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芳,李兵,查飛,朱春麗
1.竹山縣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北 竹山 442200;2.竹山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湖北 竹山 442200;3.十堰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北 十堰 442000;4.竹山縣人民醫(yī)院手術室,湖北 竹山 442200
膀胱腫瘤的發(fā)病率升高,泌尿外科接診的患者數(shù)量增加,要求臨床不僅要對其開展安全有效的治療干預,還要對其施加護理干預措施[1-2]。針對膀胱腫瘤的治療,灌注化療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該方式通過將膀胱組織的病變細胞殺死,以此來實現(xiàn)治療目的[3-4]。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關注化療操作中,所運用的細胞毒藥是含有化學性的,會對配制藥物的相關工作人員造成影響,若其在配制藥物的時候,沒有做好自身的防護工作,極有可能導致其出現(xiàn)職業(yè)暴露風險[5-6]。此外,細胞毒物會隨著膀胱排出,這些排出物含有一定的化學毒性,若不及時謹慎地清理排出物,會增加科室環(huán)境受到污染的概率[7-8]。為了能更好地了解并避免灌注化療操作出現(xiàn)污染,本研究對2021年12月—2022年1月在竹山縣人民醫(yī)院從事灌注化療護理工作的10名護理人員進行展開了調查,現(xiàn)報道如下。
對本院在泌尿外科護理膀胱灌注化療操作的10名護理人員展開調查研究,其中男2名,女8名;年齡20~45歲;工作年限1~22年;學歷:大專3名,本科5名,本科以上有2名。
納入標準:①所有護理人員的學歷均在大專及以上;②在本院執(zhí)業(yè)的護理人員;③從事膀胱灌注化療相關護理工作時間≥1年。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護理人員;②不接受本次調查的護理人員。
初步選定本次的調查研究對象,排除和納入與符合本次研究基本要求的人員,先收集護理人員的一般資料,掌握其年齡、性別、工作年限和學歷層次方面的信息。2個月期間,對于配制藥物時防護行為,化療廢物及化療后自身防護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同時采取不定期抽查的形式檢查其是否按照規(guī)范進行關注化療事項操作,在填寫問卷的時候,由科室護士長繼續(xù)監(jiān)督,填寫后讓護理人員進行二次確認。在其填寫提交后,采取不定期突擊檢查的方式,檢查其操作行為是否符合規(guī)范。采用問卷對護理人員的化療防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并在其提交問卷后,結合其填寫的答案,展開不定期抽查回答的方式,以此來提高本次研究調查的數(shù)據(jù)的客觀和真實性。本次采用的調查問卷是參照美國職業(yè)安全與健康管理局細胞毒性藥物的職業(yè)防護要求,略加改動。
采用調查問卷,對科室護理人員的配制藥物時防護行為、處理化療廢物及化療后自身防護和化療防護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由主管護師和副主任護師共同完成問卷的回收和統(tǒng)計工作。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
年齡20~24歲,占比40%,25~35歲,占比30%,36~45歲,占比30%;男性占比20%,女性占比80%;本科以上占比20%,本科50%,大專30%;工作年限:1~5年占比30%,6~12年占比40%,13~20年占比30%。
1名防水隔離衣服穿戴不規(guī)范,1名未戴一次性手套,1名在配制時未覆蓋一次性防護墊,2名灌注后未充分洗手,3名灌注后未充分消毒,各發(fā)生率為10.00%、10.00%、10.00%、20.00%和30.00%。見表1。
表1 科室化療護理人員在配制藥物時防護行為[n(%)]
1名未將灌注處理物后放于規(guī)定點,1名未對灌注處理物進行封閉處理,1名未用熱水及清潔劑清理便池,1名未多次清理便池,1名未對病室進行全面消毒,各發(fā)生率均為10.00%,合計發(fā)生率為50.00%。見表2。
各人員在藥物配制時以及操作中,均知道需要佩戴好面罩和手套,灌注處理物需要進行封閉處理,抽取和稀釋藥物時應該按照規(guī)范,灌注完畢后應該全面清洗手部,處理沖洗液需要戴好手套,對化療廢物需要進行高溫殺菌處理,病室需要全面消毒和防護服需要進行高溫燃燒處理,各項知識掌握程度均為100.00%。見表3。
表3 科室護理人員化療防護知識掌握情況分析[n(%)]
膀胱灌注的主要實施步驟在于:先讓患者的膀胱保持空虛的狀態(tài),然后采取好對應的灌注體位,完成消毒工作后,借助導管直接將藥物運輸?shù)桨螂?,以此來直接發(fā)散藥效,達到控制癌細胞復發(fā)的作用。由于各個患者的病情和癥狀表現(xiàn)不一,灌注化療的頻率比較頻繁,灌注操作過程中的規(guī)范性會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效果,同時細胞毒物對人體會造成一定的傷害[9]。這些因素都需要護理人員在進行灌注化療工作的時候,需要具有十分清晰的防護知識,同時嚴格地做好防護措施,并按照規(guī)范進行化療過程操作,盡可能降低自身在配制藥物的時候出現(xiàn)職業(yè)傷害,以及在灌注后由于清理不善而導致環(huán)境的污染[10-11]。近年來,臨床有諸多研究報道指出,在預先分析可能導致灌注污染因素的前提下,采取全面的新型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灌注護理的質量[12-13]。本研究對本院10名灌注化療護理人員的自身防護知識和防護行為進行了全面調查發(fā)現(xiàn),1名防水隔離衣服穿戴不規(guī)范,1名未戴一次性手套,1名在配制時未覆蓋一次性防護墊,2名灌注后未充分洗手,3名灌注后未充分消毒。在處理化療廢棄物和自身防護方面,1名未將灌注處理物放于規(guī)定點,1名未對灌注處理物進行封閉處理,1名未用熱水及清潔劑清理便池,1名未多次清理便池,1名未對病室進行全面消毒。而在防護知識考核方面,所有護理人員都具有十分清晰的認知。分析導致其出現(xiàn)理論和實際行為出現(xiàn)差異的原因,可能在于護理人員對灌注化療工作的安全防護意識較低有關。為了提高灌注化療護理人員的防護意識,需要醫(yī)院加大宣傳力度,同時做好監(jiān)督和考核工作,讓其可以做到完美的“言行一致”,可以在規(guī)章制度下嚴格約束自己,按照規(guī)范開展灌注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膀胱灌注化療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防范意識還不夠到位,缺乏全面遵守規(guī)章制度的覺悟,盡管明白各類化療步驟的正確做法,但還是疏于實踐,這就要求臨床必須要提高其安全防護意識,能夠妥善認真地處理好灌注化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