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針對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的兒童桌具設計研究

2022-08-31 09:01:30張俊琦唐立華朱逸民ZhangJunqiTangLihuaShiLinZhuYimin
家具與室內裝飾 2022年7期
關鍵詞:親子家具陪伴

張俊琦,唐立華,石 霖,朱逸民 Zhang Junqi &Tang Lihua &Shi Lin &Zhu Yimin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家具與藝術設計學院,湖南長沙 410004)

近年來,我國生育政策逐步優(yōu)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21年公布的《關于優(yōu)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的決定》明確提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1]。隨著三孩政策全面開放,兒童成長和親子關系的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兒童家具的需求明顯增加。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兒童家具已經(jīng)不適應新時代生育政策的變化,企業(yè)與消費者的思維仍停留在兒童家具滿足使用功能的階段,認為兒童家具是成人家具的縮小版,并未考慮親子間的身心特征及親子間的特殊情感關系,針對親子關系的兒童家具設計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因此以3-6歲兒童與父母間的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為基礎,探討兒童桌具設計具有時代意義。

1 合作型親子關系下互動行為的具體特征

1.1 合作型親子關系

目前學者對親子關系的研究主要采用雙向相互模式,即父母行為和兒童行為之間、父母特征和兒童行為之間、父母特征和父母自身行為之間、父母行為與兒童特征之間的相互影響作用[2-3]。

合作型親子關系是指建立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一種以合作意識為基礎,以兒童全面發(fā)展為方向的特殊人際關系。艾斯勒認為,人類生活關系基本上可以分為支配型與合作型兩類,合作型關系注重建立人員之間的良好協(xié)作互動,營造一個彼此尊重、相互關心、平等對待的氛圍,從而形成有利于人們判斷力的提升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的生活環(huán)境[4]。合作型親子關系下家長既是孩子的導師,又能在教導中向孩子學習,親子之間互動交流,合作共贏,共同成長[5]。

1.2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的表現(xiàn)方式

“互動”泛指一種交互行為,是事物間通過交替和相互的關系,所產(chǎn)生的作用與變化。其概念最早由德國社會學家Georg Simmel于《社會學》一書中提出,并形成“社會互動論學說”[6]。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在兒童與父母平等對待的基礎上,提倡良性親子互動和科學的親子教育,它可以分為語言互動和行為互動兩方面(表1)。

表1 合作型親子互動的分類

父母陪伴子女進行親子互動時,父母行為動作的貢獻超過言語,并且父母的行為動作能夠豐富孩子的語言和思維的提升[7-8]。父母與子女要形成一種良性的雙向互動模式,同時在親子互動中父母也要注重對子女的指導教育。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親子教育,在某些程度上比學校教育更重要[9]。父母通過疏導、講道理、點撥等方式引導子女朝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做到指導但不支配,自由而不放縱的狀態(tài)[10]。

1.3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的特點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主要的構成要素包括:親子陪伴、合作互動以及引導教育。通過對8戶兒童年齡在3-6歲的親子家庭進行實地調研,觀察親子之間的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的狀態(tài),并對所體現(xiàn)的陪伴行為、合作互動行為以及引導行為的具體行為細節(jié)進行歸納,總結出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具有相互親密的陪伴性、合作交流的互動性、培養(yǎng)意識的引導性的特點(表2)。

表2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的具體特點

1.3.1 相互親密的陪伴性

父母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子女,進而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親子陪伴屬于親子互動的一種類型,強調父母與子女的親密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現(xiàn)為:父母陪伴子女閱讀、陪伴子女看電視、陪伴子女一起玩耍等。因此在兒童桌具設計上要通過合理的功能尺寸滿足親子間的共用,實現(xiàn)兒童功能區(qū)和父母功能區(qū)并存,從而何實現(xiàn)親子間良好的陪伴。

