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湖北文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湖北 襄陽 441000)
2021年電影《懸崖之上》的熱映,打破了國產諜戰(zhàn)片一度沉寂的局面,帶來了新一輪對諜戰(zhàn)片類型風格與文化價值的討論,新媒體環(huán)境給國產諜戰(zhàn)片帶來的影響亦成為頗受關注的話題。其中突出的一點在于,新媒介技術帶來的新觀影方式正深刻影響著電影行業(yè)的生態(tài)。雖然流媒體發(fā)行放映對于“電影身份”的某種消解引發(fā)了爭議,但事實上,新媒體并未取代傳統(tǒng)的影院放映模式,而是塑造了互動性的、社會化的觀影方式,也為探討電影的社會文化角色提供了新的分析視角。
依托數(shù)字媒體與社交媒體平臺,觀影方式的突出特點在于互動性,用戶獨立的觀影行為通過虛擬空間的“彈幕”、評論可以形成實時互動交流,基于電影作品進行再次編輯的解讀、評論、混剪等作品也得以發(fā)布并引發(fā)新的評論互動。由此,雖然傳統(tǒng)的觀影沉浸感被滿屏彈幕所“打破”,但互動分享與情感共振讓人們沉浸于新的“狂歡”。諜戰(zhàn)電影以其曲折緊張、懸念迭起的“暗戰(zhàn)情節(jié)”不僅贏得大批觀眾的青睞,更是網絡平臺互動討論的熱點。這其中不乏青年觀眾,在以青年群體為主要用戶的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簡稱B站)、豆瓣電影等虛擬社區(qū)中,國產諜戰(zhàn)片也擁有頗高的“熱度”。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諜戰(zhàn)片故事內容隨時代發(fā)生著變化,并適應了商業(yè)化潮流,但其敘事設置總體上始終放置于中華民族抗戰(zhàn)、革命歷史背景之中,也成為近年來新主流電影的代表類型之一。因此,國產諜戰(zhàn)片在青年群體國家認同的建構上顯現(xiàn)出重要意義,其在新媒介技術環(huán)境下的影響機制值得探討。
考察電影對青年的影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項研究是赫伯特·布魯默(Herbert Blumer)的《電影與行為》,該研究基于個人觀影體驗記錄、觀影者與電影相關的談話信息等經驗性材料展開,指出了電影對青少年情緒、情感、觀念、行為等的影響。以這項研究為方法論依據,本文將考察以青年群體為主要用戶群的B站、豆瓣電影等虛擬社區(qū)中,青年觀影者對國產諜戰(zhàn)片的觀影體驗與評論,構成本研究的經驗材料。由于彈幕、評論等觀影交流具有高度的互動性與儀式化特質,形成了較強的情感連帶與集體身份認同,本文將基于互動儀式鏈理論,分析數(shù)字時代國產諜戰(zhàn)片觀影互動如何建構青年群體的國家認同。
儀式作為一種組織化、程式化和象征性的文化形式,體現(xiàn)著特定群體的社會關系與集體情感?;觾x式鏈理論的研究源于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他提出當人們聚于同一時空,相互的關注與感受成為儀式的開端;儀式作為群體行為規(guī)則具有社會整合的作用。美國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進一步提出互動儀式鏈理論,認為人們通過參與互動儀式能夠產生共同關注焦點,形成共享情感,并將其付諸“共同符號”加以尊崇,由此逐漸形成身份認同與集體團結。他指出了互動儀式啟動的條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的身體共同在場、對局外人設定了界限、人們的注意力集中于共同的對象并分享共同的情緒或情感體驗。雖然柯林斯強調了物理空間上的身體共在,而隨著新媒體技術帶來越來越廣泛的虛擬交往,互動儀式鏈理論已被用于分析社交媒體虛擬場景中的互動儀式。B站、豆瓣電影等社交媒體為青年群體構筑起諜戰(zhàn)片觀影互動儀式的平臺,提供了互動儀式啟動的諸要素。
