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安保
(廣州眾禹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三隆鎮(zhèn)防洪整治工程位于三隆鎮(zhèn)區(qū),三隆鎮(zhèn)位于靈山縣西南部,距縣城36 km。北靠雞龍山、東南相鄰那隆鎮(zhèn),西北相鄰舊州、 陸屋鎮(zhèn)。全鎮(zhèn)總面積132.5 km2,下轄17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438個自然村。耕地面積3237 hm2,水田面積 2297 hm2。總人口56 335人,其中農業(yè)人口54 838人。
欽江三龍鎮(zhèn)河段兩岸為天然河岸,岸上大部分為農田,河岸邊坡為1∶0.3~1∶2.0,坡面凌亂,岸坡塌陷嚴重,存在有沖蝕地基、侵蝕岸坡、主流迫岸、沉降等威脅;右岸新、老橋中間部分及左岸老橋下游部分岸坡緊鄰農田或房屋,部分房屋基礎深入河床,呈吊腳樓狀。近年洪澇災害頻發(fā),現(xiàn)未設防的兩岸已不能適應經濟發(fā)展的要求,進行防洪治澇,防止污染河道,減少水土流失,扶正河道,預防淤積,亟須實施河道防洪綜合整治。
三隆鎮(zhèn)防洪整治工程位于三隆鎮(zhèn)區(qū),主要是三隆鎮(zhèn)區(qū)的防護工程,設計斷面以上集水面積1033 km2,三隆鎮(zhèn)區(qū)河段一般河寬為100~120 m,現(xiàn)狀河道較寬,河道兩岸多為居民建筑,建筑占用河道比較嚴重,河槽較深,河道淤積較深,兩岸局部有崩塌現(xiàn)象,采砂情況較為嚴重,當?shù)鼐用裣蚝拥纼葍A倒垃圾較多。為了抵御欽江洪水,當?shù)卣腿嗣褡鞒隽瞬恍概?,多次做過小河流清淤整治,但由于財政物力不足,特別是在資金投入方面十分有限,河段兩岸均無堤防,現(xiàn)狀洪水標準只達到2~5年一遇,且無防洪排澇工程設施。三隆鎮(zhèn)段防洪排澇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
(1)洪澇災害頻繁,給流域帶來嚴重的損失。欽江三隆鎮(zhèn)河段從未治理,樁號左0+000~ 0+868段經常被洪水淹沒,多次造成水災,損失嚴重。頻繁的洪澇災害給沿岸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還破壞和擾亂了城鎮(zhèn)的社會、生產、生活秩序,同時還對城鎮(zhèn)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疾病預防方面帶來不利的影響,制約了流域經濟社會發(fā)展[1-2]。
(2)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河岸沖刷嚴重。河流沿岸的重要集鎮(zhèn)和糧食生產基地的防洪設施少、標準低,甚至很多處于不設防狀態(tài),樁號右一0+000~ 1+574、右二0+000~2+756段均為耕地,河岸沖蝕嚴重,水土流失大,且呈擴寬趨勢,嚴重威脅河岸農業(yè)生產;樁號左0+100~0+300段受主流迫岸影響,岸坡基礎沖刷嚴重。
針對河道存在的主要問題,采用筑堤護岸和重新規(guī)劃設計排澇建筑物等工程措施來提高河道兩岸的防洪、排澇能力。河道整治后,使堤圍防洪標準達到10年一遇洪水標準,可保障欽江發(fā)生10年一遇洪水時,堤圍具備防御能力;結合涵閘建設可保障圍內遭遇10年一遇24 h暴雨時免受內澇災害,確保河道兩岸工農業(yè)正常生產和人們的安居樂業(yè)。
根據(jù)鉆孔揭露、坑探及現(xiàn)場地質調查,工程區(qū)主要出露的地層為:
(1)雜填土。 黃褐色、灰色及灰黑色,結構松散,主要分布在右岸1+815~2+000范圍之內。其結構松散。分布在局部地段應清除。
(2)粉質黏土。 黃色~灰色,軟塑,分布在河漫灘部位。局部夾細砂薄層,含水量高,高壓縮,承載力低,允許不沖刷流速低,抗沖刷能力較差,連續(xù)出現(xiàn)塌岸現(xiàn)象。存在沖刷及邊坡失穩(wěn)問題[3-4]。建議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150 kPa。
(3)細砂。 黃褐色~灰色,松散~稍密,局部夾粉土薄層,主要分布在河漫灘粉土質砂層之下,承載力較低。允許不沖刷流速低,抗沖刷能力較差,邊坡失穩(wěn)。分布在地下水位以下,地震烈度為Ⅶ區(qū)因此存在震動液化問題。建議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160 kPa。
