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
(方城縣人民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200)
心力衰竭是心內(nèi)科常見的一種疾病,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心肌損傷,使心肌原有結(jié)構(gòu)與功能改變,引起心室的泵血與充盈能力降低從而導致心力衰竭,容易引發(fā)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多種并發(fā)癥[1]。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了嚴重的影響,且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和抑郁等負面情緒[2]。全方位護理的目的是幫助患者康復,不僅著眼于對疾病的專業(yè)規(guī)范化護理,同時也關(guān)注了外在環(huán)境和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且給予患者出院指導并進行回訪,護理效果理想[3]?;诖?,選取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析全方位護理的應用價值。具體分析如下。
本研究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方城縣人民醫(yī)院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n=50)和對照組(n=50)。研究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6~68歲,平均(53.12±4.26)歲;病程6~21個月,平均(14.56±2.37)個月;心功能分級Ⅱ級18例,Ⅲ級24例,Ⅳ級8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8~69歲,平均(51.23±3.78)歲;病程6~21個月,平均(14.56±2.37)個月;心功能分級Ⅱ級18例,Ⅲ級24例,Ⅳ級8例。兩組基線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心功能分級)均衡可比(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全方位護理:a)健康知識宣教:發(fā)放健康手冊,同時采用定期講座、圖片、展板、視頻播放、PPT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關(guān)于心力衰竭方面的知識講解,與患者及家屬保持聯(lián)系,并詳細講解有關(guān)心力衰竭的知識及預防措施,并耐心的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和疑問進行答疑解惑,加強患者及家屬的認知,消除患者的顧慮,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b)心理干預:心力衰竭患者易出現(xiàn)緊張、恐懼、焦慮、煩躁不安等負性情緒,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歷資料,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若患者存在不良情緒,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通過對患者給予言語鼓勵,調(diào)整好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提高治療信心,從而提高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c)休息活動指導:根據(jù)患者心功能實際情況給予合適的指運動方法,盡量以輕體力、有氧活動為主,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心功能較差者,可以打太極拳,1~2次/周,30 min/次;心功能較好者,可以進行慢走運動,1次/d,慢走30 min,注意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動作宜緩,防止碰傷跌倒,避免勞累。d)出院指導及隨訪: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再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出院后的相關(guān)注意事項,多休息,嚴禁重體力勞動,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家屬監(jiān)測,指導患者加強自我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在患者出院第4天進行電話回訪,且每10天進行1次回訪,詢問患者用藥情況并進行叮囑,提醒患者復查時間,叮囑患者按時復查。
不良情緒:記錄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變化。SAS量表共20項,采用4級評分,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SDS量表共20項,采用4級評分,一般和異常的劃界分是53分。評分越高,不良情緒越嚴重。自我護理能力:記錄對比兩組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分變化。共42項,每項0~4分,分值越高,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強。心功能:記錄對比兩組干預前后6 min步行距離評分(6MWT)變化。
表1 兩組不良情緒、自我護理能力、6MWT水平比較 分
全方位護理是一種新的、人性化的一種服務理念,是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理念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對預防疾病、治療疾病都有積極意義,是一種健康管理的護理觀點[3,4]。與其他護理模式不同的是,全方位護理對護理人員提出更高的專業(yè)素質(zhì)要求,不僅加強了針對性護理,同時做好實時監(jiān)測患者臨床體征、心理護理、運動鍛煉指導、對癥用藥、精細護理等,對改善患者病情有積極的意義。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后,兩組SAS、SDS評分較干預前低,且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全方位護理應用于心力衰竭患者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分析原因在于,全方位護理關(guān)注患者心理方面,及時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緩解其緊張、焦慮。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兩組ESCA評分較干預前高,且研究組ESCA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全方位護理可以改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分析原因在于,全方位護理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加強了對疾病的認識和重視度,提高了患者依從性,從而提高了自我護理能力。此外,本研究數(shù)據(jù)還顯示,干預后,兩組6MWT水平較干預前高,且研究組6MWT水平高于對照組,表明全方位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全方位護理在患者用藥、飲食、運動等方面都進行了針對性指導,且對患者進行知識宣教,使患者加強了對病情的認識,關(guān)注患者心理,提高了患者依從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全方位護理應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可減少不良情緒,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改善患者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