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兵 高永淳
內容提要:《王能好》是魏思孝繼《余事勿取》之后又一部鄉(xiāng)土題材的長篇力作,其有力之處,并不體現(xiàn)于厚重開闊、史詩性等這些評價鄉(xiāng)土長篇小說慣有的風格,而在于它“輕逸”的敘事對當下鄉(xiāng)土之魂的攝取。說它“輕逸”,并非指想象、虛構的輕逸,或“通過鏡面的反射”去展開敘事的輕逸,《王能好》當然是一部從正面觀察鄉(xiāng)土的作品,它的輕逸呈現(xiàn)于以輕寫重,借王能好這個饒舌的、自夸的鄉(xiāng)村游蕩者的眼睛去看世界也被世界觀看,嘲笑別人更被別人嘲笑,他阿Q一樣的自尊和潦草的一生,讓他見證和親歷的淚與笑、生與死獲得了與莊重、嚴肅同等的效力。
關鍵詞:《王能好》? 鄉(xiāng)土敘事? 魏思孝? 游蕩者? 農(nóng)民形象
《王能好》是魏思孝繼《余事勿取》之后又一部鄉(xiāng)土題材的長篇力作,其有力之處,并不體現(xiàn)于厚重開闊、史詩性等這些評價鄉(xiāng)土長篇小說慣有的風格,而在于它“輕逸”的敘事對當下鄉(xiāng)土之魂的攝取。說它“輕逸”,并非指想象、虛構的輕逸,或“通過鏡面的反射”去展開敘事的輕逸,《王能好》當然是一部從正面觀察鄉(xiāng)土的作品,它的輕逸呈現(xiàn)于以輕寫重,借王能好這個饒舌的、自夸的鄉(xiāng)村游蕩者的眼睛去看世界也被世界觀看,嘲笑別人更被別人嘲笑,他阿Q一樣的自尊和潦草的一生,讓他見證和親歷的淚與笑、生與死獲得了與莊重、嚴肅同等的效力。
一、無法逃離的鄉(xiāng)村
王能好從上?;貋砹耍瑸榱藚⒓永先脑岫Y。
他沒有把錢還有一切能夠供他炫耀城市經(jīng)歷的物件帶回來,反倒把沒干的衣物和旅游鞋都留在了上海,因為他總覺得他很快就會回來。魏思孝說:其實對于城市生活,王能好并不十分留戀,在晚上歇工后的休息時間,與工友坐在青年公寓的門口,王能好凝視著那些下班回到住處的姑娘,突然發(fā)現(xiàn)其實城市的生活或許還不如老家的好,至少老家的房子寬敞,而且不用交昂貴的租金。
王能好去上海,本就不是為發(fā)財,為的是尋找一種距離。魏思孝寫道: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王能好厭惡眼下的熟人社會……越熟悉的人,知根知底,越不把你當回事。王能好用四十多年的時間,透支了自己的價值,不會再有任何的起色,每個人都可以對他指點和說教。依照他二十多天的打工經(jīng)驗,城市里的生活就顯得簡單多了,似乎就是剩下錢。錢能解決任何的問題。冷漠也并不是一件壞事,沒人關心,保持距離,恰好可以維系自己那點可憐的自尊。
在城市的鋼鐵叢林里,王能好被貼上標簽,他是“農(nóng)民工”,是“外來務工人員”,也是“打工人”“外地人”……總之,標簽就是王能好的全部,他失去了被他人進一步敘述的必要與可能,能夠講述“王能好”的只剩下了王能好自己,他不再是那個不成器的老光棍,嘴上沒把門的閑人,身邊也不再有人拿他作笑料,他在距離中獲得了尊嚴,也獲得了一個“間離”自我、觀察城市的機會,所以他看到了城市富足的物質生活背后也有貧瘠與荒涼。
但他的城市游蕩也就止步于此,并不會再向前多邁一步,因為獲得尊嚴的代價是難耐的孤獨,而且城市也不是他游蕩的終點與起點,他的脫序起自鄉(xiāng)村,表面上他在以拒絕介入的形式對抗城市的現(xiàn)代生活,實際上他對抗的依舊是鄉(xiāng)村、家族的生產(chǎn)分工模式,他的“進城”得益于交通工具的便利,本質上還是鄉(xiāng)村游蕩生活的一次外延。
鄉(xiāng)村秩序的改變是魏思孝的鄉(xiāng)村三部曲(《余事勿取》《都是人民群眾》《王能好》)著力書寫的對象,在敘事層面魏思孝也不得不面對原有鄉(xiāng)村秩序的改變帶來的問題:在鄉(xiāng)村生活被私人空間分割后,如何在敘述“私人”的同時反映更為普遍的社會現(xiàn)實?
