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 王守春 江浩男
一輛2021年進口豐田威爾法新車,搭載2AR型2.5L發(fā)動機,VIN碼為JTNHS3DH4M8******,行駛里程僅為139km,該車因左后轉向燈不亮而進廠檢修。
接車后先查驗故障現(xiàn)象。將啟動開關切換至ON位置,打開左側轉向燈開關,儀表的左轉指示燈、左前轉向燈和后視鏡轉向指示燈高頻閃爍,但左后轉向燈不亮(圖1)。
圖1 故障車左后轉向燈不亮
故障車型轉向燈控制方式是:打開轉向開關時,來自儀表的轉向信號電壓被拉低,組合儀表接收到來自轉向燈開關負電位后,通過控制內置的閃光繼電器(位于儀表盤內部)吸合,熔絲HAZ/15向前部轉向燈、后視鏡轉向燈和后部轉向燈輸出12V蓄電池電壓。
另外,故障車型在轉向燈的設計上還有個特別之處:儀表上有一根單獨的線直接與左后和右后轉向燈相連。其作用是在車輛緊急制動時,緊急制動信號使危險警告燈自動閃爍,以降低被后方車輛追尾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故障車型的后轉向燈上有2路信號。
從故障車型轉向燈系統(tǒng)電路圖(圖2)可以看出,左側后視鏡轉向燈和左后轉向燈共用供電線路。因此,當左側后視鏡轉向燈可以正常工作,而左后轉向燈無法正工作時,應重點檢查G79連接器的節(jié)點至左后轉向燈之間的這段線路。
圖2 故障車型左后轉向燈電路圖
了解了系統(tǒng)工作原理后,再結合電路圖對該車的故障現(xiàn)象分析,導致該車故障的可能原因有:左后轉向燈及相關線路損壞。
由于故障車行駛里程較短,LED的轉向燈泡出現(xiàn)故障的可能性較小,使用萬用表測量左后轉向燈插頭處電壓為0。由于后視鏡上轉向燈和左后轉向燈是同一條供電線,后視鏡上轉向燈又正常工作,可以排除該線段對地短路的可能性。這樣故障范圍被縮小至G79連接器的17號腳與K41/1之間的線路。
根據(jù)維修手冊查詢G79連接器的安裝位置,發(fā)現(xiàn)該連接器位于收音機后部,檢測的工程量較大,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到GK1插頭(圖3)。用萬用表測量GK1/51公端至K41/1母端的導通情況,測量其電阻為0.5Ω,說明線束正常。打開左轉向燈開關,測量GK1/51母端電壓,一直在3~12V之間變化。使用鹵素示燈測試GK1/51母端,燈泡隨轉向燈同頻閃爍。說明電壓已正常輸出至GK1/51母端,但未進一步輸出,而GK1/51公端至K41/1母端線束導通正常,一時間診斷陷入了僵局。重新整理了思路,著重對GK1/51腳進行檢查以尋求突破。將插頭全部恢復,在打開左側轉向燈開關的狀態(tài)下,以背刺的方式測量GK1/51公端電壓,顯示為0。由此,基本可以判定GK1/51腳存在虛接。斷開GK1插頭,將一截銅絲放入GK1/51腳后插回,打開轉向燈開關,發(fā)現(xiàn)左后轉向燈正常工作。
圖3 故障車GK1插頭位置
斷開GK1插頭,取出銅絲,并將GK1/51腳挑出,發(fā)現(xiàn)該針腳的觸片已變形(圖4),將GK1/51腳觸點修復后裝回并試車,左后轉向燈正常工作,至此該車故障已被徹底排除。
圖4 故障車GK1/51腳觸片形變
本案例中,故障的難點在于:故障車GK1/51母端電壓正常,且GK1/51公端至左后轉向燈線路導通,但左后轉向燈插座上卻沒有電壓。由于GK1插頭的母端朝外,而公端因位置關系測量起來很費勁,檢測過程中,習慣性地采用背刺的方式測量GK1/51腳,這樣實際測量的只是GK1/51母端針腳外殼的電壓。由于沒有考慮到GK1/51公端與母端可能會出現(xiàn)未完整接觸(虛接)的情況,導致診斷工作曾一度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