身體共同在場被柯林斯視為互動儀式發(fā)生的一個必要性基礎條件,強調了物理空間上的面對面親身在場,這是由于互動儀式的發(fā)生需要通過身體的親身共在來觀察、感知群體中他人的狀態(tài),從而形成共享的關注與情感。然而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已為人們提供了充分的“云交往”空間,身體的虛擬在場已成為一種重要的互動方式。日益豐富的媒介技術提供了基于虛擬在場的集體意識與情感連接。
當然,在傳統(tǒng)的影院觀影中,除了“沉浸感”體驗,由于身體的親身共在,觀影者往往會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反應并受到影響,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群體的集體意識或集體情感。但影院中的互動顯然是十分有限的,新媒體空間中的虛擬在場則提供了更豐富的互動內容與儀式空間,B站彈幕更營造出“天涯共此時”的實時交流互動。
群體內的互動儀式具有排外性,以明確群體成員身份的一致性。B站自身具有二次元文化屬性,以其獨特的文化資本與符號資本形成趣緣群體,并對“圈外”人設限。而豆瓣自創(chuàng)立之初起也具有其鮮明的文化特性,并形成內部的趣緣圈子。
在B站、豆瓣電影中均能觀察到明確的諜戰(zhàn)片觀影群體,相互視為“同好”,在網站自身文化屬性與內部觀影趣味的雙重設限之下,推動了互動儀式的開啟。
在虛擬社區(qū)觀影或進行相關討論的互動過程中,基于電影符號表征形成了多重共同關注的焦點。首先,是共同觀看或討論的電影類型及電影本身;其次,是電影中的精彩片段,在B站中這些精彩片段會被UP主剪輯出來并進行二次編輯創(chuàng)作形成新的視頻作品,成為進一步被觀看和討論的焦點,在豆瓣中影評或短評也經常聚焦某些經典片段展開討論;最后,是基于青年群體的興趣偏好而對電影的某些特定方面形成的聚焦,如電影明星、電影音樂等。
而上述共同關注的焦點聚焦至一定程度會激發(fā)“刷屏式”彈幕與評論,以格式化、類型化的文本形成一種儀式化表達與互動。這并非無意義地重復,而是群體內高度認同與情感共振的體現(xiàn),達成了互動儀式啟動所需的共同關注與共享情感。
柯林斯不僅明確了互動儀式鏈啟動的條件要素,還進一步指出,這些要素會相互綜合強化并循環(huán)推進,當積累了高強度的共同關注與共享情感時,會產生如下結果:身份認同與群體團結,共同符號、情感能量,以及道德感。在青年群體諜戰(zhàn)片觀影互動儀式中,國家認同在上述作用機制下建構起來。
“認同”作為一種心理認識上的一致性及由此形成的社會關系,強調的是其共性;主體將進行“我是誰”“我和誰在一起”的身份確立,以及與此相對的對“他者”或“他們”的斥異性排他設限。因此,群體內部的“我們”的身份確認以及與群體外“他們”的身份區(qū)分成為認同建立的一個重要方面。
回顧歷史,這種敵我之間的二元對立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條矛盾主線,在20世紀的反特片中有著突出的表征。《國慶十點鐘》《羊城暗哨》《英雄虎膽》等傳統(tǒng)的反特片在情節(jié)結構和人物關系設置上,體現(xiàn)出一種敵我界限、階級陣線分明的特點,“敵人”及斗爭雖然處于隱蔽狀態(tài),但敵我雙方界限不會混淆。而這種狀況似乎在新世紀的國產諜戰(zhàn)片中迎來了一種“身份困惑”的轉向。新世紀以來的國產“諜戰(zhàn)”類電影在人物關系設置和結構上出現(xiàn)一種“鏡像式”的身份關系,并結合了多線索敘事結構。由此,“潛伏”任務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釋放出人性復雜層面的同時主體身份也變得曖昧不明。并通過多種通俗化敘事模式,探討了主體的身份困惑。
對于這一轉變,有學者認為這恰是對后冷戰(zhàn)時期全球化背景下普遍性的身份困惑癥候的表達,而同時亦有學者從國家認同的視角提出擔憂,認為這是對國家民族話語的改寫,當“敵人”變得模糊,諜戰(zhàn)電影中民族國家認同也愈來愈成為一個空洞的“能指”,需要警惕的是跨國資本主導下的文化邏輯的影響。那么,當新世紀諜戰(zhàn)片中,這種“鏡像式”的身份困惑敘事改變了以往敵我二元對立的身份確認設定時,青年觀影群體如何完成對群體內部“我們”的身份確認,進而建立國家認同呢?
