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楊 春
1.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四醫(yī)院軍事精神醫(yī)學科,江蘇常州 213003;2.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四醫(yī)院青少年兒童心理中心,江蘇常州 213003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中常見的精神疾病,具有高病發(fā)率、高復發(fā)率等特點,給患者及其家屬造成了很大痛苦[1]。目前的醫(yī)療條件尚無法對精神分裂癥的發(fā)作進行識別、監(jiān)測,多在發(fā)作后通過藥物進行治療[2-3]。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主要代謝產物,目前認為是通過對中樞多巴胺2(dopamine 2,D2)受體和5-羥色胺2A(5-hydroxytryptamine 2A,5-HT2A)受體拮抗的聯(lián)合作用介導的[4]。阿立哌唑D2 受體的部分激動劑,同時也是5-HT2A 受體的拮抗劑[5-6]。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兩者各自具有其獨特的特點,目前有關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及對血清神經調節(jié)蛋白的影響尚鮮見報道。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四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分組進行研究,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選取2018 年11 月至2021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02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帕利哌酮組和阿立哌唑組,每組51 例。兩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21-01-002)。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7],且均為首次發(fā)??;年齡>18 歲;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有嚴重肝功能損害;有癲癇疾病史;對本研究所用藥物中的任一成分存在過敏史;既往接受相關藥物治療;中途換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或轉院;有嚴重焦慮、自殺傾向;不配合治療;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帕利哌酮組給予帕利哌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治療,每次6 mg,1 次/d;阿立哌唑組給予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治療,每次5 mg,1 次/d。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治療3 個月后對臨床效果進行評估。
(1)比較兩組不同時刻(治療前、治療1 個月、3 個月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8]評分,該量表包括7 項陽性癥狀量表(7~49 分)、7 項陰性癥狀量表(7~49 分)及16 項一般精神病理癥狀量表(16~112 分)組成,每個量表癥狀條目均從無癥狀到極嚴重,按1~7 級評分;PANSS 評分為以上3 個分量表的得分之和。(2)比較兩組臨床療效[9]:①PANSS 評分降低75%~100%為痊愈;②PANSS 評分降低50%~<75%為顯效;③PANSS評分降低25%~<50%為有效;④PANSS 評分降低<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神經調節(jié)蛋白1(neuregulin 1,NRG1)、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3 200 r/min(離心半徑8 cm)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保存待測;NRG1、NSE 均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測定(試劑盒購于北京誠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4)比較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5.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兩比較采用t 檢驗,多時間點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ANSS 評分組間比較、時間點比較及交互作用,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組內比較:與治療前比較,治療1、3 個后月兩組PANSS評分均降低(P <0.05);與治療1 個月后比較,治療3 個后月兩組PANSS 評分均降低(P <0.05);組間比較:帕利哌酮組治療1 個月后和治療3 個月后PANSS評分均低于阿立哌唑組(P <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刻PANSS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不同時刻PANSS 評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與本組治療1 個月后比較,bP <0.05;與阿立哌唑組同期比較,cP <0.05。PANSS 評分: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評分
帕利哌酮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阿立哌唑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NRG1、NSE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NRG1 水平均升高,且帕利哌酮組NRG1 水平高于阿立哌唑組(P <0.05);治療后,兩組NSE 水平則較治療前降低,且帕利哌酮組NSE 水平低于阿立哌唑組(P <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NRG1、NSE 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治療前后NRG1、NSE 水平比較()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 <0.05。NRG1-神經調節(jié)蛋白1;NSE-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精神分裂癥患者治愈率較低,自殺率和致殘率均較高,應及時給予積極治療[10-13]。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具有療效好、安全性高等特點,在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的效果較好[14-16]。通過對比帕利哌酮、阿立哌唑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阿立哌唑的作用機制來源于對D2、5-HT2A受體高度拮抗的結果,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臨床癥狀[17]。帕利哌酮為一種新型的抗精神藥物,可改善患者的陽性、陰性癥狀,同時還可通過滲透性控釋給藥系統(tǒng),平穩(wěn)釋放藥物活性[18-20]。帕利哌酮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阿立哌唑組,推測可能原因為帕利哌酮的藥效維持時間較長,可通過有效緩解臨床癥狀,近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NRG1 能夠促進正常的腦發(fā)育主要是通過加速神經細胞的增生、再生途徑來完成的[22-24]。NSE 屬于糖酵解同工酶二聚體,在機體正常狀態(tài)下,NSE 水平保持較低水平;若機體遭受損害時,其可從胞漿釋放到腦脊液、細胞間隙中,并進入機體外周血的循環(huán),近而導致NSE 水平升高[25-27]。本研究發(fā)現,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可有效調節(jié)血清神經調節(jié)蛋白水平。分析原因可能為,由于帕利哌酮藥物成分的特殊性,可在提高臨床療效的同時能夠有效調節(jié)血清神經調節(jié)蛋白水平。本研究還發(fā)現,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均安全可靠。
綜上所述,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調節(jié)血清神經調節(jié)蛋白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