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渡,是江南的一個小鎮(zhèn)。清澈的青龍河依山而過,泛著淡淡的青綠光彩,猶如一條閃亮的青玉綢帶。青龍河上,彎彎曲曲共計十八個渡口,每個渡口附近都有或大或小的村落,大的一兩百戶人家聚集在一處,小的只有三五十戶,就像綢帶上繡著的花兒。
青龍河的第三渡,有個好聽的名字:桃花渡。桃花渡村很小,三十來座青磚瓦房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村后的山坡上是大片大片的桃園,二三月里,桃花盛開,整個村子掩映在紅云之間,美得像仙境。
山外的人路過這里,在半山腰問:“嗨——這是哪兒呀?”
回答的聲音逆著山風爬上來:“桃花渡——桃花渡——桃花——”山谷里的回聲,飄蕩不絕。
一
夏日的清晨,九歲的小女孩沈玉桃和爺爺沈遠山正從桃花渡的石板橋上走過。沈爺爺用一根細扁擔挑著兩只竹籃,一只裝滿了現(xiàn)摘的玉露桃,一個個白里透紅,又大又飽滿;另一只籃子里有兩盒嵊州米糕、一大包桃干,還有一個青綠色的小布袋,布袋里裹著一把紫砂壺。
“爺爺,奶奶說你要請林家爺爺‘養(yǎng)壺’,壺怎么養(yǎng)?它又不會變大?!庇裉矣X得既驚奇又好笑,“家里的蘆花雞養(yǎng)大了,會下雞蛋,爺爺,你的茶壺養(yǎng)大了,也會生出小茶壺嗎?”
“當然不會??!小桃子,當心腳下,不要往有青苔的地方走。”爺爺提醒著小孫女。
“爺爺,看,綠頭小鴨!”水邊有片蘆葦,兩只麻鴨、一只小綠頭鴨,在蘆葦邊自顧自地理著羽毛。鴨羽的顏色和蘆葦?shù)念伾咏?,鴨頭的綠又與河水的顏色相似,很難發(fā)現(xiàn)有鴨子在那兒,也虧得小桃子眼睛亮。
雖說已是小暑節(jié)氣,但山里滿眼都是高低起伏的翠色,不時有風從水面吹來,一老一少,說說笑笑,走走停停,竟也不覺得熱。出了桃花渡,穿過鯉魚渡,轉(zhuǎn)向東山灣,清風渡就快到了。
小桃子口里的“林家爺爺”,叫林克修,是這個越鄉(xiāng)小城有名的“茶王”,在青龍山頂有幾百畝的茶園,他家就住在清風渡,與桃花渡相距五里地。
臨近江邊有戶人家,木槿為籬,青竹繞舍,三大間正房,兩間廂房,正好圍成一方小院,院內(nèi)綠樹濃蔭,開花的植物很少,那是因為林老先生認為花香會擾了茶香,或者說既有滿院茶香,就不需要花朵的點綴了。
進了院子,爺爺放下?lián)?,先將桃子與米糕之類的點心放在廚房,然后拿著布袋去了茶室。茶室左邊一字排開四張紅木太師椅,椅前一方紅木茶幾,幾邊一只紅泥小火爐,此刻,炭火已紅。右邊靠墻是一個有許多格子和小抽屜的大木櫥,格子上擺著十幾只或大或小、或紫或紅的茶壺。
“林爺爺,您為什么有這么多茶壺???”小桃子掰起指頭數(shù)了數(shù)。
“這些壺啊,都是親戚朋友放在這兒‘養(yǎng)’的?!绷譅敔斠贿吔o老友沏茶,一邊回答。
見小桃子依然一臉好奇的樣子,林爺爺笑著講解起來:“不管是什么壺,都要‘養(yǎng)’一段時間,才能成為一把真正的茶壺?!?/p>
“怎么‘養(yǎng)’呢?茶壺也要吃東西嗎?”小桃子眨巴著明亮的大眼睛。
“要,茶壺要先喝水,再吃茶。新壺首先在清涼的井水或泉水里,泡上大半天,去其泥土味;然后將茶壺放進干凈的砂鍋里,用清水煮上一個小時,接著在鍋里放進一兩茶葉,再煮上半個小時,這叫定味——這把茶壺以后泡什么茶葉,就由此決定了。而后二十幾天內(nèi),每天將第一壺好茶湯倒入新壺中,并用柔滑的絲綢摩挲茶壺一個小時,才可將茶湯倒出……”
