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賽飛
影視拍攝是借助大屏幕將藝術形象傳達給觀眾以表現作者的意圖。影視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借助光、色光學以及運動的手段與聲響設備,在平面上創(chuàng)造出立體效果。其中,光線是構造影視畫面的根本因素和表現手段。
影視拍攝中的場景分為外景和內景。在廣義上,外景拍攝指除演播室以外的所有景物的實地拍攝,大多采用自然光線。外景拍攝需要考慮除包括造型、背景、手法、場地、光線、色彩、氛圍等要素外,還需要對拍攝者的拍攝技巧有高超的要求。內景是指在攝影棚內搭建的景,多為室內景,也有在室內環(huán)境中搭建外景的。但在拍攝外景時,當自然光不能滿足拍攝條件的時候會進行人工補光,而內景拍攝時也會出現運用自然光進行照明的情況。
影視拍攝行業(yè)是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因此高超的行業(yè)技術能夠更好地服務大眾,但當前影視拍攝的大環(huán)境是影視的光線處理已經沒有“主體”了,只局限于視覺的呈現,局限于市場的營銷,使影視行業(yè)逐漸變得“光線亂象”。在這些現象背后隱藏著怎樣問題?影視行業(yè)中“光線”的運用研究被人們拋之腦后,陷入了一個與影片本身所帶有的涵義背道而馳的尷尬局面,甚至于在人們的意識里可忽略不計??呻娪芭臄z行業(yè)發(fā)展路徑本該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它的未來走向也與人的生活一脈相連,終將會朝著人文價值影視導向延續(xù)發(fā)展。
1.光線藝術的類別及功能
光線可以分為自然光和人工光,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其方向和功能也各有千秋。根據光線所表現的性質不同,將其分為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光感較強烈,方向比較直接,主用于物體表面以及形態(tài),也可以用來呈現人物性格反差的心理起伏。散射光屬于人工光的一種,光線的光感較溫和,方向感弱,故又叫柔光。
2.光線藝術的角度
在影視拍攝中,光的角度非常重要,角度不同呈現出來的影調也有差異,常見的用光角度有以下幾種:
(1)順光
順光,亦稱正面光,光線投射方向跟攝影機拍攝方向一致。相對于其他用光顯得不夠立體,質感不是很強,事物的陰影被自身遮擋,影調比較柔和,能隱沒被攝體表面凹凸及褶皺,但處理不妥會比較平淡,表現空間立體效果比較差。
(2)逆光
來自被攝體后面的光線照明,由于從背面照明,只能照亮被攝體的輪廓,所以又稱作輪廓光。一般在這種光線拍攝手法的情況下,物體絕大部分都會處于黑暗中,呈現出來的只有物體的外部輪廓,使其與其他周圍事物形成強烈的對比。因為使用這個布光手法時,對光線的操控必須要更為細致,因此通常也被視為較為進階的用光技巧。
(3)側光
側光是指從被攝體側面照射過來的光線就叫側光。當采用逆光拍攝手法時,被攝物體可以讓其本身所呈現出的效果更加明確化、立體化,同時也可以更好地體現出整部影片影調氛圍。很多攝影者都喜歡并經常使用側光進行拍攝創(chuàng)作。
(4)頂光
頂光是指來自被攝體上方的照明光線。頂光的類型可以分成順頂光、頂光、頂逆光,前兩者所呈現出來的效果相似,而頂逆光與逆光所呈現出的效果相似。在頂光照明的條件下,事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其亮度間距過大,中間層次感較弱,所以能產生明顯的強烈對比和造型效果。
1.光線處理對人物的造型刻畫
(1)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整部影片的主體,人既是故事敘事的創(chuàng)造者、傳承者、表現者,也是被特定文化所塑造的對象。在影視拍攝中,通過燈光照明設計等各種綜合客觀因素,以“視覺性”來呈現影片與觀眾不同狀態(tài)之下的融合,折射出在不同的光線角度下影片的格調,觸發(fā)觀眾與影片之間的“共鳴”情感。若要契合影片本身情節(jié)的影調,在運用光線拍攝手法上,浪漫的、寫實的、神秘的或其他的布光手法都可以。
(2)刻畫人物的性格
光線的變化將決定人物性格的變化。影視拍攝中的光線不但能體現出人物形象氣質,還可以讓人們直觀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內心矛盾,而這正是加快影片敘事發(fā)展的內在依據和動力。整部影片人物性格的揭露除了需要故事情節(jié)的加持,最重要的就是布光手法,不管是什么樣的定性,在用光上都會體現出來。
(3)表現人物情緒
“光線”二字沒有明確的界限,是模糊的概念,但因為有了光線的存在使得影視化有了實際的意義,給影視空間賦予了情感。人物形象所表達出的情緒離開了光線是無法呈現的。只有光線可以進一步烘托它、渲染它。我們在看經典影片時,可以通過視覺感受到人物情緒它是否是舒適的、害怕的、興奮的、有趣的,這就是光線藝術所展示出來的獨特魅力。
2.追求光線的“極致性”
一部影視空間的光線運用是由每一個場景決定的,每一場景是構成影片的一個元素。這一元素是否真實,是否具有藝術性,是否加強影片的故事性,光線在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營造和渲染環(huán)境氣氛
影視空間是用于展示影片的環(huán)境場所,因此空間環(huán)境內燈光場景的布局方式和照明的客觀因素等都會對整體氛圍和效果產生影響。光線環(huán)境氛圍恰恰就是人們在一定的影視視覺空間是否獲得審美心理需求的重要衡量因素之一。在人們的生活中,光不僅僅是室內照明的條件,而且是表達空間形態(tài)、營造環(huán)境氣氛的基本元素。當影視空間通過“光線”有了立體視覺效果,同時被拍攝的物體通過不同材質肌理折射出特有風貌。影視環(huán)境氛圍中最突出的就是通過“光線”來展示影片的多樣性,使大眾產生視覺感知的恒常性。因此,在影視空間中光線對于環(huán)境氛圍的營造具有一定潛移默化的現實意義。
