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沁水縣郭壁村崔府君廟建筑特征研究

2022-08-13 06:05:42高迎春
中國建筑裝飾裝修 2022年14期
關鍵詞:藻井山門斗拱

高迎春

1 歷史沿革

關于崔府君廟的始建,并沒有找到確切的史錄記載?!豆阪?zhèn)改建大廟記》提到“鎮(zhèn)之廟祀崔府君也,不知肇于何時”;《重修府君神祠記》碑言崔府君廟創(chuàng)建于宋,經金元兩代重修,恢弘于明永樂、成化和正德年間;此后的碑刻史載崔府君廟在嘉靖七年、萬歷四年和康熙五年經歷過數次修葺。

崔府君廟在明代有過一次遷址,歷史上的郭壁村位于今沁河東岸。崔府君廟自1627 年初夏動工遷址,歷時3 年,于1630 年成功遷至渭溝之北。由于水患,郭壁村也于1623 年陸續(xù)遷往沁河西岸,崔府君廟與郭壁村的相對地理位置關系,也由原來相望于村之西南的分離型,變成了今天相融于村落要道的鑲嵌型。

2 建筑特征

2.1 選址布局

《繪圖雪心賦》的論陽宅中講道:“所戒者神前佛后”,意思是“神前佛后,神靈幽陰相觸,惟恐居之不安”。所以一般廟宇都遠離陰陽宅,多建在村外,形成了廟宇與村落相互分離的狀態(tài)[1]。文中又有“壇廟必居水口”的說法,即廟宇最好設置在水口的位置。古人認為水乃財富和吉祥的象征,尤以“交、鎖、織、結之宜求”,所以把重要的廟宇布置在水口位置,寓意鎖住村落的財富和好運[2]。

崔府君廟的選址正體現了上述堪輿學的理念。廟宇四面環(huán)路,東臨沁河、遠離民居,一條從村子西山上緩緩流下來的水渠“渭溝”從廟前經過東入沁河。由廟前的道路往東南方向下去,便是郭壁村古渡碼頭。當年澤潞商人就是從這個碼頭上岸,在郭壁村由水路轉為陸路,然后沿著廟宇東面的古商道繼續(xù)北上。

崔府君廟建筑的空間布局具有崇尚高處、因地制宜、順應環(huán)境的特點。由于地處地勢起伏不平的郭南村,為呼應地形,最大限度地利用坡地和表達對崔府君的崇敬之情,崔府君廟建筑群布局采取了高差法處理原則。山門戲臺建筑的地勢最低,戲臺后的前院地勢抬高1 m左右,后院的府君殿又坐落在0.8 m 的高臺上,整個建筑群體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

2.2 平面形制

我國的傳統(tǒng)廟宇形制,小則1 間或3 間的單體正殿,外有簡單院墻;稍大些的正殿左右加兩耳房,東西附廂房,南向設倒座,形成常見的合院形制;再大點的山門兼戲臺,兩側立有鐘鼓樓;更大的有前后院之分,形成“前堂后殿”式。經過歷代的維修和擴建,今天的崔府君廟就屬于典型的“前堂后殿”式院落布局[3]。

整個建筑群坐北朝南,采用縱軸式平面形制。從主入口開始,沿軸線依次布有石橋、山門、關帝廟大殿、舞樓和崔府君大殿。其中,前院較淺,關帝廟為“正堂”,鼓樓和鐘樓分別置于山門東西兩側;關帝廟左為閻王殿,右為子孫娘娘廟;在娘娘廟之南、前院東北隅有一簡陋的獻亭;獻亭稍南、垂直于東院墻有一小院土地廟。后院以崔府君大殿為正殿,東西配有白龍殿和文成殿;與崔府君大殿相對的是方形建筑舞樓,舞樓兩側分別有數間廂房,其中東廂房一層,西廂房兩層。崔府君廟平面剖視圖如圖1所示。

圖1 崔府君廟平面剖視圖

關于單體廟宇的平面布局,《禮記》記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其布局原則一般遵循“一屋一祀”或者“一屋多祀”[2]。崔府君廟里的主、配祀單體建筑均采用了“一屋一祀”的祭祀格局[4]。

2.3 立面造型

崔府君廟建筑立面造型以前院戲臺、后院舞樓最具特色。前院戲臺采用山門連體式設計,是一種集實用和娛樂功能于一體的設計手法。該戲臺創(chuàng)建于1666年,和前院主殿關帝廟相對而立。戲臺分上下兩層,底層架空兼做山門主入口,二層用作表演,這種設計不僅擴大了戲臺表演面積,而且還騰出了更多的觀眾場地。戲臺兩側分別建有3 層高的耳房— —鼓樓和鐘樓,鐘樓的第2 層和第3 層作為戲臺的服務間和藝人的休息場所,其中第2 層內側各有一個小門與戲臺相通,第3 層則由第2 層的室內樓梯進入。在鐘樓的首層端部,有數臺階拾級而上至第2 層,藝人可由此進入服務間并登上戲臺正央。

