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港 白玉川 陳宜展 鄧 丹 歐陽永忠, 2 馮硯青 江 林 廖世智 肖志建
??跒硸|部海域淤積趨勢機制分析*
曹永港1, 2, 3白玉川3①陳宜展1鄧 丹1歐陽永忠1, 2馮硯青1江 林1廖世智1肖志建1
(1. 國家海洋局南海調(diào)查技術(shù)中心 廣東廣州 510300; 2. 自然資源部海洋環(huán)境探測技術(shù)與應(yīng)用重點實驗室 廣東廣州 510300; 3. 天津大學(xué)水利工程仿真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天津 300072)
海口灣東部是南渡江西北新三角洲受水受沙盆地, 一直以來是典型的淤積海域。通過歷史衛(wèi)星影像分析??跒硸|部淺灘的沉積過程, 研究不同時間的灣內(nèi)表層沉積物分布規(guī)律, 采用遙感和實測懸浮顆粒物數(shù)據(jù)認(rèn)知懸移質(zhì)泥沙運動規(guī)律, 借助沉積物粒徑趨勢分析推移質(zhì)泥沙運動規(guī)律, 對海口灣東部海域淤積趨勢以及機制進行宏觀分析。結(jié)果表明:海口灣東部淺灘的多個沙壩生成于不同的圍海填地階段; 人類活動建造的向灣內(nèi)伸突的人工構(gòu)筑物, 減弱了??跒硸|部淺灘的潮流和波浪作用, 進而導(dǎo)致泥沙在“葫蘆島項目”東部和南部海域沉積。了解海口灣東部海域泥沙運動規(guī)律以及海域淤積機制, 是解決該海域淤積問題的基礎(chǔ)。
海口灣; 淺灘; 懸浮顆粒物; 表層沉積物; 泥沙沉積
??跒澄挥诤D鲜『?谑斜辈? 瓊州海峽南岸中部(圖1)。海口灣東部是南渡江出??? 西部是新海玄武巖基巖岬角, 海口灣是典型的岬灣海岸(方國洪等, 1966; 夏東興等, 1990; 龔文平等, 2001)。??跒骋詾稠?shù)男阌⒏蹫榻? 灣內(nèi)海域分為東西兩部分。
??跒硸|部南渡江西北新三角洲是近4 000年來形成的陸地, 其中海甸島是近1 000年來形成的陸地(王寶燦等, 2006)。在自然狀態(tài)下, 南渡江出海口海域泥沙沉積, 南渡江西北新三角洲仍在發(fā)展擴大。另外近幾十年灣內(nèi)人工建造了大量建筑物, 海域泥沙沉積尚未得到充分調(diào)整, ??跒嘲毒€還遠未達到動態(tài)平衡的弧形海岸狀態(tài)。??跒硸|部是泥沙沉積形成的大型淺灘。洪季時, 南渡江懸移質(zhì)泥沙擴散后在沿岸流與潮流輸運作用下在??跒硸|部海域堆積; 枯季時, 河流輸沙作用減弱, 波浪侵蝕河口沙體, 懸移質(zhì)泥沙在沿岸流作用下向??跒硸|部淺灘搬運, 推移質(zhì)泥沙通過海甸島向南向西運動輸運至海口灣東部口門。??跒硸|部海域經(jīng)歷了淺海、海灣、河口灣等不同階段的發(fā)育演變過程, 在自然趨勢下應(yīng)向壩后潟湖洼地發(fā)展, 但人類活動改變了海口灣東部淺灘的自然演變進程(羅憲林, 1984; 余力民等, 1993; 張曉冬等, 2015)。
??跒硨?谑械某鞘薪ㄔO(shè)以及環(huán)境景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由于人為作用影響, 海口灣東部淺灘進行了很多圍海造地與岸灘固化工程, 愈發(fā)引起社會的關(guān)注(石萍等, 2015; 張航飛等, 2019)。本文通過分析??跒硸|部淺灘多年來表層沉積物變化過程, 采用遙感和實測懸浮顆粒物數(shù)據(jù)認(rèn)知懸移質(zhì)泥沙運動規(guī)律, 借助沉積物粒徑趨勢分析推移質(zhì)泥沙運動規(guī)律, 探討??跒硸|部淺灘淤積機制。
