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
紅梅的花瓣飄落滿地,點綴著大地的新綠。晌午的陽光暖黃,在每一個沒有蔭蔽的地方肆無忌憚地蔓延。
初春的橘子洲頭畫一般美。我,媽媽,外婆,在畫中從小路的一端緩緩走向另一端。手牽著手,垂眸凝視著殷紅未褪的花瓣。這樣的陽光,這樣的春景,和這樣的溫馨時刻正相宜。
“今天陽光真好!”媽媽感嘆道,“出來跟你們散步真好?!蔽椅⑽⒙N起嘴角,瞇起眼看看從枝丫間篩下的陽光:“是啊,真好?!蔽見A在中間,身兩側(cè)是兩個我最愛的女人。我右手牽著媽媽因長期握筆拿醫(yī)療器具磨出了些許老繭的手指,左手緊握外婆枯瘦粗糙的掌心,交匯著三個生命的溫熱。
我轉(zhuǎn)頭看媽媽,她白皙的臉頰微紅,棕黑的柔發(fā)盤起。我端詳著她,琢磨著她的眼角不知什么時候也爬上了細紋。媽媽是一名婦產(chǎn)科醫(yī)生,從北方來到長沙,人到中年的她跟年輕時一樣拼命工作。她說,新的工作環(huán)境,她要花更多精力去適應、思考和總結(jié),這樣才能對得起醫(yī)院和患者對她的信任。
我回頭端詳外婆,她笑著,眼睛像個小三角,輕輕抿著嘴唇。一個個晝夜更迭,根根銀發(fā)代替了她曾經(jīng)的縷縷青絲。
陽光很暖,照在我們身上,我太久沒這樣注視過她們了。雖然住在一個屋檐下,我們的時間卻巧妙地錯開:每一個歸家的傍晚,和外婆寒暄幾句,匆匆吃過飯,我就走進書房,無暇關注她變白的頭發(fā),只留下外婆站在原地注視我的背影;夜深時,總聽到門“咔噠”一聲響,外婆早早睡了,晚歸的媽媽向廚房走去,吞咽著余溫仍在的飯菜。
每個人在自己的時空匆匆奔走。直到過年,我和媽媽休假,才有時間好好陪陪外婆。這才發(fā)現(xiàn),為了照顧我們衣食起居,跟隨我們一起南遷的外婆,這一年老得前所未有地快。頭發(fā)白了不少,老人的精氣神也沒往年足。也難怪,年近七旬的老人,短期如何適應這里的水土?何況是離開了她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來到一個完全沒有朋友的陌生之地。
午后的陽光正好,金黃的陽光鉆入我們的指縫,又從指尖溢出,像一條金色的繩子,拴連著我們,陽光里花香若有若無。這是一個春天該有的樣子,這是我們該有的樣子。媽媽舉起手機,露出淺淺的酒窩:“我們來拍照吧,記錄一下這么好的天氣?!蔽覍㈩^探進攝像框,媽媽半彎著腰,讓外婆的面龐也進到框中。屏幕中的我們笑得跟陽光一樣燦爛。
“咔嚓”,相機將時間凝固。在這溢滿陽光的春日,我許下一個小小的夢想:我想一直牽著這兩只手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行走,帶她們賞遍所有姹紫嫣紅的春光……
(指導老師:李華英)
本期命題人:楊楊湖南省張家界市第一中學老師
本期點評人:蔣紅霞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第八中學老師
《春之夢》點評:一滴水,歷經(jīng)四時,游歷各地,無論經(jīng)受怎樣的遭遇,所肩負的使命、追尋的方向、堅守的夢想,從來都不為改變。文章從一滴水的經(jīng)歷切入,講述它對自己的人生有太多期許:渴望承擔自己的使命,渴望滋潤大地上的生命,奔赴屬于自己的遠方。無論是冰封的狀態(tài),還是鮮活的奔跑,無論是滋養(yǎng)自然的繁華,還是歷經(jīng)人世的污濁,它的方向始終只有一個:歸于大海。
本文充滿了奇特的想象與哲理的思考,從水的生命中映照出人的生命,揭示了人生哲理:唯有執(zhí)著追求,才能實現(xiàn)夢想;唯有經(jīng)受磨礪,才能懂得生命。
全文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采用圓合式結(jié)構(gòu),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春天里的我們》點評:踏著如畫的春光,祖孫三代擁抱陽光,擁抱春景,也擁抱著暖暖的愛。
作品通過我與媽媽、外婆三代人在初春的橘子洲頭漫步觀景,引起一家人南遷之后的故事:媽媽的忙碌與盡責,外婆的慈祥與無私奉獻,匆匆的人生里,盡管一直享受著兩位親人濃濃的愛,卻難得擁有屬于“我們”三人短暫的悠閑時光。然而,生活的辛酸與無奈都因這個春天的出行而逃遁、消失,生活也因此而鍍上了一層浪漫與燦爛的光芒。
文章既有故事,更有情趣;既有粗筆勾勒,也有細膩的刻畫,更有情感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