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禾雨 李楊 許晉國 梁勝彪 陶潔 李妹
(1.中國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研究院 廣東 525011 2.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福建 361005 3.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高分子材料系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遼寧 116024)
官能化聚合物的合成一直是高分子科學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有效提升了材料性能,并應用于許多領域[1-2]。然而,官能化單體的成本大多較高,不利于控制材料成本。因此,如何使官能團的效用最大化,是官能化聚合物結構設計及優(yōu)化的重要課題。
二甲胺基官能團被廣泛應用于增強橡膠與炭黑填料的相互作用分布[5-8]。本文以二甲胺基官能化聚苯乙烯為目標,通過不同的合成路線分別將二甲胺基官能團引入到聚合物的引發(fā)端、終止端和鏈中二分之一處,對比不同合成路線的優(yōu)缺點,為精準得到單位點官能化聚苯乙烯提供指導,以便后續(xù)研究官能團鏈中位置對其官能化效果的影響。
①1-雙[4-(N,N-二甲胺基)苯基]乙烯(DPE-2N)的合成與精制:將甲基三苯基溴化磷溶于四氫呋喃溶液,置于無水無氧的反應瓶中。在-20℃下,將叔丁醇鉀溶液滴加入反應瓶中,甲基三苯基溴化磷與叔丁醇鉀的摩爾比為1:1.085。低溫反應2h后,得到黃色Witting試劑。將米氏酮溶于四氫呋喃溶液并滴入反應瓶中,甲基三苯基溴化磷與米氏酮的摩爾比為1.6:1。待溶液完全滴入后,升高溫度,回流8h,促使反應完全。將反應液用飽和食鹽水水洗,取有機相通過柱層析色譜精制多次,得到純度在99.5%以上的DPE-2N。
②1-[4-(N,N-二甲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的合成與精制:按上文方法制備Witting試劑,并將對二甲胺基二苯甲酮溶于四氫呋喃溶液并滴入反應瓶中,甲基三苯基溴化磷與對二甲胺基二苯甲酮的摩爾比為1.6:1。待溶液完全滴入后,升高溫度,回流8h,促使反應完全。將反應液用飽和食鹽水水洗,取有機相通過柱層析色譜精制多次,得到純度在99.5%以上的DPE-N。
分別使用引發(fā)端官能化、終止端官能化合成策略、嵌段鏈中官能化和偶聯(lián)鏈中官能化合成引發(fā)端官能化聚苯乙烯(ANPS),終止端官能化聚苯乙烯(WNPS),嵌段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bMNPS)和偶聯(lián)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cMNPS),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單位點官能化聚苯乙烯合成路線圖
①ANPS合成路線:將仲丁基鋰與DPE-2N以摩爾比1:1.2在精制苯溶液中室溫反應0.5h,并投入與仲丁基鋰摩爾比1:1的四甲基乙二胺(TMEDA)。再投入精制苯乙烯,聚合反應4h。投入無氧異丙醇終止反應,將溶液倒入甲醇沉膠。
②WNPS合成路線:將仲丁基鋰溶液在精致苯中稀釋,將苯乙烯快速打入反應液中,并投入與仲丁基鋰摩爾比1:1的TMEDA,反應4h。4h后,將與仲丁基鋰摩爾比3:1的DPE-2N投入反應液中,反應8h。投入無氧異丙醇終止反應,將溶液倒入甲醇沉膠。
③bMNPS合成路線:將仲丁基鋰溶液在精致苯中稀釋,將一半苯乙烯快速打入反應液中,并投入與仲丁基鋰摩爾比1:1的TMEDA,反應4h。4h后,取少量樣品(s1-bMNPS),將與仲丁基鋰摩爾比1:1的DPE-2N投入反應液中,反應8h。8h后,取少量樣品(s2-bMNPS),再投入另一半苯乙烯,反應4h。投入無氧異丙醇終止反應,將溶液倒入甲醇沉膠。
④cMNPS合成路線:將仲丁基鋰溶液在精致苯中稀釋,將一半苯乙烯快速打入反應液中,并投入與仲丁基鋰摩爾比1:1的TMEDA,反應4h。4h后,取少量樣品(s1-cMNPS),將與仲丁基鋰摩爾比3:1的1-[4-(N,N-二甲胺基)苯基]-1-苯基乙烯(DPE-N)投入反應液中,反應8h。8h后,取少量樣品(s2-cMNPS),投入與仲丁基鋰摩爾比0.45:1的二甲基二氯硅烷,反應12h。投入無氧異丙醇終止反應,將溶液倒入甲醇沉膠。
①核磁共振波譜儀(1H NMR)
本文中所合成的聚合物的1H NMR均是使用瑞士Bruker AdvanceⅡ 400M核磁共振波譜儀所測試的,1H NMR的測試溶劑為氘代氯仿(CDCl3,δ=7.26ppm),內標為四甲基硅烷(TMS,δ=0ppm)。
②體積排除色譜(SEC)
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采用美國Waters公司體積排除色譜分析儀,2414型示差折光檢測器,1515型高效液相色譜泵,WAT044213型和WAT044210型色譜分離柱串聯(lián)。測試條件:流動相為THF、測試溫度為30℃、流速1.0mL/min;校正曲線由標準聚苯乙烯樣品建立。