根據(jù)谷歌地圖(www.google.com)的歷史衛(wèi)星影像(圖2), 可以看出海口灣東部淺灘及其周邊岸灘的演變過程:
2003年, 除美麗沙外, ??跒硸|部岸灘已基本是人工構(gòu)筑物。美麗沙沙咀向西南側(cè)延伸, 說明美麗沙的堆積泥沙來源主要是灣外經(jīng)海甸島西部岬角進入??跒车哪嗌场T诤5楹雍涌诩捌淠喜亢S虼嬖跍\水區(qū)。
圖1 ??跒澄恢檬疽鈭D
圖2 葫蘆島及周邊岸灘歷史衛(wèi)星影像
2009年, 秀英港岸灘伸突部分和美源游艇碼頭建造完成, 在游艇碼頭北部海域出現(xiàn)沙壩。美麗沙已經(jīng)大面積消失, 除海甸島西部岬角南側(cè)還存在小面積砂質(zhì)沙灘外, ??跒硸|部海域未見明顯的推移質(zhì)泥沙堆積體。
2014年至2018年, ??跒硸|部淺灘的泥沙緩慢沉積, 在“葫蘆島項目”東南側(cè)岬角和游艇碼頭岬角出現(xiàn)小面積沙壩堆積體。
2018年, “葫蘆島項目”連岸陸橋拆除。
2019年和2020年, “葫蘆島項目”東部海域沙壩面積快速增大, ??跒硸|部泥沙主要在“葫蘆島項目”東側(cè)海域沉積。
2.1.1 潮汐 根據(jù)2016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海口灣潮汐觀測數(shù)據(jù), ??跒吵辈钪翟?~2 m之間, 屬于弱潮海區(qū)。潮汐類型為規(guī)則全日潮。
2.1.2 潮流 海口灣潮流呈現(xiàn)典型的東西向往復(fù)流特征。海口灣海域春、夏、秋、冬四季的余流都主要表現(xiàn)為自東向西運動(圖3, 4), 即海水運動從東部灣口進入海口灣, 從西部灣口流出(陳宜展等, 2019a)。
圖3 春季小潮余流分布圖(2016年5月18~19日)
圖4 秋季小潮余流分布圖(2016年10月2~3日)
2.1.3 波浪 ??跒澈S蛑饕讼驗闁|北(圖5), 波浪類型為風(fēng)浪為主的混合浪。另外, ??跒澈S蜷L期存在東向浪的低頻能量譜, 海域受南海傳入的長周期波影響(陳宜展等, 2019b)。通過波浪波向可以表征波動相位與能量傳播方向。2017年1月和7月波向資料按16個方位進行統(tǒng)計, 公式為=/。其中,為每一方向波浪出現(xiàn)頻率;為每一方向波浪出現(xiàn)次數(shù);為統(tǒng)計資料總次數(shù)。將各月及全年的波高數(shù)據(jù)按每50 cm的波高級別與按16個方位劃分的波向進行聯(lián)合統(tǒng)計, 可得出波高與波向聯(lián)合分布表及對應(yīng)的波浪玫瑰圖, 見圖5。
2020年8月, 國家海洋局南海調(diào)查技術(shù)中心對??跒硸|部海域進行了水深測量。從圖6海口灣東部海域的水深平面圖可以看出, ??跒硸|部海域的水深在-2~5 m之間(秀英站理論最低潮面)。葫蘆島與岸灘中間海域局部水深達到5 m。“葫蘆島項目”東側(cè)和南側(cè)有多塊小面積區(qū)域露出海平面, 最大高度達到2 m?!昂J島項目”南部海域已難以通行船只。在“葫蘆島項目”東側(cè)連岸陸橋拆除區(qū)域的水深相對較深。
圖5 有效波高-波向聯(lián)合分布玫瑰圖
圖6 海口灣東部海域水深圖