在《余事勿取》中,魏思孝使用的是意外死亡事件,但是這類事件在某個固定的鄉(xiāng)村地域中并不常見,無法被反復書寫,而且死亡事件能夠連綴起的人物也無非是行兇者和死者兩方,還有更多更為平凡卻更能表征當下鄉(xiāng)村秩序的人物不能被囊括進獨立的突發(fā)事件。后來魏思孝寫了《都是人民群眾》,他以“中老年男人”“青年男人”“婦女”“其他”作類別,試圖讓盡可能多的村民成為書寫對象,但同類別的書寫對象除了生活地域相同,年齡相近,似乎沒有一條合適的引線將他們串聯(lián)到一起,只能呈現(xiàn)出單元格式的布局。這種布局可以視作是農(nóng)村秩序轉變的一種表現(xiàn),魏思孝已經(jīng)很難再像前輩的鄉(xiāng)土作家一樣,自信地宣稱自己筆下的辛留村能夠為中國鄉(xiāng)土文學的版圖開拓出一片新的領土,因為除了地理特征、政治規(guī)劃以及文獻記錄,魏思孝似乎無法在他的書寫對象身上找到能夠表征地方屬性的文化烙印,只能以年齡、性別為劃分標準,將他們并置到統(tǒng)一的單元格中。
但當下的鄉(xiāng)村社會形態(tài)也不是全然割裂的,傳統(tǒng)的交際模式仍然在鄉(xiāng)村發(fā)揮作用。如何在盡可能多地囊括書寫對象的同時,又能夠從中穿插一條引線,連通幾個相對獨立的故事單元,是魏思孝在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中力圖解決的問題。
終于,魏思孝發(fā)現(xiàn)了王能好。
從敘事層面看,王能好是一個出色的向導。他既不能融入城市生活,回到農(nóng)村,又拒絕履行長子身份賦予他的家庭責任,他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沒有固定工作,不會用自己的存款接濟家人,甚至在老三去世后也拒絕同老二分攤喪葬費用,更是拒絕撫養(yǎng)自己的侄子王慶。與他在城里凝視下班族時一樣,他的游蕩也能夠為鄉(xiāng)村的“發(fā)現(xiàn)”打開一個缺口(即便這種行為并不具備任何詩性與反抗色彩,近乎是出于人性的懶惰、自負與自私),他成了鄉(xiāng)村向外延伸的其中一只觸角,是圓足的鄉(xiāng)村分裂出的一個微縮的樣本。
在討論鄉(xiāng)土文學時,費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經(jīng)常會被援引,用來解釋鄉(xiāng)村的社會關系,但在王能好的社會交際中,“差序格局”卻體現(xiàn)得并不明顯。王能好所生活的鄉(xiāng)村既不是“熟人社會”,也不是“陌生人社會”,而更接近社會學家定義的“無主體熟人社會”,其典型的特征是“道德輿論失效”“面子貶值”“社會資本流散”“以夸富尋求社會認同”。
正如小說所寫的那樣:“他的性格決定了對誰都一視同仁,看不出遠近,只要酒喝到位,和誰都能交心。”王能好的社會關系應該被分割成兩個板塊:熟人和陌生人。對于王能好來說,他對親戚、朋友的熟悉程度并不受血緣與地緣關系遠近的影響,親兄弟去世,他才發(fā)覺“盡管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王能好對老三平日的生活是如此的陌生,甚至都想不起來最后一次見他是什么時候,怎么樣的場景,說了句什么樣的話?!倍跄芎脜s能與火車上偶遇的周光權結為兄弟,并在接到他的電話后滿懷希望地跑到北京“發(fā)財”還因此被騙……王能好板塊化的人際關系為魏思孝提供了串聯(lián)故事單元的可行性——既然王能好對“熟人”們的了解程度基本維持在一個恒定的區(qū)間內,那么當魏思孝以王能好的游蕩經(jīng)驗為線索打開一個個故事單元時,這些故事單元在篇幅和細密程度上就不必有明顯的差異,無需因為故事主人公是王能好的近親屬,就要寫得詳實一些,與王能好只是“泛泛之交”的就只能寫得粗疏一些。這些人物圍繞在王能好周圍,在王能好與他們的生活軌跡重合的瞬間,時間就開始滯留,他們自己的和他們身邊人的一段生活便得以從連續(xù)的人生歷程中剝離出來,被安置在一個穩(wěn)定的審視空間。