互動儀式鏈理論指出,互動儀式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共同符號”的生成,它來自成員所共同關注和認可的對象,能夠使成員感受到自身與集體的相關性,通常以文字或形象化的圖像來表征,涂爾干將之稱為“神圣物”。青年群體作為諜戰(zhàn)影片的觀影者,在B站、豆瓣等社交平臺營造的虛擬在場情境中,以彈幕、評論留言形式展開互動儀式,除影片的敘事、人物、藝術風格、影人的演繹等能夠成為關注與討論的對象外,無疑影片傳達的價值與情感亦是一個突出且重要的方面。在對諜戰(zhàn)片尤其是受到青年觀眾認可的諜戰(zhàn)片進行的觀影討論互動中,形成了一個十分鮮明的共同關注對象以及伴隨著的情感共振,即民族英雄的受難與犧牲及其帶來的情感震動。
在影片《風聲》的觀影互動中,形成了對顧曉夢犧牲以及遺言的共同關注。以B站中播放量高達200多萬的一則《風聲》解說視頻為例,在這則視頻的評論區(qū)中,點贊最高的一條評論內容便是顧曉夢遺言的文本:“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于萬一。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卻將與你們同在。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睂@條評論的回復也幾乎以“向先輩致敬”“淚目”“哭了”呈現(xiàn)出一致的“隊形”。而在豆瓣電影短評中,最熱門的評論內容同樣是這份遺言文本。同時,這一文本在B站和豆瓣電影中不斷地被不同網友在評論中反復呈現(xiàn)。與此類似,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李俠烈士最后用電波留下的那句“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也在B站及豆瓣評論區(qū)中反復被呈現(xiàn),并伴隨著崇敬之情與愛國之情的表達。這部于1958年上映的反特電影,在2021年修復重映,并在2019年被改編為舞劇,2021年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名單,引起了青年群體的關注與討論。
青年群體在評論區(qū)對影片中犧牲英雄的遺言進行重復式、模式化表達,形成一種儀式化語言與互動,由此進行的是一種情緒感染與情感交流,傳達出對那些為民族國家獻出生命的烈士的崇敬之情。并且,在重復表達的基礎上,對英雄遺言中關鍵詞句進行凸顯與解讀,如顧曉夢遺言中的“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老鬼、老槍不是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對“民族存亡”“精神、信仰”的關鍵詞提煉,伴隨著彈幕與評論儀式語言中圍繞“國家”及國族身份進行的熱愛、自豪、感激與祝福等情感表達,將情感聚集共振達至集體的民族國家情感“動員”,完成了對民族英雄“精神”“信念”的意涵凝練與象征化、符號化,并由此實現(xiàn)了“國家”的具象呈現(xiàn)。這也意味著互動儀式中“共同符號”的產生。
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盡管新世紀國產諜戰(zhàn)片由以往敵我二元對立式的身份確認敘事,轉向呈現(xiàn)揉進人性復雜層面的“身份困惑”敘事,但如果影片仍然能夠通過自身的敘事邏輯對國家形象進行呈現(xiàn),那么青年群體亦能夠對影片中國家形象的表意符號進行識別與解讀。如上文所述,基于新媒介技術營造的虛擬在場空間,青年群體在觀影互動儀式過程中,對影片中的標志性文本進行重復性刷屏式表達,生成了凝聚民族國家情感的“共同符號”,即被群體尊崇的“神圣物”,同時亦是“群體團結”和國族身份認同的象征。
