻在了“三瑞堂”上。但是,在施宿考證時,三瑞堂已經(jīng)更換了主人,石刻也已不存在,但施宿見到了“二帖刻本”。
讀《與通長老》后續(xù)手札,內(nèi)容還有姚淳寄去“惠香八十罐”,蘇軾“卻托還之,已領其厚意”;蘇軾請通長老轉(zhuǎn)告,請“姚君勿疑訝”,只是因為自己從來也不收受非親舊故之饋贈;蘇軾擔心退回寄物后生怕姚淳產(chǎn)生想法,“恐他人卻見怪也?!?/p>
通過對“三瑞堂詩”追蹤,我們發(fā)現(xiàn),楓橋這地方不僅有唐時“月落烏啼霜滿天”,更有宋代三瑞勤換在墓前。
古時人們所提倡之“孝”和我們今天理解有區(qū)別。多個朝代都宣稱“以孝治天下”,一個人如果是個大孝子,他就會被舉為“孝廉”,有機會當官。如果被告發(fā)“不孝”,那就有可能在無權辯解的情形下直接被處以極刑。
因此,我們能夠理解姚淳再三向蘇軾求詩的急迫心理,以及刻石于“三瑞堂”上的行為初衷,這些都有助于將“三瑞堂”孝行鄉(xiāng)里之美名傳頌廣遠,還折射出了蘇軾為官之清廉。
鑒于蘇軾與楓橋淵源,我尋訪至楓橋景區(qū),沈克龍副主任接待了我,并向我作了如下介紹:
“楓橋自古以來是水陸要沖,楓橋、江村橋、鐵鈴關、古街巷、古寺、古塔、古碑廊、古亭及至古書場,整個景區(qū)依水而生,依水而存,運河之水流淌到楓橋,融匯了吳文化、楚文化、越文化,甚至是中原文化?!?/p>
經(jīng)考證,因為有姚淳,因為有蘇軾,這次,楓橋又增加了“孝文化”和“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