2020年8月13日, 國家海洋局南海調(diào)查技術(shù)中心對??跒硸|部海域及岸灘進行了現(xiàn)場踏勘和無人機攝影。??跒硸|部海域存在干出的沙壩(圖7), 海域周邊都是人工岸灘, 未發(fā)現(xiàn)岸灘侵蝕痕跡。
根據(jù)現(xiàn)場踏勘和無人機攝影, 未發(fā)現(xiàn)2020年5月衛(wèi)星圖片所示位于海甸河河口的沙壩1 (圖2)。通過無人機航拍位于“葫蘆島項目”東側(cè)的沙壩2, 可見附近海域水深很淺, 沙壩2呈帶狀, 沙壩上有波浪破碎現(xiàn)象, 沙壩2泥沙顏色較淺, 與細砂顏色接近(圖8)。沙壩3為“葫蘆島項目”東南側(cè)岬角處的沉積沙嘴。沙壩4位于“葫蘆島項目”南側(cè)海域。沙壩5位于游艇碼頭岬角處, 沙壩5的泥沙類型主要是細砂, 分選性好(圖9), 主要受單一動力因素影響。
圖7 ??跒硸|部海域沙壩群演變圖
圖8 無人機航拍沙壩2附近海域
圖9 沙壩5的泥沙類型
Fig.9 Sediment type of Sandbar 5
由圖2和圖7衛(wèi)星歷史影像(源自BIGEMAP GIS Office 全能版)可以看到, “葫蘆島項目”及其周邊海域主要出現(xiàn)沙壩, 但這些沙壩的形成和發(fā)育時間是不一樣的。沙壩的形成主要有3個不同時間階段: (1) “葫蘆島項目”建造時形成的堆積沙壩; (2) 在連岸陸橋拆除前, 主要在“葫蘆島項目”南部波影區(qū)岸邊形成沙壩; (3) 連岸陸橋拆除后, 主要在“葫蘆島項目”東部海域形成沙壩。
近岸海域沙壩是一種水上堆積地貌, 主要受激浪作用影響形成。近岸海域波浪破碎, 波浪能量耗散導(dǎo)致波浪搬運泥沙在近岸海域沉積, 從而形成水下堤狀堆積體。此外, 波浪破碎時落下的波峰水體能量能夠挖掘海底, 掀起水體帶動了海底泥沙, 這些泥沙一部分被激浪流輸運到岸邊, 另一部分泥沙在破浪線后方堆積形成水下沙壩。近岸海域水下沙壩的分布方向并不規(guī)律, 與海岸不完全平行, 有的沙壩甚至交織在一起, 形成鏈狀沙壩或分支狀沙壩。這是由于近岸海域水動力條件復(fù)雜, 沙壩形成除了受到波浪破碎作用外, 還受沿岸水流作用的影響(朱大奎等, 2014)。??跒硸|部海域是典型的海灣地貌和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積海域, 并具有沙壩-潮流汊道地貌特征, 泥沙運動同時受到波浪破碎、潮流和徑流作用影響, 需要通過年代尺度的過渡過程才能達到均衡態(tài)的動力-沉積-地貌系統(tǒng)(李炎, 2018)。均衡態(tài)的潮汐汊道存在沿程能耗率處處相等, 沿程輸沙率遞變也處處相等, 以及沉積速率處處相等的共同規(guī)律, 動力-沉積-地貌系統(tǒng)具有跨尺度的均衡態(tài)解(Li, 2002)。
表層沉積物類型可以體現(xiàn)不同動力因素對海域泥沙的影響(曹夢莉等, 2017)。比較1993、2016、2020年??跒潮韺映练e物空間分布特征以及時間變化特征, 探討灣內(nèi)泥沙運動規(guī)律。
余力民等(1993)對海口灣表層沉積物分布進行了研究, 認(rèn)為??跒潮韺映练e物類型主要有三種:中粗砂、細砂和泥質(zhì)細砂、粉砂黏土。粉砂黏土是灣內(nèi)最細沉積物類型, 分布于灣內(nèi)中部和東部海域。細砂和泥質(zhì)細砂主要分布于南渡江入海口海域, 主要是南渡江懸移質(zhì)入海沉積泥沙。較粗的中粗砂分布于灣內(nèi)西部岸灘、部分灣內(nèi)海域, ??跒持写稚胺植贾饕懿ɡ送埔谱饔糜绊?。泥沙分布主要呈東西向帶狀分布, 這與??跒吵绷鳀|西向往復(fù)流的性質(zhì)一致; 同時也反映了南渡江懸移質(zhì)泥沙對海口灣沉積的直接影響。