山門戲臺臺口凸出兩邊耳房約0.5 m,三面開敞,以獲得最大的觀演面。臺口通面闊8.2 m,進深6.2 m,高3.3 m。其中,東西開口方向磚砌矮墻,十字形鏤空設計;正面開口嵌白色石質欄板,高約30 cm。戲臺一層采用小八角石柱,無柱礎;二層采用圓木柱,柱徑小于石柱。據史書記載,崔府君廟山門戲臺檐下柱頭鋪作出一跳三踩,補間鋪作一朵;不過在近代的修葺下,檐下斗拱已不見,被一些造型簡單的梁枋花板取代。

同樣以表演功能為主的后院舞樓,建筑立面同山門戲臺一樣,也是三面開敞。不過據清康熙《補修府君廟記》記載,歷史上的舞樓三面朝向是封閉有門的,后來隨著戲曲建筑的不斷發(fā)展變化,三面朝向的大門被取消。舞樓平面呈方形,面闊進深各6.1 m,臺口高4 m,四角圓木柱支撐,收分和卷殺非常明顯[5]。

由此可見,戲臺建筑立面以三面開敞為主,營造出表演區(qū)域的灰空間。相比于臺口位于二層的山門戲臺,舞樓三面等寬的開敞觀演面積,視域可達性極強,滿足了其作為主要表演空間的功能需求。

2.4 構件裝飾

2.4.1 屋頂裝飾

屋頂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筑的“第五立面”,匠人們遵循著當時的禮法制度,結合建筑工藝及其特點創(chuàng)造出多種多樣的屋頂形式,豐富建筑的形體和輪廓。隨著宋代祭祀活動和戲曲的進一步融合發(fā)展,促使中國戲曲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體系并走向成熟,戲臺建筑也隨之成為廟宇建筑群的一個穩(wěn)定組成部分,其建筑形制跟隨著戲曲的發(fā)展而興起、普及和改革,相應的屋頂形式也發(fā)生變化,有單檐歇山頂、懸山頂、卷棚等。崔府君廟建筑屋頂的形式主要有懸山頂和單檐歇山頂兩種,其中以戲臺建筑舞樓的單檐歇山頂為最[6]。

由于舞樓屋頂內部斗拱的層層疊起,所以屋頂外觀形成了較為高聳的輪廓,戧脊起翹顯著。這種造型不僅有利于排水,而且使得整個屋面外形更加秀麗,烘托了舞樓作為演繹空間的活潑意境。

崔府君殿的屋頂是懸山頂式結構,因大殿建筑等級較高,前置檐廊,出檐深遠,所以整個屋面造型低矮舒緩,與大殿七檁六椽的大體量梁架,共同烘托出建筑安詳、樸拙、敦厚的性格。其他殿宇及附屬建筑的屋頂形式均采用懸山頂式,只不過屋頂體量和造型比崔府君大殿稍弱,但是這種屋頂形式也是郭壁村廟宇建筑明顯區(qū)別于普通民間的一大特征[7]。

2.4.2 屋脊裝飾

屋脊獸作為中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裝飾的重要構建,題材多以動物為主,如龍、鳳、獅、天馬及海馬等,這些裝飾元素具有寓意吉祥、保護屋頂構造的作用。

舞樓作為崔府君廟里最別致的一座建筑,屋脊裝飾也最獨特。屋頂正脊中部有一雄獅背負金色寶珠,脊端飾琉璃磚雕,一對完整的降龍口吞正脊,龍尾盤曲而上,造型活潑;垂脊以琉璃龍頭收口;戧脊上有3 只小獸依次排列,小獸前有仙人騎鳳,象征著消災弭禍、逢兇化吉之意。這些神獸嚴密固封瓦垅交匯處,防止屋面雨水滲漏,兼具裝飾與實用效果,充滿藝術魅力。

崔府君殿的琉璃正脊中央有一匾牌刻有銘文“府君殿”,匾牌上立有寶珠組成的剎桿,匾牌兩邊各有一相向的龍頭口吞正脊。端部鴟吻龍頭怒視脊中對龍,龍尾朝上,向內翻卷,吻身上雕有小龍,鴟吻端部有劍把和背獸。由此正脊形成了4 龍相對的熱鬧場面。垂脊素色琉璃磚雕前亦有一龍頭,造型生動活潑。

山門戲臺作為院落中軸線上等級相對較低的建筑,脊中無裝飾,僅在兩端有降龍鴟吻。朝南屬于山門正屋面的部分,垂脊結合當地特色在與耳房相交的墻線部分裝飾琉璃,端部以行龍磚雕收口;朝北屬于戲臺屋頂的部分,則滿鋪灰色筒瓦。