1.3.2 合作交流的互動性

父母注重與孩子間的合作互動,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體現(xiàn)在父母陪伴孩子閱讀的同時增加一些問答環(huán)節(jié)、會扮演孩子的朋友陪伴他玩耍、明確分工配合完成手工制作等。因此在兒童桌具設計上要體現(xiàn)父母與兒童的互動性、參與性,將生活中合作型親子關系常發(fā)生的行為特點以改善造型、提高功能等方法引入兒童家具設計中。

1.3.3 培養(yǎng)意識的引導性

大部分研究表明,3-6歲兒童對事物的認知、行為的意識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認識較為模糊[11]。在合作型親子互動中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會有一定引導性,會與孩子共同合作完成兒童物品的收納任務,會教孩子一起畫畫,在游戲的過程中會給孩子做示范等。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通過溝通教育、行為示范、逐步引導,培養(yǎng)孩子獨立動手能力。因此在兒童桌具設計中要體現(xiàn)對兒童行為引導性的功能,通過符號、圖形、故事情節(jié)等手段提高桌具的功能,從而改善兒童的不良習慣。

2 親子關系下的兒童家具設計要點

2.1 親子關系在兒童家具設計中的作用

親子關系對兒童家具設計的影響,是通過親子關系背后父母與孩子共同的親子行為特點及需求,對兒童家具設計的功能、造型、色彩、結構以及材料產(chǎn)生影響,進而改變兒童家具設計。父母和兒童通過使用兒童家具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協(xié)作關系、教育關系以及陪伴關系。兒童家具能夠充分地反映親子關系的特點,并且通過兒童家具的使用過程能夠對親子關系存在的問題起到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最終促進親子關系健康發(fā)展(圖1)。

圖1 親子關系與兒童家具的關系模型

2.2 親子身心特征在兒童家具設計中的作用

3-6歲是兒童語言和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在這一階段孩子身心發(fā)展迅速[12-13]。在合作型親子關系中,兒童在心理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能夠獨立思考,喜歡探索新事物且具有好奇愉悅的心態(tài),對自己喜歡的事情專注性強,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積極互動性強,哭鬧的情緒相對較少。生理方面,兒童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不斷成熟,為幼兒心理發(fā)展提供了生理基礎。主要特征有:對于鮮艷色彩的敏感度強,能夠協(xié)調進行跑、跳、游戲活動,但在應對畫畫、寫字、手工制作等細致的活動時仍然存在困難。3-6歲兒童的父母基本上為85后和90后,在心理方面整體上趨于穩(wěn)定,主要心理特征體現(xiàn)在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上[14]。生理發(fā)育已經(jīng)處于成熟穩(wěn)定狀態(tài),各感覺器官、身高、體重、肢體比例和各個關節(jié)都已經(jīng)基本定型,不會存在明顯變化,對于兒童家具的適應性良好。因此,兒童家具設計既要考慮兒童的心理階段性特點,也要考慮幼兒的身體尺寸、活動能力水平、興趣愛好以及對色彩圖案的不同喜好,同時也要結合父母的生理尺寸,使兒童家具能夠滿足親子之間的共用使用。

2.3 兒童家具在親子生活中的作用

在親子生活中,兒童家具可以作為親子間增進情感及互動的媒介,具有促進親子互動、培養(yǎng)獨立能力、體現(xiàn)寓教于樂、開發(fā)兒童思維的作用。兒童在特殊年齡段對生活充滿好奇,喜歡嘗試自己完成事情[15]。兒童家具通過色彩、造型及功能體現(xiàn)對兒童的引導性,通過家具的引導,使兒童能夠獨立地完成收納行為和變換家具的使用方式等。此外,研究表明,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會對自身的認知能力及人際交往產(chǎn)生重要影響[16]。由此兒童家具在實用性的基礎上應具備娛樂功能,在游戲過程中提高父母與兒童的參與感,從而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同時兒童的思維發(fā)育是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任務,兒童家具的結構要靈活可變,并且可以模塊化組合,激發(fā)對兒童思維邏輯的鍛煉。