通過互動儀式,除了產生上述被尊為“神圣物”的共同符號及由身份確認而建立的群體團結外,還有另外兩項重要的結果,即“情感能量”與“道德感”。如果說前兩者的產生更多的是基于一種相對短暫的儀式滿足感,如“刷屏”式的彈幕與“隊列整齊”的評論留言所帶來的“高強度節(jié)奏連帶”與“集體興奮”;那么,“情感能量”則需要通過較長期的、更豐富的互動行為來獲得與維持,進而產生維護群體正義的“道德感”。
國產諜戰(zhàn)片的青年觀影群體圍繞國家、中華民族進行的互動儀式并未僅止于短暫的情感節(jié)奏連帶,而是進行了較長期和自主性更強的多種互動行為,將愛國情感轉化為持續(xù)的情感能量;并且,這種互動行為同時構成了一種集體記憶的在線書寫。法國社會學者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將集體記憶界定為特定社會群體成員共享往事的過程和結果。作為“社群成員的共享記憶”,集體記憶也被認為是族群認同的基本依據,是“凝聚性的文化結構”。新媒介技術帶來了新的數(shù)字化記憶場域,為關于國家民族歷史的集體記憶帶來新的書寫平臺與書寫方式。由此,基于諜戰(zhàn)片的觀影互動形成了青年國家認同建構的雙重邏輯——互動儀式鏈與集體記憶的書寫。
一方面,從時間的持續(xù)來看,青年群體的觀影互動儀式通過較長時間的參與不斷產生并維持著情感能量,互動儀式鏈得以良序運轉;同時,也積累、沉淀著集體記憶。電影《風聲》上映于2009年,距今已10年有余,在豆瓣電影及B站上對其的觀影互動討論也一直持續(xù)至今。豆瓣電影中,前述內容為呈現(xiàn)顧曉夢遺言文本的評論留言獲得最高贊,其出現(xiàn)時間為電影上映之初的2009年10月;隨后,對于這一文本的呈現(xiàn)與解讀至本文數(shù)據收集與成稿時仍一直持續(xù),除了如最初的評論形式直接引用遺言文本外,也增加了更多的解讀,如“重鑄華夏榮光吾輩義不容辭”(豆瓣網友“Teng”,2022.05.31)、“民族存亡之際,舍生取義之時,我輩奮不顧身”(豆瓣網友“碼字苦手”,2022.05.30)等。
B站中對于《風聲》的解讀視頻也依然在持續(xù)發(fā)布,有UP主在2022年5月1日發(fā)布了一個時長約50分鐘的影片解讀視頻,一個月內獲得了超過90萬的播放量,超過8000條彈幕,以及近2000條評論,其中最高贊評論仍然是顧曉夢的遺言文本,在視頻發(fā)布的一個月內,也持續(xù)出現(xiàn)由這一文本生發(fā)而來的關于中華民族、國家的評論留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篇氣勢恢宏的文言文本:“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測,剛不能制,……天下有饑者,如己之饑;天下有溺著,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別親離子而赴水火,……長河為咽,青山為證;豈曰無聲?河山即名!……”該文出自北京西山無名英雄紀念廣場上的紀念碑主碑銘,為紀念20世紀50年代為了國家統(tǒng)一、人民解放事業(yè)犧牲于臺灣隱蔽戰(zhàn)線的無名英雄而作。在B站網友的觀影留言中,這篇文本被多位網友引用。
可見,觀影互動儀式中,民族英雄成為承載著國家民族情感的象征符號,并成為共同關注的“神圣物”與“情感能量”的存儲之處;進而不斷作為情感推動力與關注點啟動后續(xù)的互動儀式,互動儀式鏈良序運轉的同時,愛國情感不斷生發(fā)、集聚,群體團結與國家民族認同由此產生。同時,這種圍繞抗戰(zhàn)英雄而持續(xù)進行的儀式化、協(xié)作性書寫,也在不斷喚起青年群體對中華民族抗戰(zhàn)與國家命運變遷歷史的集體記憶,構成青年群體的在線集體記憶實踐。