2016年??跒潮韺映练e物調(diào)查站位如圖10所示。調(diào)查海域的表層沉積物類型共有8種:黏土質(zhì)粉砂(YT)、粉砂(T)、砂質(zhì)粉砂(ST)、砂-粉砂-黏土(STY)、粉砂質(zhì)砂(TS)、砂(S)、礫砂(GS)、砂礫(SG), 灣外水動力環(huán)境較強, 沉積物以砂(S)為主; 灣內(nèi)水動力環(huán)境較弱, 以黏土質(zhì)粉砂(YT)為主??砂蜒芯繀^(qū)劃分成2個沉積物分區(qū):Ⅰ區(qū)以砂質(zhì)沉積為主, Ⅱ區(qū)以粉砂、黏土沉積為主。
圖10 沉積物類型分布圖(2016年)
與1993年??跒潮韺映练e物調(diào)查結(jié)果比較, ??跒澄鞑俊懊髦閸u項目”建設(shè)已經(jīng)完成, “明珠島項目”周邊海域底質(zhì)主要為砂。以秀英港深水航道為界線, ??跒硸|西兩部底質(zhì)存在明顯差異, ??跒澄鞑勘韺映练e物以砂和粉砂質(zhì)砂為主, 粒徑較大; 海口灣東部淺灘表層沉積物主要是砂質(zhì)粉砂和粉砂, 粒徑較小。海甸島西北部仍存在砂質(zhì)粉砂帶, 海甸河河口存在粉砂帶。
2020年9月??跒硸|部海域表層沉積物取樣主要關(guān)注“葫蘆島項目”周邊海域、沙壩和海甸河入??诤S?圖11)。從中可見, 海甸河河口沙壩(沙壩1)、“葫蘆島項目”東南岬角沙壩(沙壩3)、“葫蘆島項目”南部海域沙壩(沙壩4)和游艇碼頭岬角沙壩(沙壩5)的表層沉積物類型都是砂, “葫蘆島項目”東部海域沙壩(沙壩2)的表層沉積物類型是粉砂質(zhì)砂。“葫蘆島項目”東部、北部和南部存在砂帶, 泥沙主要受波浪推移作用, 粒徑較大。海口灣東部淺灘東南部和西南部潮流作用較弱, 表層沉積物類型是粉砂, 泥沙粒徑較小, 主要受南渡江輸沙影響?!昂J島項目”附近海域的表層沉積物含有礫石、砂、黏土和貝殼, 分選性差, 調(diào)查海域是各種不同動力過程水體交匯區(qū)。
圖11 海口灣東部淺灘表層沉積物類型分布圖(2020年)
“葫蘆島項目”東部海域受??跒巢ɡ?、潮流和海甸河徑流共同作用, 水體輻聚, 海甸河入海粗顆粒砂在輻聚帶沉積, 形成砂帶。沙壩2水深較淺, 經(jīng)海甸島西部岬角進入??跒硸|部淺灘的懸移質(zhì)泥沙和海甸島波影區(qū)推移質(zhì)泥沙在此處交匯, 泥沙類型主要是粉砂質(zhì)砂。
??跒硸|部淺灘的泥沙運動形式主要是懸移質(zhì)泥沙運動。利用遙感懸浮顆粒物反演方法可以反映出懸移質(zhì)泥沙的空間運動特征和演變規(guī)律(Chen, 2010; Ramakrishnan, 2012; Yang, 2016)。本文采用美國陸地衛(wèi)星計劃(Landsat)的第八顆衛(wèi)星Landsat8影像資料據(jù)進行遙感懸浮顆粒物反演分析, Landsat8影像分辨率30 m。T1格式衛(wèi)星影像資料經(jīng)過大氣校正處理后, 運用C2RCC方法來去除大氣分子與氣溶膠的影響。
采用Zhao等(2018)對南海北部海域進行遙感懸浮顆粒物反演算法, 懸浮顆粒物(SPM)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rs為遙感反射率。對2013~2020年??跒车倪b感影像進行以上過程的反演得到海表懸浮顆粒物分布(圖12), 進行分析可知:
(1) ??跒硸|部懸浮顆粒物濃度比西部高, 南渡江口以及海甸島附近海表懸浮顆粒物濃度約為5 mg/L。??跒硸|部淺灘懸移質(zhì)泥沙運動方向主要是由東向西, 分別有南渡江河口懸浮顆粒物經(jīng)海甸島西部岬角進入??跒澈秃5楹幽嗌沉魅牒?跒硸|部。
圖12 近年海口灣海表懸浮顆粒物濃度遙感影像
(2) 秀英港在??跒持胁可焱? 減弱了??跒硸|側(cè)淺灘潮流作用, 海甸河進入??跒硸|部的泥沙主要在“葫蘆島項目”東部和南部沉積。??跒硸|部淺灘海表懸浮顆粒物濃度范圍為1.3~16.5 mg/L。
(3) 南渡江河口向西繞過海甸島進入??跒车哪嗌? 部分繼續(xù)向海口灣中部運動, 部分向南進入“葫蘆島項目”東北部。
(4) 秀英港深水航道浚深, 容易發(fā)生回淤, 泥沙運動相對強烈。
由圖13和圖14可知, 整體而言, 春、秋季小潮期間單寬懸移質(zhì)泥沙通量方向與前述余流方向基本一致, ??跒硲乙瀑|(zhì)泥沙以偏西(包括西南、西、西北, 下同)輸移為主。個別站受局部地形影響, 懸移質(zhì)泥沙向東南輸移, 但輸移量很小, 其余各站偏西輸移, 且具有越靠外海輸移量越大, 越向近岸輸移量越小的特征。
??跒硸|部海域一直是泥沙沉積海域, 存在明顯的沙壩, 灣內(nèi)岸灘都已經(jīng)是固化后的人工構(gòu)筑物, 沒有發(fā)現(xiàn)岸灘侵蝕痕跡。在“葫蘆島項目”建造之前, 項目附近海域都是淺灘和沙壩, 水深很淺, 近岸水域基本不能通船, 在“葫蘆島項目”建造后對海域進行了清淤, 小船才能沿岸邊行駛。
2016~2017年對海口灣海域的波浪和海流觀測發(fā)現(xiàn), ??跒澈S虻某@讼蚱珫|, 春、夏、秋、冬四季的灣內(nèi)余流方向也主要是由東向西, 說明該海域的泥沙運動方向由東向西?!昂J島項目”海域位于??跒硸|側(cè), 波浪在此處發(fā)生繞射, 泥沙容易在附近海域發(fā)生堆積。沙壩1和沙壩2位于河口區(qū)域, 受到波浪和河流徑流的共同作用, 波浪發(fā)生破碎(由圖8可清晰見到波浪在沙壩2處破碎), 泥沙沉積, 形成沙壩。沙壩1和沙壩2都位于淺水區(qū)外緣。在2018年“葫蘆島項目”連岸路橋拆除后, 原來橋梁位置水深較深, 泥沙不易穿越深水區(qū)進入“葫蘆島項目”南部海域, 在沙壩2附近發(fā)生沉降, 因此沙壩2面積在逐漸擴大。沙壩3位于“葫蘆島項目”南側(cè)岬角處波影區(qū), 沙嘴向西南, 沙壩3主要發(fā)育時間在連岸橋梁拆除前, 由波浪破碎泥沙沉降形成。通過與“葫蘆島項目”建造時的衛(wèi)星圖片對比可見(圖2), 沙壩4在“葫蘆島項目”建造時便已存在, 應(yīng)是項目建造時南部海域泥沙堆積形成。沙壩5位于岸灘岬角, 泥沙類型主要是細砂, 分選性好, 說明主要受波浪作用形成。
圖13 春季小潮單寬懸移質(zhì)泥沙通量(2016年5月18日~19日)
圖14 秋季小潮單寬懸移質(zhì)泥沙通量(2016年10月2日~3日)
綜上所述, 該海域的泥沙沉積主要有三個階段:在“葫蘆島項目”建造前, 經(jīng)海口灣東邊岬角進入??跒车哪嗌尘驮谠摵S虬l(fā)生沉降; “葫蘆島項目”建造后, 泥沙主要在“葫蘆島項目”南部波影區(qū)發(fā)生堆積; “葫蘆島項目”連岸路橋拆除后, 泥沙主要在沙壩2附近海域發(fā)生堆積。??跒硸|部海域泥沙運動尚未達到動態(tài)平衡, 在波浪破碎、沿岸潮流以及入海徑流作用下泥沙堆積形成了多個沙壩。