一旦故事開始被講述,就意味著這個故事已經(jīng)告一段落,無論它發(fā)生在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講述就像是在“故事”的葬禮上為其念誦悼詞,它把所有與“故事”有關的人們聚在一起,而王能好就是那個在人堆里探頭探腦,卻不一定能夠讓主家一下子想起是誰的人,只當他是死者親戚、朋友,也說不準是親戚的親戚,是朋友的朋友,或者壓根兒就是一個來看熱鬧的路人,總之,在故事的某個節(jié)點(或者就是在故事結束的那一刻),王能好都在其中露過一面。
這就是為什么雖然每個故事單元都有不同的發(fā)生時間,而且每個故事都有不同的主人公,但是《王能好》的敘事模式并不會給人們一種迷離之感,讀者也不必像閱讀先鋒文學那樣從撲朔迷離的敘事中清理出事件的發(fā)展脈絡。而且《王能好》的敘事風格基本保持著田間炕頭話家常的語言本色,話語思維極具發(fā)散性,這些故事彼此之間可能很難構成時間上的演替,但千頭萬緒之間總能找到王能好這個交集:他是老三的兄弟,是衛(wèi)華邦的表哥,是楊美容的同學,是周東山父親的結拜兄弟,是徐達曾經(jīng)毆打過的一個路人,是呂長義廠子里的一個工人……總之,王能好就是在講述故事時會稍帶一提的,那些不很重要的人中的一個,可正是這個人,最終把這些故事綰結在了一起。
二、被講述的講述人
王能好的游蕩經(jīng)驗讓他能夠接觸很多人,但僅僅如此還不足以讓他擔起串聯(lián)故事單元的重任,魏思孝之所以能夠選擇王能好作為交集,還有一層很重要的原因——王能好是一個天然的敘事者。
王能好很愛說話,他的“絮叨”會將許多事件的私密性、嚴肅性、禁忌性全部消解掉,同化為隨口就提的談資。在火車上,在儲蓄銀行,不等別人詢問,王能好便自報:“我弟弟死了”,甚至因為“成功取悅到異性”,還“激發(fā)了王能好的興致,又補充了些老三生前的劣跡。”不僅對自己家人如此,因為他“一視同仁”,所以王能好也毫不忌諱談論其他人的隱私和禁忌:老宋碎了一個睪丸,王能好便直呼他是個“蛋沒了的玩意兒”;當?shù)弥诵《蔚倪^往后,王能好的“心情好了許多,像是一個身揣捷報的戰(zhàn)士,此刻他想送達到每個鄉(xiāng)親手中,他四處尋摸著街上的行人,期盼著能看到一兩個相熟的,停下攀談一番?!币姷较屡_又患病的前村長曹衛(wèi)國,王能好也毫不諱言,說曹衛(wèi)國得了病還能活著,全靠那幾年貪污的錢,說要是曹衛(wèi)國還當村長,眼里甚至都看不到自己,更別提一起吃飯喝酒了……
從另一個的角度來看,王能好的口無遮攔在消解話語內容的嚴肅性、私密性的同時,也在消解著王能好言語的價值,換句話說,他的言語失去了“份量”,言語的表意能力在降低,其重要性遠遠不及表達本身,而且王能好雖然喜歡表達,但他很少對事件添油加醋,“重述”已經(jīng)能夠讓他獲得某種快感,勞神費心的修辭就失去了必要性。所以當小段和曹衛(wèi)國想要將自己的秘密公之于眾時,他們便會對王能好開口,讓他做一個傳聲的“工具人”,一個“私人”與“公共”的中介。就這樣,有很多秘密進了王能好的耳朵,而后又從他的嘴巴里溜走,進出之間,卻并沒有在王能好的大腦中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他的敘述也就不會有過多的起承轉合,而是被限定在轉述的層面上。
