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镕
武寧縣中醫(yī)院 (江西武寧 332300)
手術是治療痔瘡患者的主要方式,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形切除術(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采用特制吻合器,行環(huán)形切除直腸黏膜和黏膜下組織后再行組織吻合,可使脫出肛墊回縮至原位,使其恢復正常解剖結構,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1]。但大多數(shù)痔瘡患者術后伴有肛周疼痛、肛腸動力學異常等現(xiàn)象,不僅影響排便功能,而且不利于術后恢復。因此,痔瘡術后仍需給予一定的康復干預,以減輕術后疼痛,改善肛腸動力學指標。高錳酸鉀坐浴是外科術后常用的康復方式,具有殺菌、抗感染、止痛等作用,利于減輕手術創(chuàng)傷,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但仍有部分患者經(jīng)坐浴治療后康復緩慢[2]。止痛如神湯屬于中藥制劑,具有潤腸通便、行氣利濕等功效,常用于痔瘡腫脹疼痛的臨床干預,且應用效果較好[3]。鑒于此,本研究探討PPH 聯(lián)合止痛如神湯對痔瘡患者肛腸動力學指標及疼痛程度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痔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擲硬幣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40 例。試驗組男24 例,女16 例;年齡46~66 歲,平均(56.15±2.12)歲;病情程度,Ⅱ級22 例,Ⅲ級18 例;內(nèi)痔12 例,混合痔28 例。對照組男28 例,女12 例;年齡45~67 歲,平均(55.86±2.06)歲;病情程度,Ⅱ級17 例,Ⅲ級23 例;內(nèi)痔15 例,混合痔2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符合痔瘡的相關診斷標準[4],并經(jīng)內(nèi)鏡檢查確診;符合手術指征;均在醫(yī)院接受手術治療;術前排便功能正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肛腸疾??;合并結直腸惡性腫瘤;合并腸梗阻;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因其他疾病導致的便血、肛周疼痛等;既往有肛腸手術史。
所有患者均行PPH 治療:術前6 h 禁食禁飲、術前4 h 排空腸道,術前行局部麻醉,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將肛腸擴張器置入肛門,之后取出內(nèi)芯,采用7號線對擴張器進行縫扎固定,完成固定后置入肛鏡縫扎器,采用7號線于齒線上側(cè)3~4 cm 處做荷包縫合;退出縫扎器后張開吻合器,將吻合器頂端放置在荷包縫線上側(cè)打結,采用帶線器將縫線從吻合器孔拉出至肛門外,并采用牽拉縫線將痔上黏膜組織置入吻合器套管內(nèi),之后旋緊吻合器激發(fā)1 min,最后,打開吻合器并退出肛內(nèi),檢查病變組織清理情況、吻合口有無活動性出血,確認無異常后行電凝止血,術畢。
對照組術后采用高錳酸鉀溶液坐浴,以1∶5 000配比溶液,坐浴20 min/次,2次/d,共治療2周。
試驗組術后采用止痛如神湯浸泡:藥方包含蒼術、防風、大黃、黃柏各10 g,桃仁、皂角刺、秦艽各15 g,當歸、澤瀉、檳榔各5 g;便秘嚴重者加麻仁15 g,腫脹嚴重者加芒硝20 g、梔子10 g,疼痛嚴重者加羌活9 g、赤芍15 g;將上述藥物加入2 500 ml 清水中浸泡20 min,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0 min,煎煮后將藥液倒入盆中去渣,待水溫低至38 ℃左右進行坐浴,20 min/次,早晚各浸泡1次,共治療2周。
(1)肛腸動力學指標:分別于術前及治療2周后采用消化道壓力監(jiān)測儀(合肥凱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XDJ-S8型)檢測兩組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及直腸靜息壓。(2)疼痛程度:分別于術后1 d 及治療2周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評估兩組疼痛程度,量表評分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最劇烈的疼痛,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嚴重。
術前,兩組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及直腸靜息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兩組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均低于術前,直腸靜息壓均高于術前,且試驗組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直腸靜息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肛腸動力學指標比較(mmHg,±s)