3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下的兒童桌具設計原則與實踐

3.1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下的兒童桌具設計原則

3.1.1 滿足親子合作的互動性原則

平等,尊重,情感,博弈是親子合作的核心。親子合作互動是父母與孩子增進情感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閱讀、交流、活動、角色互換、智力游戲。合作型親子關系中父母注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在互動時父母與孩子共同參與,促進交流。因此合作型親子關系下的兒童桌具設計,要把互動性設計理念運用于整個設計的過程中,提升親子與家具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使兒童家具不再是冰冷、單一的獨立個體,通過兒童家具提升親子間的互動體驗。同時還需對兒童桌具的造型、結構及功能進行創(chuàng)新升級,促進父母與兒童雙向互動的主動性。

3.1.2 提升親子陪伴的親密性原則

親子陪伴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陪”是父母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開展符合孩子發(fā)展需要的活動;“伴”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僅要支持孩子的發(fā)展,而且通過與孩子的互動,還可以不斷反思自己,促進家長自身的成長。親子陪伴能夠增強父母與兒童的情感交流,滿足幼小兒童對父母的依賴性,延長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時間,增進親子間的親密感,使親子關系更加牢固。親子間的親密性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合作型親子關系最基本的特征。因此在兒童桌具設計過程中,要通過結構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功能的變換進而滿足親子間的陪伴行為。

3.1.3 培養(yǎng)兒童意識的引導性原則

“引導”指通過事物可傳遞的方式,帶領對象朝著所想的某個方向發(fā)展,具有帶領、領路之意[17]。引導性設計是通過產(chǎn)品的使用,激發(fā)用戶潛力,從而改變人的某種習慣、生活方式以及某種思維觀念,形成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觀念[18]。3-6歲兒童好動、好奇、愛模仿的心理特點逐漸凸顯,但對事物的認知缺乏成年人的思考邏輯,接觸新事物會有很多疑問,對良好的生活習慣沒有明確概念,在動手行為方面缺乏經(jīng)驗。因此針對兒童桌具設計要堅持引導性原則,在功能上要滿足父母對兒童引導培育的行為需求,并通過家具本身的符號化實現(xiàn)對兒童良好行為的引導作用。

3.2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下的兒童桌具設計實踐

3.2.1 設計意向的確立

基于對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的分析,以及親子關系下兒童家具設計要點的解讀,確定了針對兒童桌具設計的基本意向。實用性方面注重功能的多樣化,滿足父母與兒童共用的需要,利用模塊化設計實現(xiàn)家具功能的可變性。采用框架結構確保安全性,通過合理的尺寸、柔和的色彩及軟硬結合的材質滿足使用過程中的舒適性。注重游戲功能的加入,美觀性要符合兒童身心特征,并充滿童趣,運用兒童能夠理解的圖形、符號、造型,實現(xiàn)對兒童行為的引導。

3.2.2 設計要素的解析

(1)功能設計

功能是產(chǎn)品設計最重要的體現(xiàn),任何設計都需滿足功能性[19]。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下的兒童桌具設計在功能方面要體現(xiàn)功能的多樣化,在滿足桌具基本功能的同時,要對兒童桌具的桌面形式進行功能創(chuàng)新設計,要體現(xiàn)親子互動、陪伴及引導的特點。例如:針對兒童單獨使用習慣和與父母共同使用時的行為特點,將桌具進行功能性設定,以此滿足親子間的閱讀、溝通、游戲、引導等行為需求;同時兒童桌具的整體功能性尺寸比例,應該以3-6歲兒童的身體尺寸為主要依據(jù),結合親子互動中父母的身體特征進行尺寸的設定;3-6兒童的身高范圍大約在85cm-132cm之間,桌具的高度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所有兒童桌具的設計也要體現(xiàn)桌面高度的可調節(jié)性。