另一方面,從互動行為的特點來看,隨著互動儀式的推進,互動行為的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自主性更強,也進一步從多個層面進行著基于社交媒體平臺的集體記憶書寫。青年群體在作為觀影者通過彈幕、評論參與互動之外,還進一步作為UP主創(chuàng)作和發(fā)布視頻,參與度的提升意味著情感能量的加值。從B站中上傳的視頻來看,幾乎涉及了國內不同階段的諜戰(zhàn)片與反特片。
上傳的視頻內容以及相關彈幕與評論內容則涉及了更豐富的維度,并指向集體記憶的建構。其一,對電影中角色、事件等原型的追溯。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評論留言中,網友追溯了片中“李俠”這一角色的原型,指出其人物原型是“李白”烈士,電影根據真實事跡改編而成;李白烈士曾在中央軍委無線電學校(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筆者注)學習,因此,一些網友留言“向西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筆者注)校友致敬”;還有網友留言,李白烈士墓和烈士故居在上海,應該前去緬懷。《懸崖之上》的評論留言中,網友追溯了影片中的事件原型“烏特拉”行動,通過資料的收集與呈現(xiàn),展開對歷史上“烏特拉”行動的背景及實施方案的介紹與討論。
其二,對影片歷史背景的追溯,《風聲》的一個解說視頻在開頭便追溯了電影發(fā)生的歷史背景,為觀眾解讀了電影開頭出現(xiàn)的一個片段:一系列關于“暗殺”日軍及日偽首領的報刊新聞報道,指出片段里出現(xiàn)的新聞報道中的真實人物、部隊等,如南京大屠殺重要罪魁之一的柳川平助、關東軍防疫給水部即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并指出,這一片段以虛實交錯的歷史人物、事件,“刻畫了一個風云詭譎、暗流涌動的1942,而新聞中的‘暗殺’‘潛伏’等詞匯也描述出了一個特殊的、重要的陣線,即潛伏陣線”。
其三,歷史與現(xiàn)實的時空勾連。集體記憶的一個重要特性在于,它并非僅關乎“歷史”或“過去”,而是在一定的具體情境中,在“實踐的溝通中進行的集體回憶”,因此,“現(xiàn)在”或“當下”對集體記憶的書寫產生著重要影響??梢哉f,集體記憶既關乎歷史,也關乎當下。在諜戰(zhàn)片觀影互動中,青年群體并非僅對影片中人物、事件、背景等客觀歷史進行追溯與回憶,還從當下的情境去回望與言說那段中華民族抗戰(zhàn)歷史,并從歷史的解讀來關照當下,形成了一種歷史與現(xiàn)實的勾連。在《風聲》《懸崖之上》《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影者的評論中,有網友以站在當下與民族英雄對話的方式留言:“李白同志,你看到這盛世了嗎?”(豆瓣電影網友“魔力ESP”,2022.03.26)“這盛世如你所愿?!?豆瓣電影網友“時路”,2022.03.23)有網友在相互交流中從當下自身出發(fā)去體悟抗戰(zhàn)英雄與歷史:“一個眼神就可以為對方慷慨赴死,我真的無法想象那個年代的人都是什么樣的勇氣和信仰??!”(B站網友“麻辣小籠包”,2022.5.28)“回復@麻辣小籠包:不是為了個人,只為了共同的理想,一個偉大的中國,先烈們能看到今天的我們,也會很欣慰的!”(B站網友“一棵柴胡草”,2022.6.2)“回復@麻辣小籠包:是的,每每想起,覺得渾身充滿力量?!?B站網友“你在等一輛火車”,2022.5.28)進而是對祖國與當下生活的珍惜與捍衛(wèi):“不只那時,其實現(xiàn)今依舊是危急之時,吾輩仍須堅定信仰?!?B站網友“n1s1”,2022.05.02)“不是只有戰(zhàn)爭侵略才會讓民族陷入存亡之際,在和平時期,我輩也應時刻保持高度自覺,努力奮發(fā),建設強大祖國?!?B站網友“jennyxiu517”,2022.05.02)
