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麗 金楊
252000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腦科醫(yī)院神經外科,山東聊城
近年來,護理風險概念逐漸被引入醫(yī)療衛(wèi)生行業(yè)中,研究發(fā)現,將風險管理融入護理工作中能夠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fā)生概率[1]。神經外科疾病病情復雜,且患者的病情容易惡化,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存在較多的風險因素,明顯加大了護理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2]。在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護理風險始終存在,工作中若有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則會加重患者的痛苦,影響疾病恢復,并且容易產生醫(yī)療護理糾紛[3-4]。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神經外科的護理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
選取2018年2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人民醫(yī)院腦科醫(y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13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5例。觀察組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齡(41.36±7.58)歲;平均病程(8.62±2.52)d;文化程度:小學3 例,初中10 例,高中52 例。對照組男33例,女32 例;平均年齡(42.84±6.85)歲;平均病程(8.52±2.40)d;文化程度:小學5 例,初中13 例,高中47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自愿參與本研究并填寫知情同意書者;②一般資料記錄完整者;③具有良好依從性者;④認知功能正常者。
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②精神障礙者;③中途退出研究者;④不配合研究調查者。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嚴密觀察病情狀況,遵醫(yī)囑給予針對性治療,強化對患者的生活護理等。觀察組根據護理風險因素采取針對性防范策略:①強化護患溝通: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需積極、主動與其進行溝通,對患者基本情況進行詳細了解,準確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患者實際狀況,護理人員應當對其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將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使其充分認識疾病潛在的風險和自身病情狀況,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防范意識。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耐心解答,促進其滿意度和依從性有效提高。②提升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在神經外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非常復雜和繁重,護理人員應當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積極培訓護理人員的操作能力和專業(yè)知識,促進其專業(yè)水平不斷提高。醫(yī)院需要完善相關的護理管理制度,同時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使護理人員更加充分地認識護理風險管理,增強其風險意識,以便使操作失誤等不良情況的發(fā)生概率降低。將責任制度充分落實,護理人員需要明確自身職責,重視護理風險管理,進而使護理工作的質量顯著提升。③規(guī)范護理文書書寫:定期培訓護理人員的文書書寫水平,使其書寫能力有效提高,防止出現書寫不及時、錯誤書寫等情況。定期進行法律知識講座,提高其法律意識。建設文書質控辦,定期檢查護理人員的文書書寫情況,及時糾正不規(guī)范的護理文書,保證護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升護理工作質量。④防止患者墜床或跌倒:在病區(qū)通道安裝安全扶手及床欄。患者需要活動時,由護理人員或家屬陪同,有效降低患者墜床或跌倒的發(fā)生風險。⑤防止皮膚損傷:神經外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需要定時為患者按摩四肢并翻身,及時更換床單、被罩,保持干凈、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防止出現靜脈血栓、壓瘡等并發(fā)癥。⑥避免出現非計劃拔管:針對插管患者,護理人員需要強化健康教育工作,將插管的重要作用、好處及目的等告知患者,提高其重視度和依從性,避免出現自行拔管情況。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還需要加強巡視,對管道的固定情況進行仔細觀察,防止出現意外脫管事件。⑦硬件設施消毒、保養(yǎng)、維修、檢查制度化:合理分配所有的硬件設施,由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對其進行登記造冊和管理,護士長需要定期抽查,仔細檢查設備的完好性。為保證醫(yī)療設備的完好性和環(huán)境設施的安全性,請專業(yè)人員定期對醫(yī)療設備和環(huán)境設施進行檢驗,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予以妥善處理,同時及時更換老化、落后的醫(yī)療設備。⑧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體系:護理風險管理過程中,醫(yī)院需要建立護理風險管理體系。在看護過程中對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詳細、全方位的測評,對存在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風險及時制定應急預案,并上報給上級處理??醋o過程中有重大的安全事故發(fā)生,需要立即報告職能部門,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患者和醫(yī)院的損失。
觀察指標:①記錄護理滿意度,評分0~100 分,<60 分為不滿意,60~85 分為滿意,>85 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記錄護患糾紛發(fā)生率。③記錄護理質量情況,護理質量有基礎護理、護患溝通等3個方面內容,得分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高。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2.0 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兩組護患糾紛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護患糾紛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患糾紛發(fā)生率比較[n(%)]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基礎護理 護理文書書寫 護患溝通觀察組 65 92.36±5.21 90.85±6.31 93.12±6.33對照組 65 80.31±6.02 79.65±5.68 80.38±5.14 t 10.254 13.524 11.922 P<0.05 <0.05 <0.05
對神經外科護理安全和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十分復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內容。①護患間缺乏有效溝通:神經外科疾病比較特殊,患者較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如不安、緊張、恐懼、焦慮等,患者存在較大的情緒波動,較易抵觸護理人員的相關操作,甚至會出現過激行為,引起醫(yī)療糾紛。同時,由于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缺乏對神經外科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導致護患之間在疾病的理解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針對病情的發(fā)展、護理和治療等內容,護患之間的看法不同,較易出現護患矛盾[5-6]。②護理人員存在不規(guī)范的護理操作:神經外科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比較復雜,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具備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且對護理人員操作技能和專業(yè)素質的要求也比較高?,F階段,神經外科人員缺乏,不僅使護理工作的效率降低,還會使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增加,由于長期超負荷工作,使得部分護理人員無法獲得充分的休息,從而影響護理工作的有序、正常開展,同時較易出現各種不良情況,例如操作失誤等。部分護理人員操作能力和專業(yè)素質較差,在執(zhí)行護理任務期間,沒有做到規(guī)范操作,增加了護理風險的發(fā)生率,使護理工作質量降低[7-8]。③護理文書書寫不規(guī)范:護理工作中,書寫護理文書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部分護理人員有書寫不規(guī)范的情況存在。神經外科疾病具有較高的治療難度,且病情進展快,而護理文書可以將護理情況完整、真實地反映出來。然而,現階段部分護理人員的護理文書存在書寫不規(guī)范情況,例如書寫不及時、書面涂改、字跡潦草等,明顯增加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風險[9-10]。④患者因素:a.非計劃拔管:對于神經外科危重癥患者來說,護理人員需要對其實施多管道護理,然而插管會導致各種不適癥狀,部分患者缺乏對插管重要性的了解,較易出現自行拔管情況。同時,如果護理人員的檢查和巡視工作不及時,受管道固定不牢等相關因素的影響,也會發(fā)生意外脫管等不良情況。b.墜床、跌倒:受疾病狀態(tài)的影響,導致神經外科患者出現意識不受控制的情況,支配肢體能力降低,從而發(fā)生跌倒或墜床。c.皮膚損傷:對于神經外科患者,出現擦傷、燙傷及凍傷等不良情況的概率較高,同時由于患者長期臥床,容易出現壓瘡[11-12]。
本文分析了神經外科的護理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護患糾紛發(fā)生率更低,且護理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針對性防治策略的實施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通過評估神經外科患者的護理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可以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發(fā)生率,使護理質量水平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