(2)形態(tài)設計

合作型互動行為下的兒童桌具的形態(tài)設計主要從造型特征、色彩選擇、裝飾運用三個方面入手。造型方面要體現(xiàn)童趣,簡潔規(guī)整避免繁瑣,審美感受要圓潤可愛,特殊部位要做倒角處理,避免棱角,同時也要運用動感曲線造型,體現(xiàn)家具的活力。色彩的選擇主要以兒童的身心特征為主要依據(jù),選擇溫和的色彩,例如:淡粉色、薄荷色、乳白色、淺黃色、桃色,避免艷麗顏色使兒童心理產(chǎn)生不適,從而對桌具產(chǎn)生排斥感。裝飾的運用應避免圖案過于具象,運用面積過大,要以抽象的卡通圖案以及動植物元素為主,體現(xiàn)童趣,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裝飾目的。

(3)技術設計

兒童桌具的技術設計主要體現(xiàn)在材料的選擇與合理的結構設計。首先家具材料直接影響兒童的感官體驗,在確保兒童健康成長的前提下使用相適應的材料[20]。材料要選擇木材和布紋,木材主要以橡木和櫸木為主,因為木材本身具有自然的外觀、綠色環(huán)保、經(jīng)久耐用的特點。實木天然的色彩和順暢的紋理,以及木材自身的質感,能夠為兒童家具營造輕松的氛圍,結合布紋材料能夠達到軟硬結合的目的,可以體現(xiàn)兒童桌具的溫馨及人情味。結構設計方面要體現(xiàn)可變換性和安全性,確保形態(tài)造型通過結構得以完美呈現(xiàn),以及通過結構的自由變換達到預設功能的自由切換,從而滿足父母與孩子對不同功能的需求。

3.2.3 設計方案的呈現(xiàn)

通過兩套方案將親子間的合作互動、引導培育以及親子陪伴的行為特點相互融合,并運用到桌具設計中,使產(chǎn)品滿足兒童日常使用的同時,更加突出親子游戲、親子溝通、角色扮演等親子間的行為需求。充分凸顯了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下兒童桌具的與眾不同。

(1)親子互動桌方案一

桌具的材料選用木材和軟性布藝,結構上為框架結構,以滿足父母與孩子對兒童家具最基本的安全性、環(huán)保性需求;色彩以簡單色為主,避免鮮艷色彩和冰冷材料使兒童引起的不適應;功能方面要滿足親子互動行為的需求,結構可根據(jù)功能需要進行自由變換;造型以大象和烏龜?shù)目ㄍㄐ蜗鬄樵?,整體形態(tài)圓潤可愛,富有童趣;尺寸方面,參照3-6歲兒童的身高尺寸及手臂的活動范圍,設定桌面長為1100mm,寬為600mm,高為380mm-580mm,范圍內可根據(jù)兒童實際身高調整桌腿高度,配套的坐凳寬度為300mm,深度為280mm,高度為280mm。

互動桌所搭配的活動坐凳可滿足親子之間在桌面上進行溝通、玩桌游、拼積木、畫畫等需要,父母和孩子可以對坐,也可相互依偎地坐在一起;桌面的左右兩側設計了與桌體結構相連的大象造型的坐凳,大象的耳朵為可撥動珠盤,可對兒童的心智發(fā)育起到促進作用,并且增加了桌具的趣味性,豐富了組合形式(圖2)。桌面具有可變換功能,可分為常規(guī)模式、樂高模式、畫板模式,通過桌面的凹槽可任意切換,滿足親子間多樣化的互動體驗(圖3)。