(4)粉質黏土。 黃褐色,可塑,連續(xù)分布在二級階地表層。硬塑~可塑,工程性質較好,分布穩(wěn)定,承載力較高。允許不沖刷流速低,由于河床切割較深,邊坡高水流急存在沖刷、塌岸邊坡失穩(wěn)問題。建議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200 kPa。
(5)全風化泥質粉砂巖。 黃褐色,粉砂質結構,薄層至厚層構造,巖體風化強烈,呈全風化土狀。分布在二級階地粉質黏土之下。厚度大,承載力高。但允許不沖刷流速低,抗沖刷能力較差,塌岸嚴重。建議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k=300 kPa。
由此可見,地質條件方面主要存在問題為存在沖刷及邊坡失穩(wěn)問題,需加強地層承載力以達防洪標準。
地下水按成因類型可分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欽江河漫灘粉土質砂及細砂層中。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埋藏較淺與河水連通性強,水位隨河水位波動,對施工影響較大?;鶐r裂隙水埋藏較深,地表水和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微腐蝕。地基土對鋼結構具弱腐蝕,對其他建筑材料無腐蝕。
針對工程主要存在的防洪排澇標準不能滿足要求的現(xiàn)狀問題,結合工程地質條件,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工程布置:
(1)堤防。三隆鎮(zhèn)鎮(zhèn)區(qū)老橋上游左岸防洪段,地面高程為33.31~34.88 m,設計洪水位為36.75~37.10 m,擬采取新筑堤防及護岸,提高岸頂高程,提高防洪能力,提高岸坡穩(wěn)定。堤線基本上沿原河岸走向,局部繞過三隆鎮(zhèn)自來水廠水塔(水塔拆除影響地方供水)沿內側布置,始端封閉于三隆山坡,末端與三隆村道路連接,總長868 m。
(2)護岸。護岸基本上沿原河岸走向,局部凸岸進行順水流疏挖,新橋上游右岸一段護岸始端位于石球塘山坡附近,末端至關塘嶺村道路,總長1.574 km;老橋下游右岸二段地面高程為31.25~34.25 m,護岸始端位于牛江浪,末端至長坡嶺,總長2.756 km。
(3)排水涵。三隆鎮(zhèn)鎮(zhèn)區(qū)老橋上游左岸防洪段,為防止內澇、保證堤內積水能及時排出,沿堤共設2座排水涵閘。 老橋上游右岸一段護岸段,為保證岸內積水及時排出,擬在原排水溝處埋設排水涵,并在適當位置增設排水涵,共4座。
(4)碼頭。三隆鎮(zhèn)河道段原有兩處碼頭,本次設計擬采用在原址重建外,新增樁號左0+858段碼頭,碼頭形式采用M7.5漿砌石結構。長20 m,寬5 m,頂部高程比多年平均水位高0.5 m,也可兼做休閑場所。
3.2.1 堤頂高程的確定
Y=R+e+A
(1)
式中:y為堤頂超高,m;R為設計波浪爬高,m,按莆田試驗站公式計算,對不允許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積頻率宜取2%;對允許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積頻率宜取13%;e為設計風速壅水高度,m;A為安全加高,m,本河岸整治工程的級別為5級,按規(guī)范GB 50286—2013規(guī)定,安全加高值,當不允許越浪的5級河岸整治工程,A取0.5 m。
根據(jù)規(guī)范GB 50286—2013計算波浪的平均波高,如式(2):
(2)
式中:g為重力加速度,取9.81 m/s2;hm為平均波高,m;W為計算風速,取27.30 m/s;Hm為水域平均水深,m;D為風區(qū)長度,m。
設計波浪爬高值應根據(jù)不允許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積頻率宜取2%,平均波浪爬高按式(3)計算:
(3)
式中:Rm為平均波浪爬高,m;KΔ為斜坡的糙率滲透性系數(shù),取0.85;Kw為經驗系數(shù);m為坡度系數(shù);Lm為平均波長,m;Tm為平均波周期,s。
根據(jù)規(guī)范GB 50286—2013,分別查得累積頻率為2%的波浪爬高與平均爬高比值,計算正向波波浪的爬高值,通過斜向來波折減系數(shù)Kβ,計算斜向來波波浪的爬高值。
