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娜SONG Lin-na
(寧??h力洋鎮(zhèn)人民政府,寧波 315602)
隨著城市居住人口逐漸密集化,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由此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例如,暴風雨、城市內澇、熱島效應、噪音效應等。經研究發(fā)現,城市密實混凝土路面是誘導上述負面效應的重要因素,為緩解這一狀況,我國提倡城市在建道路采用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的理念[1],多孔再生混凝土應運而生。
多孔再生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再生骨料拌制而成的一種透氣性好、透水性強、減噪效果優(yōu)、目眩效應小的環(huán)保型混凝土?;诙嗫自偕炷恋谋姸鄡?yōu)良特性,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研究。在國內,范偉麗等[2]學者研究了再生微粉摻量(0%、5%、10%、15%、20%)等量替代水泥對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10%摻量的再生微粉對多孔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能改善顯著,20%摻量的再生微粉可顯著提高多孔再生混凝土透水性能性能,但再生微粉的摻入并未對強度性能產生有益作用。陳春等[3]學者利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備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了再生骨料替代率、水灰比對其基本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再生骨的摻率為30%,水灰比為0.4 時,其綜合性能最佳。袁漢卿等[4]學者根據天然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最佳骨料級配組合,研究了不同再生骨科取代率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基本性能的影響,發(fā)現,再生骨料取代率小于50%時,強度與取代率成正比;此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優(yōu)于天然骨料制備的透水混凝土。陳守開等[5]學者探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中拌制不同類型及摻量的纖維發(fā)現,纖維的摻入可以顯著改善其劈裂抗拉強度性能,聚丙烯纖維摻量為0.3%時,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整體性能最好。類成邦等[6]學者研究了不同纖維素納米晶體摻率(0%、0.5%、1%、1.5%、2%)對透水混凝土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纖維素納米晶體摻率在0%~1.5%范圍內,透水混凝土的強度提高明顯,對早期的水泥水化進程和程度有顯著的增益作用。在國外,Chaitanya M 等[7]學者認為粒徑2.36mm~10mm再生骨料制備的透水混凝土強度較粒徑4.75mm~12.5mm再生骨料制備的試樣高12.5%;此外,以粒徑2.36mm~10mm 再生骨料、不同摻量的硅灰(按8~16%的比例添加硅粉,增量為2%)制備再生透水混凝土發(fā)現,硅灰的添加可使其抗壓強度提高近56%,抗折強度提高33%,而試樣的滲透性降低60%。Mata B 等[8]學者探索了不同摻率(0%、5%、10%、15%、20%和25%)的高粱殼灰替代水泥、不同摻率(0%、20%、40%、60%、80%和100%)的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備再生透水混凝土,結果表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密度隨著高粱殼灰和再生骨料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抗壓強度隨著高粱殼灰的增加而降低,另一方面,再生骨料的加入降低了抗壓強度,但改善了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Bakheet R 等[9]學者研究了用廢塑料和/或再生橡膠(5%、10%、15%、20%和25%)替代天然粗骨料對透水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滲透性的影響,結果表明,使用廢塑料和/或再生橡膠作為混凝土骨料可顯著降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分別用廢塑料、再生橡膠和兩者的組合替換25%,抗壓強度分別損失85%、82%和85%。含有廢塑料和/或再生橡膠的混凝土的滲透性隨著替代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將25%的天然粗骨料替換為廢塑料、再生橡膠以及兩者的組合,可分別將滲透率值提高83%、3%和68%。