對2020年??跒硸|部海域表層沉積物采用Gao-Collins模型(Gao, 1992), 利用表層沉積物的平均粒徑、分選系數(shù)及偏態(tài)系數(shù)估算??跒硸|部海域沉積物的運移趨勢。表層沉積物采樣的最大距離為特征距離, 可得到如圖15所示的表層沉積物粒徑趨勢分析矢量圖。圖中矢量箭頭表示沉積物的輸運方向, 矢量長度表示輸運的顯著性(并不表示輸運率的大小)。根據(jù)圖15的結(jié)果可知, 調(diào)查海域表層沉積物揭示如下泥沙運移特征:
(1)“葫蘆島項目”北側(cè)的推移質(zhì)泥沙呈現(xiàn)出自北向南(向岸)的輸運趨勢, 在“葫蘆島項目”東南部淺灘沉積。
(2)“葫蘆島項目”東部及南部海域是泥沙運動匯聚海域, 推移質(zhì)泥沙容易堆積形成沙壩。
圖15 2020年表層沉積物粒徑趨勢分析矢量分布圖
注: 矢量長度僅代表粒徑趨勢的顯著性, 不代表輸運速率的大小, 箭頭表示沉積物輸運方向
海口灣東部淺灘處于海甸河和南渡江入海泥沙沉積海域。秀英港在??跒持胁可焱灰约吧钏降揽I罡艚^了海口灣泥沙自東向西運動, 另外秀英港伸突部分減弱了??跒硸|部淺灘潮流作用, 原本在海甸島西部的水體輻聚區(qū)南移到了“葫蘆島項目”東部海域, 在波浪、潮流和海甸河徑流作用下, 推移質(zhì)泥沙在“葫蘆島項目”東部及南部海域沉積。
王寶燦, 陳沈良, 龔文平, 等, 2006. 海南島港灣海岸的形成與演變[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43-50.
方國洪, 王仁樹, 1966. 海灣的潮汐與潮流[J]. 海洋與湖沼, 8(1): 60-77.
石萍, 曹玲瓏, 莫文淵, 等, 2015. 人工島建設(shè)對??跒澄骱0栋稙┓€(wěn)定性影響[J]. 熱帶海洋學(xué)報, 34(5): 57-63.
朱大奎, 王穎, 2014. 工程海岸學(xué)[M].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66-80.
李炎, 2018. 均衡態(tài): 動力-沉積-地貌系統(tǒng)的跨尺度聯(lián)系[J]. 海洋學(xué)報, 40(7): 38-42.
余力民, 王寶燦, 陳沈良, 1993. ??跒衬嗌硜碓磁c秀英港回淤的分析[C] // 第七屆全國海岸工程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 珠海: 中國水利學(xué)會: 642-655.
張曉冬, 沈斯敏, 朱首賢, 等, 2015. ??跒澈_淤遙感分析[J]. 華東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4): 42-53.
張航飛, 曾維特, 吳多譽, 等, 2019. 海口灣人工填海前后沖淤演變數(shù)值模擬[J]. 海岸工程, 38(2): 105-114.
陳宜展, 曹永港, 肖志建, 等, 2019a. ??跒澈S虺绷骷竟?jié)性特征分析[J]. 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 58(5): 73-79.
陳宜展, 曹永港, 黃艷松, 等, 2019b. ??跒澈S虿ɡ颂卣鞣治鯷J]. 海洋工程, 37(2): 96-103.