這一大段話,小桃子聽得糊里糊涂,只記得后面一句,爺爺?shù)牟鑹赜蒙蠅]山輝白茶養(yǎng),這是一款出自外婆家的高山綠茶,每年春天,媽媽都回外婆家去采茶葉,小桃子聽了就覺得特別親切。
兩位爺爺碰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小桃子聽不懂,也沒興趣聽,就來到梧桐樹下,看幾只麻雀撲棱著翅膀,從一根樹枝,跳到另一根樹枝上……
二
“哐當”一聲響,院門打開,沖進來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子,驚飛了樹枝上的鳥兒。
這是誰呢?林爺爺只有一個孫女叫林小茶,比小桃子大三歲。
眼前的男孩圓臉,兩道平眉底下,單瞼的眼睛,眼梢卻很長,高鼻梁,闊嘴,顯得有些霸氣。
“你是誰?來林爺爺家做什么?”男孩雙手叉腰,大聲問道。
小桃子被嚇了一跳,一時間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小桃子,乖囡囡,好久沒來奶奶家了!”林奶奶恰好從集市買菜回來了,她放下手里的東西,招呼了小桃子,又喊小男孩過來幫忙,“陸冬,來,把魚養(yǎng)到水池里去。”
那個叫陸冬的男孩好像并不樂意,他皺著眉頭遲疑了一下,才跑過去接過林奶奶手里的草魚,往院角的水池走去。大魚用力擺尾,濺得水滴在空中飛落。
林爺爺家一貫都是安靜潔凈的,這個突然闖進來的粗魯男孩會是誰呢?
林奶奶看出了小桃子心里的疑慮,慢慢解釋道:“陸冬是林爺爺表侄的兒子,因為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平日里跟著外公外婆生活、讀書,家里老人寵愛了一些,就有點任性,學習不是很認真。今年暑假,他爸爸就把孩子領到我們家,希望你林爺爺能好好教教他?!?/p>
小桃子跟著林奶奶去廚房,看她將各色蔬菜放在淘米籮里,排骨、蹄髈之類的掛好,又洗凈雙手,把小桃子帶來的桃子與點心一樣樣歸置整齊。
“小桃子,小桃子,來這兒!”林爺爺在茶室門口招呼。
“哎,來了!來了!”
走進茶室,就看見陸冬手里拿著米色的筆記本坐在茶幾旁。林爺爺向小桃子介紹:“小桃子,這是陸冬哥哥,現(xiàn)在是我的小助手,他幫我記錄每一把茶壺用的是什么茶,‘養(yǎng)’了多長時間。陸冬,現(xiàn)在寫上沈爺爺?shù)奶徼祲兀貌铻樯蠅]山輝白。喏,‘璧’是玉字底,壺把為提梁,蓋面似古代玉璧,所以叫‘提璧壺’?!?/p>
小桃子低頭去看陸冬的本子,上面已經(jīng)寫了七八行字:牛蓋蓮子壺,安溪鐵觀音;綠泥供春壺,武夷水仙;梅花提梁壺,大佛龍井……
壺名、茶名都很好聽,但陸冬的字寫得歪歪斜斜,筆畫之間分得很散,小桃子不由撇撇嘴。陸冬看見,瞪了她一眼,重重地合上了本子。
林爺爺捧起提璧壺,出了茶室,繞過走廊,來到后院。那里有一眼小小的井,井水不深,清澈見底,無風,水中的一方藍天光滑如錦緞,讓人禁不住想伸手撫摸它。水井的后面是一堵石壁,壁上有涓涓細流,沿著青苔緩緩滑落到井里。
“太喜歡這口水井了,還有石壁上的泉水?!毙√易邮钦嫘南矚g這里。
林爺爺一邊將茶壺用蒲草包緊,放入水井,一邊回答:“陸冬會畫畫,你給桃子妹妹畫一幅,畫上水井、石壁、竹林……”
“我才不給她畫,誰畫誰是小狗?!标懚€在生氣,他不答應。
小桃子剛想回一句:“不畫就不畫,誰稀罕!”忽然看見爺爺正朝她輕輕搖頭,又想起是自己先笑陸冬的字寫得難看,也就不生氣了,只顧低頭去看水井里的蒲包。
“林爺爺給你們猜個謎可好?”
