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鴻
作者:沈念 出版單位:北岳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2月
大湖即洞庭湖。在《大湖消息》開卷之前,我決不會想到沈念筆下所寫的是一個個與洞庭湖密切相關(guān)的普通人。
洞庭湖的湖寬湖窄、潮起潮落決定著他們以及眾多家庭的命運起伏。
一頭小江豚的出生給老朱帶來的是如同添丁般的喜悅,每次行船時遇到江豚,他都會讓駕駛船的同事將發(fā)動機關(guān)掉,不驚擾它們的世界;在水上漂了幾十年的江哥,有一年下湖回來見幾個砍葦客抓了一只黑色的鳥,他花錢買回來為它養(yǎng)傷,傷好后將它放飛。這只黑色的鳥叫東方黑鶴……
這些人出身、背景、經(jīng)歷皆不同,然他們共同擁有的精神特質(zhì),便是對別的生命有著發(fā)自心底的愛。唯有如此,這些普通人才從更多普通人中“脫穎而出”,走進《大湖消息》。
“天地間,水流旁,光影里,我始終會看到一個人,與自然萬物一起風(fēng)雨同行、相濡以沫、堅韌生長。那又不僅是一個人,而是前赴后繼的一群人?!鄙蚰钤跁胁恢挂淮慰畤@他筆下并非虛構(gòu)的人物。
行走大湖的沈念,是細心的、誠心的,更是俯身的。他知他們的悲、懂他們的苦、惜他們的樂、敬他們于生活中的熱愛與不屈。對沈念而言,從君山到采桑湖,從六門閘到七星湖,從七星湖再到紅旗湖,既是腳步的轉(zhuǎn)移,更是生命的進一步豐富。更何況,與人一樣,一種種動物也是傳送大湖消息的源頭之一。
動物與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在沈念筆下,它們是主動的、活躍的,是流動的、變幻的,是有千百種形態(tài)的,是難以言盡之美的載體。在空中飛出一段距離的白鶴,如一片鋪展的葉子,頭、脖頸、腳沒有任何彎曲,這是極美的飛行姿態(tài),再輔以清悅的鶴鳴,簡直美到了極點。一大一小兩頭江豚相伴游動,游了一會,小的那頭就趴在大的那頭背上,大的身體側(cè)向一邊,露出另一邊的鰭肢,小的則乖順地貼向腹部,這是江豚媽媽在哺乳,這是濃濃母子情的流露。
當(dāng)愛護綠水青山不僅是法律條文,當(dāng)保護湖泊濕地不只是政策舉措,當(dāng)平等意識與共生共榮成為多數(shù)人的共識,人之外的萬物才能從沉重的枷鎖與密不透風(fēng)的束縛中掙脫出來,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個性、活力、美麗。惟愿,曾經(jīng)的哀傷、惶恐、走投無路遠離它們。在書里,沈念給予它們最真的關(guān)切;在心里,沈念給予他們最深的祝福。
毫無疑問,沈念寫出了大湖的包容。在大湖的懷抱里,人與萬物皆如同充滿稚氣的孩子,時而淘氣、時而乖順,時而撒潑、時而溫和,時而內(nèi)斂、時而出格,然而不管如何,大湖均不吭一聲悉數(shù)接納。所有的傷害,都在時光的穿梭中被它頑強修復(fù),盡管注定傷痕累累。所有的關(guān)愛,在被它銘記于心之后,回贈出更多的愛,愛與被愛同時指向大湖與人類。
對沈念來講,大湖之大不只是面積,而在于其包容萬物的廣闊胸襟,還在于它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無邊無際。
故而,大大的洞庭湖也不僅僅是地理空間,它更是一個無可替代的精神場域,這里有作者年少時的諸多記憶,也是他借以眺望人間的重要窗口。眺望也好,回望也罷,生活在這里的人們與沈念并不是毫無牽扯的。
說到底,沈念寄托于字里行間的是誠摯的敬意,對大湖也對圍繞著大湖生活的所有生命。“水的內(nèi)涵遠比我們見到的模樣要復(fù)雜。在與水的對視中,我看清人,也看清自己。我?guī)е次?、悲憫、體恤的‘偏見’,沿著水的足跡尋訪。”沈念的書寫已告一段落,他的行走不會停止。
本期推薦
一杯茶里的山河故人情
作者:王旭烽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月
讀懂兩人爭與斗,讀盡晚清五十年
作者:徐志頻
出版社:現(xiàn)代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