語言到轉述而止,這也是魏思孝在《王能好》中遵奉的敘事準則,《王能好》的敘述語言并沒有很多的修飾與過分的煽情,故事帶給讀者的震撼更多的來自事件本身,魏思孝不用呼告,不用控訴,也不將苦難當作一個抒情的對象。所以有時是魏思孝在講王能好,在講與王能好有關的人,有時是借王能好的語言與視角講述王能好自己和他身邊的人們,這兩重敘事常常黏連在一起,雖然不難根據(jù)王能好是否在場來區(qū)分,但總體的敘述風格并沒有太大差別,也就是說,王能好并不總是一個被敘述的對象或客體,讀者并不是一直在“看”王能好,是在通過王能好的眼睛觀察鄉(xiāng)村社會,代入他的思維習慣與生活方式,王能好,或者“王能好們”從來都不是需要被“關注”、被憐憫的對象。
余論:“底層”之外
自媒體時代,越來越多原本很難通過文字在公共空間發(fā)聲的群體,通過圖片、視頻的形式被關注,被看到。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導社會資源的再分配,但也會造成另外一個問題——群體會在發(fā)聲與展示中將自我符號化。
當人們談及“底層”,會想到短視頻里那個睡在橋洞底下的父親,那個半夜賣瓜的父親,那個凌晨賣早點的奶奶……貧窮、衰老、勤勞、付出、辛苦,一切引人同情的詞匯都變成了“底層”特質,人們在悲憫中不自覺地站在了“底層”的上位,在共情中忘卻了“底層”也是一個需要被辨析的相對的概念,它不應該只在需要被展覽的時候作為一個標簽出現(xiàn)。
王能好是底層嗎?魏思孝在“呂長義”這一章中,運用并敘的形式討論了這一問題:呂長義在研究數(shù)理化,頭腦翱翔太空的時候,王能好正在學拔草、抓螞蚱;呂長義高中畢業(yè),到美國學了電子商務專業(yè),王能好也到了四處打零工的年紀;呂長義買了福特車,王能好推著自行車;呂長義創(chuàng)辦了“盈科環(huán)?!?,王能好成了他的非正式員工……在兩個人的人生里,所有重要和不重要的事,都有它的邏輯脈絡和演進過程,他們就像兩株植物,只是依著自己的生命規(guī)律自然生長,然而到了生命的某一階段,一個被人稱作樹,另一個卻被指認為草。
小說在章末寫道,呂長義在微博上發(fā)自己與白宮幕僚長的合影,其“糟糕且無奈的情緒,和王能好當初去找劉忠,想在盈科環(huán)保當個保安的心態(tài),本質上沒有任何的區(qū)別?!钡攘魁R觀并非否認王能好和呂長義之間存在的巨大的階層差異,恰恰因為這種被主觀塑造的“差異”,讓呂長義與王能好在別人看來失去了一切對話的可能,就算他們的人生都是由一個又一個事件緩慢堆積而成的,就算他們的情緒、欲求本質上都來自最原初的普遍人性。
《王能好》的寫作應該看作是魏思孝把被劃歸為“底層”的“王能好”們解救出來的一次嘗試,在他的筆下,“王能好”們不再只是“父親”“母親”“父輩”“祖輩”,也不再因為社會生產(chǎn)的分工而被劃歸進“農(nóng)民”“民工”之類的社群。他們由于生計所迫或一時興起,也曾改換過不同的職業(yè),如今貧窮的也曾富有,如今富有的,也曾一貧如洗,能夠指代他們的,除了他們正在使用的名字,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名詞。
注釋:
a吳重慶:《從熟人社會道“無主體熟人社會”》,《讀書》2011年第1期。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