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藝航,袁云飛,劉 嬌,彭 福,黎冰冰,尤江雪,徐遠坤
(1.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2.貴州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3.貴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骨傷科,貴州 貴陽 550001)
雀斑(freckle)是發(fā)生面部皮膚上的黃褐色點狀色素沉著斑,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日曬可誘發(fā)和加重皮損。雀斑發(fā)病率較高,在女性人群中較為常見,其數目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色素沉著會逐漸轉變?yōu)辄S褐斑,難以根治,嚴重影響人體面部美觀及心理狀況。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淡化色斑,使患者恢復自信,對于改善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對于雀斑的治療方式主要有局部或全身藥物治療、化學剝離和激光治療等方式。但學生因學業(yè)繁重亦或是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治療時間有限或家庭經濟受限,無法接受系統的臨床專業(yè)治療,而簡、便、廉的治療方式成為大學生的首選。傳統中醫(yī)藥價格低廉、療效確切、且毒副作用弱,對于改善雀斑具有積極作用?;诖?,本研究選取我校60例面部雀斑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傳統中藥藥物臉帕對于改善面部雀斑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6月貴州中醫(yī)藥大學60名面部雀斑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受試者均為女性,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1.15±0.74)歲;身高150~170 cm,平均身高(156.50±3.45)cm;體重43~61 kg,平均體重(49.52±4.35)kg;病程11~50個月,平均病程(28.57±9.05)個月。本研究所有受試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面部雀斑臨床診斷標準;②均為我校本科生,處于在校正常學習階段;③色素沉著直徑≤2 mm。排除標準:①體質較差者;②合并精神異常,無法配合研究者;③過敏體質者;④近期使用其它外用藥物治療雀斑者。
1.3 方法 基于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的“玉蓉散”,選取綠豆30 g、滑粉30 g、白芷50 g、白芨40 g、茯苓30 g、川芎15 g、石菖蒲25 g、白附子(炮制)15 g、白僵蠶30 g,制成具有“祛除雀斑,美白肌膚”功效的“膚白散”。將中藥材分包,放入煎藥壺,加水6 L,煮至約4 L后倒入盆中,再加水煎煮3次使藥材基本脫色后丟棄,三次煎煮液體混合,待溫度適宜,分別倒入3個水瓶(2 L/瓶)中,每次制備60瓶(100 ml/瓶)藥液,為1周劑量,冰箱冷藏保存。每次使用時先加熱處理,冷卻后灌入100 ml空瓶中,要求學生自行領回,將100 ml中藥液浸潤臉帕,敷于面部即可。30 min/次,2~3次/d,療程為24周。使用過程中,如有不適,需取下臉帕,立即用清水清洗面部,對皮膚狀況進行觀察,若不適未見好轉需就醫(yī)處理。
1.4 觀察指標 觀察受試者面部雀斑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①面部改善情況:分別于治療4周、24周后進行評估,其中治愈:治療區(qū)域皮膚和正常皮膚顏色無差異,面部無瘢痕,雀斑消退>90%;顯效:治療區(qū)皮膚和正常皮膚顏色無明顯差異,面部無瘢痕,雀斑消退60%~90%;有效:治療區(qū)域皮膚和正常皮膚顏色有差異,化淡妝可遮蓋,面部無明顯瘢痕,雀斑消退30%~59%;無效:有明顯瘢痕,化妝不容易遮蓋,雀斑消退<3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過敏、燒灼感、丘疹、膿皰、糜爛等。
2.1 面部雀斑改善情況 60例受試者治療24周后面部雀斑改善總有效率高于治療4周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面部雀斑改善情況(n,%)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60例受試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灼燒感、丘疹、膿包、糜爛等不良反應,僅4例出現過敏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4/60),停用后即恢復正常。
雀斑是一種染色體顯性基因遺傳疾病,主要表現為顏面部的色素沉著及黃褐色斑塊,影響人體面部美觀度,給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困擾。目前雀斑的治療方式主要有激光、脈沖光、藥物內服、液氮冷凍、線香灸等,治療效果良好,但其中一些治療方式可能會伴有疤痕或毒副作用。對于在校青少年學生來說,價格低廉、療效明顯、操作方便易行的方式更易接受,且在校學生面臨著學業(yè)繁重、校園活動豐富多彩等情形,往往缺乏時間治療面部問題。中醫(yī)外治法由來已久,具有“簡、便、廉、驗”的治療特點,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皮膚等科室,外治的方法主要有針灸、按摩、熏洗、膏藥等。本研究旨在分析自制中藥藥物臉帕對于改善面部雀斑的效果,以期解決在校大學生面部雀斑問題,改善其皮膚狀況。
《諸病源候論·面體病諸候》中認為,雀斑諸瘡,概由火郁孫絡,復因風邪外搏,或水虧火滯所致。外治應以疏風散邪,潤肌消斑,發(fā)散郁火為療法?!澳w白散”中白芷能“長肌膚,潤澤顏色,可作面脂”。白芨能“除白癬疥蟲,面上瘡,令人肌滑”;白附子“辛溫善散,故能主面上病而行藥勢也,治一切冷風氣、面瘢疵”;白蘞用其清熱散結之功配入面藥尤能除,黯面瘡諸痰;白芷、白及、白附子、白蘞四藥配伍,共奏潤肌、消斑、祛風、散結之效,故合為主藥?!肚Ы鹚幏健放湟跃G豆粉,滑粉清熱散結;肥皂潤膚合面;僵蠶化痰散結,疏風止癢;川芎,石菖蒲疏風散邪,更助白附子引藥達面;石菖蒲能理氣活血、祛風宣濕,再配以茯苓以助菖蒲祛風宣濕之效。諸藥合用,使外搏之風邪得以散,內郁之火得以發(fā),肌膚得以滋潤,則面垢得除,面斑得化,面刺得消。
本研究結果顯示,60例受試者治療24周后面部雀斑改善總有效率為90.00%,高于治療4周后的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中藥臉帕治療面部雀斑效果確切,但該治療方法的早期效果一般,長期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分析原因:“膚白散”具有化痰散結、理氣活血、祛風宣濕、滋潤肌膚等功效,但中藥存在起效慢,作用緩慢等不足,因此需要長期使用。此外,60例受試者治療期間均未出現灼燒感、丘疹、膿包、糜爛等不良反應,僅4例出現過敏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停用后即恢復正常??紤]原因一方面在于藥物臉帕的透氣性良好,對皮膚刺激小,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另一方面,傳統中藥存在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點,其在各個治療領域均可發(fā)揮減毒增效的作用,因此初步考慮該方式治療面部雀斑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傳統中藥制藥物臉帕治療面部雀斑效果確切,長期使用效果良好,且并發(fā)癥較少,應用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