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段視頻很火,那個愛“磨蹭”的女孩小鈺(yù)“逼瘋”爸爸,爸爸不得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令人啼笑皆非。笑過之后,我們不禁思考:孩子為什么會有拖延這樣的行為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劉海艷,畢業(yè)于牡丹江師范學院教育系心理專業(yè)。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高效率學習訓練師。現(xiàn)任職于大慶市高新區(qū)學校,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2年,承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社團工作。獲聘為大慶市醫(yī)學會兒童青少年心理保健教育委員會委員。曾獲得大慶市心理健康骨干教師榮譽稱號。主持并參與多個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參與大慶市現(xiàn)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校本教材《小學生心理健康》、電子書《抗疫復學前后教師家長心理調(diào)適100問》的編寫。
心靈小劇場
慢慢,你穿衣服都穿半個小時了!
刷牙已經(jīng)十幾分鐘了!
一口飯吃五分鐘,最后還得我喂你吃!
快別整理書包了!要遲到了!
慢慢在學校每天都是慢動作,拿個鉛筆就摸一摸文具盒貼紙,下課上廁所也順路看看熱鬧。
慢慢在家也是這樣的……
快點回家做作業(yè)吧!不要遇到什么都停下看上一會兒!
慢慢讀題目光都不挪動,做題時也半天才寫一筆。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yè),她會拖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完成!
慢慢!你什么時候才能改掉磨磨蹭蹭的毛病啊!
海艷老師的診斷
文中慢慢的行為是我們常說的拖延,主要表現(xiàn)為需要做的事情總是拖著不做,或做事拖拉,半小時可以完成的事情要拖到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孩子一旦形成拖延的習慣,就會導致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當孩子出現(xiàn)拖延行為時,家長的做法通常會像慢慢媽媽一樣,嗺促、說教,家長急壞了,可孩子依然磨蹭,甚至更嚴重了。最終問題沒解決,親子關系還受到了影響。
其實拖延就是一種壞習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改掉拖延。
海艷老師的提醒
有的家長會想,難道孩子是慢性子?性格有缺陷?其實,孩子出現(xiàn)拖延行為,只是一種表象,是多種因素累加的結果,與孩子的性格、性別、年齡、家庭教育方式都有一定的關系。我們要了解造成孩子拖延的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引導孩子遠離拖延,摘掉“磨蹭大王”的帽子。
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過程有快有慢,有的孩子大腦發(fā)育晚一些,因此做事情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反應,表現(xiàn)出“磨蹭”。這種情況家長過度催促是沒有效果的,要耐心地去教,通過鼓勵的方式去引導,不要苛責、強迫孩子。有的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做事散漫。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培養(yǎng)他們有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引導孩子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當孩子出現(xiàn)消極情緒時,也容易出現(xiàn)拖延行為。受到情緒的影響,孩子內(nèi)心抗柜學習或做事情,學習和做事效率會降低,越催促越拖拉。家長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調(diào)節(jié)情緒。
如果家長經(jīng)常對孩子進行否定評價,容易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孩子在學習、做事時害怕出現(xiàn)錯誤,也會表現(xiàn)出拖延。因此,家長需要給孩子提供積極的心理暗示,多運用正向的語言鼓勵孩子,如“我相信你能做到”“你可以更快”等話語,讓孩子增強自信心,擺脫拖延行為。
家長還可以讓孩子為他的拖延行為付出一定的代價,讓他知道磨蹭的后果。比如,孩子早晨起床磨蹭,家長急得親自給孩子穿衣服,這反而會強化孩子的拖延行為。正確的做法是當他磨蹭的時候,家長不要急,讓孩子著急。就像面對“磨蹭”的小鈺,她的爸爸采取了比小鈺還慢的速度穿衣服、吃飯,最后小鈺害怕上學遲到,反而催促爸爸快一點。這種做法很高明,孩子體會到磨蹭的后果,認識到磨蹭帶來的害處,就會從認識上轉變他的想法和態(tài)度,主動去改掉拖延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