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曉
在十二生肖中,猴排在第九位。猴屬于靈長類哺乳動物,活潑好動、聰明伶俐,常常是智慧的象征。
弼馬溫
豆苗兒們,一說到猴,你最先想到的就是《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吧?孫悟空機(jī)智聰明、幽默風(fēng)趣、身懷絕技,是很多小朋友喜歡和崇拜的對象。孫悟空大鬧天宮后,玉皇大帝給他封了一個叫“弼馬溫”的官,專門負(fù)責(zé)管理天庭的御馬,希望他不再搗亂。
明朝醫(yī)藥學(xué)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馬廄畜母猴,辟馬瘟疫?!币馑际丘B(yǎng)馬的人在馬廄中養(yǎng)一只母猴,能防止馬群生瘟疫。所以“弼馬溫”其實是“避馬瘟”的諧音。
馬上封侯
“侯”在古代是一種爵位,與“猴”同音。古人常將猴制作成各種擺件和配飾,表達(dá)美好的祝福,比如猴騎在馬背上,被人們寓意為“馬上封侯”;一只小猴騎在一只大猴的背上,被人們寓意為“輩輩封侯”。
豆苗兒們,和猴有關(guān)的成語有很多,比如殺雞儆猴、尖嘴猴腮、沐猴而冠等。猴聰明機(jī)靈,但在這些成語中,人們賦予猴的形象卻不怎么好。在下面要講的這個成語故事里,猴子就成了被嘲笑的對象!
朝三暮四
戰(zhàn)國時期,宋國有一個老人在家中養(yǎng)了一大群猴子。和猴子相處久了,猴子們想什么,老人一看就知道,老人說什么,猴子們也能明白。猴子每天要吃很多食物,沒過多久,老人家里的食物就不夠吃了。老人打算以后每天少給猴子喂些食物,但又怕它們不高興,于是就對猴子說:“從明天開始,每天早晨給你們吃三顆橡栗,晚上四顆,可以嗎?”猴子們聽完后又跳又叫,非常生氣。老人又說:“那就早晨給你們四顆,晚上三顆,這樣可以了吧?”猴子們一聽,高興得在地上翻起了跟頭。
“朝三暮四”原來比喻聰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別事情,后來形容反復(fù)無常。
下面,讓我們一起為這幅可愛的圖畫涂上顏色吧!
豆苗兒們,快把涂好顏色的作品拍下來,發(fā)到我們的郵箱吧!或許在今后的某一期雜志上就能看到它喲!
郵箱:xuedouyued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