圖2 互動桌

圖3 可變換桌面

當家庭中有兩個小孩一起玩耍時,將蹺蹺板的固定螺栓松開,將移動的坐凳置于桌下與螺栓連接固定,充當支撐點的作用,可以在不改變桌面的情況下實現(xiàn)蹺蹺板功能(圖4)。當父母與兒童共同玩耍時,可通過桌腿的滑軌將桌面分離,將桌面支撐在地面上,解決父母的身體尺寸受到兒童桌面高度的限制,以此滿足親子間互動玩耍的需求,體現(xiàn)了父母的陪伴及互動性,增進彼此的親密性(圖5)。兒童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桌具到蹺蹺板的轉換,體現(xiàn)父母對兒童的引導,同時孩子也可獨立完成桌面功能的轉換,鍛煉自理能力。

圖4 互動蹺蹺板一

圖5 互動蹺蹺板二

(2)親子互動桌方案二

造型采用動感的曲線,凸顯兒童的活力。材料選擇環(huán)保的木材,色彩以原木色、淺綠色和淡橘紅為主。功能可以滿足游戲互動、親子陪伴的需求,并且結構可根據(jù)兒童年齡調整尺寸。尺寸參照3-6歲兒童的身高尺寸及活動范圍,設定桌面長為1200mm,寬為600mm,高為380mm-580mm,曲線造型的高度為1000mm-1500mm。

此方案滿足了兒童與父母做手工、桌游、做作業(yè)、吃飯以及父母坐在身旁陪伴孩子的需求(圖6)。可將兒童桌轉換為成人坐具,父母可以坐著陪伴孩子,兒童則盡情地玩耍,并且父母也可與孩子共同參與其中。通過綠色旋轉裝置,可調節(jié)曲線造型的高度,可以實現(xiàn)不同身體尺寸的兒童使用。曲線造型上的珠盤可以任意撥動,鍛煉兒童的心智發(fā)育(圖7)。通過調節(jié)桌板與曲線體間的固定螺栓,將整個桌板一邊放倒,另一邊向上提升,從而滿足游戲和運動的功能需求;曲線造型兩端的紅色裝置,可實現(xiàn)話筒的功能,父母在一頭說話,兒童在另一邊聽,增加了互動體驗感,同時滑梯功能也提升了整個家具的趣味性(圖8)。

圖6 桌具模式

圖7 坐具模式

圖8 游戲模式

4 結語

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下的兒童桌具設計,要把握“合作型”和“親子互動行為”的根本內涵。通過結合兒童家具在親子生活中的作用、親子間的身心特征與親子關系對兒童家具設計的作用,從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的互動性、陪伴性、引導性、參與性的特點出發(fā),以滿足兒童與父母合作互動原則、提升親子陪伴的親密性原則、培養(yǎng)意識的引導性原則為指導,建立合作型親子關系下的兒童桌具綜合設計原則。通過兩套互動桌的方案設計,能夠說明合作型親子互動行為下的兒童桌具可以滿足親子間的合作、互動、陪伴及引導的需求,并提升親子生活的多樣化體驗,完善親子關系的和諧穩(wěn)定,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親子家具陪伴
陪伴
科教新報(2022年17期)2022-05-24 04:34:52
“疫”路陪伴 架起“僑”梁,心“聯(lián)”你我
華人時刊(2021年23期)2021-03-10 23:59:17
家具上的“神來之筆”
現(xiàn)代家具創(chuàng)新化研究
河北畫報(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0
陪伴
雜文月刊(2019年16期)2019-09-25 06:56:36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家具
繽紛家居(2010年6期)2010-06-09 03:28:14
親子臉
親子臉
东乌| 宣化县| 自贡市| 贞丰县| 隆回县| 河西区| 宁城县| 中山市| 四子王旗| 边坝县| 磐安县| 祁阳县| 油尖旺区| 武宁县| 鄄城县| 兴宁市| 梓潼县| 类乌齐县| 阿拉尔市| 泾川县| 武威市| 潜江市| 伊金霍洛旗| 临江市| 阿合奇县| 华坪县| 九江县| 专栏| 阳信县| 和顺县| 新邵县| 阿拉尔市| 沂源县| 荔波县| 红桥区| 徐汇区| 上饶市| 天全县| 阳江市| 高青县|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