“好啊,好啊,字謎嗎?”倆孩子都來了興趣,一起圍在老人身旁。
“古人稱八十八歲為米壽,你們看——”林爺爺用手指蘸了井水,在青石板上寫了個“米”字,“上面是倒八字,中間是十,下邊又是分開的八字,合起來是‘八十八’,聽懂了嗎?”
陸冬和小桃子各自在手心里寫了“米”字,想了想,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那么,請你們想一想,古人說的茶壽,是幾歲呢?”
倆孩子學著林爺爺?shù)臉幼?,手指蘸了蘸井水,在石板上寫個“茶”字,細細琢磨起來,但一時都想不明白。
林爺爺提示了一句:“草字頭是不是兩個十?。俊?/p>
兩人恍然大悟,立刻算出了答案:“茶”字由兩個十和八十八組成,合計一百零八。
“一百零八歲?!薄笆且话倭惆藲q?!标懚刃√易涌煲幻胝f出了答案。
“林爺爺,這些題目太有意思了,我們再做幾道吧?!标懚@得興致勃勃。
“陸冬啊,茶文化里有著許多有趣的知識呢,我慢慢講給你聽?,F(xiàn)在,先去吃午飯。”林爺爺一手一個,牽起孩子們的手向廚房走去。
三
小桃子幫著林奶奶擺好方桌,陸冬去灶臺邊拿筷子來分,匆匆忙忙卻把筷子掉了一地,連椅子也弄翻了。
“陸冬越來越勤快懂事了。”林奶奶扶起椅子,陸冬撿起筷子,去水盆里洗干凈后,再分給大家。
兩位老人細嚼慢飲,邊聊邊吃,兩個孩子卻只顧埋頭吃菜、吃飯,林奶奶燒了整只的大肥鴨,鴨肚里藏著豬肉丁、香菇丁、糯米、紅棗、蓮子,熱氣騰騰,美味可口。
吃過飯,小桃子和陸冬來到后院的井邊,正午的陽光向井底投下一道亮閃閃的光柱,井水變得藍瑩瑩的,棕色的蒲包安靜地躺在水底,里面的茶壺似乎也睡著了。
井邊的泥地上,小花繁茂,是半邊蓮和燈芯草,抬頭看,石壁上是竹林,山雀在林中長鳴,鳥鳴聲里,陽光顯得不那么刺眼了。
“哎,哎,你家住什么渡?”陸冬忽然問了一句。
“我家在桃花渡,村子后面的山坡上都是桃園,最好吃的是玉露桃。你家住哪兒呢?”
“我家在虎嘯渡,離桃花渡可遠了,你去過沒有?”
虎嘯渡是第十八渡,江岸邊有一塊巨石,遠看活像一只仰天長嘯的大老虎,渡口由此得名。
“嗯,是挺遠的。你整個暑假都住在林爺爺家嗎?暑假作業(yè)帶了嗎?”
“帶了,帶了,就是老師常常告狀,說我做作業(yè)不認真,不好好讀書,我爸才送我到林爺爺家的?!?/p>
“林爺爺督促你做作業(yè)了?”
“你知道嗎?其實,數(shù)學作業(yè)我還是愿意做一點,就是語文作業(yè)太煩了,抄詞語、抄句子、寫日記,手都寫酸了,還被批評說字不端正,要重寫?!?/p>
“那你就慢慢寫,寫端正些??!”小桃子的字向來是一筆一畫,工工整整,看上去如同綠色格子里開出了黑色的花朵,每次作業(yè)都能得到兩顆五角星、一個笑臉。
“不過,林爺爺說了,我可以不做老師布置的語文假期作業(yè),只要求我做記錄?!弊蛱欤懚牭竭@話,心里偷偷高興了好一陣子。
小桃子有些擔心,“那你的老師會同意嗎?還有,什么叫做記錄?”
“林爺爺給梁老師打了電話,老師同意了,還說對我的暑假作業(yè)很期待,因為林爺爺叫我記錄的是我們十八渡鎮(zhèn)每一個渡口名字的傳說故事?!?/p>
“林爺爺會給你講十八個故事?”小桃子很羨慕,她只聽爺爺講過桃花渡和鯉魚渡的傳說。
“放心吧,等我記完十八個故事,我去復印店給你復印一份。”陸冬暗下決心,一定要認真記錄這些故事。
不多久,林爺爺和桃子爺爺也吃好飯,踱出東廂房,繞到后院,遠遠的,就聽見兩個孩子嘀嘀咕咕說得熱鬧?!瓣懚?、小桃子,說什么高興的事???”