ANPS和WNPS的1H NMR和SEC譜圖,如圖2所示,并將結構數(shù)據(jù)列入表1。圖中SEC曲線為單峰窄分布,說明聚合過程沒有副反應。根據(jù)圖中1H NMR譜圖,在化學位移6.2~7.4處,出現(xiàn)苯環(huán)上氫的譜峰,由于官能化單體在鏈中個數(shù)極少,大部分苯環(huán)氫都為苯乙烯的氫,其積分面積以a表示。在化學位移2.5~3.3處,出現(xiàn)二甲胺基上甲基氫的譜峰,其積分面積以b表示。由此可以計算鏈中二甲胺基基團個數(shù),公式如下所示:
圖2 鏈端官能化聚苯乙烯(a)1H NMR和(b)SEC圖
表1 鏈端官能化聚苯乙烯結構參數(shù)
根據(jù)公式計算,ANPS的鏈中胺基含量為2.24個。這是因為,為保證所有仲丁基鋰引發(fā)劑都能引發(fā)DPE-2N,官能化單體投料量略大,剩余的DPE-2N在聚合末期反應到鏈上。WNPS的鏈中胺基含量為1.58個。雖然DPE-2N已經過量投料,但是由于二甲胺基是供電子基團,不利于陰離子活性種進攻。因此,引發(fā)端官能化策略能夠保證每條鏈上都有一個官能基團,但部分基團在鏈末端出現(xiàn),官能團鏈中位置不夠精準。終止端官能化策略雖能保證所有官能團都處在聚合末端,但需選用活性高的單體以保證戴帽率。
嵌段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的1H NMR和SEC譜圖,如圖3所示,并將結構數(shù)據(jù)列入表2。由SEC測試發(fā)現(xiàn),兩個樣品的分子量相近且均呈現(xiàn)單峰窄分布。對比兩個樣品的1H NMR譜圖,在s2-bMNPS的1H NMR譜圖化學位移2.5~3.3處,新增了二甲胺基上的氫譜峰,說明DPE-2N被成功聚合到分子鏈上,戴帽位置在第一段聚合的分子鏈末端。根據(jù)1H NMR的特征峰積分計算,鏈中二甲胺基官能基團有1.2個。相比于WNPS,官能化度有所下降,這是因為為了保證不會有殘余的DPE-2N,封端投料比減少。第二段聚合完成后,聚合物分子量由3.0kg/mol增大到6.1kg/mol,說明DPE-2N被準確地引入在鏈的二分之一處。bMNPS的分子量分布呈現(xiàn)單峰窄分布,說明沒有活性鏈失活。bMNPS的二甲胺基含量比s2-bMNPS略有升高,達到1.42個,這是因為未反應的DPE-2N在末端戴帽。
表2 嵌段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結構參數(shù)
圖3 嵌段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a)1H NMR和(b)SEC圖
偶聯(lián)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的1H NMR和SEC譜圖,如圖4所示,并將結構數(shù)據(jù)列入表3。由SEC測試發(fā)現(xiàn),兩個樣品的分子量相近且呈現(xiàn)單峰窄分布。對比兩個樣品的1H NMR譜圖,s2-cMNPS的1H NMR譜圖在化學位移2.5~3.3處,新增了二甲胺基上的氫譜峰,說明DPE-N被成功聚合到分子鏈上。根據(jù)1H NMR的特征峰積分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圖4 偶聯(lián)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a)1H NMR和(b)SEC圖
表3 偶聯(lián)法鏈中官能化聚苯乙烯結構參數(shù)
鏈中二甲胺基官能基團有0.9個。DPE-N相比于DPE-2N戴帽率(官能化單體在聚合物鏈末端的比例)更高,這是因為減少一個二甲胺基取代基使得聚合活性提高。經二氯二甲基硅烷偶聯(lián)后,SEC譜圖變?yōu)殡p峰。其中小分子量的譜峰代表未偶聯(lián)的聚合物,譜峰位置與s2-cMNPS重合;小分子量的譜峰代表偶聯(lián)后的聚合物,分子量由2.3kg/mol翻倍到4.4kg/mol。積分兩個峰的比例得到偶聯(lián)效率為32.6%,偶聯(lián)率低的原因是DPE-N末端的位阻較大,影響了偶聯(lián)反應進行。
綜上所述,對比嵌段法和偶聯(lián)法兩種鏈中功能化聚苯乙烯的合成方法:嵌段法具有鏈中功能位點可自由調節(jié),無小分子量聚合物殘余的優(yōu)點,但是封端的DPE-2N引入含量較少,殘余單體又在末端反應。偶聯(lián)法具有官能基團引入含量高,鏈中官能位點更準確的優(yōu)點,但是偶聯(lián)效率較低,有單臂聚合物殘余。
利用不同的合成路線合成了引發(fā)端官能化,終止端官能化,嵌段法鏈中官能化和偶聯(lián)法鏈中官能化四種單位點官能化聚苯乙烯。其中,四種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官能團數(shù)分別是:ANPS=5.0kg/mol,2.24個;WNPS=5.9kg/mol,1.58個;bMNPS=6.1kg/mol,1.42個;cMNPS=4.4kg/mol,1.40個。
不同方法各自具有優(yōu)缺點:引發(fā)端官能化法可以高效引入官能基團,但對投料計量要求較高;終止端官能化法可以準確將官能團引入在分子鏈末端,但是戴帽率受單體活性影響較大;嵌段法鏈中官能化法可以自由調節(jié)官能團鏈中位點,但戴帽率同樣受單體活性影響較大;偶聯(lián)法鏈中官能化法可以準確將官能團引入在鏈二分之一處,但偶聯(lián)率會因末端位阻大而降低。因此,需根據(jù)不同的官能化單體特性選擇合適的聚合路線,以便為后續(xù)的性能研究提供更加精準的模板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