總體來看,崔府君廟建筑屋頂裝飾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相對比較簡單。脊身多以素色磚雕修飾,脊獸以常見的龍頭造型出現,樸素雅觀。不過在舞樓屋頂的前、后面,山花以透空形式存在,減輕了屋面的荷載及風向的側推力,塑造了更加活潑的屋頂造型,這種構造手法也是明代以前建筑常用的裝飾手段。

2.4.3 木構裝飾

2.4.3.1 斗拱

斗拱是我國古代木架建筑特有的結構構件,指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與若干弓形的拱層疊裝配而成,在封建社會只有宮殿、寺廟及其他高級建筑才允許在柱上和內外檐的枋上安裝,其作用是將整個屋檐的重量直接或間接地均勻傳遞到柱上[8]。

舞樓斗拱為元代木構做法,用料碩大,結構作用明顯,素色拱面。舞樓檐柱上設十字交叉綽幕方,大額枋上鋪平板枋,平板枋上面的斗拱均出一跳。補間鋪作三朵,正中一朵做對稱斜拱、方形櫨斗,旁側櫨斗為瓜棱形[9]。

明代斗拱明顯比元代斗拱的用料少,排列叢密,裝飾性增強。以崔府君大殿為例,斗拱單下昂三踩,僅補間鋪作做象鼻昂、瓜棱形櫨斗;無元代煩瑣的對稱斜拱出現,造型簡化[10]。斗拱、額枋上滿飾雕畫,圖案精美,但并未影響其結構作用,這種“施以重彩”的做法與元代斗拱明顯不同。

2.4.3.2 藻井

舞樓天花藻井是元代木構裝飾遺存,藻井使用斜向構件解決荷載傳遞問題。藻井內有八角井3 層,每井角有垂柱1顆[11]。第1層藻井每顆垂柱外伸條木5根,其中向下伸出一對外八字條木,插入左右斗拱昂尾上的斗口中,水平內八字伸出的一對條木形成八角井的井邊,正對井心方向伸出的條木,向外插入其對應的耍頭尾上[12]。

垂柱之上再出斗拱一跳,承托第2層的八角井。第2 層的井角出一對短條木向上斜插入第2 層垂柱上,再出一對長條木伸向雷公柱中。藻井內條木縱橫交錯、結構煩瑣,垂柱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彰顯出當時的大木作技藝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舞樓藻井建筑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舞樓藻井建筑模型

3 結語

綜上所述,崔府君廟在遵循古代堪輿學選址理念基礎上布局建筑空間,以高差法呼應地形起伏。平面形制采用傳統(tǒng)的“前堂后殿”式,單體建筑祭祀格局為“一屋一祀”。戲臺建筑作為廟宇建筑群中一個獨特的存在部分,其立面多以三面開敞式為主。廟宇建筑的屋頂形式有懸山頂和單檐歇山頂兩種,其中以舞樓的單檐歇山頂為最,屋脊裝飾樸素雅觀、不失活潑。

斗拱有元代和明代之分,用料、造型差別較大,其中舞樓藻井為元代木構遺存,技藝高超。從崔府君廟建筑群特征來看,我國鄉(xiāng)土公共建筑營建技藝成熟,對推動傳統(tǒng)建筑的傳承與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猜你喜歡
藻井山門斗拱
山莊探秘
“斗拱”的前世今生
說不完的斗拱
傳統(tǒng)經典藻井紋樣——創(chuàng)意百變寶相團花
被遺忘的角落:暢春園遺跡恩佑寺、恩慕寺山門考
藝術品鑒(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4
民居趣讀
中華民居(2020年3期)2020-07-24 01:47:20
龍巖市社前村天后宮山門舞樓及舞臺題記考述
中華戲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8:24
中唐早期莫高窟藻井圖案研究
敦煌學輯刊(2017年4期)2017-06-27 08:07:24
斗拱系列燈具設計
微設計 中國傳統(tǒng)建筑篇 比擬蒼穹—— 古建筑中的藻井之美
宜黄县| 昂仁县| 山阴县| 怀远县| 宁城县| 古浪县| 壤塘县| 呼和浩特市| 上栗县| 肃宁县| 莎车县| 呈贡县| 四子王旗| 榕江县| 奉化市| 揭阳市| 石家庄市| 明溪县| 清新县| 文山县| 洛扎县| 镇坪县| 五原县| 新民市| 任丘市| 敦化市| 陵水| 新宁县| 垣曲县| 昭通市| 庐江县| 禄劝| 灌南县| 上思县| 中阳县| 安顺市| 沛县| 潢川县| 英山县| 江川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