倆孩子眼珠一轉(zhuǎn),異口同聲地回答:“說茶壺!”
“喲,很厲害啊!陸冬啊,沈爺爺?shù)奶徼祲兀徒唤o你養(yǎng)了,記住,一天一壺輝白茶。”
“是,保證完成任務!”陸冬滿口答應。
四
十八渡鎮(zhèn)的人們除了茶葉、毛竹、桃子、李子等物產(chǎn)外,也種一點稻谷,自家種自家吃。
這里的水稻一般種早晚兩季,早稻春日播種,盛夏收割,收后復播,到深秋收割,即為晚稻。晚稻米用來做年糕是最好的,既軟糯又有韌勁。
從林爺爺家回來后,正逢玉露桃旺季,摘了桃子,裝箱運出后,沒過幾天早稻成熟,又是收割又是播種,全家人忙得團團轉(zhuǎn),小桃子也每天負責去田地里送點心茶水。
忙完這一切,節(jié)氣已是處暑,早晚時節(jié),山里的天氣微微有點涼意。昨晚,下了一場夜雨,雨后的村莊,含著楚楚的水氣,有一種輕盈清透的生機。
這樣的時節(jié)正適合點蘿卜籽,前兩日,爺爺?shù)玫搅藘砂呱教}卜籽,自己種了一包,還有一包準備給林家送去,順便拿回養(yǎng)好的茶壺。
吃過早飯,小桃子跟著爺爺又走在了桃花渡的石板橋上。一路上,不時有白鷺鳥從深青的樹林中飛到柔綠的水面上,飛飛停停,悠閑自得。屋舍、花樹、行人,皆在水光山色之中,路過的人家總有相熟的,出來招呼:“沈伯,走親戚去?。 睜敔敱阃O履_步,稍稍聊上幾句,繼續(xù)往前走。
“陸冬的十八個故事應該都記錄好了吧?他的數(shù)學暑假作業(yè)有沒有完成呢?”小桃子也想著自己的心事。
“陸冬,陸冬!”一進院門,小桃子就喊著名字找人,卻沒見他的人影。
“小桃子,陸冬前天剛回虎嘯渡了,快開學了嘛!哦,他還留了本子和畫給你,都在林奶奶那里藏著呢。”
一聽陸冬留了東西給自己,小桃子立刻去東廂房找林奶奶,拿到了一本白紙裝訂起來的作業(yè)本,封面上是手寫的美術字“十八渡的民間傳說”,“渡”字巧妙地用波浪變形,飛濺起三朵小小的水花。第一篇是《青龍渡》,第二篇是《朱雀渡》,第三篇就是《桃花渡》,小桃子快速看了一遍,發(fā)現(xiàn)比爺爺講得更加詳細、更加完整。
她又展開畫紙,一幅上有井、有石壁、有竹林,原來就是林爺爺家的后院啊。再看另一幅,一條清亮亮的小溪從山那邊飄飄悠悠地流淌而下,溪水中有幾塊青褐色的巖石,其中一塊像一只威猛的大老虎正對著高山仰天長嘯。陸冬畫了自己的家——虎嘯渡。
那邊茶室里,林爺爺從櫥柜里拿出絲綢包裹著的提璧壺,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細心養(yǎng)護,已經(jīng)有了內(nèi)斂的光澤,這時的壺,完成了由新壺到茶壺的蛻變,可以交還主人了。
小桃子看看爺爺?shù)奶徼祲?,又看看自己手里《十八渡的民間傳說》,忽然想到什么,不由笑了起來。
發(fā)稿/趙菱
江南的夏天,烈日炎炎,芭蕉冉冉,蟬鳴聲聲,小孩子們都不肯睡午覺,忙著捉知了、采荷葉、摘蓮蓬、偷吃葡萄……最喜歡的當然是去瓜棚里聽老爺爺講故事,一把大蒲扇、一只紫砂壺,瓜地里的故事,帶著茶味、帶著瓜香。這樣的夏天里,我得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童年,至今難以忘懷。
——呂群芳