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朱七七丨寧志浩
園林之于江南,它是建筑靈魂之所在,以往想一覽江南園林的真面目,非親到蘇州、揚州不可,而現(xiàn)在,有這樣一種存在,那就是江南園林在江北,它就是臨清宛園。
俗話說:“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碧K式園林多善于造景,常常追求“不出城郭,而享山林之怡”,與江南的秀麗山水結(jié)合遂成一體,而宛園作為一座建在北方的蘇式園林,其亭、臺、樓、閣、泉、石、花、木與南方相比自有一番風俗情趣。尤其是當江南園林的精致雅調(diào)碰上臨清運河的雄偉峻厚而產(chǎn)生的奇妙反應,造就了宛園這處“南北兩相宜,細看大不同”的山水風光。
園里匾額、楹聯(lián),書條石、碑廊、雕刻、花木、疊石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運河時期臨清大量的歷史、文化和思想載體、物質(zhì)內(nèi)容和精神內(nèi)容都極其深廣。宛園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同時也是了解中國運河文化的一面鏡子。
宛園之美,不單是景美,美的還有其中那豐富的人文資源。在運河文化資料館中,你可以看見臨清在這千年間的發(fā)展變遷與數(shù)代臨清英才們的薪火相傳。其中第一展室展出了臨清的歷史沿革,運河開鑿變遷,臨清各類名人書法真跡等。第二展室展出的是臨清的名勝古跡和風物。第三展室內(nèi)是各種臨清歷史名人事跡,有唐代哲學家呂才、明代文學家謝榛、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當代著名學者季羨林等。
秋時宛園又是一副別樣的光景,酷暑褪去,壓在柜底兒下的漢服又再一次地“重見天日”。穿上漢服來宛園走一走,仿佛回到了古代感受盛明風華,過足了一把佳人公子的情景再現(xiàn)。大運河橫貫臨清,既帶來了南方漕運的稻米錢糧,也帶來了江南的園林文化。大運河就像一棵樹,南北文化的交流往來結(jié)出宛園這一南北交貫的文化結(ji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