羅憲林, 李春初, 羅章仁, 2000. 海南島南渡江三角洲的廢棄與侵蝕[J]. 海洋學(xué)報(中文版), 22(3): 55-60.
夏東興, 劉振夏, 1990. 中國海灣的成因類型[J]. 海洋與湖沼, 21(2): 185-191.
曹夢莉, 馬倩倩, 吳瑩, 等, 2017. 南海北部和海南島附近海域表層沉積物中有機質(zhì)的分布和降解狀態(tài)的差異[J]. 海洋與湖沼, 48(2): 258-265.
龔文平, 王道儒, 傅捷, 2001. ??跒硸|部淺灘的發(fā)育演變及其機制分析[J]. 熱帶海洋學(xué)報, 20(3): 28-34.
CHEN X L, LU J Z, CUI T W, 2010. Coupling remote sensing retrieval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SPM study-taking Bohai Sea in China as a cas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12 Suppl 2: S203-S211.
GAO S, COLLINS M, 1992. Net sediment transport patterns inferred from grain-size trends, based upon definition of “transport vectors” [J]. Sedimentary Geology, 80(1/2): 47-60.
LI Y, XIA X M, WANG X F, 2002. Modern sedimentary rate for coastal and estuarine fine sediments along the East China Sea [M] // HONG G H, ZHANG J, CHUNG C S. Impact of Interface Exchange on the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of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Seoul: Bunshin Press: 279-290.
RAMAKRISHNAN R, RAJAWAT A S, 2012. Simula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nitialized with satellite deriv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J]. Journal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121(5): 1201-1213
YANG X F, MAO Z H, HUANG H Q, 2016. Using GOCI retrieval data to initialize and validate a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 for monitoring diurnal variation of SSC in Hangzhou Bay, China [J]. Water, 8(3): 108.
ZHAO J, CAO W X, XU Z T, 2018. Estim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urbid coastal waters: application to hyperspectral satellite imagery [J]. Optics Express, 26(8): 10476-10493.
ANALYSIS OF SILTATION TREND AND MECHANISM IN THE EASTERN SEA AREA OF HAIKOU BAY, HAINAN, CHINA
CAO Yong-Gang1, 2, 3, BAI Yu-Chuan3, CHEN Yi-Zhan1, DENG Dan1, OUYANG Yong-Zhong1, 2, FENG Yan-Qing1, JIANG Lin1, LIAO Shi-Zhi1, XIAO Zhi-Jian1
(1. South China Sea Marine Survey and Technology Center,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510300,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Surve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Guangzhou 510300, 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Simulation and Safet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
As a typical silting area, the eastern shoal of Haikou Bay is a basin receiving water and sediments, which is in a new delta northwest of Nandu River. The sedimentation process of a sand bar in the eastern Haikou Bay were analyzed using historical satellite images. The distribution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bay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suspended sediment movement in the eastern Haikou Bay were studied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invers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measurement. Macroscopic analysis on the sedimentation trend and mechanism in the eastern Haikou Bay was also perform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ons of sand bars were resulted from sedimentation due to reclamation in the eastern Haikou Bay in different periods. Artificial constructions at the top area of the central Haikou Bay protruded into the bay, which has weakened the tidal current of the eastern Haikou Bay, thus resulted in the siltation in the areas east and south to the Hulu Island. Understanding the law of sediment movement and the siltation mechanism in the eastern sea area of Haikou Bay is the basis for solving the siltation problem in the sea area.
Haikou Bay; shoal; suspended matter; surface sediments; deposition
*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資助項目, 42174013號; 廣東省海洋經(jīng)濟發(fā)展(海洋六大產(chǎn)業(yè))專項資金項目,粵自然資合[2021]38號; 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洋科學(xué)技術(shù)局長基金, 180106號。曹永港, 碩士生導(dǎo)師, 高級工程師, E-mail: ygangc@163.com
白玉川, 博士生導(dǎo)師, 教授, E-mail: ychbai@tju.edu.cn
2022-02-08,
2022-04-19
P737.1
10.11693/hyhz202202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