烏魯木齊市作為全國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大力實施公交優(yōu)先項目,進一步整合全市公共交通資源。在建設BRT快速公交系統(tǒng)基礎上,建設軌道交通1號線,率先在全疆建成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架、常規(guī)公交為主體,其他交通方式為補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tǒng)。開展公交智能化應用示范,建設公共交通數(shù)據(jù)資源中心、乘客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城市公共汽車運營監(jiān)管平臺。
選取最不利斷面計算,計算堤頂超高結果為1.067 m,因此,各堤段堤頂設計高程見下表1。
表1 老橋上游左岸防洪段設計堤頂高程 m
3.2.2 結構設計
堤身、護岸結構設計及材料質量要求如下:
(1)堤身設計。三隆鎮(zhèn)鎮(zhèn)區(qū)老橋上游左岸段防洪擋水建筑物采用均質土堤;岸坡采用生態(tài)石籠網墊護岸;河床采用M7.5漿砌石擋土墻護腳,新建土堤長868 m。
(2)護岸設計。新橋上游右岸一段護岸長1574 m,河床護腳采用重力式M7.5漿砌石擋土墻,墻高2.5~2.7 m,臨水側沿直,背水側坡比為1∶0.5,前趾、后踵長0.5 m,頂寬0.5 m;擋土墻內布置φ50PVC排水管,間距2 m,迎水側墻腳拋石護腳;護坡采用植草護坡,坡比為1∶2.0,岸邊設置2 m寬綠化帶,3 m寬C20混凝土路面兼親水平臺,路面高程為多年平均洪水位加0.5 m。
(3)材料質量要求。堤身填土主要采用黏土、亞黏土、粉質黏土、砂質黏土,黏粒含量宜為15%~30%,塑性指數(shù)宜為10~20,且不得含植物根莖、磚瓦垃圾等雜質,填筑土料含水率與最優(yōu)含水率的允許偏差為±3%;河岸整治填筑土的壓實度不應低于0.90。
通過以上河道防洪綜合整治工程的布局與設計,加強了堤圍的防御能力,為保證設計滿足10年 一遇洪水標準,擬選取目標樁號代表性斷面進行不同工況下的穩(wěn)定性計算,并針對最不利工況下的穩(wěn)定計算進行分析。
本次采用北京理正軟件設計研究所開發(fā)的《理正巖土滲流分析軟件5.6版》中有限元法[6-8]計算防洪堤滲流穩(wěn)定,本次滲流計算沿堤線選取左0+827.8代表性斷面進行計算。
滲流計算的工況及條件:
工況Ⅰ(穩(wěn)定滲流期):設計洪水位為10年一遇洪水的水位,內堤腳無水狀態(tài);
工況Ⅱ(水位驟降期):水位驟落期的洪水位變化,采用10年一遇情況下的洪水變化成果,第一天下降1.74 m,第二天下降3.06 m,第三天下降0.67 m。
各工況下計算結果詳見表2。
表2 標準斷面滲流及抗滑穩(wěn)定計算成果
根據(jù)規(guī)范GB 50286—2013堤身穩(wěn)定計算采用以下工況:
工況Ⅰ:穩(wěn)定滲流期,計算防洪堤背水坡的穩(wěn)定系數(shù)(正常條件);
工況Ⅱ:水位驟降期,計算防洪堤迎水的坡穩(wěn)定系數(shù)(正常條件);
工況Ⅲ:施工期,計算防洪堤的迎水坡、背水坡的穩(wěn)定系數(shù)(非常條件Ⅰ);
工況Ⅳ:多年平均高水位遇地震,計算防洪堤的迎水坡、背水坡的穩(wěn)定系數(shù)(非常條件Ⅱ)。
各工況下計算結果詳見表2。
由表2計算結果可知土堤滲透比降和抗滑安全系數(shù)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
洪澇災害的發(fā)生將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要求,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改善投資、旅游環(huán)境條件,進行防洪治澇,防止污染河道,減少水土流失,扶正河道,預防淤積,實施河道整治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靈山欽江河道防洪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將使堤圍具備一定防御能力,確保河道兩岸工農業(yè)正常生產,國民經濟指標比較優(yōu)越,其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是顯著的,對社會安定和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積極、深遠的影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