綜上所述,于觀影互動儀式鏈之中,通過較長時間與更多維度的互動儀式參與,青年群體國族身份認同與群體團結轉化為持續(xù)性的情感能量以及對國家、民族“神圣物”的推崇,國家認同感進一步增強。而正如涂爾干所言,當“神圣物”為人們共同擁有,便會禁止并不能容忍對其的背離或侵襲。因此,這也從另一面激發(fā)了青年群體積極守護、捍衛(wèi)祖國的強烈“道德感”。而于集體記憶的書寫實踐之中,電影本身是一種對記憶再編碼的方式,青年群體基于諜戰(zhàn)片人物、情節(jié)、背景等元素通過在線互動展開了關于抗戰(zhàn)歷史的記憶書寫。雖然這種在線協(xié)作式的記憶書寫方式可能呈現(xiàn)出零散的甚至碎片化的狀態(tài),但仍體現(xiàn)出其彰顯國族身份、凝聚國家認同的特殊意義:一方面將青年群體獨特的話語與文化符碼納入了國家認同的表意系統(tǒng);另一方面相較于以往官方主導的抗戰(zhàn)記憶書寫,體現(xiàn)出了青年群體立足當下與自身而自主生成的共同命運感與共持的價值信念。
數(shù)字時代電影的新媒體傳播并非僅意味著傳播渠道的變化,而是傳播主體與技術邏輯的根本性變化。社交媒體平臺強烈的互動屬性形成了新的觀影與影評方式,區(qū)別于傳統(tǒng)影評的專業(yè)取向與對影像世界美學問題的回應,網絡影評更多地指向了電影的社會影響與藝術的現(xiàn)實之維。而作為網絡原住民的青年群體,其表達與互動場景更大限度地在虛擬空間延展。青年群體基于虛擬在場進行的觀影互動交流,構建出了鏈接共同情感、書寫集體記憶、詢喚國家認同的神圣儀式。
與此同時,我們也還需要回到電影本體進行思考。那便是,青年群體并非對所有諜戰(zhàn)電影展開了觀影互動儀式及國家認同建構;同時,引發(fā)了較高“熱度”互動的影片,不僅包括新世紀以來的《風聲》《懸崖之上》等諜戰(zhàn)類型片,《永不消逝的電波》《黑三角》等20世紀50—70年代的經典反特片及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影片也在其中,而與《風聲》上映時間較接近的《秋喜》《東風雨》《密戰(zhàn)》等影片未形成明顯的青年觀影互動儀式及國家認同討論??梢?,青年群體是否基于某一部影片展開互動儀式,并非依據其是新型的、類型化的諜戰(zhàn)片還是傳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較強的反特片。進一步從其觀影互動交流來看,一方面,除了《永不消逝的電波》經官方重新上色修復上映外,《黑三角》《古剎鐘聲》《地下尖兵》等影片在B站經由UP主自主修復并集合為系列形式發(fā)布;另一方面,在彈幕及評論交流中,青年群體也會談到這些影片在人物形象上的臉譜化、敘事上的二元對立設置及其中的冷戰(zhàn)色彩等,但更多的是考慮當時的歷史背景而抱以理解而非苛責,并仍能在互動儀式中形成圍繞國家的共同關注點與共享情感。
這表明即便在新的觀影方式下,電影中國家形象的表意方式仍十分重要。無論是傳統(tǒng)觀影中電影敘事程序所完成的對大眾心理的文化建構,還是社交平臺中互動儀式所達成的共享情感與共同體的想象,基于電影本身的影像國家的表意符號生成依然值得關注。于諜戰(zhàn)片而言更有其特殊之處,正是由于其“暗戰(zhàn)”情節(jié),在其中國家形象往往是不直接“在場”的,人物的真實身份與信仰也需要盡力“隱藏”,因此,如何對國家形象與信仰進行表達更考驗影片的敘事與表述策略。顧曉夢繡在旗袍上的遺言代碼最終在光影中被娓娓道來,李俠以電波傳達出的訣別信息“永不消逝”,以及電視劇《潛伏》中余則成躲起來低沉卻昂揚地朗讀《為人民服務》……其中的國家形象與信仰表達不僅基于影片自身的敘事邏輯,還在于其具象化的、儀式化的表意符號系統(tǒng)建構,于壓抑的“潛伏”中,成為激發(fā)民族國家認同的原初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