(2)表現時空和畫面空間
時間內在意義的體現不是歷史的追憶和重述,而是一種“經歷”的堆積,這種經歷表達了時間延續(xù)的一種現實世界的真實存在。在影視拍攝研究中,“光線”拍攝所呈現出來的畫面不是一個轉瞬即逝的點,而是在過去與現在、現在與未來之間的交集的時間跨度。電影本身就是一個空間和時空,故事在發(fā)展,時空在變化,空間在變化。因此,光線成為一種重要性的要素,可以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找尋銜接路徑,通過各種布光手法主觀性地體驗現實中時空的存在。
(3)光線影響影調敘事風格
“拍攝一部影片很像是在記錄一次旅行,同時按照最適合這部特定影片和它所包含的思想的方式去用光”。一部影片所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光效是根據影片敘事決定的,它的設計和運用都是為影片主題服務的。恰當合理的找出適合自己影片敘事的光線和光效對影片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也是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關鍵。
“光線”在影視拍攝中的審美體現在當代視覺呈現上。在影視空間中,以“視覺性”來呈現不同文化形態(tài)之間的融合,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生存背景,以向后回溯的目光呈現影片的特有魅力、觸發(fā)整體空間的審美與文化內涵,營造和烘托特定的敘事氛圍。用獨特的藝術語言來實現視覺化影視印象,傳遞其文化信息,并將它們的特色歸結出來加以復興,表現出獨有的空間和人物魅力,使電影呈現出多樣化的空間。
在國外經典電影《教父》中對于光線的運用和人物的塑造堪稱一絕。首先,整體影片偏暗的基調就奠定了敘事情節(jié)的悲劇性?!督谈浮返拈_場采用了頂光照明,這時殯儀館老板的特寫鏡頭非常緩慢,變焦后接一個全景鏡頭,用這種遮掩的方式,使影片開場充滿神秘感,制造戲劇張力。其次,本片最經典的就是頂光。在頂光的環(huán)境下,運用輔助燈光提高被攝物的亮度形成對比,也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呈現出諸多不一樣的變化,給人不一樣的體驗。有時候戈登會用到自制的輕型燈具,在實景中達到教父光的效果。這種拍攝出來的頂光效果,會形成異于常人的效果,如前額發(fā)亮,眼窩發(fā)黑,從而使人物形象的美感格外獨特,這正是戈登設計的最厲害的地方。緊接著切到一場亮到過曝的婚禮場景,昏暗的內景和明亮的外景形成強烈對比。由此一來,人們就猜不透教父是在想什么,留給人無限的遐想。而且戈登為了讓人物的頂光看起來更加顯眼和富有氛圍,還會讓人物抹一些油在頭發(fā)上,這樣頂光會更明顯。在故事的最后,導演運用了比較簡單的鏡頭和前景虛焦的手法揭露了情節(jié)的所有神秘感。因此,光影可以表達很多演員演不出來的意境。
“光線”作為影視拍攝的載體呈現不同的敘事影調。不同影片存在著不同的歷史文化,它們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共通性。在影視拍攝空間中,文化意象不僅要強調地域文化的相同屬性,也要突出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格。其中影片的原始基調極其重要,可以喚起人們共通情感并引起共鳴。需要以敬畏歷史的態(tài)度加以有效整合,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提高其審美觀賞價值,構成具有內在聯系和完整形態(tài)的經典,史詩級影片《霸王別姬》就是如此。
電影《教父2》海報
首先影片以兩個人的情感為故事主線,整個故事可以明顯感受到時間跨度大的特點。在影片中多用全景及人物運動全景來體現社會背景及當時的社會風俗風貌,塑造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人物狀態(tài)。其次,影片采用的是一個大倒敘的結構。整部片子使用昏暗的光線,給人一種陳舊、懷念和沉重的歷史質感。故事的開始就有一束很強的背光照進走廊,再慢慢打在兩個人身上,給人一種故事即將開始的感覺。兩人都身著白衣,但背景昏暗,對比較強,給人一種陳舊卻又夢幻、不真實的感覺。之后,影片中有角度過于強烈的順光,形成大片的白色與影子,加深空間縱深感與立體感,這種強烈的對比色塑造了黑白分明空間感。最后影片采用了側逆光,簡單地勾勒人物外部輪廓,刻畫了人物內心復雜的心理反應,這種強烈對比與氛圍營造真實地還原歷史與現實的悲哀,借京劇文化的興衰來書寫民族性格。
電影《霸王別姬》劇照
本研究科學理性地分析了光線藝術在影視拍攝空間中的重要性。光線是影視藝術的靈魂。在當下視覺文化成為主導的文化模式的氛圍中,更要內在地把握其藝術品性。
當代影視藝術最有感染力的手段是光線,在其領域內存在著非常廣泛的創(chuàng)作空間。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影視光線藝術的發(fā)展,它已經作為一部作品情感和內涵表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如今的影視動態(tài)拍攝,光線處理已經沒有“主體”了,只局限于視覺的呈現。因此,以后在拍攝創(chuàng)作學習過程中,應不斷地探索和提高自己的人文審美,引導大眾對真、善、美的追求,實現其長久性延續(xù)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