表1 兩組肛腸動力學指標比較(mmHg,±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肛管靜息壓術前 治療2 周后試驗組 40 75.44±3.75 52.26±3.18a對照組 40 76.12±3.82 60.45±3.55a t 0.803 10.868 P 0.424 <0.05組別 例數(shù) 肛管最大收縮壓術前 治療2 周后試驗組 40 154.36±16.62 122.45±12.75a對照組 40 156.78±16.85 134.18±14.64a t 0.647 3.821 P 0.520 <0.05組別 例數(shù) 直腸靜息壓術前 治療2 周后試驗組 40 6.25±0.72 9.24±1.08a對照組 40 6.32±0.75 8.35±0.86a t 0.426 4.077 P 0.671 <0.05
術后1 d,兩組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兩組VAS 評分均低于術后1 d,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分,±s)
表2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分,±s)
注:VAS 為視覺模擬評分法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1 d 治療2 周后 t P試驗組 40 5.65±0.48 1.22±0.24 52.208 <0.05對照組 40 5.58±0.45 1.87±0.28 44.272 <0.05 t 0.673 11.147 P 0.503 <0.05
PPH 治療痔瘡可重新提升肛墊位置,恢復肛管黏膜及括約肌的正常解剖結構,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PPH 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6]。但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傷及肛腸組織,易導致肛腸動力學改變,加之肛周神經(jīng)豐富,患者術后伴有不同程度疼痛,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術后排便功能和康復訓練,進而影響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因此,痔瘡患者術后的康復干預成為臨床重點關注的問題。
中醫(yī)學認為,痔瘡術后疼痛與氣血瘀滯、濕熱邪氣等因素有關,結扎或手術創(chuàng)傷對經(jīng)絡造成損傷,導致經(jīng)脈阻斷、氣滯血瘀,進而導致風燥濕熱下迫,邪氣搏結于肛門而導致肛腸功能紊亂、肛門腫痛。因此,中醫(yī)干預痔瘡術后患者注重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等方向[7]。止痛如神湯為中藥制劑,方劑出自《醫(yī)宗金鑒》,屬于痔的傳統(tǒng)治療方劑[8]。方中桃仁、當歸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功效,澤瀉與檳榔配伍可利尿消腫,蒼術與黃柏配伍可祛腸風,大黃清熱解毒、祛瘀通絡,皂角刺潤腸通便,秦艽、防風祛風止痛,諸藥共奏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祛風止痛等功效,適用于痔瘡術后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周后,試驗組肛管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直腸靜息壓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PPH 聯(lián)合止痛如神湯干預痔瘡術后患者可進一步改善肛腸動力學指標。分析原因在于:在止痛如神湯中,大黃可通過抑制鈉離子和鉀離子,促進肛腸上皮細胞離子主動運轉(zhuǎn),進而改善肛腸功能,以發(fā)揮潤腸通便作用,利于改善肛腸動力學[9];檳榔可通過調(diào)節(jié)腦腸肽激素水平,促進胃腸道運動,進而改善肛腸感覺、運動功能,同樣有助于改善肛腸動力學指標[10]。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治療2周后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PPH 聯(lián)合止痛如神湯可進一步減輕痔瘡患者術后疼痛。究其原因為:在止痛如神湯中,秦艽可通過抑制術后炎癥因子滲出、抑制自由基生成,以減輕手術造成的炎癥創(chuàng)傷和術后氧化損傷,利于減輕疼痛癥狀[11];防風中包含的色原酮、香豆素等可通過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對疼痛的敏感性,以提高患者疼痛閾值,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還可通過抑制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kB 信號通路,減少術后炎癥因子釋放,以減輕炎癥損傷,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12]。
綜上所述,PPH 聯(lián)合止痛如神湯加減有助于改善痔瘡患者的肛腸動力學指標,減輕術后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