綜上所述發(fā)現,國內外研究學者在改善多孔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多孔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較多孔天然混凝土差,主要原因在于骨料自身的基本性能,因此,本文將研究基于不同摻率粉煤灰改性多孔再生混凝土的變化機理。以期為多孔再生混凝土路面的應用提供借鑒。
水泥選用寧波市生產的PO·42.5 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Ⅱ級)產自寧波市燃煤電廠,水選用當地自來水,再生骨料由廢棄的C20 混凝土路面制備,骨料粒徑為4.75~9.5mm,參照規(guī)范《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2010)[10]中的要求對再生骨料進行測試,均滿足規(guī)范相關要求,其基本性質見表1。
表1 再生骨料基本特性
考慮到多孔再生混凝土需要同時兼容強度與透水性能,按照體積法[11-13]進行配合比設計,水灰比為0.3[13-15],設計孔隙率為20%。詳細配合比見表2。
表2 多孔再生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預濕骨料法進行裹漿拌制多孔再生混凝土試件,具體見圖1,試件的裝模工藝及強度試驗方法參照規(guī)范《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02)[16]要求進行,孔隙率與透水性能測試分別參照規(guī)范《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應用技術規(guī)程》(CJJ/T 253-2016)[17]、《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 135-2009)[11]。
圖1 多孔再生混凝土拌制流程
圖2表示的是粉煤灰不同摻率對多孔再生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可知,適量粉煤灰摻入多孔再生混凝土內,可以顯著提高抗壓強度,對多孔再生混凝土的改性作用明顯。例如,當粉煤灰摻率為5%、10%、15%時,抗壓強度分別為14.87MPa、16.53MPa、19.47MPa,較未摻粉煤灰的多孔再生混凝土分別增加了12.14%、24.66%、46.83%。分析原因認為:①多孔再生混凝土存在著兩個界面過渡區(qū),分別為舊水泥漿體與天然骨料的結合面、再生骨料與新水泥漿體的結合面,界面過渡區(qū)的存在弱化了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強度性能[5、13、18];②粉煤灰主要成分為SiO2、A12O3,可以與水泥水化作用產生的Ca(OH)2發(fā)生反應生成鈣礬石、C-S-H 等物質,彌補界面過渡區(qū)的缺陷,使得界面過渡區(qū)更加密實[14、19-21]。③粉煤灰的細度模數較小、比表面積大,等量替代水泥發(fā)生反應后,可以有效地填補多孔再生混凝土內部的微小孔隙。因此,適量的粉煤灰對多孔混凝土的強度提高改性效果明顯。
圖2 粉煤灰不同摻率對多孔再生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隨著粉煤灰摻率的增加,抗壓強度呈現降低趨勢。例如,粉煤灰摻率為25%時,抗壓強度達到最小值,為12.29MPa,較未摻粉煤灰的多孔再生混凝土降低了7.32%左右,由此可知,過量的粉煤灰替代水泥,并不能提高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強度。產生這一不利改性效果的原因:粉煤灰主要是與水泥水化的二次產物發(fā)生反應,細化多孔再生混凝土內部的微小孔隙結構,過量的粉煤灰替代水泥會使水泥的水化產物不足,無法與其發(fā)生反應,致使強度降低。
圖3、圖4 分別為粉煤灰不同摻率對孔隙率、透水系數的影響變化趨勢。可知,粉煤灰的摻入降低了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孔隙率及透水性能,這是由于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后,生成的產物堵塞了多孔混凝土內部的孔隙,致使孔隙率降低,透水性能下降。但是,本次試驗結果的孔隙率范圍為20.31%~20.83%、透水系數范圍為2.63mm/s~3.93mm/s,均滿足規(guī)范《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規(guī)程》(CJJ/T 135-2009)[11]中的要求。
圖3 粉煤灰不同摻率對孔隙率的影響
圖4 粉煤灰不同摻率對透水系數的影響
本文以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改性多孔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以期為多孔再生混凝土路面的應用提供借鑒。主要結論如下:
①適量的粉煤灰摻率可以有效提高多孔再生混凝土的強度性能,例如,粉煤灰產率15%時,抗壓強度達到最大值,為19.47MPa,較未摻粉煤灰的多孔再生混凝強度提升了46.83%,強度提高改性效果顯著。當粉煤灰產率為25%時,抗壓強度達到最小值,為12.29MPa,較未摻粉煤灰的多孔再生混凝強度降低了7.32%左右。
②粉煤灰改性多孔再生混凝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充其內部孔隙,改善內部微孔隙結構,本實驗粉煤灰在改善孔隙率及透水性能方面可滿足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